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未来的101张面孔
27375800000028

第28章 疗伤系与治愈系(3)

墨西哥一直以来深受毒品危害,任何与戒毒有关的努力都会得到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墨西哥国家精神疾病研究中心于10年前就开始专注海洛因疫苗的研制,其治疗原理是激起免疫响应,阻止海洛因进入神经系统并依附在脑干上,减轻病人对服用海洛因时“无法拒绝”的渴望,有效降低毒品“侵袭”对大脑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海洛因成瘾的老鼠进行的试验发现,老鼠的毒瘾逐渐消失。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令人兴奋的疗效后,“海洛因疫苗”现已进入人体临床实验阶段。

毒品成瘾是可以摧毁任何人意志控制力的“恶魔”,而且到目前为止,所有防复吸药物的临床治疗都差强人意。但近年来,有关“戒毒疫苗”的研发开始异军突起,为濒临绝望的毒品吸食者带来了希望曙光。

“戒毒疫苗”的机理与普通疫苗相似:用人工合成的模拟毒品物质。在人体内形成抗体,当毒品进入体内后,这些抗体会将毒品分子中和并排出体外,使它们不可能进入大脑,病人将无法获得快感。从而“抹去”病人对毒品的根植于大脑深处的强烈渴求,而针对不同的毒品,一般需要研制不同的戒毒疫苗。

2011年1月,美国耶鲁大学宣布研制成功“可卡因疫苗”,这也是世界上“首支”戒毒疫苗的诞生。一个12周的对可卡因吸食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58%的受试者未使用可卡因;随访6个月后的结果显示,有42%受试者依然保持操守;2011年8月,俄罗斯乌拉尔国立医学科学院的专家研制出“鸦片疫苗”,已经在小型动物身上试验成功。在对大型动物进行试验后,可进行人体临床试验,这一过程将需要2年时间;现在,成瘾最快,毒性最烈的“毒品之王”—“海洛因疫苗”也初露头角,标志着“戒毒疫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已成为期盼已久的戒毒新出路。

不过,虽然“戒毒疫苗”可以使吸毒者得不到吸毒的快感,但现在也还仅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这种方式对于人类内心欲望的消减程度有多大还不得而知。因为毒瘾戒除不仅是生理问题,还有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因素,单纯的药物治疗也许难以统揽全部,“海洛因疫苗”的研制负责人Maria就谨慎地认为:“该疫苗的研制成功并不能完全解决毒品成瘾现象,而只是缓解这一问题的一种途径。”

尽管研究人员出言保守,“戒毒疫苗”还是被我们寄予极高的期待,因为在目前已知的治疗方法中,“戒毒疫苗”的理论依据堪称完美,操作方法也简便可行,鉴于全球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彻底摆脱毒品、并且让人在没有接触毒品之前就能防患于未然的目标,将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理想。

戒除毒品的其他研究也在同时继续,近日,两大科学杂志《自然》和《科学》均有此领域的进展报道。

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院Vincent Pascoli教授在2012年1月5日的Nature上宣布了自己所在研究小组的最新发现,毒品可卡因对大脑的效应是应该是可逆转的。

Pascoli是通过对突触的研究发现这一现象的。突触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可卡因吸食者的脑中,一些特定的突触会发生病理性的“增强作用”改变,同样的改变也会发生在可卡因成瘾的实验小鼠身上。在实验中,Pascoli利用光遗传学手段对小鼠的大脑突触实施特定的“去增强作用”,结果发现,当这些突触恢复正常功能之后,小鼠的毒瘾也会奇迹般消失,这就说明,我们也许可以完全用同样的方式治疗可卡因瘾君子。

刊登于2012年2月3日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则揭示了“家族”吸毒的某种成因:吸毒成瘾者与他们不吸毒的兄弟姐妹有着相同的脑部异常表现。

研究人员Nora Volkow和Ruben Baler 设置了3个组,吸毒成瘾者组、他们的无成瘾的兄弟姐妹组与健康组,通过对他们脑部的对照发现,吸毒成瘾者和他们的无成瘾的兄弟姐妹共有一些在其他健康人中所没有发现的脑部特征,并在控制自身冲动上的能力相对较差。研究者认为,这些脑部异常可能是一种遗传的、容易对毒品成瘾的标记。研究者提出,以这些脑部差异中的某些作为标靶,在易感染吸毒人群中增加自我控制能力的干预,也许是防范毒品吸食的方法之一,尽管这还需要作更多的研究来探索其可能性。

现今,毒品的泛滥已成为困扰社会生活最大的祸患之一,有效的戒毒新方法的研究成为人们翘首以盼的福音。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是我们的希望,但它绝非万能。据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在使用毒品,每年因滥用毒品致死的人数高达20万,全球每年毒品交易额逾8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买卖,仅次于军火,甚至高于石油,背后千丝万缕的社会影响、利益联系、权力争斗使得戒除毒瘾的努力超越了单纯的个人治疗行为,尽管科学的发展已经可以让我们能深入探究人的内心。

7 科学:深延于人类的福祉

“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2010年10月12日的《科技日报》发表评论,“我们竟是以这样一种平淡的方式悄然走进胚胎干细胞临床治疗时代。”

这一引发世界科学媒体深度关注、却又行进地波澜不惊的事件来自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2010年10月8日,美国杰龙生物医药公司将人类胚胎干细胞GRNOPC1用于一名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这是全球首例人体胚胎干细胞疗法临床试验。就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谢菲尔德中心,医生将数百万个GRNOPC1干细胞注入这名瘫痪病人的脊髓中,其最终目的是让受损神经细胞得以重新生长,病人双腿最终能恢复知觉或运动能力。此外,另有6家医院也参与了此次试验,预计还有数名失明患者也将接受胚胎干细胞注射。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再生医学教授Chris Mason称,本次临床试验意味着“干细胞时代的黎明”已经到来,在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人体胚胎干细胞取自人类受精卵发育几天后的胚胎,这种细胞可以生成任何器官或组织,被认为是根治很多疑难杂症的巨大希望,而反对者则宣称,受精后的人体胚胎是生命的开始,破坏它就相当于扼杀生命。但由于人类对胚胎干细胞应用于疑难疾病治疗的极度渴望,旷日持久的争论还是难以阻挡技术的进步。尤其在2009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解除禁止联邦资金用于胚胎干细胞研究的这一命令后,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人体胚胎干细胞疗法所遇到的重重阻力,也使此次的GRNOPC1干细胞治疗实验成为水到渠成的自然。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不合常规的生命科学新突破,总要过伦理道德这一风口浪尖。虽然这些质疑表面上是一种制约和阻碍。但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整体运行来说,无疑加重了它在有效监控的条件下“谨慎有序”发展的砝码,使基因科学的应用永远尽可能地慎重前行,这也是对生命的尊重与责任。现在,全世界都将聚集首例人体胚胎干细胞疗法临床试验的过程与结果,期望它能成为为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科学成果。

而另外一项极具争议的生命科学研究——“人造生命”,也有了最新的进展。美国Craig Vente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2010年5月合成了一种细菌的基因组,并用该基因组使一个内部被掏空的单细胞细菌“起死回生”,被喻为首例“人造生命”,轰动了整个世界。但这项研究使用的基本合成单元是含有上千个核苷酸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由于基本合成单元较大,在验证最后合成的基因组是否正确时会带来一些麻烦。于是,该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合成基因组的新方法,使用的基本合成单元是只含60个核苷酸的DNA片段,将它们置于精心设计的环境中,就可以连接成整个基因组。该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Daniel Gibson宣称,这是迄今最简单有效的基因合成技术,并以此合成了实验鼠的线粒体基因组。

“人造生命”技术可以有效造福于人类。比如可以快速人工合成病毒样本,从而加快疫苗研发的进程;线粒体异常会导致很多疾病,如果“人造生命”的基因研究取得突破,很有可能就此研发出新疗法……虽然“人造生命”会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许多人持有异议,但其美好的医疗前景也使科学界兴奋不已,而此项技术也在相关伦理争论的纠缠中加速前行。

基因研究的每一个进展都有希望能给人类带来福音。丹麦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的John Oersted教授和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由ACTA2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儿童疾病的致病原因。这种罕见病的症状是身体的某些部位血管扩张,而脑血管出现收缩,从而引发瘫痪甚至死亡,是一种遗传基因重组导致的罕见疾病,目前还没有命名,丹麦已发现两名患这种罕见疾病的孩子。“成骨不全症、法布雷病、戈谢氏症、白化病……”这一串串令医生都十分陌生,却又让患者生不如死的疾病,就是又被称为“孤儿症”的罕见病。如果仅单一病种,罕见病可谓“罕见”,但总数加起来却十分令人吃惊。仅在中国,6000多种罕见病的患者数量就达到4000多万。罕见病大部分为基因突变引发,医学研究少且容易误诊,治疗费用昂贵,Oersted的发现无疑会加速罕见病的研究,为无数深陷黑暗的痛苦家庭早日迎来希望的曙光。

拥有美好健康的生活是人类一直的渴望,但是地球正因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不堪重负。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天文物理学教授Steven Vogt的一个发现似乎为我们这个越来越拥挤不堪的地球提供了带有科幻色彩的解决方案:在地球“附近”发现了一颗行星。这颗行星与地球差不多大,可能具备适宜生命生存的表面、重力和大气,适宜居住。如果存在类似地球的岩石构造,那么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1.2~1.4倍,星球表面重力与地球类似或稍大些,人可以轻松在那里直立行走。

这并非科学家首次发现这类行星,但新发现的这一行星看上去“宜居”条件好得多。这颗太阳系外行星距地球约20光年(189.21万亿千米),现阶段乘太空船前往那里需要几代人时间才能抵达。但Vogt说,在广袤宇宙中,这个距离“就像是在我们眼前,在我们隔壁一样”。

生命与死亡、健康与疾病是人类的恒久主题,太多的饱含泪水的渴望目光,聚集在科学的梦想中寻找闪烁的希望。对于现代科学说,正是深延于人类的福祉,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精神之翼,使科学超越好奇探索和技术本身,浸润着浓厚的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并使实验室里的希望之光慢慢成就造福大众的梦想。

8 研发活动,时间“竞走”

“一种新药上市一般需要10亿美元和平均15年的研发时间。之后,还要经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以及其他监管机构层层设置的安全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