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鼓楼风俗
27457100000017

第17章 时令节庆风俗(7)

烧香以后,烧香人还有一种习俗,谓之“回香得福”。要从菩萨圣地带回一些纪念品分赠亲友,让他们同沾“佛荫”。物品中有竹筷、饭碗、股香,以及清凉山的土特产板栗、老北瓜、竹编儿童玩具等。那时清凉山山上多石少土,不宜种菜,种的北瓜肉厚甜糯,远近闻名,当时南京流传一歇后语,就是说“清凉山上的老北瓜——越老越上粉”。另外还有从驻马坡购买用铜丝串成串的“夜来香”,和用线穿起如牟尼佛珠一样的山楂果,以求吉祥如意,回香得福。因此,这一时期清凉山的龙蟠里、虎踞关一带便成了最热闹的佛门集市。而清凉山的麻油素面,扫叶楼的香茶、卤干,便随着“香市”兴起,逐渐形成扫叶楼的地方特色。进香之沿途,挤满了茶篷、香烛铺、素食小吃店,有的陈设华丽,宗教味极浓,一个个争奇斗胜,谓之“地藏篷”。一直热闹到农历七月三十日,清凉山“盖山门”,香火告停,进香朝拜高潮方为中止。

15.花好月圆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时届三秋之中,故称中秋。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中秋是一个最为温馨的节日,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空气显得特别清新,即我们平时所言天高气爽,秋风送爽。天上的明月又圆又大,极为明亮,似乎比平时更有性情,更有灵魂。围绕着天上圆月,老南京形成了一系列中秋风俗,以月亮为核心,从中秋男子赏月、玩月、咏月;女子祭月、踏月、走月、摸秋,到合家团圆吃月饼等等,无不充满了温情和亲情。

男子:玩月、赏月

据《后汉书·郡国志》载,株陵县(今南京)“南有牛渚”(今马鞍山采石矶)。早在1600年前的东晋便开始流传“镇守牛渚的谢尚将军与穷书生袁宏泛舟牛渚江面,饮酒吟诗”的典故。后来,诗仙李白游金陵获悉此事赋诗曰:“昔闻牛渚咏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并登上城西孙楚酒楼“玩月达曙”,从此“牛渚玩月”成了南京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并逐渐延续成金陵中秋赏月的一大风俗。

八月中秋节,此夜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即使身在外乡的南京人也要赶回家里团聚。南京人喜欢合家赏月,叫“庆团圆”;团坐聚饮称“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代獅子山下朝月楼和城中鼓楼、清凉山扫叶楼,皆为游人赏月之所;夫子庙秦淮河南有玩月桥,文人士子相聚桥头,吹箫弹唱,对月赋诗,故称“玩月”。清代以来,赏月之风仍盛。一轮皎洁明月,在不同人的眼里会寄托不同情怀。赞美风景秀丽的王维可以吟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佳句;思念家乡的杜甫又写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绝句;而亡国的李煜面对月亮只能哀叹“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等,连菜佣都带六朝烟水气的金陵人,始终保持着对花好月圆的祈盼。

女子:拜月、摸秋

相传我国夏商周时,就有拜月亮的习俗。《国语·周语》中载,

“秋暮夕月”,这里的“夕月”即为拜月。

老南京中秋有一习俗,谓之祀月(祭月、拜月),先民敬重自然,月亮开始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后来就演变成人格化的月神,人们祭拜月神,主要是酬谢月神赐给丰富食物,并祈愿月中嫦娥能让女子们貌若天仙。《金陵岁时记》载:“中秋祀月,陈列果实如菱、藕、栗、柿之属,扎香为宝塔式,上加纸斗,名曰斗香。”斗香由线香编绕叠加成宝塔状,一般三、五、七层,四周插彩色旌旗,香火点着后,愈烧愈旺,喜庆而热烈。

祀月之风,始见于《周礼》:“中春夜,鼓士击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也这样迎寒”。到了宋代是夜,南京女子总要在庭院中摆上八仙桌,围上桌帏,置香烛和成双成对水果盘碟,堆放中秋时令八鲜(菱、花香藕、莲子、鸡头果、梨、柿、栗子、石榴),寓意合家团圆,生活甜甜蜜蜜。接着,在月亮升起后,点燃一二尺高的斗香(象征财如斗聚,祭月公时开始点燃),跪拜月神,口中念念有词:

八月十五月正圆,

西瓜月饼敬神仙。

敬的老天心喜欢,

一年四季保平安。

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归藏》),嫦娥是追求自由的女神化身,尤受女子们崇拜。儿童则以同样形式在庭院里放一张小桌,燃上小斗香,也陈列菱、石榴、月饼等供品,望空遥拜。桌上陈列的中秋月饼、套饼(底座是一个脸盆底大小的月饼,然后逐层缩小,依次堆叠,堆成塔形,塔尖缀以桃子形小月饼)。拜月后,全家人赏月吃月饼。

中秋习俗,南京人家家吃团圆饭,饭后相伴去石头城、台城、清凉山扫叶楼、北极阁登高赏月,或去玄武湖、夫子庙秦淮河划船赏月。全天饮食习俗:早点要用月饼下茶,煮芋艿蘸白糖食用。午餐比较随便,午后或是去城里剧场看《唐明皇游月宫》戏曲。《龙城录》载,某年八月十五,唐明皇飞入月宫,见嫦娥等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载歌载舞,心已完全融入天籁之中,返回人间后,他极力回忆,编制成《霓裳羽衣曲》,令宫女演奏,为纪念这一天,将每月八月十五定为“赏月纪念”。而不看戏的人,则在家里搓麻将,挖花(摸纸牌),以消磨时光。晚餐比较隆重,除了菜肴丰盛外,全家人必须聚齐,围坐一桌喝团圆酒。应时菜肴,最时髦的当然数八月桂花鸭(即盐水鸭),其次是毛豆炒雏鸡,板栗红烧肉(也有用芋艿或老菱红烧肉的)。

中秋月夜,南京城里偏僻的地方和郊县结婚后未生育的妇女有“摸秋”的习俗。她们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陪同下,到别人家菜地、瓜园里去“摸秋”,偷摘瓜豆。如摸到南瓜,因“南”与“男”谐音,寓意妇女能生男孩;如摸到扁豆(也即蛾眉豆)即生女之兆。还以瓜果优劣,预示能否觅得“金童玉女”。这些虽属无稽之谈,妇女们仍乐此不疲。有的甚至将事先准备好的男孩衣服包住冬瓜,在冬瓜头上用小刀划出娃娃的眉毛眼睛,像模像样抱着“瓜娃”回家去。其实说穿了,主要还是中秋夜姐妹们相伴出来玩玩,“走月亮”、“走三桥”,大家热热闹闹欢度良宵。由于人们对月亮的喜爱,不少青年男女都爱把成人之美的婚姻介绍人尊称“月下老人”,希望靠他相助,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全家团圆吃月饼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中称,“八月馈月饼,十庶家倶以是月造面饼相馈,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月饼的馅有豆沙、火腿、五仁、椒盐、糖油等,月饼的形状大都为圆形,也有月牙、葫芦形的。《金陵岁时记》中说道,“月饼俗名团圆饼,祀月之余,合家分唤,意取团聚,竞称中秋团圆节。”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尽管各地有不同的说法,但南京人更钟情“朱元璋一说”。在南京的八月节俗语中有一句即为“驱元兵、杀鞑子”。元朝时,朱元璋不满当权者的强权统治,准备联合各路武装力量,兴兵起义。元朝统治者防范甚严,在各家各户都安排“鞑子”监视,若有风吹草动,格杀勿论。针对这种高压政策的禁锢,朱元璋、刘伯温等想出一条妙计,把八月十五夜起义“驱元兵,杀鞑子”的纸条,藏在鸭子和月饼里,分送各地起义军中。虽受盘査,但老百姓用南京的中秋民俗吃月饼、杀鸭子搪塞过去,巧妙地保护了义军。待到中秋月夜,各路人马准时起义,大获成功。朱元璋攻下元大都后,即用月饼、桂花鸭赏赐文武百官,“驱元兵”正巧谐音“吃圆饼”,“杀鞑子”谐音“杀鸭子”,故而吃月饼、吃鸭子的习俗也就在民间传开了。

过去民间做月饼,皆自产自销,用面粉和水包进糖馅,放在锅上一烙,就算是月饼了。全家人团圆节里吃团圆饼,甜甜美美,即便是出门在外地的亲人也要尽量赶回家团聚,看重的是一份亲情,吃月饼便是一种象征。后来有了专门生产月饼的作坊、食品厂,各种苏式、广式、京式、港式月饼先后占领了南京的月饼市场。苏式月饼主要有五仁、芝麻、玫瑰、椒盐等,口感颇佳,老少皆宜;广式月饼有莲蓉、蛋黄、凤梨、椰蓉、枣泥、核桃仁等,糖重油少,口感较重。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饼表面印制的图案更为精美,包装更为精致,月饼馅也不再偏重火腿、蛋黄类,而是创新制作了螺旋藻、绿茶、绿豆馅等新品种,素馅月饼大行其道。

逢到中秋节,鼓楼有一俗,女婿还得向岳父岳母“张节”,送上月饼、鱼、肉、茶叶之类礼品,以表孝心。

在人们欢度中秋良宵时,尚有一种人不太“开心”,那就是小媳妇。按南京老习俗,做媳妇的只能与丈夫和公婆家的人在一起过,想到自己的父母双亲和兄弟姐妹却不能在一起快快乐乐的赏月、走月,只能苦熬到八月十六才能返回娘家补吃月饼,故称“熬节”(又称拗节),谓之“过拗节吃馊月饼”。《金陵岁时记》载:“端午、中秋之次日,吾乡均谓之拗节,方言也。殆谓拗转时日而流连光景耳。吾乡女子之出嫁者,率于拗节归宁。”好在如今的旧习俗已淡去许多,一个中秋夜,小媳妇在婆家、娘家两边都能过,这叫“一碗水端平”,只要大家团团圆圆开心就行。

16.重阳喜登清凉山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的来历源自八卦中对数字的解释。在古人眼中,一三五七九属乾,为阳数,二四六八十属坤,为阴数,九为阳数之最,九月初九是阳阳重叠,所以叫做重阳,也叫重九。

有句民谣“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极其简练地概括了我国古代重阳的民俗活动。南京人、鼓楼人概莫能外。

爬山登高饮菊酒

九九重阳,天高气爽。南京多山冈峰峦,故形成了多处重阳节登高的好去处。

重阳菊黄

史载,南朝齐武帝于永明四年(486)重阳那天,率领文武官员到东郊孙陵岗(梅花山)登九日台(即商飙馆)“宴群臣讲武,以应金气之节”(《肇城志》)。后人亦相随来此,成为节俗。自六朝至明清,南京人在这一天都外出登高,祝福平安。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简约地概括了南京的重阳风俗:“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逐步形成了三处登山佳绝处,有城南雨花台、城中鸡笼山(北极阁)、城北幕府山。鼓楼区地处城中,登高处有北极阁、清凉山、石头城等。是日,鼓楼人相约同好或是举家出游,背上行囊,带上菊花酒,年长者拄上拐杖,以步当车,一路上游览山景,登高望远,谈古论今,追溯东汉人费长房和桓景的传奇故事。那时桓景九月九登山是按照费长房的告诫全家登山躲避灾祸的,而此后的登山就逐渐变成了健身强体,古老的习俗有了新意。如上鸡笼山,这是城中的主要制高点,清代即可观赏到许多景致,正如《同治上江两县志》所载:“山上有御碑亭,旁有北极阁,坡陀直上,徒倚空阔,南望城市,烟火万家;其北地沃衍,居民多艺菊为业,晴秋极目,千畦万圃,灿若璃绣”,在山头东望“鸡笼云树”,“看尽南湖荷叶,独留同泰钟山”,绝对赏心悦目。

再如清凉山、石头城,更是让人发思古幽情的文化山。登上清凉山,既可观赏金陵邑、石头城遗址,凭吊驻马坡、一拂清忠祠的古迹,又可叩访“金陵八家”首领龚贤的故居,品味他的诗情画意,让人心高气爽。如果沿着曲折的山道,拜访崇正书院,经过幽幽回廊,去观赏江光一线阁,更是一览石城金秋美景。

登高游览不能没有好酒相伴,早在东晋甚至更早,南京人就有制作、饮用菊花酒的风俗。古人在长期饮酒中总结出经验,明代李时珍早就高度评价过菊花,“备受四气,饱经霜露,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秉平和”,可主治“诸风头眩肿痛,皮肤死肌,恶风湿痹”(《本经》)。用菊花制酒,可以治头昏、降血压,还可轻身、明目、减肥、补肝气、安肠胃。故饮菊花酒风气特盛,在酒中再加入枸杞、地黄、当归则更佳。

戴上茱萸避邪恶

南京古时属吴地,那时普遍生长一种丈把高的小乔木,叫“吴茱萸”,古称“辟邪翁”,也称越椒。由于茱萸的气味芳香辛辣,性温热,可以用来除湿、治寒、驱毒、逐风邪,故被人摘来插于鬓发上,以防邪气侵袭;燃熏之后,还可防止蚊虫叮咬。周处在《风土记》中说,九月九日茱萸“气烈,色赤,可折其房(带实之果荚)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可见当时茱萸的功效如同端午节插艾一样,是平民化的驱毒辟邪“吉祥草”。久而久之,佩戴茱萸也就成了重阳节一大习俗。连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也要带上茱萸一笔:“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人们佩戴茱萸登山,既可凭此驱赶山林里的蚊子毒虫,又能强身健体,可谓从头到脚都上了健康保险。

吃了花糕多长寿

南京人重阳节吃花糕的历史由来已久,对一些重阳无法登高的人来说,吃糕也算一种“变通”,吃“糕”和登“高”有着同等的象征意义,寄托人们对高寿、高升的美好愿望,故家家户户蒸重阳糕,“或粉或面为之,又用面裹肉炊之,曰骆驼蹄”,人皆喜食。有的在糕中加枣、栗,称“枣栗糕”,赏给儿女,取“早立高升”、“步步登高”之意。早年做重阳糕都是分层蒸制,少则两层,多则九层,寓意重九。每层都有黑芝麻间隔,糕的上面撒上松子仁、瓜子仁、红枣、红绿丝、石榴籽,切成方块或菱形块,约二寸见方,上插三寸左右小旗,另外还插上一面三角形刻纸重阳旗。旗子有大红、粉红、金黄等颜色,不少食品店、商家、摊贩,此时也借机发财,就连著名的三星糕团店、莲湖甜食店都卖起重阳糕来,店门口挂起重阳旗,使重阳节气氛更加隆重热烈。有的人家以五色彩纸剪成窗花,制成重阳旗,插于门楣,或给儿童作玩具,儿童用小三角旗,按一、二、三……的顺序依此粘到第九排的九面小旗为止,由此组成一面暗合九九相重的大重阳旗。旗和旗杆之间,用色纸接成旗身,上书“庆贺重阳”四字,中嵌令字,若女儿恰逢当年新嫁,则其母必送彩旗和时鲜果盒,称“重阳节盒”(结合)。

持蝥赏菊咏黄花

古称九月为“菊月”,重阳为“黄花节”。此时正是金风送爽,菊花怒放的时候,人们爱菊,欣赏她的娇容姿色;人们敬菊,敬佩菊花置身于寒霜冷风中挺立不弯的品质。那首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菊花》诗,以菊抒怀,更成为传世之作:“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来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连伟大诗人毛泽东也以雄视千古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写下不朽诗篇《采桑子·重阳》:“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故逢到重阳这一天,鼓楼市民不少人家都把菊花插在花瓶里供赏;处处举办菊花会,茶楼酒肆桌上都摆盆菊花;有的广庭中陈列艺菊数十盆,甚至上百盆,称为“菊山”,遍地锦绣,蔚为大观。晋人周处《风土记》云:“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菊花会”,可见那时赏菊之俗就已盛行。

南京有句俗语,谓之“秋风响,菊花黄,蟹脚痒”,“七月尖,八月团,重阳吃爬爬”。九月九吃螃蟹,正是最佳时节。文学大师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写下了宝玉、黛玉、宝钗等人赏菊吃蟹咏诗的热闹场景,尤以黛玉的诗为佳:“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怜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重阳时节的螃蟹,捆上草绳蒸煮后,双螯内满是雪白粉嫩的蟹肉,雌蟹壳内则是红澄澄、油光鲜亮的蟹黄,其味特鲜美,此时要备上好的醋和姜末蘸食,像宝钗所云:“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按此习俗,定是“泼醋擂姜兴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