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鼓楼风俗
27457100000027

第27章 行业风俗(3)

现在随着制铝工业的发展,各种铝锅、铝盆大量生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又用上了微波炉、电饭锅、不粘锅,不再去给破旧的锅、盆、壶换底了,这白铁作行当也就渐渐消失。但他那丁丁当当的交响曲依然萦绕在人们耳边。

鞋铺

旧时,南京的老街巷,鞋铺处处皆是,挂出的招牌,多为做鞋、修鞋。开鞋铺的人奉战国时的孙膑为袓师爷,当年孙膑被庞涓砍去双脚,不能穿鞋。祭祀孙膑,是为了保佑人人能穿上好鞋。对于鞋铺,开春的单布鞋、入冬的棉布鞋,什么都做;绽线的皮鞋,磨耗的鞋底,包鞋头,钉掌子,雨鞋漏水,什么都修。走街串巷的修鞋人,如果经过鞋铺,还要将担子放在门外,走进去问候主人,主人会以礼相待,此为一俗。

鞋铺的大师傅,就这样整天往小板凳上一坐,大腿上垫一块厚布,忙着手上的活计。

做鞋子居民把糊好的黑鞋帮和扎好的白鞋底送到鞋铺,最后一道工序是自己动手做不了的“绱(上)鞋”,把鞋帮和鞋底连成一双鞋子的整体,你如果绱鞋子不提供鞋底,鞋铺师傅也会拿出一捧尺寸合适的橡胶底、塑料鞋底,任你选择。

包鞋头有的孩子生性好动,爱踢球不说,走路还喜欢踢石子,故脚上的鞋子,最先破的地方就是鞋头,人们笑称露出脚趾的鞋叫“前面卖生姜”,鞋后破了露出脚后跟则是“后面卖鸭蛋”了,故而家长就到鞋铺上“包鞋头”,把一块剪成如两枚叶子连缀一起的牛皮蒙在鞋头上,用两根打过蜡的棉(麻)线,来回对穿,鞋头就包好了。

钉掌子无论皮鞋、布鞋,因穿鞋人路走得多,或重心外偏,鞋底易磨耗,故修鞋人到鞋铺来,都想为鞋加钉掌子,皮鞋钉铁巴子、布鞋钉橡胶轮胎、自行车外胎,总之,都是为了延长鞋子的寿命。鞋铺老板以其兢兢业业的精神和高超的修鞋技术,成了小巷里的明星。

鞋铺虽简陋,但顾客赠送的对联,却是别有一番深意,联曰:

“由此登堂入室;任君步月凌云。”

“前程远大脚跟须站稳;工作繁忙步骤要分清。”

当铺

当铺,旧时也称典当或押店,是一个以收取衣物等动产作质押,向老百姓进行放款的高利贷机构。最早在南朝,建康(今南京)就有寺庙经营当铺。南齐大臣褚渊之弟褚登,以1.1万钱向招提寺续耳又太祖赐给的白貂皮坐褥,这就是典当。唐代后,典当成为专业性商铺。元代叫解典库,清末动荡,当铺大多歇业,民国时,部分当铺得以恢复营业。

旧社会的当铺是一个吃穷人不吐骨头的老虎口,他总是趁穷人揭不开锅或急需花钱的时候,凭借他有几个臭钱,放高利贷给穷人,而且还要穷人以衣物来抵押。好端端的东西,到了当铺就像被扒层皮似的,递上一件七成新的夹祅,当铺的估价人喊:“破衣褴褛,冬不防寒”;递上一只好好的樟木箱,“朝奉”会喊“脱榫散板,漆水无光”,由不得你辩解。要当就当,不当拉倒,一旦成当,从那比成人还高的柜台上飘下一张纸质当票,写着可怜的钱数,以及赎当的日期,三月、半年、一年,如到期不来赎当,则变成“死当”,当铺有权将此变卖掉,很多穷人家因当期到了,交不起吓人的利息,只好眼睁睁让抵押的物品,“死”在当铺里。

由于当铺放款的利息很高,剥削严重,因此当铺也在解放后销声匿迹。

现在的街头又偶见当铺露面,装潢得如同银行一样。不过,他的性质已今非昔比,变成质押公司或典当行,主要用于解决某些店商和经营者资金短缺的难题,权以某些动产作抵押,物质押放款作为资金周转,故采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办法,渡过眼前难关,

1998年央行规定典当业必须和金融单位脱钩,“井水不犯河水”。不过普通老百姓一看这赫然醒目的大大的“当”字,总还有点心里发怵。

7.店招·幌子·青龙牌

店招

古代,南京的店铺,一般都有招牌、牌匾。牌匾上刻着店铺字号,所谓金字招牌,经营什么产品,一目了然,如“马祥兴菜馆”(今址云南北路)、“老万全酒家”等,店铺的老板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在为店招取名时,总不忘寻找吉利的字眼。

旧时商业街店招

有好事者将这些吉祥的字编成一首诗,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只要任选一二字,就能组合成一个叫得响的店名,诗曰:

“元亨万利复丰祥,顺裕兴隆瑞永昌,

泰和茂盛同乾德,谦吉公仁协鼎光,

聚益中通全信义,久恒大美庆安康,

新春正合生广成,润发洪源厚福长。”

以南京的老字号为例,如泰和生药店、盛锡福鞋帽店、刘长兴面馆、永安商场、福昌饭店、宝庆银楼、金陵饭店等,皆取其兴旺、发达、吉祥、如意的字眼。鼓楼人黄肖耆统计过《1944年南京市茶社面点业名册》,全南京156家会员单位,有130家店名,在诗中56个字里精选,其中42家茶馆,店招里带“兴”字。诸如:“韩复兴”(今湖南路)、“刘天兴”、“什恒兴”、“老正兴”、“魏洪兴”、“金万兴”、“柴复兴”、“马福兴”、“谢同兴”、“永兴园”、“从兴馆”等,甚至还有11家,干脆在店招里引进“顺兴”两个字,加上老板的姓氏,就变成“聂顺兴”(石鼓路)、“马顺兴”(大香炉)、“顺兴泉”(汉中门外大街)等,真可谓,店顺兴,人顺心了。更有以老板姓名入店招的如“吴良材眼镜店”、“马庆康罐头食品店”、“冠生园食品店”,店以人名,名以店兴,倒是一举两得。

幌子

按《辞海》注释,幌子即望子,古时店铺用来招徕顾客的布招。杜甫《月夜》诗,“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幌子特指酒帘、酒旗,唐杜牧的《江南春》,对此作了细致的描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以明代中后期南京城市生活为背景的巨幅《南都繁会图卷》,大量与饮食有关的店招幌子,触目皆是,如“发光官燕”、“鹿茸膏”、“福广海味”、“南北果品”、“应时细点名糕”等,让人们通过这番热闹的场景,看到南京商贸市场的繁荣。

店铺的幌子应该说,是我国最古老的商品标记,它的色彩鲜艳夺目,设计简洁大方,图案优美,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明刊西厢记全图》中,可以看到许多幅画里都有幌子在风中飘扬。

在这些幌子的飘动中,似乎也可看到社会的进步,早在用幌子前,很多商家考虑到顾客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的人是文盲,如何让这些不识字的人也能知道店铺在卖什么,故使用实物作广告,如药铺贴一巨大的膏药;面铺用高鲜度的罗圈彩带代表面条;剪刀店则在屋檐下悬挂一把硕大的剪刀,如此形象化的广告宣传,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但比起后来居上的幌子宣传,就显得单一、缺乏生机和新的创意。

幌子虽好,悬挂还有一定的规矩:

幌子以鲜艳的单色布幔为佳,但不得用宫廷专用的黄色;

饭店酒楼挂幌子,有等级规定,挂一面幌子的是小吃店,两面幌子是有炒菜,挂三面幌子才是大酒家。

青龙牌

青龙牌是一种悬挂在传统的厅堂横梁上的匾额,而悬于商业场所的则改为竖放,站立在曲尺柜台的另一端,让顾客站在商店门口,或者路上,便能看到,这些青龙牌多写四个大字,引经据典,以简练的语句概括本行业的特点和典故。如:

酒店:“太白遗风”,暗喻诗仙李白与饮酒的关系;

茶馆:“陆卢停车”、‘七碗风生”借茶圣陆羽和亚茶圣卢仝饮碗茶“肋下生风”的典故,来抬高茶的身价;酱菜园“调和鼎鼐”,借助酱醋,调羹和味,令生活更加有滋;

粮食行“钱谷流通”

绸布店“七襄曜彩”,“锦衣绣襦”;

纸张店“洛阳纸贵”,“价重洛阳”;

大药房“寿域同登”

乐器行“金声玉振”

医馆:“妙术济世”,“妙手回春”;

戏装店“玉笏满床”等。

这些内涵丰饶、文采斐然的青龙牌,不但概括了店铺经营特色,同时也增添了店堂的人文气息,有此良好的购物环境,也让人放心。

诚信与忌讳

用各种方式悬幌子、做广告,为的是“生意兴隆通四海”,以“诚信为本”,讲究“货真价实”、“物美价廉”就更能“财源茂盛达三江”。南京的很多商家奉公守法,以诚信待人,故取得较好效益。

但是也有一些商家,不在如何奉顾客为上帝上下工夫,而是秉承前人的诸多行业忌讳,越忌越不会做生意。诸如:

店堂里忌有人站在门槛上手撑门框,认为挡住财路;忌敲击账桌,认为会招致生意不顺或亏本;忌无事闲拨算盘,认为这是生意不成的征兆;忌把算盘翻扣下来,认为这是倒闭关门的象征;忌店员在店堂里伸懒腰、打哈欠、看书下棋,认为这是生意萧条的标志,“生意不济,看书下棋”;忌店员面朝里坐,认为这里背气,无客上门;忌店员睡或坐在柜台上,认为这是最大的晦气等等。

有不少禁忌虽属无稽之谈,店员的言行和生意未必产生必然联系,但剔除其中糟粕,留下一些文明店规,仍是今人值得仿效的,现在提倡天天3·15,明明白白消费,也需要每个员工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除去封建迷信的成分。该禁则禁,该忌则忌。

8.小巷深处叫卖声

如果让你用南京土话学着喊一下“叫卖”,我想很多人会立马扯着嗓子喊:“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这种叫卖声,曾经在鼓楼乃至整个南京城的大街小巷流行过。一听到“马头牌冰棒”的叫卖声,立刻就会让人想起那些头戴草帽,帽子下或脖子上围一条白毛巾,背着印有马头商标冰棒箱的小商贩,他们辛勤地奔波,用硬木敲着箱盖,变换着名称叫卖,“香蕉——桔子冰棒”“奶油——冰棒”,给酷热的南京送来一丝丝凉爽。

说起小巷深处的叫卖声,已无处考证,究竟起源于那朝那代,只知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贸易活动的频繁,除了大街小巷形成鳞次栉比的店堂商铺以外,还出现了大量的流动摊贩,这些小商贩,有的称之“货郎担”,或挑着箩筐,或推着小车,装载着老百姓生活必需用品,从针头线脑、日用百货到用的、洗的、涮的,有的逢年过节,还经营花炮、窗花、彩色风车,应有尽有,他们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送货上门,雪中送炭,受到了广大市民尤其是大妈大婶、姑娘媳妇们的欢迎。

人们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凭借推销产品、推销自己的叫卖声。北方人叫“吆喝”,南方人叫“唱货”、“喊街”、“叫卖”,南京人的叫卖声,有着浓浓的南京方言的韵味,更让人听之觉得亲切。一声“回炉干儿——”叫卖声,足可让人回味三天。

“卖什么就吆喝什么”,只要听到那熟悉的叫卖声,就能勾起娃儿们肚子里的“小馋虫”,“烧饼油条——糖麻花”,“洋糖——发糕”,“热麻团——”,尽管这些食品太过平常,但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这些食品对娃儿们来说,仍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一声叫卖,宛如一声发令枪,引得娃儿们纷纷奔出家门,去小商贩那儿购买自己喜欢的小食品。

叫卖声无异于季节更迭的信号。只要听到那声悠长的“洋糖——热粽子嗽”,尤其是那一声“瞰”字,就像捆扎粽子的线绳,弯弯绕绕,在人们心头,缠缠绵绵,让人如吃嘉兴粽子——回味不绝。当一听到“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的叫卖声,自然而然感到夏季的来临。

当街头的叫卖声转换成:“糯米桂花糖粥——藕”,“热老——菱軟”,“白——兰花”,“香炒热白果,一粒开花两粒大”的时候,人们不禁感到金风送爽,动听的叫卖声仿佛变成了一曲美妙的乐音。

叫卖声在小巷深处回荡。

叫卖声贯穿了历史时空。

曾记得,旧社会的叫卖声蕴含着多么辛酸的往事,一声“破布烂棉花拿来——卖”,“废铜烂铁拿来换糖”,“修理洋伞补雨伞”,“补锅哎焊壶底歐”,“补碗味——补锅”,“钢精锅换底歐”,这些叫卖声,都是说的与城市中下层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补锅、补碗、修伞。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老百姓崇尚节约的美德,勤俭持家,什么物什破了、漏了,总是舍不得扔掉,而是循着“有伞修啊——”,“箍桶罗——”等叫卖声,“送去修修补补又三年”,尤其是像“破布烂棉花”一类的废物,也不舍弃,哪怕变卖个一分两分钱,换回一盒火柴也值。

曾记否,鼓楼坡下的那些手拎“铁吊子”(铁皮水壶)的十三四岁的苦孩子,紧跟着奋力拉车、步履艰难地登上坡顶的黄包车夫,敲着搪瓷碗,以稚嫩的童音叫卖。“卖茶两,清清凉凉的茶两”(这茶两就是泡好的茶水),一边喊一边追,直待前面的黄包车或是马车停下来,卖茶的孩子已递上去一碗还在晃动的凉茶,此心执著,此情感人,不由坐车的人和车夫不接过这碗茶。

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商店、超市、农贸市场、果品批发市场、社区店、便利店遍布大街小巷。购物的方便,已无需流动商贩再四处兜售商品。加上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物品不断更新换代,已无需再修修补补了,那些小巷深处的叫卖声,也渐渐消“声”敛迹,成了老南京的一种“记忆”。

好在还有一些热心人,钟情于这种“南京声音”,对这种来自民间的带着浓浓地方风情的口头文学和曲艺,仍有一份依恋,于是把那些会吆喝、“嘴上功夫”来事的老艺人,请上电台、走进电视甚至举办“吆喝大赛”,带徒弟传授“叫卖”的抑扬顿挫,想方设法,把这宝贵的声音传承下来。

你听,旅行社的导游,在所带的团队逛南京时,也会秀一把自己的多才多艺,像模像样地叫卖梨膏糖来了:“小小洋琴四角方啊,诸位听我来唱一唱,今天不唱别的事,就唱南京好地方啊,呜呀呜里光啊……”

你看,小孙子看见奶奶煮了一锅五香蛋,马上来劲了,就学着电视里的“叫卖”声喊开了,“五香茶叶蛋”,“五香鸡蛋老卤干儿——”;看到妈妈下班带回一保温袋冷饮,就学着电台里的“喊街”吆喝开来:“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

今天的小巷深处叫卖声,见证了居民幸福生活的丰富多采!

六、服务业风俗

9.鼓楼下停着一排黄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