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还是老的辣”,犹太商人轻易地走过了“轻信别人”这一关,如果全世界的商人都能像他们那样,那么将会避免多少悲剧。
感悟:
轻信别人,只会受到别人的欺骗,在经商活动中难免就要做亏本买卖。人的思想与感情毕竟是复杂的,有很多时候就连自己都不可以相信,更何况相信别人呢?
27.不逃避责任,自己的责任自己负
原以为一定会有人带蜡烛进去,可是一走进房间里,发觉整个房间都是黑漆漆的,没有半个人拿着蜡烛。其实只要每个人都拿一根小蜡烛进去,这个房间就会像白天那般的明亮。
——智慧箴言
犹太教是反对犹太人放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
古代的拉比们说过:“好事可以分享,自己的责任一定要自己负。”
因为不管是把事情推给别人,还是归咎于环境,自己的责任仍然存在而无法消失,所以犹太人总不把责任推给别人,而是自己动手去做。
因为人总是在世界的中心,不能完全抹消自己,当然也就不能抹消自己的全部责任,只要存在一天,人们就会有一天的责任,即使可以把其中的一半责任推给环境,但自己仍须负担另外的一半责任。
不朽的上帝对他的使者盖博瑞儿说:“去!在那些正直人的前额上用墨水做个标记,这样破坏天使就不会伤害他们;在那些恶人的前额上用血做标记,破坏天使就会消灭他们。”这时正义站在上帝面前说:“宇宙之王,第一种人和第二种人有什么不同?”“第一种人是彻底的好人,”上帝回答说,“第二种人是彻底的坏人。”
“宇宙之王,”正义争辩道,“正直的人有力量反抗其他人的行为,可是他们没有这么做。”“你知道,”上帝回答说,“即使他们反抗过了,邪恶的人也不会听他们的话。”“宇宙之王,”正义说,“你知道那些坏人不会改变,可是那些正直的人知道这一点吗?”
由于正直的人没有反抗,上帝改变了主意,没有把他们和邪恶的人分开。
这是上帝对于一个放弃自己责任的人的处置。
放弃自己的责任是上帝不宽恕的事情,所以犹太人在现实的生活中,从不逃避自己的责任。为了负起自己的责任他们甚至可以去倾家荡产,可以去牺牲性命。正是因为犹太人在任何时候不会放弃自己的责任,所以他们在别人心中讲究诚信,在商场注重契约。
在犹太人眼中,人永远无法逃避责任。自瞒自欺易,但却无法逃离世人锐利的眼睛。因此,自己的责任一定要自己负。
有一个犹太人,接到美国芝加哥一个公司3万个刀叉餐具的定货单,双方商定的交货日期是9月1日。这个商人必须在8月1日从本港运出货物,才能在9月1日如期交货。
但是,由于一些意外事故,商人没能在8月1日赶制出3万个刀叉餐具。这位犹太商人陷入了困境,但他丝毫没有想到要给对方写封情真意切的信,要求延期交货并表示歉意,因为这本身就是违背契约,不符合犹太商法,并且也是逃避责任的做法。结果,后来,这位犹太商人花巨资租用飞机送货,3万个刀叉如期交货了,这位犹太商人损失了1万元。
感悟:
不逃避自己的责任,自己的责任自己负,这是犹太人处世为人的一个原则。也正是他们这样做了,犹太人才在世界赢得了尚好的声誉。
28.机智是犹太商人的手段
征服别人依靠的是智慧而不是暴力。
——智慧箴言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犹太人机智的故事。
有个犹太富翁病人膏肓,死期已近,便口述遗书,让人笔记:
“我将悉数财产留予送达此遗书至你处的忠实奴仆。我儿尤第雅,可由我之所有物中选择一项。”
犹太富翁不久死去,奴隶得了财产,兴冲冲将遗书拿去给拉比看,然后同拉比一起去见富翁的儿子。拉比对富翁的儿子尤第雅说:
“你父亲已将财产送予奴隶,你只能取其中一件东西,你自己选择吧。”
尤第雅毫不犹豫地说:
“我选择这个奴隶。”
尤第雅既拥有了奴隶,又拥有财产继承权。
这个富翁非常聪明,他临死时儿子不在身边,便想出这条计策,否则奴隶会侵吞他的财产而不通知他的儿子。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的儿子也是绝顶聪明的。
保守秘密是值得依赖的试金石,然而如何来保守秘密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常有人从甲处听来秘密而传给乙,似乎是对乙很信任,其实他已经辜负了甲对他的信任。有位拉比说:“只要秘密仍在你手中,你就是秘密的主人,但当秘密说出来后,你便成了它的奴隶。”上面这个故事,那个临死的富翁是最机智的人,他不但能保证奴隶将遗书送给儿子,而且还能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儿子而不被奴隶吞掉。同样,拉比是机智的,他并没有直接说出遗嘱中暗含的玄机,从而为富翁保守了秘密,当然,犹太富翁的儿子更是机智无比,聪明绝顶!回到我们的商业经营当中来,机智更是渡过难关,反败为胜,绝处逢生的利器。
售货员费尔南多是一个犹太人,一次礼拜五他去了一个小镇,但由于身无分文而无法食宿,他便找犹太教堂的执事,执事对他说:“礼拜五到这里的穷人特别多,每家都住满了,唯有金银店老板西梅尔家例外,可是他从不接纳客人”。
费尔南肯定地说:“他肯定会接纳我的”。
之后,他就去了西梅尔家,等敲开门后,他神秘兮兮地把西梅尔拉到一旁,从大衣兜里取出一个砖头大小的沉甸甸的小包,小声说:
“请问您一下,砖头大小的黄金值多少钱?”
金银店老板眼睛一亮,可是这时已到了安息日,不能继续谈生意了,为了能做成这笔生意,他便连忙挽留费尔南多在自家住宿,到明天日落后再谈。
于是,在整个安息日,费尔南多都受到热情款待。当周六晚上可以做生意时,西梅尔满面笑容地催促费尔南多把“货”拿出来看看。
费尔南多故作惊讶地说:“我哪有什么金子,只不过是想问一下砖头大小的黄金值多少钱而已。”
费尔南多的机智在于巧妙地利用了西梅尔求财心切的心理,而且以错误的暗示让他上当。
还有,在商业活动中,总有被偷或被骗,别人赖帐的时候,那么让我们来看犹太人如何机智地应对这种情况。
有个犹太商人来到一个市场里做生意,当他得知几天后这里所有商品大甩卖时,就决定留下来等待,可是,他身上带了不少金币,当时又没有银行,放在旅店也不安全。
经过反复思忖,他独自来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就在地里挖了一个洞,把钱埋藏起来,可是当他次日回到藏钱的地方时,他发现钱已经丢了。他呆呆地愣在那里,反复回想藏钱的情景,当时附近没有一个人啊,他怎么也想不出钱是怎样丢的。
正当他纳闷之际,无意中一抬头,发现远处有间屋子,可能是这家屋子的主人正好从墙洞里看到他埋钱了,然后,将钱挖走。那么,怎样才能把钱要回来呢?
经过认真考虑,他去找那屋子的主人,客气地说道:
“您住在城市,头脑一定很聪明,现在我有一件事想请教您,不知是否可以?”
那人热情地回答说:“当然可以。”
犹太商人接着说道:“我是来这里做生意的外地人,身上带了两个钱袋,一个装了800金币,一个装了500金币,我已把小钱袋悄悄埋在没人的地方。但不知道这个大钱袋是交给能够信任的人保管呢,还是继续埋起来比较安全呢?”
屋子的主人答道:
“因为你是初来乍到。什么人都不该相信,还是将大钱包一块埋在藏小钱包的地方吧。”
等犹太商人一走,这个贪心不足的人马上取出偷来的钱袋,立刻放在原来的地方。这个可把躲藏在附近的犹太商人高兴坏了,等那人一走,马上将钱袋挖了出来,一溜烟跑了。
这个犹太商人能够将落人别人口袋的东西又拿回来,手段确实高明。因为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贪心,且贪欲无限膨胀,要让小偷把钱交出来,只能激起其更大的贪心,这个犹太人的机智就在于巧妙地利用了人的这种心理。
经济上的借贷行为在商人中间再平常不过了,但若问借了钱是债主急,还是债务人急,特别是钱到期不还的时候,犹太人一针见血地指出,肯定是债主,这很符合我们现在的实际。看看那些欠银行一屁股债的大爷阔少,个个神气活显,而银行却又不敢动他们,深怕他们真绝了财路银行就一个子都收不回。犹太商人可谓深谙其中之道理。不过,对于讨债,他们自有高招。
梅思是个服装商,向布商卡拉批发了1400美元的布料,却一直未结帐。卡拉派人去催了几次款,梅思每次要么避而不见,要么溜掉。给他写了几封信,梅思仍然不理不睬,这使卡拉束手无策,干着急没办法。
这时,卡拉的一个犹太朋友给他出了点子:
“这不妨写一封催款信给梅思,让他尽快还2000美元的债看他如何。”
果然,卡拉的信刚发了3天,梅思就回信了,信中说:
“卡拉,你这混蛋,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我明明只借了你1400美元的货,你为什么诈我2000美元?随信寄1400美元,以后再也不和你做生意——要打官司吗?你准输。”
犹太朋友的这则讨债秘方,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巧妙的以攻为守的攻心战。本来卡拉很被动,只要对方躲避他,他就毫无办法,打官司吧,又不值得,而梅思之所以避而不见,只是想拖着不还,并不是想彻底赖帐。而现在1400美元的债突然变成2000元,这就使梅思不得不回信并辩解了,否则一旦真打起官司,那就得不偿失了。这样,原先主动的梅思正好上了犹太人的以讹诈讹之计,一下子变为守势。为了免去更大的麻烦,只好还债。
感悟:
商业场上难有一帆风顺,如何面对困境,从容应付,如何面对危险,机智化解,这都是成功商人所必需的素质。
29.精明务实,不跟钱过不去
你可以跟人过不去,但绝对不能跟钱生气。
——智慧箴言
伟大的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写过一出有名的喜剧《威尼斯商人》,里面刻划了一个极端吝啬又充满报复心的犹太商人夏洛克。
此人专好放高利贷,一毛不拔,并因基督徒商人安东尼奥多次斥责他而怀恨在心。
一次,夏洛克借安东尼奥为资助朋友远行求婚急需用钱之机,同他立下契约,言明到期不还以安东尼奥心口上的一磅肉来抵偿所借的3000块钱。
结果,安东尼奥由于货船接连出事而误了还债日期。在法庭上,不管别人如何调解,夏洛克坚持要心口上的一磅肉。而不要哪怕数额再大的赔款。
于是,安东尼奥的朋友之妻,即朋友靠安东尼奥这笔借款的资助所娶来的妻子,机智地要求夏洛克只能取一磅肉,但不得流安东尼奥一滴血,否则处以极刑,才镇慑了夏洛克,并使他宁可认赔也不敢下手。
最后,基督徒们不仅以违约罪——说好割肉,却不割肉了——惩处了夏洛克,罚掉他一大笔财产,还迫使他同意,让女儿同基督徒结婚,并给予巨额嫁妆和遗产继承权。
很明显,莎士比亚对犹太人的这一看法,与其说来源于他自己对身边犹太人的感性认识,不如说更多地来源于中世纪基督教会关于犹太人的刻板模式或成见。因为当时,犹太人定居英国的时间并不长,还只有200多年,英国人对犹太人的了解和认识还谈不上很深。
所以,莎士比亚作为一代文豪,虽然借剧中人之口为犹太人作了不少声辩,但不自觉地还是反映了,并且是典型地反映了当时主流文化对犹太人的那种歧视、无奈而又嫉恨的心态。逼着犹太人只能同卑污的钱贷业打交道;不得不向犹太人借钱且对犹太人的财运亨通无可奈何,千方百计夺取犹太人的钱财和子女。
最不公道的是将中世纪基督徒那种近乎偏执的不惜放弃钱财的报复心,强按在夏洛克身上。而随着夏洛克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学典型,夏洛克及其以3000块钱换一磅肉的报复心,似乎也成了犹太人的典型。
其实,作为典型而不是个别例子,这是对犹太人的极大的误解、极大的无知甚至极大的……。因为在涉及钱财的问题上,如果犹太人有报复心的话,那么这种报复心也集中表现为索回钱财,而决不会要一磅“毫无价值”的人肉来作替代。
在日本有一家犹太人开的公司。一次,一个公司雇员盗取公款后潜逃了。
董事长获悉后,十分恼怒,马上要求报告警察局。公司的一个干部赶快跑去找犹太共同体的拉比商量。
拉比听完情况后,明确告诉他:
“最好先查清楚他是否真的属于卷款逃走。如果情况属实,又告到警察局,他就会受到起诉,被送进牢房。但这不是犹太人的做法。”
按照犹太教律法,如果有人偷了钱,就要使这个人不坐牢而把钱取回来。一坐牢,钱就拿不回来了。
拉比建议他们,与其把卷款者抓回来,投进大牢,不如设法自己找到他,把钱要回来,再处以罚金。
结果,公司真的把那个职员找回来了,并证明他确是盗取公款潜逃。于是,他们把那个人带到了拉比那里。
拉比按照犹太律法,要求他赔款。但那个人表示,他已经身无分文了,并且表示,与其坐牢,不如去工作,把工资拿来分批偿还公款。
最后,拉比裁定,该雇员继续为公司工作(当然不会再有卷款的机会),以工资偿还公款,并处以一定比例的罚金。赔款由公司收回,罚款则交给拉比用作慈善基金。
其实,从文化学的意义上说,钱本来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般等价物。剥夺钱财就是在剥夺一个人支配自己生命活动的权力。这种划“钱”为牢的办法,就其消极作用而言,几近于关大牢,而就其积极意义而言,又胜过单纯的关大牢。
反过来,在怒火中烧的时候,一味放纵“报复”这种生命活动,无形中等于以那笔本来可以追讨回来的钱,所代表的生命活动支配权作了抵押。
精明务实的犹太人绝计不会做这样的傻事,更不会在合约上留下这么大的漏洞。莎翁把夏洛克写得有点傻了,是不是无意识中感觉到,要不把夏洛克写傻的话,他戏剧中的法庭就审不下去了?
犹太人不仅在讨回赃款这一根本点上十分聪明,而且在确定罚款比例时,也表现出别出心裁的机巧。
一般来说。罚款的比例为赃款的25%。这只是一个大概,具体地还有许多严格规定。视被盗物的性质,被盗物能否用于赚钱,盗窃发生时的场合、时间等等而定。
比如《塔木德》上规定,偷马的罚款比例非常高,可达400%,因为可以用偷来的马赚钱,被偷的人有可能走投无路。
有意思的是,一般偷驴比偷马的罚款低,理由是“马比较驯良容易偷”。犹太民族对智慧的极端爱好,于此也可以略见一斑。由此看来,中国古人说的“窃钩者诛,窃国者候”,想必也是由窃者智慧高下之别所决定的吧。惜乎没有“口传律法”如塔木德者将其明确规定下来并成文化。
在古代以色列,罚款或拒付款、拒付利息的追讨,都采取以给钱的主人服劳役的方法来偿还。只有最为严重的情形,才把人送进监牢。但在犹太人心目中,这样做实在是下下策,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感悟:
可以说,在处理这类不合法占有财产的问题上,犹太人似乎又走在了历史的前面。现今世界不正越来越成为一个“以罚代刑”的社会了吗?
30.78∶22:钱在有钱人手里
钱在有钱人手里,赚钱就要赚有钱人的钱。
——智慧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