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中医药经帮助宝宝恢复健康
在宝宝长到3、4岁的时候,相信各位新手爸妈已经尝到了初为人母、人父的滋味,相信对各种小儿疾病都已经了如指掌,仿佛身经百战的老兵,那么在这一章节中就介绍一些父母可以掌握的初级宝宝中医药经。中医主张养生和食疗,对人体的比较小,虽然没有西医见效快,但更适合正在第一次生长发育期的宝宝,对于只是业余“医生”的爸妈来说也比较容易掌握。
【案例】
依丞家的宝贝近日有些轻微感冒,依丞没有给孩子吃药,而是按照妈妈小时候给自己治病用的“祖传秘方”姜汤,调好之后给宝宝饮用,喝到第三顿时,宝宝的感冒症状就已经明显减弱。
【专家提议】
如果爸妈想“当医生”,首先要在加重必备三样东西:1、家庭病例,详细记录宝宝的病情和就诊情况,去医院也要携带,有助于医生更好的了解病情,还要记录宝宝的用药情况,收集好医生的处方。2、体温计:平时应该多给宝宝测量体温。3、听诊器:家中最好能备一个听诊器,以便及时诊断宝宝病情。
宝宝在生病前都会有一些征兆,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就是让爸妈观察宝宝的情况、听呼吸声、询问排便和饮食情况、把脉。按照这四个要点,给宝宝做诊察时应该:
1、望诊
在宝宝不适时注意观察他的脸色、表情、姿势、皮肤颜色和平时有哪些不同,都能够作为判断病情的依据。
2、接诊
这是一种通过接触宝宝身体判断病情的方法,如果宝宝发烧,通过触摸手脚就可以感觉出来。
3、腹诊
腹诊就是查看宝宝腹部的情况,检查宝宝的大小便以及腹部是否正常。
4、听诊
通过咳嗽声和呼吸声来判断宝宝的身体状况,家中有听诊器的平时可以过听听宝宝的呼吸声,这样生病的时候才有判断依据。
不同的症状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推荐药方,下面就向爸妈们推荐一些很有效的中医小药方,帮助爸妈们做好去医院前的治疗疾病。
1、感冒初期
姜汤:将生姜磨碎,包在纱布里过滤,加入少许葛粉和红糖,再倒入约100ml的开水搅拌。(浓度可由实际情况决定)
梅干粗茶:将三分之一个梅干碾碎后加入红糖,然后倒入粗茶(3倍稀释)
2、嗓子痛
芋泥:将芋头磨碎后加入相同量的面粉,拌匀后加入芋头量1/10左右的生姜,混合之后用手帕包起,在宝宝咳嗽厉害的时候按摩他的后背。这种方式只可治疗由于感冒引起的嗓子痛。
苹果和藕泥:将少许苹果和藕泥放在一起稻穗,拌匀后稀释给宝宝服用
萝卜泥、芦荟和海藻:将芦荟洗净,洗去海藻外层的盐分,放入容器内捣碎,在加入萝卜泥充分混合,如果宝宝觉得味道太辣,可以再加一些红糖,或者放冰箱冷却后服用。
3、腹泻
葛粉汤:将葛粉和红糖各一小勺放入碗中用热水重开。
善于苹果泥:将半个苹果和与苹果等量的山芋做成泥装,混入碾碎后的梅干,盖上保鲜膜,放入微波炉加热10秒钟。苹果有调整肠胃的作用,便秘时也可以使用。
4、肉食
牛肉:性平,味甘。可以补脾养胃、补气养血、强壮胫骨、利水、消肿,各种体质的宝宝都可以食用。
羊肉:性温,味甘。适合体虚的宝宝。
鸡肉:性温,补中益气。适合体弱,食欲不好的宝宝。
鹅肉:性平。味甘。能够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适合在冬季食用。
兔肉:性凉,味甘。能够补中益气、凉血解毒,经常食用可以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鸭肉:性温。宝宝容易上火,可以吃些鸭肉。
5、呕吐
梅干和运动饮料:将梅干捣碎,加入运动饮料搅拌即可。也可以在与宝宝体温差不多的粗茶或培制茶中加入梅干让宝宝喝下。为防止脱水,可以让宝宝多喝些运动型饮料。没有发烧时可以洗澡,但最好只洗手脚。
6、发烧
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
中药灌肠汤:可以迅速退烧,还能避免给宝宝喂口服药的麻烦。
7、出痱子
米醋:将水和米醋按醋1水6的比例混合、稀释后给宝宝进行皮肤清洁。
8、肿胀
黄瓜:有经验的妈咪都能体会黄瓜能帮助消退眼部浮肿的神奇功效,这种功效对宝宝也一样。不管宝宝哪里有轻微浮肿,都可以敷上几片黄瓜片。将黄瓜事先放进冰箱冷后使用效果更佳。
9、蚊叮虫咬
发酵粉:将一茶匙发酵粉与水混合,调成糊状,涂在宝宝患处,不用包,直接晾干就可以。发酵粉属碱性,有助于抵消酸性的肿胀,既能止痒,又能对付脓肿。
10、晕车
新鲜姜茶:适合于2岁以上的宝宝,将一茶匙碎姜与120ml的热水混合,浸泡4、5分钟,可以加点蜂蜜让味道更好,在宝宝上车前半小时喝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晕车。
11、肠绞痛
甘菊花茶:将甘菊花泡4、5分钟,等水温降到和室温差不多就可以给宝宝喝,每次不要超过120ml,这样才有食欲吃其它食物。如果宝宝喝了之后出现腹泻或者情况更严重,就不要给他喝了,观察一天仍没有好转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以上是一些宝宝常见疾病的中药药经,爸妈可以在患病初期适当尝试,或在病重时缓解宝宝的不适感,但病情一定要经过医生的诊断,切莫一味依赖“偏方”而延误了宝宝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