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天新生儿异常
1.未成熟儿
出生时体重在2.5公斤以下的婴儿为未成熟儿。由于未成熟儿的身体机能还不能充分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容易发生各种问题。尤其是婴儿的体重在两公斤以下时,就要考虑到婴儿是否有大病。必须将这样的婴儿放入保育器里,直到出院。未成熟儿最好的营养就是人奶。防止传染病是最重要的。
2.双胞胎
双胞胎在出生时体重一般不超过2.5公斤,所以医院都把其当作未成熟儿对待。当双胞胎长到2.5公斤以上允许出院时,只要母乳多,就要用母乳喂养。两个婴儿同时都用母乳喂养是最理想的。不够吃时,可用混合喂养。当两个婴儿体重相差很大,对体重轻的一个喂以母乳。双胞胎在最初三个月内比普通婴儿发育要稍迟一些,在喂奶时,达不到通常的饮用量也不用急。
3.头部血肿
出生第二天或第三天的婴儿头顶稍靠左或靠左的地方有时有肿包。这就是头盖骨的骨膜下出血,是由于婴儿在出生时受产道压迫使骨头重叠而使血管的一部分受伤所致,并不是大量的出血,不用管它就会慢慢被吸收自愈,隆起的部分也会复原。一般1、2个月内就好,也有半年内也没有消失的,但是,一定会好的。
最禁忌的是用注射器把里面的血液抽出来,因为不动它,就会在无菌的情况下会慢慢吸收,当用了注射器时,就常常会把细菌带进去而引起化脓。
4.吐奶
出生1、2天的婴儿会把吃进去的全部吐出来,只要婴儿排过胎便,肚子也没有异常肿胀,就可耐心等待。吃母乳或吃牛奶就呕吐而喝白糖水一般不呕吐的话,可以取消一、两次母乳或牛奶,只喂白糖水,一般从第三天开始就能好好吃奶了。 连续呕吐混有黄绿色胆汁的奶,肚子发胀,同时伴有高烧时,就一定要请医生。
5.呕吐物中有血(新生儿
出血症、新生儿黑粪症)
出生2、3天的婴儿吐奶,呕吐物中夹有鲜红的血丝,同时大便呈黑色,好像煮熟的紫菜一样时,这是由于血液通过肠道的缘故,这就是新生儿出血症或新生儿黑粪症。这是由于婴儿血液不易凝固而引起的,与维生素K不足有关。预防此病可让产妇在生产前服用维生素K。治疗也是使用维生素K,几天就可治愈。
6.乳房“肿大”、“泌乳”
新生儿生后一周,不管是男是女,会出现两侧乳房增大现象,甚至有的还会分泌少量乳汁。这些现象的出现,是新生儿受体内残留激素影响的缘故。胎儿时期,母亲体内的雌激素、黄体酮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出生后新生儿受其影响而乳房胀大充盈及泌乳。此现象经1~2星期即自然消失,少数可延长至3个月,做母亲的自不必为此担心,但切勿挤压乳房,以免挤伤、感染,引起乳腺炎。
7.新生女婴有“月经”、
“白带”
有的新生女婴在出生后7天左右,阴道可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流出,持续时间很短,数天后就自行消失,医学上称之为假月经。这是因为女性新生儿在胎儿时期受母体雌激素影响,子宫内膜、阴道上皮增生,出生后,母体停止供应雌激素,子宫内膜及阴道上皮脱落,形成类似月经般出血。对假月经不需作任何处理,但洗澡宜取淋浴,以免污水进入阴道。有的女婴阴道口有类似“白带”的白色粘液,同样也是受母体雌激素影响之故,无需治疗,几天后就会自己消失。
8.“血尿”
新生儿生后2~5天,尿布上有时呈现淡红色的斑迹,细心的母亲见了,难免惊慌不安,以为是由于血尿之故。其实不是,这与新生儿最初几天尿少及细胞分解过多,尿中有大量尿酸盐排出有关。这种现象一般数天即可终止,不需特别处理。
9.脐带出血
新生儿的脐带一般5~7天后脱落。脐带脱落前,应保持脐部清洁干燥,不要随便解开包扎脐带的纱布,以免感染,在有渗血或大小便打湿时,应及时更换清洁纱布,重新用绷带包扎固定,并注意包扎不宜太紧。脐带脱落后,若残端潮湿,可涂1%的龙胆紫;如有脓性分泌物,应去医院治疗,以免细菌从脐部进入血液而引起败血症。在新生儿脐带脱落以后一周或一个月内,有时可以在覆盖脐部的衣裤上见到少许血迹,血迹一般为咖啡色,少数为鲜红色。这是由于已经收缩阻塞的脐带残端血管,在小儿哭闹腹压增加时,小血管开放,有少量出血的缘故。这时不必注射止血剂,只要用消毒棉花蘸75%酒精擦去血迹,再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固定就可以了。如果出血较多,应去医院进行处理。
10.痣
婴儿生下来就有各种各样的痣。
黑色痣。由于色素细胞异常而形成的大黑痣,一般呈黑褐色,表面长有毛。不用做治疗,治疗的话要切除。但有时在经常受到摩擦的地方长有黑痣有的会恶化而变成癌,为了预防恶化应切除。
红痣,是由血管扩张产生的一种是从皮肤表面突出出来的好像草莓果表面那样坑洼不平的海绵状血管瘤。在婴儿出生时,一般注意不到,但过了一、两月就可发现,并且逐渐变大。但不管多大,在五、六月后颜色逐渐变淡,在5~10岁左右消失。
另外一种是不突出皮肤表面,呈葡萄酒色的单纯性血管瘤,常长在脸上,它不能自然消失,治疗只能切除。
11.长牙齿的婴儿
有的婴儿生下来就长有牙齿,一般是上门牙。这种过早长的牙齿有两种,一种是真正的乳牙,一种是多余的牙。真正的乳牙牙根很深,而多余的牙是歪斜的,从一长出来就活动。对多余的牙以拔掉为好。
12.新生儿黄疸
一般婴儿出生三、四天后出现黄疸,皮肤、上颚的后半部、白眼球和脚底等呈黄色,一般一周左右自行消失。也有的婴儿只在生24小时以内出现黄疸。
这种早期的黄疸是父母的血型不和造成的。除A型上型、AB型、O型以外,血型还有以Rh因子来分类的。当父亲的血液是Rh+而母亲的血液是Rh_时,婴儿将发生溶血而引起黄疸。另外,当父亲是A型或B型,而母亲是O型时也会因溶血而引起黄疸。
除此以外,也有因各种感染症而引起的黄疸。
一般应该在一周或10天左右消失的黄疸在过了半个多月后还没有消失,只要婴儿吃奶很好,大声啼哭,不发烧、大便呈黄色的话,便不必立即去看医生。
生理性黄疸有许多持续一个半月左右,出生时体重在2.5公斤以下的婴儿,黄疸过了一个月后仍不消失是常见的。
13.婴儿“消化不良”
只喂母乳的婴儿在快到一个月时常常会由于“消化不良”而四处求医。这其实是由于母亲的偏见所致的。
说是母乳营养最好,便以为吃母乳的婴儿大便也应是最好的、理想的,应该是金黄色的、粘糊状的、均匀的“有形便”。这是一种偏见。再没有比母乳喂养的大便更难看的了。颜色不一定是黄色的,常常是绿色的多。也很少能看到均匀的便,大多是混有白色的块状或白疙瘩。有时还混有透明状的成条粘液。、像打碎的鸡蛋黄那样没有任何形状的“拉肚子便”也屡见不鲜的。
吃牛奶的婴儿一天顶多便2~3次,大便干燥发白,而且有形。但母乳喂养的婴儿一天便7~8次,这是常见事。往往由于大便有粘液,次数又多就认为一定是“消化不良”而去看病,其实,只要婴儿精神很好,很健康,便没有病。
14.婴儿便秘
一直每夫大便两、三次的婴儿从出生半个月开始,每天只大便一次,那么快一个月的时候就不会一天一次了,而是两天或者三天一次。
先要查一下原因,看是否是婴儿吃不饱而陷人饥饿状态,因此才排不出来便的。用牛奶喂养的婴儿,每天喂多少很清楚。每次100毫升,每天6~7次婴儿是不会饿的。用母乳喂养时,在发生便秘后,如果每天体重增加150克则婴儿不饿。这样虽然两三天大便一次,但排便并不困难,而且大便也不硬,也不会把肛门撑破,婴儿精神很好,体重也增加的话,这种情况的“便秘”不是病,无须治疗。
但当婴儿每次排便时非常用力,而且由于排出硬便使肛门口破裂时就不要耽误,要马上想办法把便闹出来。
方法一,母乳喂养的婴儿,最好在洗完澡后先喂点白糖水,白糖水没有效果时,可将2~3克的麦芽精溶在20毫升的开水中喂婴儿。还不行时,可将果汁加水一倍喂20毫升。在喂牛奶时可加2~3克的麦芽精,开始一天加一次,无效逐渐增加。
方法二,上述方法不成,可以用刺激肛门的办法。
方法三,灌肠,灌肠是最安全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打开婴儿的尿布,露出下半身,用左手握住婴儿的双脚提到最高处,把灌肠器从肛门向肚脐的方向插入,注意不要把婴儿的肛门弄破,插入两厘米左右时注人液体,(一半甘油一半水)。注完后拔除灌肠器,适时把药棉塞入肛门。然后放下脚,盖上尿布两、三分钟后大便就排出来。如果过了10分钟仍排不出来时可再灌一次。
方法四,给婴儿做体操,每天进行3次腹部按摩。
千万不要给婴儿用泻药,因为很可能导致肠的异常蠕动而引起肠套叠。
15.鼻子不通气
半个月左右的婴儿,鼻子里常常会哼吱哼吱地响个不停。既没有往外抱,也没有接近感冒的人,就是把鼻涕小心地取出,鼻子也哼吱哼吱响个不停。到三、四个月后,甚至连奶都不能喝。去医院点鼻药或注射了抗菌素后也无好转。鼻子不通导致吃奶困难的情况确实有,但是并没有因为鼻子不通就根本不能吃奶的,不管多么困难还是能吃奶。真正的困难时期最多有一周左右时间,不必大惊小怪。
冬季这种情况较多,当使婴儿稍冷一些,防止过热,症状常常会消失。天气好的时候,抱婴儿去外面接触新鲜空气,鼻子就会通畅。以为是感冒了,把婴儿关在家里,周围放3、4个暖水袋是不好的。
在家中最好不用成人的点鼻子药。可用纸捻的尖上卷上脱脂棉,然后抹上橄榄油塞入鼻孔中使其打喷嚏排出鼻涕痂。黏膜肿胀堵塞鼻孔时,不能用这个方法。用嘴吸出婴儿鼻孔中的分泌物,可以防止鼻孔堵塞。
16.脸上长疙瘩与臀部糜烂
在出生10天或15天里,大部分婴儿都会在脸上的某一部分长出疙瘩。或者在眼眉上长有像头皮那样的东西,或者在前额的发际上开始长出两、三个酒刺,或者在脸蛋上长出三、四个小疙瘩。过热或是晒了太阳时,就突然增多,由此把母亲吓了一跳。若同老人住在一起,老人会说这是“胎毒”。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婴儿,脸上都会长疙瘩,这就是湿疹。
湿疹的特点是以各种形式发生的。有的是在手指、脚趾上,以及脚底上长出直径为一毫米的丘疹(好像是从皮肤上长出来的小颗粒)和小水泡。
在这个时期里出现的湿疹可以不去管它。如果要搽点什么的话,可以一天搽两次优乐散(Eurax),如果好了就不必再搽。为了安全起见不要使用含有氟(F)的副肾皮质激素,效果虽好,但副作用也大。
湿疹的原因尚不清楚。即使在同样条件下生活的婴儿,有的会出湿疹,有的就不出湿疹。这大概与体质有关,并不是因为缺乏某种维生素引起。这样注射维生素进行治疗就不对症了。
脸上容易出湿疹的婴儿,大便次数多时,臀部、大腿根的褶痕里经常发生糜烂而红肿(间擦疹)。这时用含有副肾皮激素的涂药就很有效。不要长时间地裹着湿尿布,也不要用塑料包布。要尽量保持通风。洗尿布时要把肥皂洗掉,达到不留下肥皂味的程度。
夏天每天可洗两次澡,保持臀部清洁。如果打肥皂会加剧糜烂处疼痛的话,就不要用肥皂。洗澡后可上点涂药。
如果是冬季,电脚炉不要太热。平时用两个热水袋的,现在可拿掉一个,过热是不好的。
17.阴囊水肿
男婴儿在出生后半个月或一个月时,有的一侧的睾丸肿起。表皮颜色没有变化,触摸也不痛,渐渐变大,到一个月或一个半月时大都比另一侧的睾丸大两、三倍。这就是“阴囊水肿”。因为里面积存了水分,阴囊水肿即使摁压也不会变小。这是由于睾丸外层积存了水,并不是睾丸本身发生了故障:这是常见的,并非是奇病。不用管它,过两、三个月后会自然吸收而不留痕迹。吸收慢也不会超过一年的。
千万不要用注射器把里面的水抽出来。能自然痊愈,不用注射器抽也是会好的。同时,在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期间里即使抽出来还会马上积水。在多次抽水的过程中,由于消毒不彻底可能会引起化脓而弄巧成拙。即使不化脓也会使睾丸与之相连接的地方发生粘连。一旦有粘连,需要做手术时就会很困难,而且会伤着睾丸。
阴囊水肿在一侧的比较多池有两侧都有的。
若等到一年还不消失时,可再行考虑手术。
1~2个月
1.吐奶
一到两个月的婴儿中仍有许多习惯性吐奶的孩子。他们往往是在生后半个月左右形成吐奶毛病。尤其男孩中居多。即使摸摸婴儿身体,也不发烧,而且很健康。吐奶前面部没有痛苦表情,突然就吐出了奶。吐完后,面部也没有任何异常,这就是习惯性吐奶。
想让宝宝少吐吸有以下几个办法可以试试:
(1)用牛奶喂养,要考虑是不是牛奶给多了。牛奶量增多后如果经常吐奶,可减少奶量试试。如果不是抱着婴儿喂奶,过了一个月后多半吐奶。所以,一定要抱着婴儿喂奶,一直到他打嗝为止。抱的时候应使婴儿上半身立着。
(2)用母乳喂养的婴儿,长到一个月后之所以常常吐奶,多半是由于母乳分泌旺盛。每次不吃完两侧的奶就不罢休的食量大的婴儿,就经常吐奶。这个时候的婴儿与上个月相比,体重增加显著,大便的次数也多有增加。当体重每天增加40克以上时,就应多少控制一下母乳。
不管怎样调整母乳的哺乳方法或牛奶的用量,很多婴儿还是吐奶不止。只要婴儿健康精神,大便正常,就不要管它。因为习惯性吐扔到三个月时,会自然好转。
吐出的奶有时会流到婴儿耳朵里,但这决不会引起中耳炎。
可是,如果不用干净的棉丝或布擦干净的话,也会损伤耳朵引起外耳炎。
以上说的是习惯性吐奶,当从未吐过奶的婴儿吐了奶,面部表情痛苦,或吐奶后使劲啼哭,就应请医生诊治。
2.便秘
在这个月仍然便秘的婴儿,有些可以不用灌肠的方法,而改用喝果汁调剂,或饮用乳酸菌饮料。
果汁以哪种为好,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婴儿个性有所不同。既有饮用苹果汁而通便的婴儿,也有饮用苹果汁后大便反倒干燥的婴儿。应选择按季节上市、最容易弄到手的水果。
比例也可在多次试喝后确定适合婴儿所需要的量。开始时,可在20毫升果汁中试加10毫升的凉的白开。如果便秘仍无好转,可以不加凉白开而给原汁。一次不行的话,也可每天喝两次,
饮用果汁“便秘”仍无好转时,可饮用乳酸菌饮料,比例与果汁相同。也可用酸乳酪,由于形状多少不同,一般不给两个月以下的婴儿饮用。
不管给果汁,还是给乳酸菌饮料,便秘仍无好转,就可灌肠。以不服用泻药为好。
3.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