书城亲子家教产后恢复与新生儿养育
27292500000012

第12章 妈妈坐月子(6)

当乳腺不断分泌乳汁时,如遇到乳腺管不够通畅,使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郁积在乳房内,形成乳房充盈、硬结、胀痛;有时在乳房部可摸到大小不等的硬块,甚至伴有体温升高的症状,这就是乳汁郁积停滞现象。乳汁停滞并非发炎,与乳腺炎不同,是一种暂时性症状。它最早可能发生在分娩后24~48小时内,以后也可发生,一般在1~2天内会逐渐消失。但如果处理不当,乳汁郁积形成硬块不消散,又加上细菌从乳头进入而繁殖,就会发展成乳腺炎。

产后乳汁停滞时,要用宽大的胸罩把乳房托起,或加以冰袋冷敷,或用中药金黄如意散外敷,也可用皮硝外敷,都十分有效。

22.减轻产妇乳房胀痛

有的产妇在产后2~3日出现乳房胀痛,甚至疼痛难忍。这是因为,产后乳房大量泌乳,同时乳房的血管和淋巴管亦扩张。这时,如果乳管淤塞不通,导致乳汁充盈郁积成块,婴儿吸不出奶,则会形成乳汁淤积,引起乳房胀痛。

(1)乳房淤积的分级

乳房淤积根据程度不同,可分为四级,其治疗方法也不同。

[1]属正常范围。有暂时轻度胀满感,经新生儿吸吮或用手挤,乳汁容易排出。乳汁排出后,胀痛立即缓解。

[2]乳房充盈。乳房胀痛,可触及硬结,用吸乳器抽取,或让新生儿吸吮即逐渐缓解。

[3]乳房淤积。乳房严重膨胀,有硬块,疼痛较重,皮肤有水肿,弹性消失,表面发热,乳头低平,婴儿用力吸吮水肿的乳头,容易发生皲裂,母亲也有疼痛感。此情况需要到医院请医生治疗。

[4]乳房淤积及乳管阻塞。因乳房组织明显水肿,乳管不通畅,乳汁排出受阻,导致肿胀加重,出现皮肤充血、水肿、发硬、发热,重者可见紫红色瘀斑;产妇体温升高,疼痛剧烈。此时应停止喂奶,及时到医院医治,若及时处理,可在2日内逐渐平复。

乳房郁积、发热、疼痛者,可局部热敷,轻轻从四周向乳头方向按摩,使乳汁排出,也可吃中药通乳散结。怀疑有感染时,可用抗生素,切不可因疼痛而拒绝按摩或吸乳,致使乳汁不能排出,淤积加重,而导致发生乳腺炎。

(2)乳房淤积的预防。

预防乳汁淤积应采取的措施是:疏通乳腺管道,使乳汁分泌流畅。产后乳房护理方法可先用湿热毛巾敷乳房,然后分四步进行按摩。

[1]第一步。一手扶于乳房下侧面,另一手按在乳房上缘向外侧转动乳房,并向乳头方向拨动,目的是疏松乳腺管筋膜。

[2]第二步。分两个动作:双手捧住乳房,从乳房根部向外上方提拔;一手捏住乳房根部作上下左右抖动数次。

[3]第三步。一手以虎口穴轻压乳房壁,露出乳头,围绕乳房均匀地按摩,以疏通乳腺管。

[4]第四步。以食指、中指、大拇指将乳头做上下左右牵折数次。

以上按摩的目的是使乳腺管内的乳汁集中于乳窦内,便于婴儿吮吸乳汁。

如果婴儿吸吮力不足,可用吸乳器吸出或挤出乳汁,以减轻乳汁淤积现象。其次,可选用散结通奶的中药治疗。例:柴胡6克、当归12克、王不留行9克、漏葫9克、通草9克,煎服;或用中药鹿角粉每天9克,分两次,用少量黄酒冲服,效果很好。

23.预防乳头破裂

初期哺乳,常常会发生乳头破裂,以后又由于婴儿反复的吸吮,破裂的乳头皮肤不易愈合。这不仅产妇痛苦非凡,而且极易让细菌进入乳房而形成乳腺炎。

预防乳头破裂,应当从孕期开始做起。一般妊娠5个月左右,就要天天用肥皂液擦洗乳头,然后用清水洗净,涂上橄榄油。这样不仅能保持乳头的清洁,更主要的是使乳头皮肤受到锻炼而长得结实,以避免哺乳时破裂。如果乳头凹陷,应及时纠正,试着拉出。

喂奶时,奶头虽尚未破裂,但却感到十分疼痛,就要注意了。此时,应暂停喂乳数次,用吸奶器将奶吸出后进行哺喂。如果乳头已经破裂,就要及时治疗。先在乳头上涂以复方安息香酸酊,再擦上乙底酚磺胺油膏,每间隔2~3小时擦一次,效果比单纯用抗生素油膏好。千万不要把乳头破裂当作小事,从而延误了治疗。

24.产后乳汁溢出的处理

有的产妇产后不久,乳汁成天不断外流,民间俗称漏奶。漏奶是指乳房不能储存乳汁、随产随流的意思。医学上称为产后乳汁自出,属于病理性溢乳,需要治疗。这种漏乳不但使婴儿得不到母乳喂养,而且给产妇带来很多苦恼,产妇常常穿不上干净的衣服,还容易感冒。有的产妇因气血旺盛,乳汁生化有余,乳房充满,盈溢自出,此不属病态。产妇应当分辨清楚。

产后乳汁自出的原因,多为气虚中气不足,不能摄纳乳汁,而致乳汁自出;或因产后情志不畅,过于忧愁、思虑、悲伤使肝气抑郁,气郁化火,肝经火盛,迫乳汁外溢。其防治方法应根据病因病机而采取不同的方法。

若因气虚不固者,宜加强食疗,可选用补气益血固摄的药膳。如芡实粥、扁豆粥、人参山药乌鸡汤、黄芪羊肉粥、黄芪当归乌鸡汤等。

若属于情志不畅,乳汁自出者,产妇应当注意调理情志,宜慎怒,少忧思,断欲望,避免各种刺激因素。

凡乳汁自出者,除求医治疗外,还应当注意勤换衣服,避免湿邪浸渍。冬天可用2~3层厚毛巾包扎乳房;或用锻牡蛎粉均匀地撒于两层毛巾中间,药粉厚如硬币,以包扎乳房,加强吸湿的作用。

若乳汁自出经治不愈者,应采取回乳的方法回乳。

乳汁自出食疗方法四例:

例一:米60克,益母草12克,香附子9克,芡实18克。药物用纱布包好,煎汤后去渣,入米煮粥服食,每天1次,3~5天为一疗程。

例二:母鸡1只,煮成白汤,用此鸡汤,加水,入当归10克、芡实5克,煎汤饮下。

例三:莲子18克,郁金、柴胡各9克,共煮汤服用,每天1次,连服数日。

例四:米50克,大枣20枚,党参10克,煎成米汤,饮下。适用于乳汁自出、量小清淡、乳房不胀、面白、少气懒言、心悸气短、舌淡、少苔的患者。

25.初产妇易患乳腺炎

据有关研究统计,初产妇得乳腺炎的要比经产妇多一倍,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初产妇奶头皮肤娇嫩,耐受不了婴儿吸奶时对奶头的刺激,常造成奶头组织损伤,形成奶头裂口。尤其是奶头短、奶头突起不良的更容易出现奶头裂口。裂口后,因婴儿吸吮奶头时引起剧痛,所以喂奶时间就短,甚至不敢再让乳儿吸吮奶头。这便使大量乳汁淤积在乳腺内,以致乳汁在乳腺内逐渐分解。分解后的产物最适合细菌生长,此时假如外面的化脓性细菌从奶头裂口侵人,将会在乳腺内迅速大量繁殖,于是便引起了乳腺炎。

乳腺炎初发时,病人会感到突然发冷、打颤(哆嗦),同时发热,有的还会发高烧、发炎,局部和整个乳房有刺激或闪电样抽痛、跳痛,并逐渐加剧;乳量明显减少,乳房皮肤发红,整个乳房可肿大,有触痛感。由于发炎区域乳管堵塞,乳汁排出困难,因而形成硬块。这时如能得到有效治疗,可不致化脓。否则,会形成乳腺脓肿。经过一段肿痛后,导致化脓。化脓后,经治疗,方可逐渐消肿,恢复健康。但是,患化脓的乳腺炎后,多数会影响以后乳汁的分泌。

26.治疗乳腺炎

得了乳腺炎以后,要及时治疗,尽早控制,使其不发展为化脓。这样不但母亲少受痛苦,婴儿的喂养也会得到保证。

治疗方法:

(1)暂停喂奶

用吸奶器或手挤出奶汁,避免奶汁残存引起新的感染。

(2)可采取有效的验方进行治疗

这方面的验方在民间流传的比较多,有些有效,有些则缺乏科学道理。如果不慎,其采用的验方无效,会耽误病人医治。这里介绍几个经过临床实验疗效较好的验方,可供使用。

[1]干蒲公英20~25克(或鲜草50克),栝萎仁15克,连翘15克,青皮15克,共煎水内服,发高烧时第一大服2次,从第二天起,每天1次。同时用鲜蒲公英捣烂成泥,外敷硬块处,外敷每隔12小时换1次。

[2]蒲公英鲜草50克,煎水内服,一份煎3次,开始每天服2次,从第三天起每天服1次。同时用鲜蒲公英捣烂外敷。

[3]刚开始畏寒发烧时可用栝萎仁、陈皮、花粉、黄芩、生栀子、连翘(去心)、皂角刺、金银花、甘草(生)、陈皮各10克,青皮、柴胡各5克,煎水,服时加白酒或黄酒1小杯,饭后1次服,一日1次。

[4]当乳腺炎出现硬块时,可用青皮10克、陈皮10克、栝萎仁7克、穿山甲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甘草10克(半生半炙)煎水内服,每天1次。同时外敷鱼石脂软膏。

[5]如果已发生跳痛,说明已经开始化脓。这时可用党参20克、穿山甲10克、白芷10克、升麻10克、甘草5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皂角刺7克、青皮(炒)5克,煎水内服,每天1次。

(3)西药治疗

乳腺炎患者可注射或口服青霉素、红霉素等,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已化脓,应到医院请医生切开乳腺排脓。

(4)热敷

当发现患乳腺炎时,就要进行热敷。用干净毛巾,在热开水中泡过,试着热敷。无论乳腺炎发展到何种程度,这种方法都有消炎去肿效果。

27.防止异物进入乳腺管内

年轻的妈妈产后少奶和缺奶,除了部分妇女本身患有内分泌系统疾病或是乳腺发育不良外,不少人是因为奶罩、内衣里的纤维进入乳腺管内,堵塞了乳腺管所致。

据研究证实,数百名妇女产后少奶或缺奶中,80%的有异物进入了乳房的乳腺管内。对她们的乳汁分析发现,乳汁中混有一种萤状微粒,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萤状微粒原来是极细的羊毛、化纤和棉织品的纤维。

为了防止乳腺管被堵塞导致的少奶或缺奶,年轻的母亲不要穿贴身或在乳罩外面直接穿化纤织物或羊毛类的内衣。乳罩要采用柔软透气的全棉织品,最好能垫上纱布,以便于防尘。另外,乳罩应勤洗勤换,并注意不要和其他衣服混在一起洗涤。

产后各种病症防治

1.预防月子病

所谓月子病,在医学上称为产褥感染,是由于病菌侵入阴道引起的。这是产妇产后较易患的比较严重的疾病,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褥感染的原因较多,比如,接生人员的双手及接生用具消毒不严格,会将病菌带人阴道;或产妇身体其他部位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存在炎症性病变,也可通过血液、淋巴或双手直接将病菌传人阴道而引起感染;另外,如果产妇在临床前进行过性生活或盆浴,均可导致产褥感染。由于分娩过程中对子宫、子宫颈、阴道等的损伤,也为感染提供了机会。同时,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产后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也是产妇容易发生产褥感染的一个原因。

产妇发生产褥感染后,由于感染部位不同,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同。

(1)会阴裂伤和缝线伤口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表现为伤口红肿,缝线针头处化脓,病人自觉会阴伤处热痛,出现小便困难,但一般不会发热,只要及时治疗,炎症会很快消退。

(2)阴道感染。阴道粘膜表现为红肿、溃烂且带有脓液,此时病人常有低热。

(3)子宫内膜感染。病人自觉下腹疼痛,白带增多,且多为脓性,有臭味,同时体温升高,可达38℃以上。此时如能及时治疗,感染会很快得到控制;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可继续扩散,侵入子宫肌层或子宫周围组织。病人会感到下腹剧痛,全身不适,体温可升高到40℃,并打寒颤。如果炎症再不能控制,便会蔓延到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病情表现更为严重,除高烧、寒颤外,腹痛进一步加剧,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神志不清,有少数病人会发生败血症、毒血症,如抢救不及时,则可能造成死亡。

因此,一旦发生产褥感染,一定要及时、彻底地进行治疗,以防炎症扩大蔓延和留下后遗症。特别是产妇如在产后出现体温升高等症状,不要自以为感冒而忽略,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

为防止产褥感染,首先要注意预防。预防应从怀孕期间开始。怀孕期间要注意清洁卫生,积极治疗原有的感染病症。在怀孕的最后一个月及产后42天中,一定禁止性交,并不做盆浴。分娩时,如果发生胎膜早破、产程延长、产道损伤、产后出血,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产妇在分娩时,要尽量多吃东西,多饮水,多休息,以增加身体抵抗力。分娩后,产妇要注意饮食营养,尽量早期下床活动,及时小便,以避免膀胱内尿液滞留,影响子宫的收缩及恶露的排出。同时,要注意产后会阴部的清洁卫生,最好使用消毒过的卫生纸和卫生棉。

2.子宫复旧不全的原因

子宫于分娩后缩复的快慢,与产妇的年龄、分娩次数、身体健康情况、分娩的性质、是否哺乳等都有关系。凡是年龄大、分娩次数多、身体健康差的子宫复旧均比较慢,产程长或难产者复旧也慢。产后自己哺乳,可以反射性地促进子宫收缩复旧。

如果遇到以下情况,子宫复旧则更差:子宫蜕膜剥离不全;子宫内有胎盘或胎膜滞留;子宫肌瘤;子宫异位,如子宫后位者。

子宫复旧不全表现为腰痛、下腹坠胀、血性恶露淋漓不止,甚至大量出血。即使恶露停止,白带、黄带必定增多,子宫位置后倾。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永久性子宫改变,例如结缔组织增生、子宫增大、哺乳期后月经量多、经期延长。产褥期发生上述现象,要去看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如:

(1)服用子宫收缩剂。麦角流浸膏2毫升,每日3次;或益母草流侵膏4毫升,每日3次,3天为一个疗程。需要时停药3天左右再进行一个疗程治疗。

中药益母草膏无任何副作用,可坚持常服,每日2~3次,每次1匙冲服。

(2)子宫后位者,要做产妇保健操,尤其是膝胸卧式,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

(3)产后长时间出血或.有大出血而怀疑有胎盘滞留者,子宫复旧肯定不好,应当手术刮宫,清除宫内滞留物。

3.产后子宫脱垂

(1)子宫脱垂的症状是:产妇如发生子宫脱垂,就会感到下腹、外阴及阴道有向下坠胀感,并有腰酸背痛,若久立、活动量大时,这种感受更加明显,倘若病情继续加重,严重者将影响活动。如果属于早期子宫脱垂或症状较轻者,可取平卧位或稍坐一会儿,即可使阴部恢复常态;重症子宫脱垂则不易恢复,即使用手帮助回纳,若起立后仍可向外脱出。如果子宫脱垂的同时,还伴有膀胱膨胀,往往会有频尿、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等。倘子宫脱垂兼有直肠膨出,还可出现排便困难。

(2)产妇造成子宫脱垂的原因:急产,即产程从子宫正规阵缩到胎儿娩出少于3小时,由于骨盆底组织和阴道肌肉没有经过渐进的扩张过程,而被突然的强大胎头压迫撕破,又未能及时修补,就会造成子宫脱垂。滞产也容易造成上述情况,形成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因程度不同,有轻、中、重之分。轻度子宫脱垂(I度),此类病人大多数没有什么感觉,有的可在长期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后感到腰酸下坠。中度子宫脱垂(Ⅱ度),部分子宫颈或子宫体脱出阴道外;重度子宫脱垂(Ⅲ度),即整个子宫颈与子宫体全部暴露于阴道口外。

4.预防和治疗子宫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