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你一生的说话经典全集
27410300000001

第1章 左右逢源的说话艺术(1)

积极的语言树立好口碑

语言可以表现一个人的人格。即使是语言比较笨拙的人,只要具有发自内心的关怀对方的心情,其心情就能在话语间充分流露出来。

什么是积极的语言呢?积极的语言就是能促进彼此交谈,增深彼此友情的带有积极意义的语言,比如说,说话要真诚等。

1.说话要真诚

由于说话态度不同,语言既可以成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也可以成为刺伤别人的利刃。

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关怀的心情,即使用再多华丽的语言,也会被对方看穿。所以满怀真诚是最重要的。

昨天还是用学生腔随心所欲地讲话的人,突然让她使用交际语言讲话可真是有点难为她了。交际语言没有用惯的话,总会觉得怪难为情的,不能很好地使用。

舍去害羞、丢掉娇气是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须的条件。为了每个人每天都能心情愉快地工作,希望我们能深刻认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并能充分掌握交际语言的技巧。

2.不要说对方不爱听的话

使语言不成为“利刃”的最低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不要说对方不想听的话题。

人们都想改掉自己的缺点,可是有些缺点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比如身体上的缺陷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上司自己说:“最近我头发掉得都快秃了!”如果你也跟着说:

“经理真的要变成秃顶了啊!”就太露骨了。常有人误以为连本人都说了,跟着本人说说其缺点,也没有关系。其实本人说倒没什么,可是别人不能也跟着说。如果被同龄人说了短处也许说句“彼此彼此”就过去了,可是如果被年轻人说了短处,就不会那么简单地过去了。即使对方说了嘲笑自己缺点的话,也不能反唇相讥、以牙还牙再说对方的缺点,这样会伤双方感情的。从个子矮、脱发、大肚子、老花眼,到肥胖、年龄、容貌,这些都是对方敏感的话题,也是禁忌的话题。不说对方敏感的话题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准则。

3.对方的优点或值得夸奖的地方要马上夸奖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与上司、前辈、同事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呢?说什么话好呢?如果连礼貌用语都说不好的人,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真是太难了,但不管怎样,下工夫进行自我表现的训练和积极阅读一些有关交谈技巧的书籍,终会有所收获的,所以要对自己有信心。

首先,在把话说出口之前要好好想一想:如果说了会怎样呢?不能不假思索,不管后果如何,张口就说。即使你只是想和对方开个玩笑,但对方也会误以为真,从而造成不愉快的场面。特别是当你和对方的关系不是很要好的情况下,多数来说对方都不会接受你的玩笑。所以,说话之前要判断一下关系要好的程度,考虑一下后果。

其次,在发现对方长处或有值得表扬的地方时,要对这些长处立即给予夸奖。比如,可以根据情况,抓住时机对上司说:

“您今天穿的西服颜色真漂亮!”

“经理,您在会议上的发言真精彩!”

“我也想成为像经理这样兢兢业业工作的人。”

可是,却不能阿谀奉承或溜须拍马,因为上司必定感觉得到你是在溜须拍马,而对你非常反感。所以,一定要说出真情实感,这是非常重要的。

不只上司,对同事和晚辈,女性职员如果也说一些对己对彼都有好处的话语,人际关系一定会很和谐。

“什么时候变了发型了?这种发型非常适合你。”

“今天衣服的颜色真靓丽,显得特别有朝气。”

“多亏您帮忙,才得以继续工作下去,总是请您帮忙,真是过意不去。”

说上述的话,应该不会有人不高兴的。另外,进行语言的“话后服务”,对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也很有成效。

在别人跟你说过什么事情或你听到了他有什么事的时候,如果遇到那个人时要问一下:“那件事怎么样了?”由于这一句话,那个人就会对你有好感:“这个人不是光听听就罢了而不放在心上的人,我的事他还记在心上呢!”

不光是别人跟你说过的或你听说过的事是这样,此外,如:

“感冒好了吗?”

“妻子怎么样?”

“孩子升中学了吧?”

这些都是很好的“话后服务”语言。自己的事被别人挂在心上的话,无论是谁都会很高兴。所以,要对别人充满关怀,抓住时机进行语言的“话后服务”。

4.用有积极意义的语言应对

即使自己平时也注意了,但由于无意中说错了话而伤害了别人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这种情况下,虽然是自己无意的,但是毕竟伤害了对方。

平时关系要好的人,对你的态度突然间冷淡下来,这时与其一个人冥思苦想:“难道我说了什么伤感情的话?”不如直接试着问对方:“我是不是说了什么失礼的话?如果有的话请您原谅。”

原来只不过是小小的误会,后来却发展成为纠纷的情况也有很多。所以,如果能尽早消除误会,就不会任其发展为大的纠纷。

相反,也有别人有意攻击你的场合。让人遗憾的是,嫉妒心强的人和被害者意识强的人到处都有。如果因为这些人所说的话而变得心情不悦就正中对方的下怀了,因为对方的目的就在于此。难对付的人到处都有,不能一一躲过。

所以,对这些人所说的话,用有积极意义的话语应付是最重要的。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自己都要坚持这种态度。对爱欺侮人的人,你越是战战兢兢,他就越发欺侮你。相反,把他的话当成耳旁风不放在心上,满不在乎是最好的办法。

注意你的说话表情

当你听某人讲话或演说时,并没有留意他说话的内容,却对当时的情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来,那位演说者取胜的原因并不是演说的内容,而是以说话的神态和所制造的气氛来吸引听众。虽然很多听众并没有深究他说话的内容,但是对他却有很好的评价。

某些场合里,我们听人说话时也是这样,如果说话者是个很有技巧的人,他可以不具内容而巧妙地创造当时的气氛,通过这些获得别人的好印象或者是好感。因此,当你在求人办事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自己说话时的表情。据心理学家研究,在与人谈话时,有一个良好的面部表情,能拉进两人之间的距离,消除“敌对”的情绪。

当你要说服别人,达到某个目的时,表情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健康的表情往往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它是优雅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善于通过目光和笑容表达美好感情的人,可以让自己更有魅力,也会给他人以更多的美感。说服他人时,多一些敬重,多一些理解,表情就可以更美,你的交际形象也会更有风度,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表情指的是人们的面部表情,是指头部(主要是脸部)各部位对于情感体验的反应动作。它与说话内容的配合最得当,所以,使用频率比手势要高很多。达尔文在《人类与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指出,现代人们的表情动作是祖先遗传给我们的,因而人类的原始表情具有全人类性。这种全人类性的表情,成了当今社交活动中少数能够超越文化和地域的交际手段之一,所以,要好好地把这一资源加以利用。

人们面部表情的核心是笑和无表情,任何其他面部表情都发生在笑与无表情两极之间。无表情的面孔,平视,脸几乎不动。无表情的面孔最令人窒息,它将一切感情隐藏起来,叫人不可捉摸,而实际上它往往愤怒或厌恶把拒绝的信息更露骨地传达出来,从而也会影响办事效果。

在人体的五官里,眼可以把很多丰富的表情传达出来。孟子就提出,从人的眼眸中,可推断人是否诚实。所谓“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有些西方的研究者认为,说谎时,瞳孔会扩大,儿童则常常会眨眼睛,而9岁以下的儿童想说谎却怎么也说不像。有一些古代的珠宝商,他们还能从顾客眼睛的瞳孔变化中得知他是否对货物有兴趣。

求人时的说话方式,并不是一种单方面的授予行为,这种举动是为了相互刺激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当你说话时,听者也会用目光来表示他们的反应。所以,在说话时,对对方必须报以回报的目光,以维系与听者的感情交流,这是一种巧妙的默契。最常见的是,一些对此不重视的人。比如求人时的场地如果是小场合,求助者就会旁若无人,眼光到处乱扫,有时看天花板,有时看桌上的摆设之类,给人的印象是故意把他人的视线避开,这是一种胆怯、心虚的表现,说话的效果也会减弱很多。所以,说话时应抬起头,把目光转向听者。一般情况下,如果你在整个谈话中,只是偶尔才会注意到对方,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这表明你有怯场的态度和表情,不但使人感到尴尬,而且别人对你所说的话也会有所怀疑,因为你的表情说明你没有自信。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注视对方要避免目光与目光直接接触。像猫头鹰似的盯住不放,会造成对方内心的不安,即使你的本意并不是想要注意他,但他不明白这一点,反而会误解为自己外表有什么瑕疵。特别对于刚认识的异性朋友,被目击者看到了,会造成很大的误会。

当你与在对方交谈中,即将要说到求助的目的时,切不可激动地用手指人,这时可以适当地做一些手势,但幅度不可过大,大惊小怪、过分夸张、失口失态都是不礼貌的。说话时,要用面部表情配合你的语调,把你的稳重、诚实、文雅充分地显示出来。

此外还要注意,说话时要时刻保持微笑,而且说话的语气也要温和。在说话过程中,不要忘了与对方交流,经常说一些:“你认为是不是这样呢?”“我想这样的方法会比你的好一些,你认为呢?”多说些这样的话,让别人认为你不是在一味地说服他,而且还时刻注意着他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别人当然会更容易接受。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如果只顾着自己滔滔不绝地说着,不管他人的情绪,这时,既使你说的是对的,别人也不会听进去,为什么呢?因为你只是顾着自己说,似乎有点目中无人的感觉。

注意自己的表情,保持一个轻松、愉悦的表情,这样,对于你的意见就不会给人一个“你必须接受我的意见”的感觉。

在别人接受你的意见的同时,别人也会有一个比较愉快的心情。而如果你采取强硬的态度,那么,就算别人接受了你的意见,别人对你的印象分会大打折扣,因此对于事情的成功也会带来很大麻烦。

总之,想要成功地说服别人为自己办事,要记住这一句话:在对别人进行说服时,要保持一个良好的面部表情。这样就能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掌握好说话的语气

语气在和别人谈话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的人说话对方容易接受、愿意接受,有的人说话对方就不容易接受、不愿接受或者很难接受。这其中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语气的不同造成的。一句同样的话,如果用不同的语气来说,就会起到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效果。例如,“我爱你”这三个字,如果用真挚的语气说出来,那就是满怀着对于自己爱人的一腔真情;如果用油腔滑调的语气说出来,那就是另外一种情景了,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在说话中的语气。

王老师就很善于用自己的语气帮助孩子们。在她的班上有一个孩子,性格比较孤僻、不善言谈,被别的同学称为“弱智”。

王老师在担任他的班主任后,就对他进行了深入地了解,经常鼓励他。有一次在课外活动时,这个同学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王老师便走过去,用最温柔、最耐心的声音同他说话:

“我发现你上课听讲挺认真的,而且反应并不比别人慢,老师相信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要你努力学习,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这个同学听了王老师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王老师又把他带到孩子们中间,并且陪他一起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学生受到王老师的影响,都争着和他做游戏。慢慢地,他和同学们的关系变得融洽了,学习也提高上去了,再也没有人说他“弱智”了。

在这位同学的转化过程中,老师的爱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这种爱心正是靠这种富有爱心的温柔语气表示出来的。

说话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但却不是靠声高来实现的,而是靠语气的得体而取胜。虽然说“理直”就“气壮”,但有理也要有礼,有理不在声高。有理再加上得体的语气,才会收到“情通理达”的效果。所以,把握好说话语气的分寸,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

事情有轻、重、缓、急,语气有抑、扬、顿、挫。只有把握好说话语气的分寸,才能使说出的话被对方充分理解和接受,才能收到说话的预期效果。

当然,说话语气的运用要分对象、分场合、分时间。不同的情况,要运用不同的语气,这其中的分寸,就需要说话者灵活掌握了。

那么怎样才能够做到恰当地使用语言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因人而异。驾驭语气最重要的一条是语气因人而异。语气能够影响听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语气适应于听者,才能同向引发,用喜悦的语气就会引发对方的喜悦之情,用愤怒的语气就会引发对方的愤怒之意;语气不适应于听者,则会异向引发,如生硬的语气会引发出对方的不悦之感,埋怨的语气会引发出对方的满腹牢骚等等。

其次,要因地而异。把握语气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这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场面越大,越要注意适当提高声音,放慢语流速度,把握语势上扬的幅度,以突出重点。相反,场面越小,越要注意适当降低声音,适当紧凑词语密度,并把握语势的下降趋向,追求自然。

最后,要因时而异。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时候说,效果往往会大相径庭。抓住时机,恰到好处,运用适当的语气才能够产生正确的效果。

语气傲慢者使人反感,语气谦卑者使人喜欢。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就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就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不要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

控制好说话的节奏

在与人交往时,要想说话让人家爱听,喜欢听,就要注意控制好自己说话的节奏。

有一次下班途中,一位青年遇到一群刚看完电视球赛的学生,就问:“这场比赛谁赢了?”有一个学生兴奋地说:“中国队打败日本队获得冠军。”

这位青年迷惑了:到底是中国队打败了日本队获得了冠军呢,还是日本队打败中国队获得了冠军呢?他又问了另一位学生,才知道是中国队胜了。

这位学生说的话之所以让人家不明白,就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好说话的节奏。说话的节奏其实就是说话的快慢。书面语是借助标点把句子断开,以便使内容更加具体、准确。我们在说话时就要借助节奏,来帮助我们表达感情。

生活中,有的人说话很快,一大堆话一口气就能说完,别人形容像是打机关枪。而另外一种人则恰恰相反,说话慢条斯理,半天也挤不出一句话来。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就是没有掌握好说话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