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有钱是教出来的
27700700000006

第6章 理财从认识钱开始(1)

§§§第一节“认识”钱

认识硬币和纸币

从孩子多大开始,可以教孩子“认识”钱呢?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三岁之前的孩子,头脑里还没有形成金钱的功能意识,在他们眼里,“钱”和纽扣或者花花绿绿的纸张一样,只不过是一种玩具而已。

从三岁左右开始,孩子开始产生了朦胧的金钱功能意识,他们或许已经知道这些东西叫做“钱”,可以隐约地知道钱能给自己“换来”零食和玩具,甚至有时候会提出“妈妈,我要买”的要求。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开始有意识地教孩子认识“钱”了。

第一阶段,要让孩子知道钱分为硬币和纸币,并且要求孩子能够区别钱和其他物品玩具。

这一步,可以先拿来几个面值不等的硬币和纸币,告诉孩子钱分为硬币和纸币两种,硬币都是小小的圆圆的,纸币是特殊的纸,可不能用来画画,也不能随便扔……告诉孩子硬币和纸币的用途是一样的,都可以在商场里买到想要的东西。

为了验证这一阶段的“教学成果”,父母可以找来许多混淆物,如扣子、塑料片、色纸等,把它们同硬币和纸币放在一起,让孩子把其中的“钱”挑出来。

第二阶段,教孩子认识币值。

先把所有种类的硬币收集起来:1分、2分、5分、1角、5角、1元。可以先教孩子根据颜色、大小和重量来区分不同的钱币,比如元币比分币重量大,不同面值的硬币会有不同的图案。同时,家长还可以教孩子1—10的数字,以及“元”、“角”、“分”这几个汉字,甚至可以教他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告诉孩子“国徽”的概念。

为了让孩子加深理解,让他们在玩中学,我们不妨和他们一起做一些小游戏。

游戏一:拓印硬币

收集各种面值的硬币,1分、2分、5分、1角、5角、1元和大一点的孩子玩拓印钱币的游戏:将不太厚的白纸覆盖在钱币上,用笔在钱币的范围内轻轻涂一涂,钱币上的图案,就会像变魔术一样地显现出来。每一种单位的钱币都涂一涂,并借机告诉孩子钱币的面值,同时强化数字和“元、角、分”的概念。

游戏二:传授纸币的概念

找出所有面额的纸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按照面额大小排序,教孩子识别数字面额。

这时可以陆续向孩子传授以下知识和概念:

(1)告诉孩子纸币上面印的人是谁,背面的图案是什么地方;

(2)让孩子寻找币面上的国徽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告诉孩子这是我们国家货币的主要标志,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告诉他主币和辅币的概念;

(3)取一张有水印的纸币,让孩子迎着光观察纸币上的“奥秘”,同时告诉他水印和其他防伪标志的作用,然后另取一张,让孩子自己寻找。

游戏三:识别钱币图案

找出与纸币面额对应的背面图案来,并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1)1元纸币A布达拉宫

(2)2元纸币B人民大会堂

(3)5元纸币C南天一柱

(4)10元纸币D长江三峡

(5)20元纸币E万里长城

(6)50元纸币F桂林山水

(7)100元纸币G泰山日出

在教孩子识别钱的面值的时候,要涉及数、数值、数值单位的概念。一般情况下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数”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家长可以借认识钱的机会,强化孩子对数的认识,同时让孩子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及如何才能做到等值。

游戏四:懂得“等值”的概念

家长用五张1角的纸币试着和孩子换一张1元的纸币,孩子一般都会因为受到数量的蒙蔽而愿意交换,家长可以借此讲明“数量”与“单位”之间的关系;然后用正确的换法,比如用一张1元的纸币换两个5角的硬币或者纸币,用50元的纸币换成两张20元和一张10元的纸币,等等,让孩子懂得“等值”的概念。

让孩子体会钱的实际价值

认识钱币,不只是让孩子说得出钱币的面值,还应该让孩子知道它们所代表的实际价值。

很多家长都体会到孩子虽然能认识钱了,但是他们对钱数所代表的数量意义和功能意义往往不太清楚。第一种情况,比如孩子告诉别人说自己的那只本来很普通的铅笔值“10块钱”,或者一辆真正的汽车只需要“100块钱”;第二种情况,比如孩子不理解为什么妈妈会说“少去一次麦当劳,妈妈可以用省下的钱带你去两次公园”。

对于年龄还比较小、刚刚接触钱的孩子来说,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让孩子在认识钱的面额的同时,初步对数字包含的实际意义有所了解。

家长可以准备一些面额不等的硬币,和孩子一起用上文提到的方法拓印出几个硬币图案,比如若干个1元的,若干个5角的,家长可以在下面标注上金额,让孩子分得更清楚些。然后分别裁剪开。这时就可以让这些标注具体数额的硬币图案和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者零食“拉上关系”:比如,让孩子在一张纸的左边简单画出一个雪糕图案,中间画上一个等号,右边根据雪糕的实际价格(可以由父母提示孩子得出数额),比如2元,粘贴上刚才拓印后裁减下来的两张1元的硬币图案(当然可以再画一张雪糕,右边则换成一张1元图案和两张5角的图案,可以加强孩子“等价概念”的认识)。这样,孩子就可以比较直观地知道每件物品的实际价格。当这样的图画完成一定的数量之后,家长甚至可以替孩子设计一个小型的画展呢!

对于更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亲自体会钱的数值所代表的真正意义。比如,让孩子自己购买雪糕,孩子就会知道不同品牌、不同形状、不同口味的雪糕价格可能会有差别;在乘公共汽车时,让孩子去投币箱投币,让孩子知道路程远的话比路程近要花更多的钱;带孩子去儿童乐园时,让孩子知道10元钱可以玩哪几项游乐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自然会对金钱的数量和功能概念有越来越切身的感受。下面是一个娃娃的自述:

在我3岁之前,我不知道什么是钱,我也分不出硬币和纸币,它们和其他小物件一样,都只是我的玩具,我甚至可能随时把它们忘掉或者丢弃。

从我3岁开始,具有朦胧的金钱功能意识,不认识钱,但是慢慢地我知道钱可以换自己想要的东西,妈妈也开始教我认识钱了。

4岁多时,我的求知欲望很强,能从1数到10,甚至到20,但有时中间会间断,能以手指做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我只能认出5分钱硬币,或许也能认出其他如1角钱、5角钱等硬币,但是我对钱的兴趣不大,可能会用我喜欢的硬币向商店的老板买东西。我会吹牛,讲夸大性的故事,会吹得毫无根据。我告诉小朋友,我的奶奶今年120岁,我的储蓄罐里有100万元,我还能根据电视情节编异想天开的故事,但我知道这不是真实的,我也知道我自己在说谎,这只是表明我在长大。

5岁,我数数有进步,能数到20,能写出1~10的数字,但有些数字会写倒或写反,能把5以下的数字进行正确的加减;能叫出5分、1角、5角、1元硬币的名称,但我对钱的兴趣依然不大,只是认为它能买到我想要的东西,不过我在买东西时会先拿着硬币仔细看一会儿;存钱是什么我不知道。

6岁,我的算术又有长进,甚至能数到100,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不仅能叫出1元钱以下硬币的名称,还知道1元钱等于几个5角钱或几个1角钱。我喜欢钱,但老是把钱弄丢,依旧没有存钱的意识,经常将手里的钱花个精光。我有时不知道玩具是小朋友的,我喜欢就把它拿回来了,他如果喜欢我的玩具,我也会慷慨地送给他。我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孩子,一般不说谎。

7岁,1个一数、5个一数、10个一数地能数到100;能叫出所有硬币的名称,并且知道每个硬币相当于几角钱。对钱稍微有点兴趣,常向父母亲索要零花钱,将剩余的钱存起来以备将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知道那本书是小朋友的,我不再拿来据为己有,但有时爱拿一些不值钱的东西,如铅笔、橡皮等。

我马上就要上小学了,那个时候,我在学习方面的进步一定会很快,也会逐渐改掉一些关于钱的坏习惯。虽然,那只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坏习惯”。

§§§第二节钱是怎么来的

钱从哪里来

对于小孩子来说,“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很有趣,可是他们的答案却让大人们笑不出来。

英国心理学家曾经对100名3—8岁的儿童进行过调查,询问他们钱是从哪里来的。第一类回答是,钱是银行给的;第二类回答是,钱是从爸爸妈妈的兜里掏出来的;只有20%的孩子说,钱是工作换来的。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大部分孩子生活得相当优越,我们相信他们对“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会比一向重视理财教育的英国的孩子们更令人满意。

有个5岁的女孩被询问“钱从哪里来”时,她回答说“钱是搞活动时领导发的”。因为这个孩子看到过妈妈在年终联欢会上领红包的场面。

不知道年轻的家长们听到这样的回答是哭还是笑。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父母应试着说明钱是从哪里来的:钱不是谁发给谁的,钱是爸爸妈妈通过劳动换来的。

对这个道理,不光要说,还要让孩子理解。如孩子早上不愿早起或缠着父母不让离开时,家长可以说:“爸爸(妈妈)不上班,工作完不成,就没有工资了,没有工资就没有钱,就不能买吃的,不能买玩具了。”孩子虽然不一定完全理解其中的道理,却能知道上班与得到钱有关系,知道上班劳动(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家长可以随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向孩子传达“人们需要劳动,劳动才能换来钱”的道理。当家长带着孩子上街时,可以告诉他很多人都是在工作,如马路上的交通警察、清洁工人、停车处的管理员、超市里的售货员甚至快餐店里帮他点餐的服务员阿姨……家长可以趁机告诉孩子,这些人都是在工作,因此才会挣到钱,不工作的人是挣不到钱的,他长大以后也要自己工作挣钱。

在美国,每年四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带子女上班日”(Bring Your Daughter/Son to Work Day)。这是1993年由纽约的“女士基金会”创立的。最初面向8—12岁的女孩,由于这种“亲子”间的活动很受欢迎,于是男孩也加入其中,并且取消了年龄界限。

在这一天,孩子可以不去上学,而是由家长把孩子带到自己工作的公司,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工作,体验父母“上班”的情形。这一天,许多企业都提前安排这项活动所需的人员、设施,上班后,办公室到处可见充满快乐和新奇感的小朋友。他们可以在公司的安排下,参观父母的工作场所,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讲解不同部门的工作流程,甚至可以和家长做一些发传真、复印资料之类的简单工作。

这项活动立意很好,孩子们除了增长知识与见闻之外,还能亲自体会到父母“工作”的含义,从而真正了解到“钱是靠工作挣来的”。

中国的父母,也不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孩子参观一下自己的工作场所,或者让孩子做一天“小跟班”,相信孩子会对“工作”和“挣钱”的概念有新的认识。

在日本,有一句教育孩子的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但愿孩子们能尽快明白这个道理。

父母挣钱不容易

有一个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在班上是一个很积极的学生。有一天老师发动大家向灾区捐款,于是他马上站起来对老师说:“老师,我们家有钱,我可以捐款。”老师就问他:“那你准备捐多少啊?”他大声说:“捐5万!”他知道5万块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是别的同学都不可能捐的。

于是当天晚上回家他就对自己的爸妈说:“爸爸妈妈,我已经对老师说了明天要向灾区捐5万块钱,你们今天就把钱给我吧,明天我要带到学校去。”父母一听都惊呆了。这5万块钱是他们准备装修房子的钱,可是他们的孩子却并不知道这个钱的用途,更不知道这5万块钱是父母辛苦工作了几年才攒下来的。在他的眼里,父母赚钱似乎是很容易的事,因为孩子从没听父母说过挣钱如何如何辛苦,只是听父母提到过这5万块钱,于是就答应要捐出去了。结果害得父母很不好意思地去向老师解释。

比这种情况更常见也更糟糕的是,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小小购物狂”,经常向父母提出各种各样的物质要求。一进商店就缠着爸爸妈妈要这要那,不管家里需要不需要,让这些疼爱子女的父母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

绝大部分中国家长自身工作努力,在生活中也十分节俭;但是他们总觉得身为父母,自己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他们似乎不愿意也不想让孩子知道家长挣钱的辛苦和不容易,因此,孩子自然无法理解“5万元”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每一次买到零食或者得到新的玩具,在孩子看来,只不过是把钱从妈妈手里转移到售货员阿姨手里而已。

有一位聪明的妈妈,通过“延迟满足孩子要求”的方式,让孩子在“等待和渴望”中,体会到了妈妈挣钱的不容易。

一位小女孩看到别的小朋友有钢琴,她也想要一架,于是整天缠着妈妈说这件事。

妈妈并没有立刻满足她,她不想让女儿成为呼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小皇帝”,更不想让女儿认为买一架钢琴是多么容易的事。在她确认了女儿对学习钢琴的确有兴趣后,她认真地告诉女儿:“钢琴很贵,要用掉好多好多的钱,妈妈要认真地工作一段时间,把钱攒够后才能给你买,你得等一等。”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女儿一直记着妈妈的话。当她再次向妈妈提到这件事时,妈妈故意面露难色,十分抱歉地对女儿说:“对不起,钢琴实在是太贵了,妈妈今年的工作没有攒够足够的钱,能不能再等一等呢?”女儿虽然有点儿失望,但还是答应了妈妈的请求。

到了向女儿履行诺言的时候了,妈妈拿出3万元钱,故意叫工作人员将它们换成每张10元面额的,然后把一大堆钱带回家摆在孩子面前,告诉她要花这么多钱才能买到一架钢琴,而这些钱都是妈妈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挣来的。孩子看到面前的这么多钱,惊讶得张大了嘴。

就这样,妈妈通过自己的苦心,让孩子理解了一架钢琴的价值,孩子也很自觉地爱护这架钢琴,并非常认真地学习钢琴,也非常感谢妈妈,因为这是妈妈辛苦工作很长时间,用“很多很多”的钱买来的。

实际上,除了让孩子知道“家里的钱是爸爸妈妈通过劳动挣来的”这个基本概念以外,如果能够让孩子深入生活,了解到父母平时是如何辛苦工作的,体会到父母生活和工作的不易,孩子就会对“父母”、“工作”、“钱”、“自己”的关系形成一个全新的、更合理的认识,这对培养孩子的勤俭节约、珍惜和尊重劳动、理解和孝敬父母的好习惯是很有利的。这一点可以通过类似美国的“带子女上班日”这样的活动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