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由无数个“当下”串联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当下都将是永恒。所以,认真地去做当下的每一件事,充分地享受每一个真实的瞬间,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充实,真切体会到生命的喜悦,抵达和成就未来。
这就像林清玄的《天心月圆》中提到的一句话:“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的前世,明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的来生。我们的前世已经来不及参加了,让他去吧!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来生,就把握今天吧!”
在繁华喧嚣的红尘世界中,你想获得平和与喜悦的入口吗?那么从现在起就请进入当下的时刻吧。无论身在如何喧嚣的场合,把注意力集中过来,留意此时此地每一件你正在做的事情,去聆听声音之下的那份宁静、那份平安……
6.守住定力,沉下心气
摒弃浮躁,内心安定,滋养大气,而后踏踏实实做人、矜矜业业做事,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古人云: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浮躁,是人生的天敌。一个浮躁的人,必然缺乏凝神聚魂的定力,缺乏拼杀搏击的勇猛。心生浮躁之气,心神不宁、躁气附身,如此坐立难安,哪还有谋事之心、立业之志?
比如,一些做学问的人不愿沉下心搞研究,盼着买到一张百万彩票,撞上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当作家的不甘心、不愿意孤独地埋头写作,希望能侥幸一夜之间成为名人;一些女人盼着嫁个有钱人,少走些弯路,能够轻易地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
可见,浮躁是一种虚浮的心理状态,人一旦心不稳、气不沉就会被社会的急流所挟裹,变得盲目、浅薄和暴躁,结果只能是失去自我、本我和真我,混淆人生方向,在无尽的忙乱中消耗宝贵的生命。
《世说新语》上有一则“割席绝交”的小故事,很有启发性:三国时期,春秋名相管仲的后代管宁外出游学,与一个名叫华歆的人结为好友,两人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唯一不同的是,管宁能够静心学习,而华歆却十分浮躁。有一次,两人正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位达官显贵坐着豪华的轿子从外面路过,管宁置若罔闻,照旧专心致志,而华歆却面露羡慕之色,立刻跑出去看。如此浮躁势必为人浅薄,管宁于是割席而坐,与其绝交。最终,管宁成为德高望重的大学问家,而华歆在学术上却碌碌无为。
管宁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学问,还有他内心安定、鄙视浮躁、“割席绝交”的定力。静心做学问的求实作风也就是摒弃心浮气躁、踏实做人做事的精神,这是人品和人格的高尚境界。
“科技创新应远离浮躁!”“人生是短暂的,所以我总是尽量多学习、多做些事情”、“学海茫茫欲问之,惜阴岂止少年时。秉烛求索不觉晚,折得奇花三两枝”……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先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发表的感言。没有一蹴而就、立等可取的捷径,也无须锱铢必较、患得患失的算计,更拒绝浮夸吹嘘、急功近利的作风,心甘于枯燥的科研工作,这便是摒弃了浮躁,这便是滋养了大气。
生活总是赏赐那些不浮躁的人,拒绝浮躁才能拒绝平庸!
许多年前,美国兴起石油开采热,一个雄心壮志的青年人在一家石油公司找到了工作。他的工作很简单,甚至连小孩儿都能胜任:在生产车库,装满石油的桶罐通过传送带输送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从上方自动滴下,沿着盖子滴转一圈,作业就算结束,油罐下线入库。从早到晚,日日如此。
这是一份简单而枯燥的工作,不过青年人并没有辞职,他每天都认认真真、全心全意地工作,干得不亦乐乎。时间长了,他还发现在机器上百次重复的动作中,罐子旋转一次,一定会滴落39滴焊接剂,但却总会有那么一两滴没有起到作用。于是他想,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这将会节省不少。经过仔细研究后,青年人研制出了“37滴型焊接机”。但是这种机器在运作时会有漏油的现象,于是他很快又研制出了“38滴型焊接机”。这样,公司每焊一个石油罐盖,便会节省一桶焊接剂。虽然每个盖子节省的只是一滴,但正是这“一滴”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
这个青年人,就是日后掌控美国石油业的石油大亨——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尽管工作相当枯燥无聊,又极其简单,但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没有灰心失望、急于求成,能应付就应付,能推诿就推诿,而是用心做好手头工作,正因为此,他做出了不俗的成绩,获得了众人的钦佩。
“成以敬业,毁于浮躁。”置身于日新月异的时代中,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内涵,就必须摒弃心浮气躁,守住自己的定力,真正沉下心来,俯下身子,踏踏实实做人做事,时刻保持对工作、对生活的绝对掌控。
7.别让今天透支了明天的美好
人生的智慧来自于当下。
一些人的生活太过热闹,就会产生一种空虚的念头,仿佛自己忘记了生活的本质,过着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使有很多消遣,依然认为生活其实不该如此。但真正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们又说不明白。如果非要说个所以然,思索半晌都会说:“就像当初那个样子”、“就像年轻时那个样子”、“像我想象中那个样子……”
那么,究竟什么是“当初”、“年轻”、“想象”?提炼一下,就是充满热情、充满想象、充满对未来的干劲,而不是整天想着琐碎的烦心事、每天做着麻木重复的动作、每天都在面对自己厌烦的事。而产生这种厌烦的最重要原因是对明日的失落感,想到今天如此无聊、如此郁闷,明天也不得不如此,突然就会对未来失去兴致。
想要明天更加美好,抱怨今日是没有用的,珍惜今日才是最要紧的事,你想要的明天都在今日孕育,今天你朝气蓬勃,对什么事都积极主动,明天你就可能有所收获,觉得自己朝理想又更迈进一步。明日是目标,如何走,是不是走在想要的方向上却只能看今日,你耽误了多少个今天,就耽误了多少个明天;抓住多少个当下,就抓住多少种可能。
一位青年作家经过几年的积累,发表了很多作品,然后推出了一部长篇小说一炮而红,成了当年最畅销的文学读本之一,他也被突来的巨大成功冲昏了头脑,整天沉浸在他人的夸奖之中,“少年得志”、“不可限量”、“文坛新星”等称呼接踵而来。作家今天接受电台采访,明天参加作品签售,被“粉丝”前呼后拥,好不风光。
一年后,作家突然厌烦了这种生活,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给他留言,说他的作品不如从前,根本没能超越自己,甚至出现了退步,作家预感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他的“粉丝”和名气会迅速流失,他说不清自己的心情,只好向一直尊敬的一位老作家请教。
老作家说:“你想一想,用一年的时间写一本自己想要的书,和写出几本书赚了很多版税、得到读者称赞,哪个更让你高兴?”作家思考半晌,回答说:“当然是写书更让我高兴。”“那么你不应该为一时的光环耽误写作,如果不能抓紧时间充实自己,很快你就会被淘汰。”
青年作家听了老作家的话,从此谢绝了一切采访和活动,潜心读书写作,他出的书并不多,但每次出书都能给人带来惊喜,那些曾经不看好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个真正的作家。
每个人都明白“珍惜当下”的道理,但人们对“当下”的理解大多有所偏差。例如故事中的少年作家,曾经,他认为当下就应该是出名的风光、“粉丝”的拥护、出版一本又一本书,等到他发现这种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才明白真正的当下是耕耘、是努力、是杜绝杂念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事业。人们理解的当下是享受,但真正的当下应该是付出。
对有心人来说,当下应该包括这些方面:你正在做的事、你所在的环境、你所接触的人,而所谓的“珍惜当下”,就是尽量做好正在做的事、尽量从现在的环境中学习经验、尽量与接触的人友好相处,这些事都值得你去付出,而不是匆匆忙忙地想做更伟大的事、盯着更好的环境、接触更有名的人。要知道你的一切来自当下的回报,而不是不切实际的明天。那么,如何能够认真地接纳当下?
1).用心体会当下
真正的快乐不是来自对未来的憧憬,而是来自今日的生活,憧憬再美好也是虚的,只有生活才是实实在在的。当下有很多事值得你去体会,例如生活中出现的乐趣与问题、与人相处时的喜怒哀乐、事业上每一次进步和挫折,不论是好是坏,都是你生命历程中的一部分。想要成为一个充实而快乐的人,必须紧紧握住当下。
2).在当下提炼智慧
人生的智慧来自哪里?答案是当下。今天,你努力学习课本知识,牢记每一个知识点,举一反三地做了很多习题,还向老师问了一些扩展性问题,看上去只是勤奋好学。但是,明天它也许就变成了试卷上满分的成绩,后天它也许就变成了面试时恰巧询问的考题,大后天也许就成了工作中大家都在挠头的难题。
智慧需要在当下提炼,当下,是一本没有声音的教科书,只要你努力阅读,并且把成功与失败一一记在心里,明日就会成为你高人一筹的资本。
3).为明日做打算
所有的当下都是为了明天。我们努力地活在当下,为的是能有美好的明天,对一个人来说,一份切实的理想、一份可行的计划和当下的努力一样重要,理想能让人更有面对困难的勇气,计划让人拥有更高的效率,人生不是单行道,但提前确定好方向,减少绕道的时间,可以让你的生命更加轻松。
人生就像一张存折,想要得到明天的财富,今天要做的就是存款,如果透支了今天,明天迎接你的只有赤字和债务。要保证自己的一切都有意义,就要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这样才能向着明天迈出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