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浙江人的创新思路
27490400000014

第14章 科技开路,靠科技创新独霸天下(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是巨大。浙江人的创新能力在高科技领域得到了充分展现,科技创新引领浙江人走上领先之路。

技术进步对浙江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前后,浙江有关方面和多数学者,对技术进步在浙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评价是不高的。如1996年浙江省第八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万学远省长所作的工作报告说,技术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为37.1%。而库兹涅茨对一个半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分析认为,技术进步贡献份额大致占75%~80%,万学远省长提供的关于浙江技术进步的数据明显偏低。

基于技术进步因素较少的判断,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浙江省有关方面和一些学者,通常都倾向于指责浙江经济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效率很低。时至今日,仍有人在指责浙江经济“低、小、散”。

如果把这些指责与浙江经济放在一起考察,就会看到明显的逻辑矛盾。一个低效率的经济体系,居然能够维持长达这么多年的快速增长。而且中央政府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均较少,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增长均较快,同时还由于其出色的外贸增长,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分工。这种主观评价与客观事实的严重逻辑矛盾,我们究竟更相信谁呢?

浙江有关部门和学者在实践中也感觉到,这种对技术进步因素的较低评价,不一定符合浙江实际,但苦于没有更好的数据,于是只好避而不提。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在政府报告和一些学者的论文中,已经较少见到关于技术进步贡献份额的说法。圈内人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技术进步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说不清楚”。

后来有许多年轻学者多次分析技术进步对于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是,技术进步对于浙江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推进作用。第一次是在1996年,采用索洛方法计算,得出这样的结论:1978~1994年,浙江工业增长中,技术进步对浙江全社会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为大体在50%~70%之间。计算结论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计算结论能否比较合理地解释浙江经济增长。第二次是利用1992年和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得出这样的结论:技术进步对于浙江产业结构变动具有59.2%的贡献份额。

显然,浙江经济快速增长,是以效率逐渐提高的经济运行为基础的,技术进步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不是这么一种状况,就难以令人信服地解释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事实。以资金投入为例,在浙江经济高速增长初期,资金投入规模并不大,但由于产出水平较高,从而形成了下一年度相对较高的投入。这样一年一年类推,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持续的较高的投入产出率,形成了持续的相对较高的产出,支持了投入的持续较快增长,并最终导致了浙江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技术进步对于这一较高的投入产出率,显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技术引进促进自身技术进步

浙江人引进名种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从而促进了自身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浙江技术引进进的规模并不大,占全国比重较小,但技术引直对浙江技术进步具有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进口原材料推动早期的产业升级。改革开放初期,原材料是浙江进口商品的主体。1981-1985年,各种工业原材料进口总额3.4亿美元,占全省同期进口总额的60.0%。到1999年,进口的各种原材料比重下降到35.9%。1981-1985年,在进口原材料总额中,钢材占46.6%,以塑料粒子为主的化工原料占14。6%,合成纤维占11.9%,这三个品种合计占浙江原材料进口总额的73.1%。

大量进口的塑料粒子、化学纤维等原材料,有力地推动了纺织行业、塑料制品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在绍兴市,以化纤织物为主的纺织业比重占全市工业的近70%,10多年以前被称之为跳“迪斯(涤丝)科”。浙江塑料制品业长期在全国市场保持了较高的份额,1981年为6.0%,2001年已经高达13.2%。进口塑料粒子推动了浙江塑料制品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塑料机械和模具业的发展。此外,浙江以生产冰箱为主的制冷机械行业,也是在大量使用进口压缩机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对于浙江这样一个后发地区来说,进口某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原材料和配件,也具有提升产业产品技术层次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绍兴等一些地方,以非常落后的铁木织机生产合纤面料,虽然生产的工艺技术并不先进,但产品却具有现代色彩(当然是从当时的眼光来看),迎合了市场需求;大量采用进口塑料粒子,大大提高了塑料制品的竞争力;又如家电行业用进口压缩机、显像管等,较快地形成了冰箱、空调机、电视机的批量生产能力;浙江电工行业大量采用日本冷轧硅钢片生产电机、变压器等,技术指标明显提高。进口原材料与零部件,提升了当时浙江工业的产业和产品层次,推进了浙江工业的技术进步。

——进口设备奠定了浙江若干行业发展的基础。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浙江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很低,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化纤织物等的生产,是在极其简陋的工艺技术条件下开始进行的。如电视机生产,80年代初主要生产小屏幕黑白电视机,几乎全部采用分立元件,手工焊接,效率很低,技术参数不能得到保证。又如洗衣机生产,80年代初已经形成批量生产,但工艺技术非常落后,箱体用手工敲打而成,防锈用手工处理,由于没有流水线,只能用工人们戏称的“地摊式”方式生产。在当时的状况下,技术引进极大地提高了浙江工业整体素质。

20世纪80年代,浙江家用电器等若干个行业快速增长,较大幅度地改善了浙江工业结构,大大促进了浙江工业的升级。在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下,相当多的一批集体和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发展起来。

利用进口设备增强浙江工业的国内与国际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技术引进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1985年的全国第二次工业普查,浙江进口设备比重仅9.9%,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进口设备比重达到26.6%,上升了16.7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浙江进口设备比重仍较低,但这与浙江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的体制有关。这些企业高度追求利润最大化,只有在最关键和最急需的场合,才使用进口设备,从而导致进口设备的总量较少,然而总体技术指标较为先进,技术先进性和使用效率较高弥补了总量较少的不足。

科技创新的优势

浙江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以下优势:

1.具有很强的内在生存压力。浙江缺乏自然矿产资源,人均耕地水平很低,浙江人唯有不断创新,唯有不停地加快发展,才具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作为整体的浙江人如此,作为个体的浙江人亦如此。这种内在的生存压力会形成强烈的激励机制,推动浙江科技创新。

2.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浙江社会内部没有根本性的文化冲突,社会内耗趋向于零。浙江人勤劳、务实、精明,善于战略取向,习于博采众长,善于灵活应变,可以在当今全球经济竞争中长袖善舞,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拼搏环境下,进一步形成了敢于倾注大量精力和财力,高度专注地咬住目标,形成“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阳刚气质。浙江企业家的务实低调,做大项目时的一掷千金,是浙江社会精神气质的一个重要表现。特点有利于浙江人团结一致并花大量财力与精力投入科技创新。

3.具有良好的区域环境和现实基础。靠近上海是浙江的一大优势,良港众多则为浙江进入“后长三角”时代、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创造了非常好的有利条件。而当前浙江的企业机制和工业基础,则是实现未来科技创新的最好的现实基础。

随着企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市场进一步规范;大企业明显增多、增强,生产工艺技术大幅提高,高新产业比重明显增加,这都可以有力地推动科技创新。

关于浙江的科技创新可以有两个分叉:一是高新科技产业本身的地位,即高新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二是浙江本地科技创新能力。这两个因素并不是等价的,因为高科技产业可以采用引进外资而具有较高比重。然而在这一状况下,本地科技创新能力未必会是较高的。当然,引进外资是提升浙江本土科技创新能力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

浙江未来的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以全国和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家和经理人为核心,拥有众多人才和相当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放式的架构。虽然浙江的科技创新体系可能还不是很强,一些具体的细节部分可能还不完善,但在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方面,在外围技术的开发方面,在实用新型设计方面,形成一系列决定性的突破,达到较高水平,而在核心技术开发方面,也应该有局部的突破和进展。

“天堂”中的“硅谷”

“天堂硅谷”——这四个字是原国务委员宋健给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题词,它不仅是对杭州发展高新技术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杭州未来的发展寄予的莫大期望。

近年来,杭州IT企业获得迅猛发展。在浙江全省IT企业中无论是企业规模或者企业数量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软件企业方面更为可喜。目前在杭州湾黄金的带上,新利、信雅达等公司推出的证券、金融系统软件已经占领了2/3的国内市场;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三分天下有其一”;服装、纺织CAD系统软件稳坐国内同行头把交椅;工业自动化控制软件的市场占有率也不断飙升。在软件企业上市融资方面,杭州企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IT企业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到目前为止,杭州IT上市公司已有8家,占杭州市上市公司总量24家的1/3。通过上市不仅为企业的发展募集了资金,还使上市IT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度增长,主营规模迅速扩大。东方通信位居中国电子百强企业前列,成为目前国内通信行业规模最大的国有控股市公司,是杭州首家产值超百亿元的通信企业。信雅达、网新兰德等上市公司开发了各具核心竞争力的软件产品,并已广泛应川到金融、证券、财务管理等领域,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同行中名列前茅。

据浙江省信息产业厅提供的情况,近十年来浙江的IT产业发展迅速,全省电子类企业已达8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00多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15家。浙江电子类企业总产值在全国排名大约在第三、第四位,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业35家。销售收入列全国第一。全国1亿元以上企业浙江占五成,其中士兰微一家就达4.5亿元。目前浙江省软件企业800多家,2005年业务收入80多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列北京、广东之后);其中152家企业的业务收入达72亿元。浙江江软件企业80%左右集聚在杭州,IT产业已成为杭州继食品、机械、化工、医药产业之后的第五大支柱产业,其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左右,是杭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浙江省10大软件企业有9个在杭州高新区,其中4家是上市公司,支撑着杭州作为全省IT产业集聚地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全国软件百强中杭州占了20多席,杭州已是国家IT产业重点发展的三大区域、五大基地指(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等三大区域,东莞、苏南、浦东、杭州湾、京津唐等五个基地)。

杭州IT企业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得益于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宏观经济导向以及创业者的不懈努力。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26所高校和80余所科研院所的众多教授、专家,10多万人的在校学生。具有创造硅谷的独特条件。为了营造一个与美国“硅谷”类似的创业环境,杭州市先后制定和颁布了《杭州市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努力为高新技术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宏观环境,以及上上海等大都市毗邻,吸引了各路IT人才在杭州投资创业,这一切为杭州IT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杭州市软件产品销售收入为126.3亿元(不含手机嵌入式软件),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大中型城市中杭州位居北京、深圳、上海之后,排名第四,而且与上海的127亿元相差不足1亿元,超过山东、江苏、四川、辽宁等许多省(直辖市)。

信息产业部在2004年首次发布了“2004年中国独立软件开发企业最大规模前30家企业”,杭州市新中大软件、士兰微电子、中控科技3家企业入围。这冉次向世人证明了天堂硅谷的创新实力。

科技创新成就“飞跃”

十几年前,邱继宝靠修鞋挣来的300元人民币,租用三间房子办起了一家缝纫机厂。经过10多年的艰辛创业,他使自己的企业从小到大,发展到目前拥有1000多名员工和10多亿元人民币的资产,产品热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50%进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同行业中名列国内第一,世界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