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鼓楼风俗
27457100000022

第22章 婚丧喜庆风俗(2)

结婚时要发喜糖,买来喜糖袋子和散装糖果,每种各取一颗,一袋8颗糖,代表四四如意,用订书机订好分送亲朋好友、同事、同学。拍一套四五十元的婚纱照,也只能是黑白的。结婚证也随之“返璞归真”,逐步取消了复杂的图案,并由奖状式变为护照式,方便新人携带。把裁缝请到家里来,男方女方各做几套翻领西服。那时候的婚礼,是人生中真正的大喜日子,婚礼上关于“百年好合”的祝愿,成为最时髦的流行语。办喜酒,含酒水80元一桌,大鱼大肉,全鸡全鸭。礼金最高是100元,大多是20元到50元。最风行的是旅行结婚。普遍到南京周边的风景名胜旅行结婚。有时候一个旅行团竟有四五对新人。姑娘们对于物质条件的要求更高了,要求男方要备办36条“腿”、72条“腿”(以家具的“腿”来计算),什么大立柜、五斗橱、高低柜、电视柜、沙发、茶几、写字台等等,还要有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并要有单独住房。谈恋爱讲究学历和文凭,学历越高,找对象越不愁。八十年代初期婚俗还比较崇尚节俭。到了中后期一些女青年择偶,就开始瞄准有钱的老板或是会做生意的经理了。

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初期,城市姑娘要的是“三金一车”,即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和摩托车。摩托车既实用轻捷,又显得“牛气”和富有,很受青年男女的青睐。如果办婚礼能找熟人借来一辆红色“桑塔纳”,喜气洋洋,更为风光。

二十一世纪

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婚礼已渐趋奢靡,可以说结婚是钱堆出来的。光是婚纱照,就是大几千、上万元。迎亲车队也是清一色的豪华轿车,请专业的婚庆公司来策划整个婚礼仪式,请专业人士进行婚礼摄像,酒席都选在星级宾馆或高档酒楼里,普通的每桌2千元,还不包括香烟、酒水,一搞就是几十桌。

都市青年讲名牌,一套婚服几千元,一双皮鞋上千元,仅婚服少则也要花几千元上万元。首饰由黄金升为铂金;黄金戒指改为宝石、钻戒;金项链、手链变为钻石项链、手链和世界顶级名表;摩托车升级为家用中、高档小汽车;住房也要单独分开,不与父母同住;家电中还增加有高档空调、电脑、家庭影院等;存款要六七位数以上。结婚准备新房,装修加上置家具电器,新人花去全部积蓄。双方父母竭尽全力,要十多万元或者几十万元才能举行一场婚礼。

随着社会的进步,区境内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年男女,并不热衷于大操大办,而是提倡有个性的婚礼,诸如古城墙下举行婚礼、在教堂、在地铁、在游轮上、在伞塔下举行婚礼。总之,要让这人生一大喜事,办得新颖、独特,能留下永恒的记忆。

二、生命交响乐

4.暧床·撒喜床·扣百子——鼓楼祈子习俗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传统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子嗣是传宗接代、繁衍生命、家族兴旺的根本保证。对新婚夫妇“早生贵子”的美好祝福,对已婚妇女“多子多福”的祝愿,体现了人们对新生命的渴望和期盼。区境内丰富多彩的祈子习俗也就应运而生了。

祈子

在举行婚礼的前前后后有很多祈子习俗。

择定艮辰吉日后,在婚礼前的几天内由好命佬(指父母、岳父母、妻子、儿女双全的全福男人)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再由好命婆(指父母、公婆、丈夫、儿女双全的全福女人)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婚前一一、一、天,新郎邀朋友或亲戚中没有结婚的男子同时睡在新床上。近年来男方则多请一两个男童来压床,也称“暧床”。男童多为十岁左右的男孩(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夜里即使尿床,也不必呵斥,认为这是个吉兆,预示新娘很快就能怀孕了。现今的压床,男孩子在床上脱去衣服,只需躺上一时半刻,即可穿衣起床。压床风俗,为第二年生儿子的预兆,取其百子千孙之意,做起来简便易行,故相沿成习。

迎亲队伍回到男家,把轿子停在门口。新娘子下轿后,以红毡铺路,人转接之,让她走在红毡上,以取传宗接代之意。据《白下琐言》记载,“《辍耕录》云:新妇始至门,传席以入,弗令履地。唐人已然,今仍其风,不以席而以米袋,取‘接代’之义。”有的地方要新郎抱新娘进入新房,一路上还不能停步;有的要抱新娘穿过几进屋子,对新郎的气力大小也是个考验。新娘进新房坐定后,全家及亲友都要吃甜汤圆(欢喜团)、红枣莲子,以示团团圆圆,心连心,甜甜蜜蜜。“吃了欢喜团,恩爱夫妻抱一团”,“喝了枣子莲子汤,甜甜蜜蜜蜜蜜甜。早生贵子子连子,来年立马抱个胖小子”。

麒麟送子年画

洞房的布置,以新床最为突出,中挂“发禄袋”以及其他挂件,四面系刺绣床帷,绫罗绸缎的被子铺在里床。床中央放红纸包的甘庶、坪杆、如意,寓意节节局升和称心如意;也有放小扁担的,象征今后共同挑起生活的担子。床的一侧放马桶,也称“子孙桶”,大马桶套小马桶,一起放入一个方形的马桶箱内。婚后大马桶为平常方便用,而小马桶则专供新娘子生孩子时才用。小子孙桶中还得放些大红枣、花生、葵花子、一把红纸包裹的筷子以及煮熟的五只红鸡蛋,用红布袋扎好。鸡蛋象征五子登科;筷子寓意快快生子;花生代表生孩子时男女间隔着生,一儿一女一枝花;红枣葵花子表示早点多生子。

撒喜床

闹洞房撒喜床时,好命婆手托盘子,盘内垫一层红纸,红纸上放栗子、红枣、花生、桂圆、荔枝干、红绿豆等各式喜果。栗子谐音“立子”,榛子谐音“增子”,桂圆俗称“龙子”,取儿子成龙之意等。一对新人坐在床上,好命婆抓喜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祝福新婚夫妇婚姻美满,多子多福,富贵吉祥。闹洞房的众人听了好命婆的歌唱,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彻夜不断,嬉笑声一浪高过一浪。撒喜床的游戏是一种民间群体游戏,所有闹房的人都是演员,而好命婆是主角,她负责活跃洞房气氛,责任重大。好命婆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专业训练的个中高手。她首先要好命,还要能唱曲,会编词,要口齿伶俐,头脑灵活,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另外,因为撒床时间长,歌词篇幅也长,有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临场发挥,故而撒床人记忆力要强,能正确运用歌词把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场景演唱出来。

婚后三天新娘下厨。当天新媳妇起床最早,梳洗后即下厨房。第一次下厨房,先在灶头神龛上点亮一对蜡烛,作揖拜灶神,此时由全福人讲喜话,以图吉利。如“新娘进厨房,拜请灶神多帮忙。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吉祥。您看看,这里是锅碗瓢盆铲,那边是油盐酱醋糖。样样齐备,顺顺当当”。中午新娘上灶烧菜,头道菜必是鲢子鱼,喜话则是“新娘煎条鱼,年年大富余”,“连生贵子富有余,连子连孙代代富贵多有余”;还有一道是煎豆腐,喜话是“豆腐煎得黄,来年生个状元郎;豆腐煎得跳,新郎坐八轿”(指八抬大轿)。

求子

区境内旧日求子习俗还有拜观音之说。观音菩萨也称送子观音,无子者多求之。城中一些庙宇皆供奉观音菩萨,每逢农历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善男信女,朝拜上香者不绝,求子者亦纷纷烧香许愿。中秋月夜,妇女到寺庙前摸长杆和书院前的铁锚,或是摸门钉、石龟头等以求子得子的,这是古代的生殖崇拜。此外到菜园里去偷瓜豆,以偷得南瓜和豆子为宜男之兆,因为“南”谐音为“男”,豆子象征得子之故。“走百病”又称“过三桥”,通过结伴出游,跨越多处桥梁,完成一种性感应,目的是求子。境内有的人家嫁女儿,还在陪嫁的箱子里放进几个象牙雕刻或是白瓷做的男女共浴的小人儿,类似《春宫图》,主要是对新婚夫妇进行繁衍后代和性知识的教育,用比较直观的办法,祈盼小夫妻“早生贵子”。

扣百子

婚后妇女如几年没生孩子(俗称“没开怀”),她又不愿意过继子嗣或抱养儿子,那只有求神灵帮助,到庙里去“扣百子”。南京有多处“百子庵”、“百子堂”,里面摆着许多小泥人——“百子”,全部是男娃塑像,专门供人们求扣。旧俗“扣百子”的事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被别人知道或被别人有意无意撞见,就不灵验了。欲“扣百子”的父母事先在自家床里边墙上打好一个小洞,提前一天到庙内烧满堂香(每个菩萨面前都烧香),祷告菩萨显灵保佑。然后向看庙的和尚说明来意,给和尚一点喜钱或香火钱。第二天早晨天未亮时,“扣百子”的妇女手拿三尺长的红头绳,从家中一路不回头来到百子堂,用红头绳扣住一个小泥人的脖子,便很快揣到自己怀里,还絮絮叨叨地连说:“小乖乖,跟妈妈回家吧。”说完径直往家赶。她必须在天不亮、路上无行人时赶回家中,进了家门要说:“小乖乖到家了,跟妈妈到屋里去吧。”把小泥人放到事先打好的墙洞里,用泥封好,不让别人看出痕迹。如在路上遇到行人,最忌讳同别人答话,否则扣来的“百子”就被会被冲跑。为了防止此类事情发生,在扣百子的路上,要由自己的婆婆或母亲,在前面清路,万一遇到行人和熟人求其回避。

丰富的求子习俗,寄托了人们朴素的“传宗接代”思想,如今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很多“丁克”家庭的出现,也是一种新的生育理念,逐渐取代了“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旧观念,代之以崭新的年轻人的“两人世界”、“三人世界”新天地。

5.怀孕·分晚·坐月子——鼓楼生子风俗

一个小生命从他的孕育开始,就牵动了家族中长辈的心,从怀孕、催生、分娩、报喜、坐月子,有着一整套完整的民俗“规矩”。鼓楼区的居民则更是讲究,禁忌也不少。

怀孕

妇女怀孕,俗称“有喜”。为了保证胎儿健康生长,将来能够顺顺当当临产,故对孕妇颇多照顾,告诫她孕期要一直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经常散步,特别在饮食上,要多吃鸡蛋、水果等富有保健营养价值的食品,这样对婴儿的皮肤和体质均有好处。

此外对于孕妇更多的则是禁忌,生怕动了“胎气”,如孕妇忌手臂上举过头;忌坐屋檐下;忌露天乘凉,夜晚不归;忌冷水洗澡;忌吃生冷食物;特别是怀孕六个月以后,忌夫妇同房。实际上这都是对孕妇采取的保护措施。

解放前也有一些带迷信色彩或不够科学的说法,如忌大兴土木,拆、堵门窗;忌搬动大型家具和器物;忌钉钉子,怕触动或伤害胎神,影响胎儿生长,乃至造成“死胎”;忌动剪刀、针线;忌捆绑东西和肩披线、绳之类,怕胎儿生时脐带缠绕;忌接触嫁娶丧葬;忌接触神事、巫事。在饮食方面,对孕妇禁忌更多,如忌食兔肉,怕生子像兔子一样豁嘴;忌食驴、马肉,怕延长孕期,像驴、马一样会超过10个月;忌吃螃蟹,怕孩子横生难产;忌吃辣椒,怕生子烂眼圈、害红眼、长眼疮;忌吃鲜姜,怕生子像生姜一样多长一个指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那些带有迷信色彩、不科学、轻视女性怀孕的陋习,渐被革除,而那些对妇女带有保护性的习俗则延续下来。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对胎教逐步重视,素质较好家庭的孕妇往往进行胎教,多听轻音乐、抒情歌曲、诗歌朗诵,怀孕期间的文化生活尽量丰富、高雅,尽力使其精神愉悦而充实,以此影响胎儿,讲究优生优育。

催生

娘家得知女儿怀孕后,便要着手缝制孩子四季的衣裤,准备尿布、小被子等婴儿用品。怀孕足月,娘家人用一块包袱布包上这些婴儿用品,连同催生面、益母草、红糖、人参、桂圆、鸡蛋、枣子等送到女婿家,叫做送“催生盘”。

催生面特指孕妇临盆前娘家准备好待产的一种面条。民间风俗认为娘家的催生面可以帮助孕妇正常生产,还可以帮助产妇正常催生母乳。临产时娘家送两碗“催生面”,五只煮熟剥壳的鸡蛋分别放在两碗面里给女儿女婿吃,如果女婿吃到装有三只鸡蛋的那碗面,就预示将生男孩;如果吃到有两只鸡蛋的那碗,则预示将生女孩(此说无科学依据,故妄听之)。

临产前数日,婆家即开始在锅上蒸桂圆肉,每天都蒸,临产前给孕妇吃下去补元气,好有足够的力气分娩,同时也借以抵御生产时的痛苦。

送“催生盘”的人到了以后,不与人招呼,径直走到孕妇床前,将包袱往床上一扔,以包袱结的朝向来占卜孩子的性别。包袱结向上兆生女;向下兆生男。接着将催生包在产妇床上迅速打开,据说这样可以使产妇快生、顺养。催生的人不能坐,办完事迅速离开。

分娩

在民国以前,民间请以接生为业的稳婆(即接生婆)来接生。民国时期开始有医院助产士接生,称之为新法接生。南京解放初期,区境内仍有请稳婆至家里用旧法接生的。直至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旧法接生才逐渐消失。

产妇分娩期间亦有许多禁忌。忌回娘家分娩;忌在他人家中分娩;忌男人进入产房,怕产妇不洁,对男子不利,亦怕男子阳盛对产妇母子不利,故而产房门上多悬挂红布条,以示警戒;忌携带铜、

铁等金属器皿,特别是钥匙,进入产房;更忌将产房中的器物往外拿,往外借,怕将产妇的奶水带走;忌乱丢胎盘、脐带,认为胎盘、脐带关系着婴儿前途和命运,往往用石灰垫底,装在大瓦壶(或大瓦罐)内,埋(或放)在床底下。随着医院的普及,在家生小孩的情况也大为减少,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分娩禁忌也随之消失。

报喜

孩子出生后,要向至亲好友报告,报喜的同时要送红鸡蛋,以前是将白水鸡蛋外面染红,现在则有专门的喜蛋出售。生男孩的送单数,如3个、7个或9个等,多至13个,送给至亲好友,寄希望孩子将来成为“十三太保”,但绝对不能送5个,5个蛋,谐音“乌龟蛋”,有骂人的意味。而生女孩则送双数,如4个、6个或8个等,2个则数量太少,一般拿不出手,至亲好友这时也有所表示和馈赠。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礼品除小孩衣物外,多送适合产妇的各类营养品和补品,也有送钱的。

坐月子

产妇生下小孩后,因为身体消耗很大,要“坐月子”,在产后一个月里除了哺育小孩之外,要少劳作,多加强营养和滋补。传统食品有老母鸡、鸡蛋、桂圆、枣子和红糖、馓子等。产妇必吃红糖,因为红糖属暖性,有补血和下浊的作用。在食品中,还要注意能给产妇下奶,要多吃鱼虾,如鲫鱼汤、猪爪汤等浓汤。民间旧说严重缺奶的产妇,要用牛鼻子熬汤,吃后奶如泉涌。

产妇在“坐月子”期间,禁忌颇多,因为旧说妇女“坐月子”的好坏,能够影响她的一生,既可消除妇女原有的痼疾,令弱者变得强壮;又可能给妇女落下许多病症,令壮者变得衰弱。忌吹冷风,洗冷水,否则会落下风湿关节炎毛病;忌房事,怕产后不洁而损伤身体,对男女双方不利;忌吃硬性食品,认为生冷食品会损伤产妇身体,硬性食品会严重损害产妇的牙齿(旧说产妇身中的钙质都被婴儿吸收,而招致母亲缺钙,故而牙齿也是疏松的);忌生气、受气,旧说产妇“坐月子”期间生气或受气最易损伤身体,且不易恢复。

传统的月子习俗,很多科学合理的注意事项都保留着,到现在还在沿用,指导着年轻的父母养育健康的下一代。

6.三朝·满月·做周岁——鼓楼诞生礼俗

孩子出生后到一周岁,有一系列的礼俗活动,反映了家庭、家族乃至社会对新生命的关怀,这些礼仪活动是对生命的礼赞,是对新生命茁壮成长的祝福。鼓楼区境内的诞生礼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