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农给蚕一个亲昵的称呼:蚕宝宝。蚕蚁脱壳出生后,因为太娇嫩,容易患病遭灾,故有一系列的风俗管着蚕桑业,尤其是立夏前后蚕宝宝生长关键时期的“蚕关门”习俗。农历四月,被江南蚕农称为“蚕月”,此时,“蚕月人家处处忙”(陆游诗),为了保证蚕宝宝身体健壮地上山结茧,蚕室特别要保持清洁、安静。蚕房外,要贴上红纸,标明“蚕室免进”、“蚕月知礼”,门上方还要挂一面镜子,用于避邪驱祟,不准外人、生人进入蚕房,其间还有“蚕家忌客门门闭”之俗,不但亲朋好友不相往来,就连官府也要遵守乡规民约,停止催税、纳征。蚕室内不准吃饭,不准大声喧哗。
如万不得已有急事相告,可约定在区境内桑林、河边等地交谈。非登门不可的,来人可手持桃树枝一根(桃木用于镇邪)或手抓一把青青桑叶,速来速离去。到端午节后采蚕茧结束,各家还要举行“谢蚕神”活动。
10.四月八,吃乌饭、放乌鱼
农历四月初八,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日,南京的大小寺庙都要举行浴佛仪式,过“浴佛节”。此俗始于东汉,历经六朝,至唐代,一直比较盛行。
是日,在寺庙的佛殿案前,放置一只精美的水盆,又称“金盆”,盆里供一尊铜制的如来佛像,上覆一块紫色幕布。浴佛开始,众僧人环列庙堂,在一片铙钹鼓乐声中点灯燃烛、焚香,大殿内灯烛相辉映,佛香、花香四溢。待方丈揭去佛像顶上的紫幕,露出金光闪闪的佛祖,众人虔诚跪拜,几位僧人用金勺掬水浇在佛像身上,谓之“浴佛”,接着再用香汤干巾擦拭佛像。
四月八,放乌鱼
浴佛完毕,众善男信女瞻仰佛容,求饮浴水,以祈佛袓赐福。有的争舍钱财,有的富贵人家还在佛袓面前念念有词,说是自己早斋吃素,香汤沐浴,已购买了若干龟、鳖、乌鱼,到乌龙潭放生池予以放生。或用小木舟置鱼龟蛘螺,口诵咒语放生,坚信佛袓教诲,浴佛之日救一生命,胜过平日作十万功德云云。也有不少信徒选在参拜“浴佛”之后,再去乌龙潭放生,以龟、鳖、蛇、鱼等水生动物为多。说起“放生”,鼓楼区乌龙潭早在六朝梁时即为法定放生池。南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五曰:“长命洲,梁武帝放生之所也,在石头城前,帝日市鹅、鸭、鸡、豚之属放此。洲名‘长命’,洲置户十家,常以粟谷喂饲,岁各千石。”放生一事因梁武帝萧衍的提倡,对全国、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
现在区境内外人们熟知的颜真卿“放生碑”上就写道:“环地为池,周天布泽,动植依仁,飞潜受护。”足可见证,当时放生之善举,还包括天上飞的、陆上跑的和水里游的。
乌龙潭颜真卿放生浮雕
四月八,吃乌饭
四月八,浴佛完毕,即向佛袓敬献乌米饭,将乌米饭(又叫阿弥饭)分赠僧人、弟子食用,以禳消灾。说起来,有一则流传很广的民俗故事。吃乌米饭源自“目莲救母”的传说。目莲亦名目健莲,说是他的母亲乃是天上仙女三圣母(青提夫人),她因在人间与书生刘向私订终身,违反天条,被玉皇大帝关进地狱,终日受饥挨饿,其子目莲每天都为母亲送来可口饭菜,但都被黑心的看门饿鬼侵吞。目莲急中生智,寻来一种青精树(一名南天烛)的茎叶,将其捣烂滤汁浸泡糯米,做出乌黑乌黑的乌米饭,再送往地狱,看门鬼也嫌其难看不敢吃了,倒是三圣母依靠乌米饭,不但顽强地活下来了,而且生津复元,体力得以恢复。小目莲修行得道,在何仙姑等仙人的帮助下,得到华山神斧,劈开华山救出母亲,一家三口得以团圆。后来,目莲还成了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神莲第一”。人们感念目莲救母的孝心诚意,故选在“浴佛日”敬献乌米饭于佛案前。如今,“浴佛”仪式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四月八吃乌饭之风依然盛行,因为现在的乌饭,符合人们“吃黑色食品”的要求,且以血糯米代替乌米做饭,更是一种“能强筋骨、增气力、固精驻颜”的保健食品,观念变了,一种好的习俗便能得以传承。
区境内逢四月初八,亦有很多居民自制乌米饭。他们参照古法,先到区境内外的山丙野地采集常绿灌木青精树茎叶,并将其捣汁浸泡糯米,用纱布滤去草梢叶末,晾干曝晒,然后上笼屉蒸制,蒸熟的乌饭米粒紧缩,碧如坚珠,乌亮发黑,清香可口,难怪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诗赞曰:“乌饭新炊茶藿香,道家斋日以为常”。《本草纲目》说:“乌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释家乃于四月八日造以供佛。吾乡每届是日,沿途争买,以当点心”(潘宗鼎著《金陵岁时记》)。“仙家服食”的乌饭,现在更成了老百姓可以“早餐天天见”的乌米饭包油条了。
11.端午节风俗漫记
我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全国四大传统佳节之一,各地在饮食、服饰、娱乐、禁忌方面留下了很多习俗。南京鼓楼也和各地一样,“五月五,划龙舟,过端午”最令人称道。吃粽子、吃绿豆糕、挂钟馗像、戴老虎兜等习俗已是众所周知,在此不一一赘述,仅围绕“爱国、卫生、运动”这三个主题词,不妨说说南京鼓楼旧时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的爱国情结
在诸多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中,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旲过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说。南朝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屈原虽为三闾大夫,但屡遭奸佞谗言,一腔爱国热忱不为楚怀王赏识。楚襄王时,屈原被谪贬南方,眼看国家衰败,屈原悲愤、绝望、投江自尽,表达了他坚持理想,固守高洁品格,至死不悔的爱国情怀,后人在端午这一天包粽子,以此表示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仰。正如唐代诗人文秀《端午》一诗所写: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Q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此俗一直流传至今。由此可见,只要是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民国文人潘宗鼎在《金陵岁时记》里专门写《粽》:“相传屈子溺汨罗江,其后授梦于一士人云:‘所投米饭,辄为蛟龙争食。若以箬叶裹饭,系以丝,则蛟龙不敢相争。庶免馁。’”证实了箬叶包粽子是为屈原专供的。
在苏南地区,端午节的由来,见之于南朝人范晔《后汉书》,和纪念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有关;而山西地区则有五月五日纪念春秋时晋国不愿出山为官的介子推一说。
风俗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存在下来,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积淀。
端午节的爱国情结,始终与屈原、
伍子胥、介子推这些历史名人相联系,也为民俗文化增添了厚重的底蕴。
布老虎堪祢民间“卫生节冶”
端午时节,渐近盛夏,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也容易感染生病,故讲究防病养生,防疫健身。从某种意义上讲,端午节也是民间的卫生节。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艾叶也叫艾蒿,气味芳香,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悬于门庭,可驱散寒湿,赶走蚊蝇。原本用于祛痰消炎的艾叶,在这里由一般的防病功能扩大到了可以“驱瘟除邪”,故端午这样的“毒月恶日”,老百姓便剪彩为虎,上粘艾叶,做成“艾虎”随身佩戴,以避邪。黄昏时分,举家用火盆燃烧艾绒,逐个房间一一熏来,可以消灭蚊蝇、蚁虫。还有一种习俗,端午家家大门上悬挂菖蒲,谓之挂蒲剑,菖蒲有浓烈气味,能祛风、治牙痛,饮菖蒲酒对预防夏令外感病有一定作用。相传唐代大臣魏征梦中曾挥舞菖蒲“斩妖”剑,斩杀蛟龙。后人也就相沿成习,挂上菖蒲就不怕区区毒虫来侵扰了。可见插艾悬菖蒲是有科学道理的。
端午的另一个习俗是饮雄黄酒。雄黄性温味苦辛,中医学上用为解毒杀虫药,外用治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症;内服微量可治惊痫、疮毒等症。区内居民爱用微量雄黄泡酒喝,并把杯底沉淀下来的雄黄和成糊状,抹在娃儿鼻孔、眼耳外围,防止毒虫飞入,涂在额上以避毒,有时写在额头上的“王”字,经阳光一照,金光闪闪,还挺威武。另外还有“浸雄黄于水,曝诸日中,阖家洗目,曰破火眼,冀免目疾”之俗(《金陵岁时记》)。不过从现代科学角度看,雄黄中含有神、汞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日久会损伤肝脏,以不食雄黄为安。
区内有不少人家大人手巧,会用彩色绸布缝制成红椒、茄子、葫芦、柿子等形状的香囊、荷包,装进挥发性比较强的苍术、白芷、冰片、樟脑、香料、朱砂或雄黄,挂在孩子胸前,不但是漂亮的装饰品,还可驱瘴气,五毒不得近身。
在端午节的烧“十三红”(带红颜色的菜肴,如红苋菜、红心鸭蛋、干菜红烧肉或蚕豆米红烧肉、菊花叶垫底红烧肉圆、红烧蹄膀、烤鸭、红烧黄鱼、油爆大红虾、拌红萝卜丝、火腿片、炒猪肝、肉片猪肝汤)中,必不可少的有炒苋菜、烧独头大蒜,吃了苋菜夏天可以免腹痛,“独”字谐音毒,吃了独头大蒜,整个夏天不拉痢疾,肚里没蛔虫。在煮粽子时同时煮上鸡、鸭、鹅蛋,正午时捞出来曝晒,吃了据说夏天不头疼。其实科学依据并不那么充分,图的是吃得干净,消毒杀菌。
区内还有少数人家采集艾叶、菖蒲等香草置于大铁锅中烧水,用之擦身或沐浴,以清垢洁身。总之整个端午节,从家庭到个人,都图个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龙舟竞渡健与美
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在他的《端午考》和《端午节的历史教育》文章中指出,古代长江下游的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每年五月初五,是至尊神龙的生日,为表示自己是龙子和龙的传人身份,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其中一项重大体育运动就是龙舟竞渡。
明代文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写道,“己巳(崇祯二年,1629年)竞渡于秦淮”,而夏仁虎在《岁华忆语》中记载更为详尽生动:“午餐既竟,则相率至秦淮水滨看龙舟矣”(《端阳》)。“午日,各帮咸集于夫子庙前之泮池……梢头撑长竿,长年之好身手者,于上作种种游戏。河岸人家,掷银钱或放鹅鸭,俾没水争取以为乐。其并行竞渡争夺锦标,则与西人之赛船竞走同一勇气。是日,倾城往观,桥岸均满”(《龙船》)。龙舟竞渡讲的是满船的人“同舟共济”,齐心合力,动作一致,团结拼搏,船如离弦之箭,百舸争流,这是一种健与美的较量。你追我赶,喊声震天,河面上水花飞溅,让观者热血沸腾,扣人心弦的龙舟竞渡将端午节的高潮推向极致。
值得一书的是,端午的习俗后来又发展到打马球、蹴鞠等体育活动。明永乐年间,宫中还有射柳让葫芦中的鹁鸽飞出来决定胜负的赛事,不过传入民间的不多。
12.六月六,阳光浴
家家晒红绿
农历六月初六,区境内向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习俗。晒红绿,即为晾晒红红绿绿的衣服、被褥的民俗说法。
此风俗可谓历史悠久,最早见之于唐代房玄龄等所著《晋书·阮咸传》。号称“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他的家族住在南京一条大路旁,有趣的是,路的北边住的都是富贵人家、官宦府第,住在路南的都是穷苦百姓。有一年六月六(一说七月七),路北有钱人家趁着天气晴好,烈日当空,纷纷把家里的绫罗绸缎质地的衣服、被面都拿出来曝晒,借此炫耀自家的富有。而性格旷达、不拘礼法的阮咸,家中无锦衣可晒,于是别出心裁地用竹竿挑出一条粗布围裙晒在门前,有人奇怪地问阮咸这是干什么?阮咸若无其事地说:“未能免俗,聊尔耳。”意思指六月六,晒红绿是社会之习俗,我也不能例外,还是按习俗行事吧,实际上尖锐地鞭挞了一种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从此后,衍变成“未能免俗”这句金陵成语。
为什么区境内居民要选在“六月六,晒衣服”呢?
南京人的习惯,将一年的十二个月(指阴历)按其顺序,依次称为春夏秋冬四季。以此类推,阴历的四、五、六三个月,便被视为夏季,而“六月”就是所谓“末夏”,亦即“末伏”。基于这种推算方法,阴历的六月初六日为“六月心”,认为是最热的时期。其实这种机械的推算方式并不科学,按照节气推移,这个时节大致是处在“小暑”前后,还谈不上酷热。南京人刚刚度过了令人烦闷的梅雨季节,因老宅平房接地气,家里的衣被摸在手上都是潮洇洇的,有的还生出霉斑霉味。进入初伏,此时气候干燥,太阳高照,正好将那些压在橱柜箱底的红红绿绿的衣服拿出来晒晒,防止发霉虫蛀。有的甚至连衣箱一起抬到院子里晒,谓之“晒伏”。大人吆喝小孩子看守衣服,孩子也乐意在衣服堆里翻来捡去。一会儿翻出童年时穿的小花袄、红肚兜,一会儿翻出其他小帽子、小袜子,竟然乐不可支地比划来比划去,仿佛过节般快乐。
说到“晒伏”还有一连串有趣的民俗。
古寺庙将六月六定为“翻经节”。传说唐僧西天取来真经后,不慎将部分经书掉在水中,捞起来晾在巨石上晒干,方得以保存下来,故这一天成了各寺庙必修之课,要将寺院中所珍藏的各种纸质、木质、雕版经书翻捡曝晒,防止霉变腐烂。另外还有僧人集中村里的老年妇女来寺庙翻经的习俗,说是翻经十次,来世可投胎变男身,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有的地方还有“六月六,晒龙袍”之说。相传这天正巧是龙王生日,他不必四处出巡,行云布雨,故龙王娘娘将他的龙袍拿出来晒晒。而老南京说的晒龙袍,却是乾隆的故事。皇帝下江南,有一次碰上黄梅雨,淋湿龙袍,于是便微服私访,将淋湿的龙袍摊在龙船上晾晒,几天不干,到了六月初六,只用了一天,便晒得干干净净,从此有了“六月六,晒龙袍”之说。
书香门第、读书人家更是未能免俗。六月六,纷纷将家中所藏四书五经、各种字画取出来置烈日下暴晒,以防霉烂或蠹鱼、蛀虫。古人潘弈隽《六月六日晒书诗》云:“三伏乘朝爽,闲庭散旧编。如游千载上,与结半生缘。读喜年非耋,题惊岁又迁。呼儿勤检点,家世只青毡。”说起来除了地方风俗之外,还有读书人最奉行的一则传说。中国历史上有“天贶节”,宋真宗赵恒迷信神仙,为提高自己的皇威,声称上天于六月初六赐给他一部天书,辅佐他坐稳江山。于是他还在封禅泰山时,在岱庙专门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借神仙的名义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此举虽荒诞,但晒书除霉,不失为保护文化遗产的有效办法。
猫狗同淴浴
“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淴浴”专指为小动物洗澡。是日,区境内的居民总要把自家喂养的用于捉老鼠的猫和看家护院的狗,推下河塘去洗澡,以清除猫狗身上的虫虱,有人称之这一天也是猫狗生日,“猫乎犬乎好自爱,洞里堂中久相待。伐毛洗髓三千年,会见爬沙登上界”。仿佛猫犬洗浴后,也能“鸡犬升天”了。平时居家过日子,人也没有条件天天洗浴,逢到这一天,妇女也去河塘边洗头发,可使头发不腻不垢。男孩子们到河塘里去扎猛子、捞鱼虾,然后洗把澡回家,或坐或躺在屋檐下,接受日光浴,意谓“人畜倶净”,夏日炎炎不生病。
接女歇大伏
“六月六,请姑姑”、“六月六,家家带女儿歇大伏”,这也是六月六饶有趣味的一项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