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鼓楼风俗
27457100000012

第12章 时令节庆风俗(2)

逢到过大年,南京的郊县大多要举办各种各样的传统娱乐活动,鞭炮连天,锣鼓铿锵,把过年的气氛渲染得更为热烈火爆。栖霞的舞龙,江浦的手狮舞,江宁的方山大鼓,六合的女子高跷龙舞,高淳的跳五猖、打水浒等,无不是万人空巷、摩肩接踵前去观赏精彩的民俗表演,能看到演出的引以为荣,而那些一时看不到演出的却只能抱憾,谁让我们住在主城区呢?如果能在我们鼓楼区也有这种民俗演出,那就好了!

鼓楼区委、区政府顺应民心,为了弘扬传统年俗文化,丰富市民节日生活,决定从2005年春节起,一年一度在湖南路、狮子桥步行街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唱响“文化过年,过文化年”的春之序曲。到2009年春节,鼓楼区已连续举办了五届民俗文化艺术节。

第五届湖南路民俗文化艺术节

区里有关部门雷厉风行,各司其职,区文化局、旅游局、公安分局、湖南路管委会等单位承办这一台民俗大戏,广发英雄帖,邀请全省乃至全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和能工巧匠来鼓楼一展身手,并安排日程,把春节的黄金周排得满满笃笃的。商会在管委会的统一部署下,在湖南路全线的路灯高杆上挂出了一千五百多盏喜庆大红灯笼,狮子桥雄伟的牌坊上挂出了特大号红灯,与并肩的金光闪闪的“发财树”相映生辉,一家家商贾店铺,张灯结彩,霓虹灯欢跳着向人们报告喜讯,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就只等待着广大市民们来过欢乐年了。

从2005年到2009年,湖南路都有“庙会”,都在狮子桥过欢乐年,区委书记鲍永安的三通战鼓,揭开了民俗文化艺术节的序幕。随之带起一股雄风,一阵雷鸣,被誉为“金陵第一鼓”的“留左吹打乐”开打了。直径2.2米,高1.8米的头鼓居中,两侧竖着“锣鸣盛世,鼓震神州”的大旗,周边围着16面牙旗,16面中鼓、堂鼓,外力口8面手鼓、48面梅花锣、18副铜钹,46名演员、148付锣鼓家什,气势夺人。一旦鼓槌击响指挥鼓,霎时,锣鼓齐鸣,像海潮、似惊雷滚滚而来,敲得每个观众热血沸腾。整个鼓乐分为“出征战鼓”、“旗开得胜鼓”、“欢乐鼓”、“庆功锣鼓”四章。每一部分激情澎湃气势非凡,无怪乎后来留左吹打乐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

西边锣鼓未歇,东边锣鼓又响,江东街道的腰鼓队、中央门街道的大秧歌又先后登场。椭圆形的腰鼓别在腰间,表演的大嫂大妈槌棒翻飞,交替击鼓,忽前忽后,动作健壮有力,鼓声清脆利落,赢得观众阵阵掌声。那源于农业劳动生活的“东北大秧歌”红绸飘动,边舞边唱,透露出浓浓的青春生活气息,仿佛扭秧歌和看秧歌的人都一齐变得年轻起来。

民间腰鼓表演

更精彩、经典的传统民间舞蹈“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激越的紧锣密鼓声中,龙腾起来,狮舞起来,大马灯也跳了起来。整条街成了欢乐的海洋。观看舞龙的人怕看不到舞獅子,就这样东奔西走,来回穿梭于各个演出点,大冷天的居然跑得大汗淋漓。

部分区县的民俗表演团队也来助兴,如栖霞的舞龙,由竹篾编扎成龙身,舞龙者人手一节,长龙25节达50米。舞龙时,时而左腾右挪,时而蜿蜒戏珠,时而盘旋欲飞,热烈至极。

将民俗表演推向又一高潮的是六合女子高跷龙舞,它不但有舞龙的热烈、奔放,而且有高跷的惊险、刚健,如此将二者完美结合起来,尽显“新、特、奇、绝”的艺术特色。高跷队不断变换套路,一会儿游、穿、盘、腾,一会儿摆出二龙戏珠、双龙戏水的独特造型,确实让市民们大开眼界、一饱眼福。

就像是一道以舞龙舞獅踩局跷为“看家采”的民俗文化大餐上,还上了许多地方舞蹈类的“小菜”,诸如荡旱船、打莲湘、老汉推车跑驴、花棍彩船、木兰扇、河蛘戏渔翁等,一场接一场,精彩纷呈,围观者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由此可见市民们对久违了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喜爱。数百名民俗表演者,把獅子桥美食街的喜庆热闹、欢乐祥和推向了极致。

区政府为了将鼓楼打造成中国民俗文化“特区”,在历届民俗文化庙会上,还邀请来全国有名的表演艺术家,其中有四川变脸大师左卫国的川剧变脸,让广大观众“零距离”地接触这门艺术瑰宝;广西百色的南獅,矫健勇猛,一会儿獅舞凤凰台,一会儿獅跃梅花桩,让观众赞不绝口;上海民间艺术家刘国明,用一把钢锯拉出了优美的《北国之春》,让人们耳目一新,为之倾倒;河北气功大师高林用耳朵系上链子居然能将小汽车拉得直跑,简直让人目瞪口呆。人们惊呼,前些年南京人过年越来越觉得乏味,年味渐渐消失,想不到湖南路、獅子桥这一金陵民俗大联欢、大汇演,不但让年味变得如此浓厚,而且唤起了数十万市民保护我国民族民俗文化的意识。

与獅子桥街区舞台上的“动”形成相当反差的是百米展棚的“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在步行街喜庆祥和气氛的艺术画廊里,处处摆摊设点,展览出数十种民间工艺。有称之“金陵三宝”的云锦、剪纸、仿古木雕,还有名噪江南的竹刻、刺绣、布艺、折扇、草编、竹编、年画、内画鼻烟壶、烙画、葫芦绘、彩灯、脸谱、风筝等,琳琅满目,俯拾皆是工艺品的精品、极品。

金陵竹刻已被列入南京市非遗。在“龙竹苑”的摊子前古色古香的竹刻《兰亭序》,简朴高雅,字字见功力,竹刻艺术家蒋妍侠说这里的竹刻作品,大都是家传的绝活,玲珑有致,有着典雅的文人气质。她还取出一厚本让人们鉴赏,影册中竟有久已湮没的“火龙”的一组照片,这也是2008年12月鼓楼区政府公布的8项区级“非遗”之一。原来小蒋的父亲蒋祖禄(鼓楼区民间文艺家)正是火龙“非遗”的始作俑者,他们父女俩“德艺双馨”,还和石头城社区共同打造“社区客厅”,在社区民间工艺馆里展出自己苍劲有力的竹刻,玲珑剔透的镂空葫芦,形态各异的根雕、笔筒、帽筒,可以说,件件作品都是宝贝。

在剪纸摊前,有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方林精心剪出的《松鹤延年》《猛虎下山》等大型剪纸。刚从德国访问归来的张大师,也来赶“鼓楼庙会”。案台上放着大年初一《金陵晚报》,头版整版刊登的正是张方林大师的彩色斗香花剪纸《春牛图》,每支燕翎、每片柳叶都勾勒着金边,喜庆吉祥。张大师讲,现在斗香花的制作已很少有人问津,为了给民俗艺术节恭贺新禧,他还是专门制作了这幅《牛年大吉》,也算表示自己一点心意吧。

在面塑摊子前,被誉为“金陵面塑第一人”的时东海正在捏面人,他14岁就跟随父亲学习面塑,现已是中华面塑第六代传人。经过20多年的苦苦探索,各种颜色的糯米粉团在他手中捏捏揉揉搓搓,再用塑刀、竹签、篦梳七整八整,一个个精巧的戏曲人物和可爱的小鸡小狗,就活灵活现呈现在你的面前,惟妙惟肖,而且传神。据说时东海还兼任南京京徽食艺研发中心的面塑教学任务,不但在全国和省市餐饮行业的面塑大赛中,因作品造型优美,不开裂不褪色不长毛而屡获殊荣,而且还培养出一批批餐饮界的大厨,让面塑这朵艺术之花在另一个领域花开有声。

在一排玲珑剔透的鼻烟壶前,纤细的小笔竟能从小小壶口伸进去,在内壁上画出袖珍山水艺术的郑辉,她含辛茹苦,收藏研究冀、京、鲁派的内画风格,进行创新,如今她的内画技艺已趋炉火纯青,应邀赴泰国、印尼、法、美等国参加工艺品展览。曼谷市长符国石还购买收藏了郑辉作品,郑辉以其卓越的技艺证明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道理。2008年,他获得世界文艺家协会授予的第一届(亚台地区)民间艺术家最高“金飞鹰奖”终身成就荣誉称号。

高飞的烙画更是抓人眼球,素洁的三合版上,用电烙铁烙出的山水、书法笔力遒劲,人物肖像气宇轩昂,他生于斯、长于斯,酷爱南京的山水城林。作品透出一股撼人心魄的力量。高飞的作品不但赴泰国、菲律宾等国展出,而且他还参加六朝艺术展演团、鼓楼金陵工坊等民间团队深入市民广场、残障人学校进行巡演和授课,参加南京“暖冬行动”书画艺术家的义卖活动,堪称“德艺双馨”的民间艺术家。

湖南路民俗文化庙会,不只是丰富了市民们的节日生活,让市民品尝到鼓楼“文化惠民”的成果,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民间艺术家坚守文化家园的执著和坚忍不拔。正如鼓楼区委鲍永安书记所说:“这样的活动很好,营造了节日气氛,体现了鼓楼特色,给老百姓增添了节日的喜庆,以后要经常举办。”这一来就连续办了五年,成了“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串闪光的亮点。

回眸湖南路獅子桥,满街都是“非遗”名片!身为鼓楼子民,感到荣幸!

3.元宵,火树银花不夜天

正月里,人们还没有从春节的热闹气氛中缓过劲来,又一个欢乐的元宵节已悄然临近。因为两个节靠得很近,人们准备丰盛的年菜年货还没有吃完,才过完大年又接着过元宵,故人们将元宵叫做过小年。

元宵节的来源,原与宗教信仰有关,中国的道教信奉“三元神”: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他们的生日分别是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因此自古以来民间就将这三个“十五日”定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并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张灯结彩,让三位天神高兴。天官好乐,地官喜欢看人,水官喜灯。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大地回春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元复始,碰上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因此元宵之夜必定燃灯祭祀。此俗始于汉代,汉明帝为宣扬佛教,敕令在上元夜“燃灯敬佛”,并亲自为之。南朝梁简文帝还为元宵灯节盛况写下《列灯赋》。唐代盛行观灯风俗,到了宋朝法令中竟写进了“元宵节放灯”的条文,原本元宵灯节只有三日,后改五日,到了明代朱元璋手里,“龙心大悦”,竟将放灯时间一下扩展为十日。区境内居民每逢元宵佳节,多赶往夫子庙赏花灯,还有更多人登上鼓楼及周边的高层建筑顶楼观赏满城璀璨的灯火和獅子山、北极阁燃放的焰火。

上灯元宵落灯面

区境内流传一句俗语,“上灯元宵落灯面”。旧时正月初八,即为上灯,家家户户都要以糯米粉加进各种馅料搓成元宵(即汤圆、浮圆子),以示阖家团团圆圆,到了正月十八,朱元璋定的十日已到尾声,各家的年事也该告一段落,故在落灯、撤灯之日,吃一次面条,既表示这样的好日子长长顺顺,同时也该收收心,“过了正月半,大家寻事干”。

上灯吃元宵,还有不少民俗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比较看重月圆月缺的象征意义。逢到正月十五,新年第一个月圆,BP“一年明月打头圆”,自是充满喜悦之情,于是从宋代开始,民间就创制了一种糯米粉裹馅子的雪白晶莹、圆润香糯的圆子,放入汤中一煮,方便、快捷,全家食之,寄寓一种团团圆圆的美好祝愿和祈望,正如台湾民谣《卖汤圆》所唱:

卖汤圆,卖汤圆,

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

一碗汤圆满又满,

吃了汤圆好团圆。

因为汤圆是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故名“元宵”。但是在上世纪初,窃国大盗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却特别忌讳这个元宵的名字,元宵元宵不是分明隐射着“袁消——袁世凯的消灭吗”?于是他通令全国,不准叫元宵,而一律叫汤圆,可是一转念,这还是不行,汤圆不成了汤煮袁世凯了吗?最后再下令,改叫“汤团”,那知道,民心不可违,老百姓原本称汤圆的依然称汤圆,该叫元宵还是叫元宵,决不以袁世凯的意志为转移,结果欲盖弥彰的袁世凯“洪宪皇帝”梦不长,很快还是消亡了。当时就流传一首民谣:“大总统,洪宪年,元宵改名成汤圆,明年元宵后,谁还叫‘汤团’。”

磨糯米粉

区境内居民做汤圆的品种繁多,因各人的口味、喜好各异,可以做成甜、香、酸、辣、咸的汤圆来,用芝麻、枣泥、核桃仁、鲜肉、菜茸可以做出老少皆宜的“四喜汤圆”,用不带馅的实心小汤圆加上桂花,可以做出桂花小元宵。正如清代诗人符曾《上元竹枝词》所说:“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位于山西路广场的“宁波汤团店”,生意十分红火,其特点是皮薄馅多,糯滑香甜,汤清色白,深受区境内居民的青睐。

正月十三祭灯神

家有家神,灶有灶神,区境内居民信奉灯有灯神,故正月十三有祭灯神的习俗。佛教宣称佛法,神灯能驱除人间黑暗,在上灯的日子祭灯神就更为隆重热烈。

是日,祭灯人三更天就生火做饭、更衣,五更天时已集聚庙堂。庙前广场中央,摆着香案,供奉灯神神位、香炉烛台、猪头三牲,后面有大书“太平神灯”字样的杏黄长幅,香案两侧分列八面彩旗,鼓号手和鞭炮手。

祭祀开始,由一德高望重的长者领头奉上三炷香,然后三拜三叩首,众人跟着跪拜,接着焚烧黄表,泼洒祭酒,再拜灯神,最后进行“血祭”。祭拜人认为天地之神赐我们家畜、家禽,才得以生存,故以宰杀红冠公鸡,以报答灯神。执事者左手提一雄壮公鸡,束翅扣爪,将鸡头卡住,摘去鸡颈处的羽毛,右手持锋利钢刀,只轻轻一掳,便手提淋血的公鸡,绕场一周,让鸡血滴落在广场周边的马灯、灯船上,意在太平神灯点亮了车马舟船,“保佑一方平安,千家兴旺”。

猛听一声“响锣”号令,霎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祭灯神的队伍跟随着马灯、灯船的导引,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奔向闹市,祭毕灯神,是夜,千家万户张灯结彩,万人空巷涌向笪桥、评事街、夫子庙等灯市观灯,盛况空前,“银烛影中明月下,相逢倶是踏灯人”。

东风夜放花千树

到了元宵夜,最重要的活动是赏花灯。届时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文人学士还是翁妪孩童,都喜爱走上大街、灯市去看灯赏灯,成为民间一大习俗。

明代初期朱元璋曾诏令元宵节在秦淮河上燃放万盏水灯,以悼念为明代打下江山的阵亡将士。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率皇后嫔妃、文武群臣观赏“鳌山万岁灯”,与民同乐。这种数以千万盏灯彩叠成的“鳌山灯”,制作精巧奇特,中间用五色玉栅簇成“皇帝万岁”四个大字,经灯光一射,大放光明,堪称灯市中的“巨无霸”。后来朱棣迁都北京,鳌山灯会渐渐淡去,民间灯市便陆续在笪桥、评事街和夫子庙形成。据清代藏书家甘熙《白下琐言》记载:“笪桥灯市由来已久,正月初,鱼龙杂沓,有银花火树之观,然皆剪纸为之。若彩帛灯则在评事街迤南一带,五光十色,尤为冠绝”,“旗帜、伞盖、人物、花卉、鳞毛之属,剪纸为之,五光十色,备极奇巧。阖城士庶往观,车马填闉,灯火达旦,升平景相不数笪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