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斗智显智慧
27607600000062

第62章 智童徐文长的故事

徐文长,又名徐渭。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出生于公元1521年,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一个画家。

徐文长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幼而好学,才思敏捷。两岁的时候,母亲教他识字背诗,他一遍就会,且记得牢固,不会忘记。母亲见他如此聪慧,十分高兴,将他视为掌上明珠,并对他的早期教育抓得很紧。因此,他四岁的时候,便养成了自己独立读书的习惯,背会了不少诗词和文章。

但是,就在这一年,他的父母因病相继去世了,是伯父收养了他。伯父看他聪明好学,非常喜欢,待他比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亲,继续教他诗文,并在他六岁时,送他到私熟读书。到他七八岁的时候,便出口成诗,提笔能文,轰动全县,被世人称为神童。

巧过竹桥取点心

有一天,徐文长的伯父心血来潮,要考考家中几个孩子的智力。

在徐文长家的门口,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小竹桥通向稻田。伯父拿出两只水桶,每只水桶内盛有半桶水,放在桥边;又拿出一包点心,放在河边的一块石板上,然后,对几个孩子说:“今日我要考考你们,这里有两半桶水,谁能用双手把两半桶水提到桥的对面,这包点心就归谁。”

孩子们一听说有点心,口涎欲滴,但是看到那两半桶水和那颤颤悠悠的小竹桥,不由得有点傻眼。且不说那小竹桥窄得只能走一个人,平时他们什么东西都不带过桥的时候,因那竹桥有弹性又紧贴水面,一走一咯吱,一走一晃悠,便心中害怕,生怕掉了下去,何况今日还要提着两半桶水呢?看来想吃点心,谈何容易?

在这些孩子中,伯父的儿子徐庆要算最大了,他见几个弟弟都不吭声,便得意洋洋地过来说:“你们都不敢吧!还是看我的吧!”

徐庆提起两半桶水,呼呼地两步便上了桥。可是,只见他越走越慢,越走越迈不开步;当快接近桥中间的时候,身子随着桥一晃荡,差一点没掉下桥去,吓得他扔了两只水桶,撒腿便跑了回来。

伯父捡回了木桶,又问道:“你们还有谁行?”

几个孩子都低下了头,唯有徐文长站出来说:“伯父,让我试试。”

徐文长说着,便提起两只水桶,来到小桥上。他把水桶放在小桥两边的水面上,两臂伸开,一手提着一只水桶的提梁,借用水的浮力,没费大劲,就把水桶提到了小河对岸。

孩子们见了,齐声叫好。

伯父也微笑着点了点头。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把点心给徐文长,而是拿过预先准备好的长竹竿,把点心拴在竹竿的顶端,然后竖起,对徐文长说:“你要想吃点心,就自己想办法不踩着任何东西,又不能让竹竿横倒,还不许将竹竿折断,把点心拿下来吃吧。想想看,能办得到吗?”

这一下,可把徐文长给难住了。只见他东瞧瞧,西望望,见门的旁边正好有一口吃水井,不由得眼睛忽地一亮。于是,他便举着竹竿,来到井边,把竹竿的底端直着顺进了井内,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点心拿到了手。

孩子们又是一阵欢呼:“拿到了,拿到了!”

徐文长也高兴地来到伯父跟前说:“伯父,这下总可以吃了吧!”

伯父满意地点点头说:“这两个方法你都想绝了,当然可以吃了!”

于是,徐文长便把点心分给大家一块吃了。

难倒窦太师

有个叫窦光鼐的太师,因为学识渊博,嘉靖皇帝特地赐给他一块金牌,上书“天下无书不读”。从此,窦太师每逢外出巡视,便让两个人抬着这块“御赐金牌”走在前边,以示荣耀,趾高气扬,目空一切。

这年秋季,皇帝派窦太师到浙江绍兴主考乡试。徐文长听说他如此恃才傲物,很是恼怒,便想乘机治治他。

却说这天中午,徐文长见窦太师坐着轿子,带着随从,前呼后拥地远远走来,便脱去上衣,光着膀子,躺在东郊门的石板官道的正中央。开道衙役看见后,向窦太师报告说,前面有个孩子睡在道上。窦太师听后,不由得大怒,掀起轿帘对衙役们说:“是谁敢这么胡闹,竟在官道上睡觉?快快把他叫醒赶走!”

徐文长听见窦太师发怒,满不在乎地说:“我哪里是在睡觉,是在晒腹中的万卷书哩!再说,我也不知道太师要从这里过呀!”

窦太师听他口气那么大,甚感好笑,又看他稚气十足,分明是个孩子,也就没有过多地责怪他,只是对他说:“你既然腹有万卷书,想必会联对,我现说个上联,你如果对不上,就得快快走开。”

徐文长说:“我如果对上了,又该怎么办呢?”

窦太师笑着指了指那块牌子说:“你如对得上,我不但要把这块‘御赐金牌’给你留下,还要下轿,步行进入学宫!”

徐文长说:“好!那咱一言为定!”

窦太师想到绍兴南街有三个阁老台门,便张口来了句上联:

南街三学士

徐文长不假思索,随即应道:

东郭两军门

窦太师听了,不由暗暗称奇。因为“东郭”正对着“南街”,“武将”对“文官”,两个东郭的武将军门,和南街的三个阁老台门,正好又是绍兴城里的五个台门。

未等窦太师再开口,徐文长便指着那块“御赐金牌”说:“既然窦太师天下无书不读,想必对《万年历》这本书很熟悉了?”

窦太师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被徐文长问得目瞪口呆。

徐文长一看窦太师的表情,心中就已明白,当即从衣服中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万年历》,递给窦太师看,自己又当场背了下来。不料窦太师也的确精明博学,而且还有过目不忘之能,待徐文长背完后,他当即也背了一遍,以示这本书他也读过。

徐文长听了,心中不由得一惊,已经发现窦太师也并非只有虚名,还有过目不忘之才。可窦太师也没想到,徐文长比他棋高一招,待他背完后,徐文长竟又倒背了一遍。

这一来,窦太师可傻眼了,只好认输说:“佩服,佩服!”

徐文长道:“那咱就按预先说的兑现吧!”

窦太师羞得面红耳赤,但又无话可说,只好留下金牌,步行向学宫走去。

徐文长只不过是想挫挫窦太师的威风,现见窦太师言而有信,不由得又追上他说:“我只不过是想和太师开个玩笑,您又何必当真呢?”

窦太师一听,越发羞得无地自容,遂令人收起金牌,坐上轿子,灰溜溜地到学宫去了。

回去后,窦太师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就是绍兴久负盛名的小神童徐文长。

开考这天,徐文长也来了,窦太师在考完经书之后,为了检验一下绍兴才子的真本领,又出了个对联让大家对。

他这上联是:

宝塔圆圆,六角八面四方

众举子听了,一时都想不出合适的下联。

窦太师正自鸣得意,见徐文长也未做声,只是举起一只手摆了摆,以为他也被难住了,不由得哈哈大笑:“怎么,连号称神童的徐文长也被难住了么?”

徐文长立即站起来说:“太师说错了,下联我早已对出,只是碍于考场纪律严格,不能随便说话,只好以摆手表示,可是您没有理解。”

于是,他把下联说出:

玉手尖尖,五指三长两短

窦太师听后,高兴地叹道:“对得好,对得好!真不愧为神童啊!”

献计过桥洞

有一天早饭后,徐文长去私熟上学,路过一个石桥洞,只见河中一只接一只地排了一个大船队,桥洞跟前围了许多百姓,他觉得好奇,便挤进去观看。

原来是一只装着稻草的船,因装得太高,桥洞低,船过不去,其他船才被迫停了下来。

只听后边船上的人喊:

“前边的船为什么老不走啊?”

“你们过不去,就往旁边靠靠嘛,让别人先过去呀!”

“河面这么窄,我们也往哪儿靠呀?”

“谁叫你们贪得无厌,装得那么多?”

“我们不知道桥洞这么矮呀!”

“别埋怨了,快想法吧,光埋怨又过不去船,有什么用?”

正在这时,围观的百姓中有两个青年人站了出来,对运稻草的船主说:“我们倒是想了个办法,你把船上的稻草扔下一些来,垛得低了不就过去了吗?”

稻草船上的主人说:“说得轻巧!把船上的稻草扔了下来,船是过去了,可谁再给我们装上去?再说,船上就我们两个人,装上装下的什么时候才能走得了?”

后边的船主听了,骂骂咧咧地说:“混账话,难道你不能走,也得挡着不让后边的船走不成?你们还讲道理不讲?”

刚才那两位青年又对运稻草的船主说:“这样吧,把高过桥的扔下来,等过了桥我们再帮你装上去,这样总可以了吧!否则,吵嘴就是吵到天黑,你们谁也别想过去!”

这时,运稻草的船主已经看出众怒难犯,感到再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又见观众主动帮忙,也只好同意了。

在这过程中,徐文长一直思索着。

当运稻草的船主往下扔草,那两位青年在桥边接,刚刚扔下两捆的时候,徐文长忽地大声喊道:“不要扔了,我有办法!”

众人急忙问他:“快说,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徐文长说:“往船舱中灌水,加大船的重量,船吃水深了,不就过去了吗?”

众人异口同声地说:“好办法!好办法!”

于是,围观的百姓找了几个水桶,一齐帮着往船舱中灌水,不一会儿,船高低于桥洞,顺利地驶了过去,后边的船也就一只一只地紧随着通过了桥洞。

智斗大力士

浙江绍兴有个号称“大力士”的土豪,仗着自己有钱有势有力气,欺压百姓,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并经常扬言:“天下没有几个能比得上我力气大的!”就连官府也常常让他几分。

十多岁的徐文长听说后,十分气愤,决心用智慧制服他。于是,他派人通知大力士说:三天后要在东郭将军门前和他一决雌雄。

一晃三天过去了,徐文长和大力士来到了东郭门,县令听到消息,感到新奇,便亲自带人赶来作证,前来观看的百姓更是无以数计。

比赛开始,县令当场宣布:“今有神童徐文长主动提出要和大力士决斗,本县令以为他年少幼稚,曾一再劝阻,但他却坚持比赛,并要求本县令当场作证。其条件是:一、如果徐文长输了,愿为大力士终生做仆人;二、如果大力士输了,就要离开绍兴不再回来;三、手下无情,听天由命,双方都不许赖账。现在我宣布:比赛开始!”

第一轮比赛开始,徐文长和大力士来到赛场中央。大力士见徐文长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而且又矮又瘦,心说:我一拳不把他砸成肉饼才怪呢!为了显示他胸怀广、风格高,便笑着对徐文长说:“我大你小,我强你弱,如就此动手,各不相让,算我欺负你;因此,我站在这里,让你先动手,如三拳能打得我身子晃一晃,就算我输了,好吗?”

观众们听后,欢呼说:“好样的,应该如此,这才显英雄本色!”

不料,徐文长却道:“不妥,你如此相让,万一我一拳把你打死,你落了个风格高尚的英雄,而我却成了狗熊了!”

随后,徐文长指着地上一块石板说:“你看,这上边有个蚂蚁,你如果能把它一拳打死,就算你赢了。这样既有输赢,还不伤害你我的性命,岂不更好!”

大力士见徐文长如此小看他,气得两眼冒火,遂举起拳头,狠狠地砸向石板上正在爬行的蚂蚁。结果,蚂蚁没有死,大力士的手却出了血,痛得他哇哇怪叫。

徐文长轻蔑地一笑说:“看我的,只用一个小指头就能把它打死!”

说着,便伸出一个小指头,轻轻一捻,就把蚂蚁捻得粉碎。

县令当场宣布说:“第一轮比赛结束,徐文长胜,大力士输。”

第二轮比赛开始,徐文长眼往四周一看,见小河边有个麦秸垛,便走到大力士跟前说:“这次咱们比个更简单的,我能把一捆麦秸扔过河去。”

他说着,没等大力士表态,便拣起一捆麦秸一下子扔到了河对岸。随后,又抽出一根麦秸对大力士说:“你怎么样,连这一根也扔不过去,不信?你就试试!”

大力士手疼得还没回过神来,见徐文长越发瞧不起他,心中更加生气,于是也不思考,接过那根麦秸,就用力朝河对岸扔去。结果,那根麦秸飘悠飘悠地掉到了河里。

第三轮比赛开始。大力士连输两局,感到已经没有赢的希望,就像霜打了的黄瓜一样,蔫了。他心说:反正是输了,第三轮你徐文长说比什么就比什么吧!

徐文长一见大力士的表情,就已明白了他的想法,便想最后再好好地捉弄他一次。于是,徐文长指着河边停着的一只小船说:“看见没有,这次咱们比沉船。谁能把这只船沉到底,算谁赢!”

大力士一听,来了精神,心说:这次你徐文长就输定了。所以,待徐文长话音一落,他便抢先跳到了船上,用尽全身的力气,使劲往下按,但船总也沉不下去。

徐文长说:“算了吧,还是看我的!”

待大力士一上来,徐文长便跳到船上,从船底撬下一块木板,水灌进了船舱,一会儿,小船便沉下去了。

三轮比赛,大力士全输了,没等县令宣布比赛结果,他便悄悄地离开了会场。

在场的百姓一片欢呼,为徐文长祝贺。

县令也走过来说:“真是难得的奇才啊!”

据说那大力士一离开比赛场地,就立刻明白他是输在了徐文长的智慧上,可是再后悔也是无济于事了。不几天,他便悄悄地离开了绍兴,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巧端面条

徐文长勤于动脑、智慧高超的名声传出后,有些人依然半信半疑,特别是那些没有亲眼看到他机智处事的人,只要见了面,总想给他出个难题,考他一考。

有一天,徐文长来到一家小吃店,准备买碗汤面吃。店家知道他是徐文长后,故意对他有些怠慢,坐了许久,也没有人理他。因他腹中饥饿,再也等不及了,便对店家说:“我已来了许久,为什么没有人过问?”

店家急忙道歉说:“对不起,今日人多,一时疏忽了,请小客人谅解。请问你想吃点什么?”

徐文长说:“那就来碗汤面吧!”

店家道:“好,请稍等,马上就到。”

店家走后不一会儿,店小二端着一托盘汤面出来,只给了他一双筷子,汤面却一碗一碗地放在了其他顾客面前。徐文长开始以为别人先来,自己后到,先给别人后给自己,也是理所应当,便耐心地等待。

可是,他等了又等,汤面却老是不上来,并且他已经注意到,比自己晚来的都已吃上了汤面,而自己那一碗却依然端不上来。

徐文长沉不住气了,又喊店家:“怎么只给筷子,不端面来呢?”

店家道歉说:“对不起,今日人多,一时忙不过来,请稍等一下,马上就来!”

徐文长见店家已经道歉,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又等了起来。

可是,汤面又一盘一盘地端出来了,仍然没有他的。

这次,徐文长有些生气了,对店家说:“店家,我一问你,你就道歉,再问你,就说忙,可是比我晚来的都吃上面了,怎么仍然没有我的呢?”

店家又说:“对不起,你来得是早一些,可这几位客人说他们有急事,所以就先给他们端了。不过,你的面也已经盛好,就请你自己去取吧!”

徐文长听说别人有急事,也就没有再做计较;又见说自己的面已经盛好,让自己去端,也没有再说什么。他认为自己年龄小,跑几步腿也算不了什么,所以就自己去厨房了。

徐文长一来到厨房,厨师便迎上来笑着说:“你就是徐相公吧!我不知道这碗汤面是为你准备的,若知道,早就给你端出去了。不过,为了表示歉意,我又专门为你重做了一碗,并特意加了作料,就请你自己端去用吧!”

徐文长往灶台上一看,的确有一碗面,盛得很满,稍一动,汤就往外流。他顿时明白了店家的用意:因为读书人是不好在厨房吃饭的,这是他们要考考我如何把面端出去。

只见他对厨师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用筷子一下子把碗中的面条挑起。端起汤碗,稳稳当当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即没有烫着手,也没有洒出汤来,使店家和在座的众人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