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无骨折,只是部分韧带撕裂,可用手指轻轻按揉伤处至小腿。
(5)如韧带撕裂较重或完全断裂,或出现骨折,要固定1~1.5个月。
(6)有过脚扭伤的孩子,注意不要再次扭伤。
6.小烫伤
小烫伤指很小的局部受伤,皮肤发红或起泡。
(1)发生烫伤后,要立即冷却,将伤处泡入冷水中,或用冷水冲,可10~30分钟。如果还疼,可再泡20分钟。这个方法不仅可止痛,而且可使烫伤减轻。但要注意,不要使孩子着凉。
(2)烫伤后伤处起的水泡,不要挑破。水泡的皮完整,便可保护伤口,减少感染。
(3)将伤处用肥皂轻轻洗净,可抹上獾油,然后用绷带轻轻包扎。
(4)如果水泡已破,衣服粘在皮肤上,不可往下撕。
(5)不可在伤口上乱涂东西,什么食油、白糖等。
(6)不可在伤口上贴橡皮膏或创可贴,不能用棉花或有绒毛的纺织品盖在伤口上。
防止孩子烫伤
1岁多的孩子,对于周围的事物似懂非懂,事事好奇,常常喜欢摸这动那,模仿大人做事。因此,家长要处处注意把可能危害孩子的危险品和障碍物排除。例如,热水瓶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而且要经常给他讲,这个烫手,不能动;喂奶吃饭时要注意温度;吃饭时要把热粥热饭尽量往中间放,以防孩子在桌边乱扒时烫伤孩子。生炉火的家庭,最好在火炉周围放个防护网,还要注意千万不能把孩子一个人留在房子里。
总之,像热水、烫饭、热锅、开水、炉火等都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要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上,多加小心为宜。
7.化学烧伤
孩子受到化学烧伤后,要先做处理,再送医院。
(1)皮肤沾了强碱或强酸等,要迅速泡入水里,越快越好。不能泡的话,可用清水冲。水要更换,水量要大。
(2)如果眼睛里溅入强酸强碱,要用手把眼皮分开,用壶冲洗10~15分钟以上。一时来不及,可将头浸入盆内,叫孩子睁开眼睛,左右晃动。这样来争取时间,再改为用壶冲洗。冲洗时孩子要不停地眨眼睛。
如果眼内进了生石灰,应先把石灰粒用棉棒擦出,再用水冲。
冲后用纱布盖在眼上送医院治疗。
(3)衣服上有强酸强碱,要将衣服脱掉,并注意不可粘皮肤。
(4)冲洗后请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8.眼入异物
异物进入眼里,可引起刺痛、流泪,较大较硬的异物还会伤害眼结膜。
(1)异物进了眼里,叫孩子不要乱揉,应该提起眼皮轻轻动,让眼泪把异物冲出来。
(2)可往眼里滴1~2滴眼药,既可预防发炎,又可冲异物。
(3)家长可把手洗净,让孩子向上看,用手按住下眼皮往下拉,可看下眼睑内有无异物。用拇指和食指提起上眼皮,食指轻轻一按,拇指将眼睑往上翻,可看上眼皮内有无异物。如有异物,可用棉棒蘸水将异物沾出。
9.耳内异物
幼儿常会把小的物件塞在耳内,也可能有小虫爬进耳内,如不处理,可发生感染。
(1)让孩子把头歪向一侧,患耳向下,让异物滚出来。
(2)如果是小虫入耳,可向耳内滴几滴温水,使小虫浮出来。
(3)如果在家里不能排除异物,要尽快去医院检查,千万不要自己试着用镊子或耳挖勺取。
10.鼻孔内异物
小幼儿有时把纸团、豆子、小球等塞人鼻孔,如家长不发现,会引起感染、出血。
(1)豆粒、纸团等如未泡胀,可用擤鼻涕的方法将其擤出。如已泡胀,则需医生处理。
(2)如果是小虫子进鼻腔,可用纸捻刺激鼻腔,使孩子打喷嚏,使虫子喷出。
(3)不要自己胡乱给孩子掏,否则进入咽喉部、气管、引起窒息。
11.气管异物
气管是运送氧气、排出废气的通道,一旦进入固体或液体物质,便会发生堵塞,影响气体交换。引起孩子发生气管异物的主要原因有:儿童好奇,把小物件含在口中,不小心滑入;儿童大哭、大笑时将口中物体滑人气管;儿童牙齿未长全,因咀嚼能力差,使食物进入气管;儿童咳嗽反射不健全,咳嗽时呛入气管;饱跳、跌倒时把口里的糖等食物呛人气管。有的家长一边喂孩子一边逗孩子,也易将食物呛人气管。
异物掉人气管后,引起的症状很明显,但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异物的大小、性质和掉入气管的部位有关。矿物性异物很少引起炎症反应;动物性异物,如鱼刺、骨等对气管粘膜刺激较大;有些植物性异物,如花生米、豆类等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急性炎症,甚至发生支气管堵塞;光滑细小的金属异物对气管粘膜刺激很小;尖锐的异物,可能刺破附近的组织,引起其他并发症,表面生锈的异物对粘膜刺激较大。异物在气管内存留的时间愈长,对身体危害愈大。
异物掉入呼吸道后,首先引起剧烈的咳嗽,甚至咳出血,并有气喘、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异常等一系列表现。较大异物堵塞总气管时可引起窒息而死亡。随后咳嗽表现为阵发性。过一段时间后,异物可引起炎症反应,患儿出现体温升高、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如异物堵塞支气管,则可引起下端的肺气肿或肺不张,患儿感到胸闷,这时的情况更严重了。
总之,气管异物是危险的急症,应分秒必争地送孩子去医院抢救,决不能耽误。在医院,医生可根据异物的部位,在直接喉镜或气管镜检查下,把异物取出。
12.吞咽异物
孩子有时玩耍时喜欢把玩具放在嘴里,不少心可滑入咽喉,吞咽下去。异物可卡在食管中,被卡的食管发生疼痛,吞咽时疼痛明显,特别是咽下困难,甚至滴水不进。大的异物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异物在食管内存留时间过长,可引起局部水肿和炎症。尖锐的异物容易刺破食管粘膜,引起周围器官发炎。
孩子发生食管异物后,必须立即送医院治疗,医生会通过食管镜检查,取出异物。如果异物已滑入胃,医生会在x线观察下,促使异物排出。
例如发现别针不见了,可带孩子做x线检查,以明确别针是否被吞进,在什么位置。如果别针停留在食管中,医生可用专用设备取出。如果到了胃里,需要2~7天才能通过肠道,不会有什么损害。可每日仔细地检查大便,如果没有检查到别针,一周时应再次透视。别针在胃中停留几个星期的情况很少见,如果在胃中久不排出,医生可用胃镜将其取出。
咽部异物
孩子在玩耍时可将小玩物、纽扣、硬币等放在嘴里,一不小心,这些东西滑下去卡在咽部。另外,家长给孩子的饭里,有小骨头或鱼刺没挑干净,也可卡在咽部。
发生咽部异物后,吞咽疼痛加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异物较大时,可压迫喉头和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如果异物刺破咽壁,局部可发生感染。
孩子被异物卡住后,可让他大张嘴,将舌头压下,用镊子轻轻夹出。如果是鱼刺,可用威灵仙30克,米醋50毫升煮汤饮服。如果上述办法无效,可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鱼刺卡住后,不要给孩子吃馒头、饭团等,因为这样做有时不仅不能带走刺,反而会将刺压得扎入更深,更不易取出。如果是硬而尖的异物,这样硬压危险更大。
预防异物吸入
小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尤其是小儿在玩时,处于好奇心,可能会将小豆豆、小纸团等物品放入自己的鼻腔中,有时就拿不出来了,又怕大人责骂而不跟家长说。异物长时间留在鼻腔内,可出现局部感染的可能,流脓样或血性分泌物,时间久的常伴有异味。如吸入深部,会有引起气管异物的可能,危险性更大。所以家长和幼教老师要警惕这方面的问题,以免使孩子造成不应有的痛苦。
平时不要给小儿玩豆类的东西,钮扣、图钉等物都要保管好,在小儿进食时,不要嬉戏打闹,更不要含着食物到处乱跑,尤其是2岁以下的孩子在食用西瓜、花生、瓜子等小吃时,要想办法加工好,再给孩子食用。
如果发现孩子口中含异物时,应想办法诱其吐出,不可强行用手指取出,否则很易出危险。
13.中暑
刚刚中暑时,可出现恶心、心慌、胸闷、无力、头晕、眼花、汗多等症状。
轻度中暑,可有发烧、面红或苍白发冷、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
重度中暑,症状不完全一样,可分以下三种:[1]皮肤发白,出冷汗,呼吸浅快,神志不清,腹部绞痛;[2]头痛,呕吐,抽风,昏迷;[3]高烧,头痛,皮肤发红,说胡话,昏迷。
(1)刚中暑者可立刻到通风荫凉处躺下,喝淡盐水。
(2)轻度中暑也要到荫凉通风处,除喝淡盐水外,吃些人丹、十滴水、风油精,如发烧,用湿毛巾敷头部,物理降温,如血压下降,急送医院。
(3)重度中暑,迅速放医院抢救。
14.鼻出血
鼻出血很常见,如不是由外伤引起,可做如下处理。
(1)让孩子坐下或仰卧在床上,头稍微前倾,而不是后仰。
(2)捏鼻翼10分钟,慢慢放手。
(3)用冷毛巾敷在鼻外或脖子后面,使血管收缩止血。
(4)血止住后不要让孩子碰鼻子。
(5)如果10分钟后不能止血,尽快送医院。
小儿鼻出血的常见原因及处理
小儿鼻出血的常见原因有:
(1)当天气干燥,小儿穿衣过多时,内热有火,小儿鼻粘膜干燥常会引起鼻腔出血。
(2)孩子用手挖鼻孔,挖破鼻粘膜而引起出血或外伤了鼻腔,鼻粘膜下血管破裂而流血。
(3)当孩子发烧、感冒时,鼻粘膜充血、肿胀,粘膜下浅表血管破裂出血。
(4)孩子把异物塞人鼻腔,刺激鼻腔粘膜糜烂出血。
(5)患有鼻腔肿瘤或血液系统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
当孩子鼻出血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止血:
(1)冷敷:将凉毛巾敷在孩子的前额、鼻根和颈部两侧。
(2)用两手指紧捏鼻翼约3~5分钟。
(3)用食指紧压鼻腔旁边的迎香穴或手的合径穴。
(4)左鼻腔出血举右手,右鼻腔出血举左手,约3~5分钟。若出血不多用以上方法可以止住,如出血数量较多,就要去医院用沾有止血药的纱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如果孩子经常鼻血,就要找医生检查原因,对症治疗。
15.眼外伤
(1)眼睑外伤
仅仅是眼皮受伤,可按一般皮肤外伤处理,清洗伤口,涂红药水,不要沾水。
眼受打击,眼皮出现外伤只是表面现象,要看眼框有无骨折,眼球有无损伤,孩子有无头晕、呕吐、昏迷等。
(2)角膜损伤
黑眼球外层是角膜,角膜受伤,会出现剧痛、怕光、流泪等。角膜受伤,可影响视力,因此家长一定不可大意。孩子受伤后,不要用手去碰,如有新鲜眼药水可先点眼,然后用干净纱布盖住,送医院处理。
(3)眼球撞击
眼球受撞击后可发生挫伤或振荡伤。眼内出血,可引起视物模糊、疼痛,导致失明。发生眼球撞击,要让孩子躺下,不要再摇动,可叫救护车急送医院。
(4)锐器伤
锐器刺入眼内,扎破眼球。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送医院。对伤口不能冲洗,对扎在眼内的异物,不要拨出,也不要把脱出的组织推回眼内。将伤眼压住,不要压迫眼球。
病人应仰卧,运送时注意平稳。
16.中毒
孩子在误服药物等有毒物品后,在短时间内就有异常表现。
(1)误服化学毒物后,可出现口腔、咽喉、上腹部烧灼感、疼痛,口腔内粘膜发白或有水泡。可有肌肉抽搐、说话困难、流口水、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昏迷。
(2)误服药物,可视药物种类,症状轻重缓急不一样,表现也较复杂。主要是恶心呕吐、抽搐、呼吸脉搏或快或慢、精神神经出现异常。
(3)要弄清孩子误服了什么,如果不是腐蚀性的物品,如农药、汽油、稀料等,要让孩子吐出,减少对毒物的吸收。如果是腐蚀性毒物,就不能吐,以免再次损伤口腔和食管。
(4)立即送医院,带好原来装毒物的容器。
一氧化碳中毒
煤炭燃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1)孩子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应迅速打开门窗,把孩子抱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要注意保暖。
(2)如果患儿已昏迷,把口内的东西清除干净,然后做口对口呼吸。如果方便,立即给氧。
(3)立即送医院抢救,可做高压氧或换血。
17.狗咬伤
狗咬伤以后,有感染破伤风或狂犬病的可能。
(1)狗咬后皮肤上可有一个或数个小洞样的伤口,有的发生撕裂伤。出血多不多,与咬伤部位有关。
(2)孩子被狗咬伤后,立即用带子将伤口以上及以下扎紧,扎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家长可用口吸吮伤口的血液。然后用高温酸甲水或肥皂水、醋、清水反复冲洗伤口10分钟。用纱布盖好伤口立即送医院。
18.蝎子螯伤
(1)蝎子螫伤非常疼,伤处有出血点,周围红肿,如淋巴管发炎,还可有红线。严重的可出现高烧、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抽搐、呼吸麻痹。
(2)立即用手将毒汁挤出,或用拔火罐等吸出。用肥皂水清洗伤处。
(3)立即送医院。
19.蜂螯伤
蜂螫伤包括马蜂、蜜蜂、黄蜂等的螫伤。
(1)伤处有出血点或红疙瘩、水泡,周围皮肤红肿。疼痛或剧痒。重者可发烧、头晕、恶心、呕吐、四肢麻木。还可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喉头水肿,休克等。
(2)用镊子将刺拔出,不要碰破伤处的水泡。冷敷伤口,减轻疼痛。如果过敏,应送医院。
蚂蝗螫伤
被蚂蝗叮咬后,不要用手强拉硬扯,否则蚂蝗的吸盘断在皮内,更难取出。
(1)在蚂蝗虫体上滴几滴浓盐水,或浓醋、碱水、辣椒水、烟油、肥皂水、白酒、酒精、碘酒等,蚂蝗即可缩身脱落。如无这些东西,可点燃火柴烧一下蚂蝗,也能使之松脱。或是连续轻轻拍打伤处周围皮肤,也能将其震落。
(2)蚂蝗掉落后,叮咬处出血,可用消毒棉球放在伤口上,用手紧压,按揉,几分钟后可止血。
(3)止血后,用碘酒涂抹伤口及周围皮肤,再用酒精擦去碘酒。
20.毒蛇咬伤
(1)让患儿坐下或卧下,不要乱动,不要哭闹,以免毒液吸收扩散。
(2)点燃火柴烧伤口,对毒牙较短、排液量少的毒蛇咬伤,疗效较好。方法是在蛇毒未被吸收扩散之前,将几根火柴放在伤口上方,点燃火柴头爆灼伤口。局部高温可使蛇毒蛋白凝固而失去活性,达到减少毒液吸收的目的。
(3)在伤口近心端扎止血带,阻止蛇毒经血液或淋巴液回流,注意每隔15~30分钟放松止血带1分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4)用1:5000高猛酸钾液或清水冲洗伤口,用小刀在咬伤处作十字形切口,挤出有毒血液。也可用拔火罐等吸出毒液。
(5)使用季德胜蛇药,或用新鲜半边莲捣烂敷于伤口周围,加雄黄外敷。不宜用酸类或碘涂伤口。
(6)初步处理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21.触电
(1)孩子触电后,家长首先要使患儿脱离电源。此时不能惊慌失措,而要随机应变。应先找到电源开关,把电源切断。可穿上橡胶鞋,或站在干燥的木凳、木板上,用干燥的竹竿或木棍把接触患儿的电线挑开。也可戴绝缘橡皮手套,站在板上将患儿拖开。
(2)孩子脱离电源后,要看是否还有呼吸,应立刻作口对口人工呼吸。触电时间不长者,经半小时左右的急救,约半数可恢复知觉。
(3)在做人工呼吸的同时,要看患儿是否还有心跳,心跳已停,应做胸外心脏按摩,直到急救车到来。
22.溺水
(1)孩子发生溺水,要迅速拖出水面。将其平躺在地上,’解开衣服。
(2)清除口腔内异物,如有呼吸,将孩子俯卧,控水。如无呼吸,立即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3)如无脉搏,立即做心外按摩,直到急救车到来或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