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72个细节教出有教养的孩子
27672300000003

第3章 培养彬彬有礼的小绅士,有教养的孩子不粗鲁(2)

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前者呢?如果不幸成为后者,孩子怎样能够发展事业,怎么能够在社会上立足?

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旨在告诫我们,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文明礼貌同样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也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条件。

但是,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却不乏一些乱发脾气、任性、固执、说话没大没小、不懂文明礼貌的孩子。

在少数父母看来,当今社会崇尚个性自由,懂礼貌与否远没有学习好重要。他们认为,只要考出好成绩,将来有本事就是王道。

我们要问一下这些家长,你们可曾注意到周围的人物或者电视、网络上报道的优秀者,他们哪个不是懂得文明礼仪的人?

此外,还有一部分家长觉得,孩子天真烂漫,想怎样就怎样无可厚非,等他长大了自然就懂得文明礼仪了。其实,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我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养成好习惯,好品行,那么长大了也就难以改变。另外,从小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和尊重他天真无邪的个性并不矛盾,越是文明礼貌的孩子,越能够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们可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1.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

习惯形成于生活点滴。所以,父母要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并且要持之以恒。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着手:

1)教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例如“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

2)让孩子保持仪容仪表的整洁卫生,比如穿戴要整齐要勤洗头洗澡,要勤剪指甲,早晚要洗脸刷牙等等,这样,孩子就会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要求孩子在行为举止上要大方得体,比如站的时候身体要直立,走路要昂首挺胸,坐姿要端正等等。

4)告诉孩子要注意自己的表情神态。与人交往时,要面带微笑,不要掏耳朵、挖鼻子、搔痒痒等。

2.多给孩子创造礼仪示范的机会

前面我们提到过,良好的礼仪修养是通过生活点滴形成的。所以,父母不仅要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更要为孩子创造一些条件,给他示范的机会。这样,经过多次重复,孩子就会形成习惯,并能够自觉的地执行。比如,上下电梯时看到相熟的邻居,要让孩子问叔叔阿姨好;串门走亲戚时要学会问候,告别时要说再见等等。这样,通过和别人交往中的不断训练,孩子就会见识到各种礼仪,这样孩子慢慢地就会养成礼貌待人,文明处事的能力。

3.表扬孩子的礼貌行为要具体

对于孩子的表现,父母要细心观察,当发现孩子有礼貌行为时要及时鼓励,这样就会使孩子继续保持,逐渐地养成礼貌的行为。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父母在表扬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具体,让孩子知道他为什么受到表扬。比如,孩子主动把喝完的矿泉水瓶子丢到路边的垃圾桶,父母可以对他说:“你刚才把矿泉水瓶扔进垃圾桶,做得真好。”;当孩子在地铁上主动给一位老奶奶让座,父母要这样说:“你能够给老太太让座位,做得真棒!”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赞扬,他就会继续坚持下去。

4.不要强迫孩子

父母不要产生这样的认识:孩子是自己生的,他所有的一切就都得听从自己的安排。实际上,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他又自己的个性。

有时候,家长在看到孩子没有礼貌的时候就强迫孩子,比如有人来家中做客,孩子躲着不出来问候,家长就强行拉着孩子,以命令的方式和口吻让让孩子向客人问好。结果往往时孩子勉强答应,然后对父母的做法产生反感。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不肯说,可能有很多原因,也许是害羞,也许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客人打招呼……如果孩子就是不肯说的话,家长可以暂时放弃,等到孩子平静了以后,再告诉他:“这是应有的礼貌,你去别人的家里,也希望他能够热情欢迎你呀。”让孩子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或许能够帮助他理解。

应该说,礼貌是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它是通往相互友好和尊重的一道桥梁。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简单的“请”字,一个甜美的微笑,一声热情的“谢谢”,一个亲切的招呼,能让对方如沐春风,倍感亲切和温暖。为此,我们的孩子要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这样他们才会在成长过程中走得更顺畅,未来的道路也会更加宽广。

细节4:谦虚谨慎能让你的孩子离成功更近

小卡尔刚出生的时候是一个智障儿,但是他有一个善于培养孩子的好父亲——老卡尔。老卡尔运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小卡尔成为一名天才少年。

在老卡尔的教育方式中,谦虚谨慎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他一直禁止任何人表扬他的儿子,生怕孩子滋长骄傲自满情绪,从而毁了他的一生。

在他的著作《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这样写道:

有一次,哈雷的宗教事务委员赛思福博士对我说:“你的儿子骄傲吧?”我说:“不,我儿子一点也不骄傲。”这时他一口咬定说:“这不可能,像这样的神童如果不骄傲,那你儿子就不是人。一定骄傲,骄傲这是很自然的。”

事后,我让他看看儿子。他们谈了很多话,一会他就完全了解我儿子了,并对我说:“我实在佩服,你儿子一点儿也不骄傲。你是怎样教育他的呢?”我让儿子站起来,让他把我的教育方法讲给赛思福博士听。听后他服气了,说:“的确,如果实行这样的教育,孩子就不可能骄傲,真是佩服。”

老卡尔非常了解孩子的心理,自己的孩子实在太优秀了,太优秀的孩子往往经不起表扬,表扬过多往往会导致孩子骄傲自满心理的产生。因此,他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避免表扬孩子。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做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现在有些孩子特别喜欢显摆,自己有一点小成绩,就骄傲得不行;有些孩子好胜心很强,总是喜欢事事争个输赢;有些孩子爱慕虚荣,往往喜欢不懂装懂……

事实上,没有一个人真正拥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不管是谁,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精通一切,天下无敌了。

正所谓“生命有限,知识无穷”,哪一门学问都是浩瀚无垠的海洋,谁也不能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止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那样,他必将很快被别人赶上和超越。

可以说,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奔向成才、成功的旅途中,任何一个环节做得不好,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而只有那些谦虚的人才会时刻注意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能够更广泛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大脑,提高自身的素质,让自己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思路更加开阔。

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有修养,并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父母们就要从小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习惯,让孩子戒骄戒躁,在谦虚中不断吸取知识,不断取得进步。

1.引导孩子客观地认识自我

郭倩是个小学三年级的女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理,凡事都不允许别人比她强,否则就会耍脾气。一次和妈妈聊天,郭倩提到了与数学老师发生的争执,原因是数学老师说郭倩的细心程度没有刘娜好。

妈妈听了,语重心长地说:“老师批评你,并不是看不起你,而是希望你进步。老师能够不怕你的抱怨,而选择了批评你,原因就是他希望你进步。妈妈也是这么希望的。”

听了妈妈的话,郭倩深受触动,后来,她果然慢慢改正了自负的坏毛病。

孩子高估自己,认为谁都不如自己,往往是因为他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总拿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所以,一旦发现这种苗头,父母要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让孩子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待他人。

2.表扬的方式要正确

虽然表扬教育被广泛认同,但如果过分夸奖和肯定孩子,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骄傲情绪,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无人能敌的。一旦孩子产生了骄傲情绪,再纠正就困难了。

蕾蕾和妈妈一起玩跳绳。妈妈一口气跳了二十多下,而蕾蕾只跳了5下。

妈妈觉得不能错过这个表扬孩子的好机会。于是,她眉飞色舞地对蕾蕾说:“哇——蕾蕾好棒,简直是跳绳冠军呀!比妈妈强多了。”

听了妈妈的话,蕾蕾突然莫名其妙地把跳绳一扔,还大声哭闹起来:“不玩了!不玩了!”

接着任凭妈妈怎么哄,蕾蕾就是不肯继续玩了。

这下,妈妈很纳闷:“怎么还表扬出事儿来了?”

这样的情况你是不是也常遇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问题就出在蕾蕾妈妈表扬不当上。在跳绳游戏中,妈妈分明比女儿跳得多,女儿正暗自较劲儿要赶超妈妈呢,没想到自己比妈妈差那么多。可是这时候,妈妈却冒出几句表扬自己跳得好的话,还说自己跳得比她都强,这无异于给蕾蕾“当头一棒”,使蕾蕾倍感惭愧,让她觉得妈妈在故意“讨好”自己。

由此可见,表扬虽好,但滥用却是不可取的。

3.让孩子正确面对批评建议

有些孩子自尊心太强,根本忍受不了一丁点批评。但是父母要知道,能够正确面对批评和建议,孩子才会不断取得进步,也才能赢得周围人的喜爱和信赖。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他所受到的批评往往是因为他的某种缺点导致的,他只有接受这样的批评,才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缺点,让自己不断完善和进步。

4.常给孩子讲一些优秀人物的故事

父母可以利用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多给孩子讲一些优秀人物的故事,以此对孩子进行激励。让孩子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和很多人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没有理由不谦虚一些。

对任何人来说,谦虚都是一项积极有力的特质,可以让我们的精神、思想和物质得到不断的提升。作为父母,应该耐心地引导孩子,让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别人身上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看到自己的缺点,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这样,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细节5:善于观察的孩子才能捕捉生活的细节

琳达问妈妈:“阳台上的花和卧室里的花的叶子为什么不同呢?”

妈妈没有急于给女儿解释,二十找来一小瓶碘酒,给她做了一个实验。

妈妈用棉签蘸了一下碘酒,把它滴在经过阳光照射的叶子上,很快叶子就变成了蓝色,然后,妈妈又把碘酒滴在没经过光照的叶子上,而叶西的颜色没有任何变化。

这一结果引起了琳达的好奇,她睁大求知的眼睛望着妈妈,让妈妈给她做出解释。

妈妈说:“叶子变蓝是因为它有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而没有经过阳光照射的叶子,不会产生淀粉,所以就不会变色了。那么,你来分辨一下,这两片子,哪一片是卧室里花上的,哪一片是阳台的花上的呢?”

根据刚才观察到的实验结果,琳达迅速给出了答案。

看得出,琳达的妈妈是个细心又耐心的人,她能够及时激发孩子的观察与我那个,并通过实际行动让孩子感受到观察的重要性,而且还因此让孩子学到一些知识。

可以说,观察力的强弱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伟大的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曾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警,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这位从小就热衷于观察动植物的生物学家,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经过20多年不断的观察积累,最终完成了《物种起源》,并获得了世界的瞩目。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90%的外界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面对同一事物,那些观察力敏锐的人,能够看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理解别人理解不到的地方。因此,他们也就能够较快地看出事物所独具的典型意义上的特征,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正如有位科学家所说:“一个观察力强的人步行两公里所看到的事物,比一个粗枝大叶、走马观花的人乘火车旅行两千公里所看到的东西要多。”

也许父母们会说,孩子长着一双眼睛,从出生后就不停地到处张望,这不就是观察吗?实际上,这只能称作视觉的注视,算不上真正的观察力,而观察力并非天生具备的能力,它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才能具备。

因为,观察力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消极视觉运动,而是知觉和思维相结合的积极活动。一个有着良好观察力的孩子,他的知识的积累往往会更快更好,他的思维能力也常常会强于同龄孩子,其智力的发展也会更加迅速。

1.让孩子知道观察的目的

通常来讲,孩子很小的时候,单凭兴趣来观看令他好奇和有趣的事物,并没有很强的目的性。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父母就要给予引导,让孩子带着任务去观察。这样将直接影响他观察的结果。而且目的越明确,孩子就会观察得越细致,效果也会越好。

悠悠的爸爸是个有心人,他非常注重女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每个周末,爸爸都会带有有去公园,临去之前,总会给她提一些小小的要求,比如,“今天你来看看有哪些花儿开了、”“我们走过的小桥是什么样子的,上面写了什么字”等,让女儿带着问题进入公园,回来后再进行回答,还引导和鼓励女儿写观察日记,将一天的见闻,或某个小细节进行描述。

经过爸爸的培养,悠悠的观察力明显强于同龄孩子。爸爸为此深感欣慰。

2.引导孩子多观察日常生活用品

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多种多样的生活用品,父母可以利用孩子常用的物品来激发他的观察兴趣,提高他的观察能力,让孩子明白很多日常生活用品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和特征,比如瓷碗是用来盛饭的,瓷盘是用来盛菜的;杯子是用来喝水的,玻璃杯很容易摔碎,塑料杯却不容易摔碎等等。

3.经常带孩子观察自然景观

自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观察的地方。观察大自然中的景观和变化,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孩子的观察兴趣和能力,比如观察江河湖海的区别,观察河水清澈和浑浊的界定,观察自然界颜色各异的花草树木,发芽、生长、成衰败的种种变化,观察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春天,气候温暖,草木发芽变绿,花朵开放;夏天,气候炎热,草木茂盛;秋天,天气转凉,树木的枝叶变黄,凋谢;冬天,气候寒冷,草木凋零等。

4.为孩子准备一些图片

对于一些实际物体的观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能让孩子看得仔细。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相应的图片,让孩子通过图片来认识和观察。比如,大吊车的形状和工作原理是什么;哪些植物可以在沙漠里生存等等。

另外,我们还可以将图片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培养孩子观察力的教材,比如寻找动物的藏图,寻找细微不同的对比图片等。由于图片是静止的,不会受到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因此更能够巩固孩子的观察力,提供观察细节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