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临床表现主要是:
婴儿发病急,常突然发作。其中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者称脑型;突发心力衰竭者称心型。年长儿发病缓慢,以水肿及多发性神经炎为主要表现。
(1)消化系统:发病初期食欲不.振、呕吐、腹胀、腹痛,有时腹泻或便秘。
(2)神经系统:初期烦躁不安,哭叫,继之淡漠,反应迟钝,嗜睡。有周围神经炎者,表现肢体感觉障碍:知觉过敏、蚁爬样感、麻木、呈手套状分布。具上行性、对称性特点。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甚至肌肉萎缩。如累及颅神经则出现下睑下垂、视神经萎缩、吞咽困难;累及喉返神经发音嘶哑;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压升高,神志不清,昏迷甚至惊厥。脑脊液常规检查正常。
(3)心血管系统:婴儿常突发心力衰竭。表现突然呼吸困难伴青紫、心动过速、心脏扩大、肝脾肿大等。心电图T波低平、倒置、QT间期延长。
(4)水肿:年长儿于早期出现下肢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严重者出现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尿量减少。
诊断根据饮食缺乏维生素B1病中和典型临床表现可诊。实验检查可助诊断:
[1]4小时尿负荷试验。
[2]红细胞转酮活性:主要用于诊断亚临床维生素B1缺乏。
治疗一般患儿,应用维生素B1口服治疗即可见效。重症或消化功能紊乱者可肌注维生素B1。对维生素B1缺乏患儿治疗时,乳母应每日口服维生素B1 60毫克,并补充其它B族维生素。病情一般于治疗后数日可好转。厌食、水肿、心力衰竭改善较快;但心脏扩大、心电图改变恢复较慢;周围神经炎症状需数周至数月消失。
预防注意平衡饮食。粗细搭配。改善烹调方法,不应将米汤、菜汤丢弃。烹调不宜加碱。婴儿按时添加辅食,保证孕母、乳母营养均衡。偏食习惯应及早纠正。
7.维生素B2缺乏症
维生素B2(核黄素)是复合B族维生素中的耐热成分之一。与烟酸及其它耐热成分共同存在于肝、肾、酵母、豆类、蛋类、花生、全麦及新鲜蔬菜中,与蛋白质结合存在。维生素B2是体内氧化还原代谢关键酶的主要成分,其缺乏可致体内代谢紊乱,以皮肤、粘膜病变为主。
其病因为:
(1)摄入不足;膳食中长期缺乏动物性及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可出现此缺乏症。
(2)吸收障碍及消耗增多:慢性胃肠疾病、长期腹泻、侵性消耗性疾患、创伤、烧伤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行光疗者,均可致维生素B2缺乏。
其临床表现为:
(1)口角炎:为典型表现。口角皮肤发白,糜烂,呈放射状由口角外侧延伸。溃疡表现有黄色渗出及结痂,张口时可出血、疼痛。
(2)唇炎:口唇红肿,唇缘裂纹增多。粘膜与皮肤连接处可见血痂。
(3)舌炎:早期舌乳头肥大,舌面光滑呈鲜红色,后期乳头萎缩,舌面出现裂隙,自觉疼痛。
(4)脂溢性皮炎:多见于鼻唇沟、眉间、耳后、眼外眦处。病变处度脂溢出,结成干痂,常有黄色脱屑。
(5)眼部病变;表现为环角膜炎。畏光、流泪、烧灼感,重者可出现角膜混浊、溃疡、眼角炎、睑缘炎亦常见。
诊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病史诊断不难。实验室检查可助早期诊断:
[1]尿核黄素排出量测定。
[2]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
治疗口服核黄素每日3次,每次5毫克。治疗数日后不见效,可改为肌肉注射每次2毫克,每日1~2次。同时服用复合维生素B效果更好。
预防注意平衡饮食,矫正偏食习惯。积极治疗原发病。
8.维生素B6缺乏症
维生素B6(吡哆醇)是体内三大营养素代谢及神经系统物质代谢不可缺少的辅酶。缺乏可致抽搐及末梢神经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其病因为:
(1)摄入不足及吸收障碍:维生素B6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以肉、肝、肾、全麦、花生,大豆中含量高,人乳、牛乳及各类含量亦较多。小儿偏食、饮食过于单调可出现缺乏症。食物加热时间过长、加碱可破坏维生素B6。
(2)药物作用:异烟肼、环丝氨酸及青霉胺均为吡哆醇对抗剂,长期应用该类药物治疗原发病,如不额外补充适量维生素B6,可出现缺乏症。
临床表现为婴儿期主要表现为全身抽搐,伴末梢神经炎。患儿反应迟钝,伴胃肠道症状;眼、鼻、口周发生皮脂溢出,可有唇炎、舌炎;常并发贫血。
诊断婴儿不明原因的惊厥、贫血、慢性腹泻,如已排除低钙血症、低血糖、低钠血症及颅内感染,应考虑维生素B6缺乏症,注射维生素B6100毫克后,抽搐停止,有助于诊断。
预防平衡膳食,改正错误的烹调方法。长期应用吡哆醇对抗剂类药物时,应补充维生素B6。
治疗维生素B6缺乏所致抽搐,一次肌注维生素B6100毫克即可控制。以后可用食物调节。如长期应用维生素B6拮抗剂,应每日口服维生素B6 2毫克/公斤。
9.维生素B6依赖症
维生素B6依赖症系先天性尤尿氨酸酶结构及功能缺陷所致;亦可由妊娠期孕母大量应用维生素B6所致。患儿维生素B6的需要量为正常儿童的5~10倍。当摄入不足时,可出现与上述维生素B6缺乏症相同的临床表现。
婴儿出生后3小时~2周内,即出现抽搐并伴贫血,应考虑本病。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的;骨髓及肝内含铁血素沉着增多;可出现草酸尿、黄嘌吟尿或半胱胺甲硫胺酸尿等。
治疗需每日肌注维生素B62~10毫克或口服10~100毫克,直至痊愈。
10.维生素C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是因为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成骨障碍及出血倾向。婴幼儿多见。
人体虽不能合成维生素C,然而母乳维生素C含量较多,牛乳维生素C含量少,且经煮沸,维生素C大量被破坏,故人工喂养儿,如未及时添加富含有维生素C辅食,极易出现缺乏症,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吸收障碍、发热、创伤等消耗增加,均可致维生素C缺乏。
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早期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四肢乏力一、烦躁不安;伴低热、反复感染、呕吐、腹泻、贫血等。
四肢皮肤可出现散在出血点或瘀斑;齿龈肿胀、出血;重者出现鼻衄、血尿、黑便。
骨骼以骨膜上出血、干骺端脱位,分离最常见;表现为四肢疼痛,多见于膝关节、肘关节。局部肿胀、压痛,但不红。患儿因活动后疼痛,四肢处于双膝屈曲似蛙腿状被迫体位,称假性瘫痪。患儿相抱。肋骨与肋骨交界处因骨干骺脱位出现串珠尖锐,靠内侧有凹陷,不同于佝偻病之圆钝形串珠。
骨X线检查:
(1)干骺端临时钙化带增厚、致密,下方骨质疏松,出现透亮带称“坏血病带”;骨骺增厚处两则向外突出,形成“侧刺”。
(2)干骺分离脱位或半脱位。
(3)骨骺外周钙化而中间密度减低,状如指环。
(4)骨膜下血肿,长骨呈梭形或哑铃形。
根据典型体征,骨x线检查,结合病史可确诊。
病情重者可静脉点滴维生素C每日500毫克,连续3~5天后改为口服;轻症每日口服100~300毫克,连用2~3周。
预防以提倡母乳喂养为主。人工喂养应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C食物,如鲜果汁、蔬菜汁等,幼儿应纠正偏食,多食绿色蔬菜;积极治疗原发病。
11.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
维生素K缺乏症是以凝血障碍为主的营养缺乏病。新生儿及婴儿高发。婴儿期发病者称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
人体所需维生素K约50%~60%由回肠内细菌合成,其余部分来自食物。维生素K有K,(主要存于植物中)、K2(动物中)、K3(人工合成)3种形式。
其病因为:
(1)摄入不足: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较牛乳低。有人认为母乳中尚含维生素K活性抑制因子。故单纯母乳喂养易患缺乏症。
(2)吸收利用障碍:长期腹泻,胆道闭锁,或肝脏病变均可影响吸收。
(3)合成减少: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生长,使维生素K合成减少。
(4)抗凝药物:双香豆素及其代谢物可抑制肝脏羧化酶活性,使维生素K依赖因子减少,从而诱发缺乏症。
轻症仅表现为皮肤出血点及瘀斑,鼻衄及少量胃肠道出血。重症可出现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为多见;脑实质及脑室出血者较少见。表现为烦躁、抽搐或神志不清。出血量多时有颅内高压表现。局部脑血肿时有神经定位体征。
3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婴儿,如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考虑维生素K缺乏。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出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正常。维生素K治疗显效可确诊。
治疗以轻症可口服维生素K每日1~2毫克。重症及颅出血者除静脉注射维生素K每日5毫克外,应输新鲜血每日50毫升,连续2~3天。如用维生素K3治疗,则每日不应超过5毫克,总疗程5天左右。有硬膜下血肿者应行穿刺治疗,多次穿刺无效且压迫症状明显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2.维生素A过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