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西点式员工实训手册
27711900000003

第3章 没有任何借口(3)

不仅如此,你的这些做法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无疑是把自己推向了公司的对立面。不满和抱怨只能显示出你对公司的嫌弃,而不是发自内心关注。直到有一天你被解雇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可能换来的是“合同到期了,很抱歉,我们没有足够的职位”。

现在失业的那么多,你可以跟他们聊一聊。你会发现,他们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愤愤不平、寻找借口。也许直到现在他们都还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是他们性格上的缺陷给他们造成的麻烦。无论什么样的雇主都需要能够助他一臂之力的人,而不是冷眼旁观,只会抱怨的人。对于那些无所作为的人,碍手碍脚的人,让其趁早离开,这是商业上的规矩:基于自然的法则,奖赏只能属于那些得力的人。

很多事实表明,许多话挑明说跟你在背后议论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你在背后抱怨你的老板是一个性情乖戾的人,那么就等于说你对公司不满,而如果你当面跟老板提出他的性情暴戾,会使老板觉得你的确是舍身处地地在为他着想,他会去改正,也会更加信赖你。

要知道一个优秀的员工从不对任何人不满,从不抱怨任何人,他是个高明的人,能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恰到好处;他做着自己的份内之事,以忠诚、信任和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做着常人不可能做的事情。

没有任何借口、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并全力以赴,这才是优秀员工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7.积极承担,而不是说“办不到”

处于现今这个时代,如果说“办不到”,你将经常站在失败的一边。

——西点军校前校长丹尼尔·W·克里斯曼中将

在西点军校,一个学员绝对不能对自己的长官说“办不到”,因为说“办不到”的学员不是个合格的学员。而“办不到”却又是许多员工最容易寻找的借口,这一点令许多公司总裁为之而担忧。这种缺乏自信的员工,究竟能够做出多么出色的事情来呢?答案恐怕只有一个:“只要这个借口存在,他永远不可能出色!”

下面你不妨也检讨一下自身的观念。言语最能真切反映一个人对环境的态度。

习惯于消极被动的人,言语中就会流露出寻找借口、推卸责任的个性。他们常说:

①我已无能为力

②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③他使我怒不可遏

④他们不会接受的

⑤我被迫……

⑥我不能

⑦我必须

⑧如果

而积极主动的人则不会这样,他们常说:

①试试看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②我可以选择不同的作风

③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④我可以想出有效的表达方式

⑤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

⑥我选择

⑦我情愿

⑧我打算……

美国列克公司总裁在年终的一次员工大会上,讲了一个故事,其意在于告诉每位员工的意义!故事是他的好友彭皮尔讲给他听的:

有一次向彭皮尔的一位员工向他请假,因为他得随网球队到外地比赛。

彭皮尔问他:“你是自愿,还是不得不去?”

“我真的没办法不去。”

“不去会有什么后果?”

“他们会把我从校队中剔除。”

“你希望有这种结果吗?”

“不希望。”

“换句话说,你为了想待在校队所以要请假,可是耽误了你的工作,后果又如何呢?”

“我不知道。”

“仔细想一想,耽误了你的工作会有什么样后果?”

“你不会开除我吧?”

“是否开除你,我觉得这是次要的,就像你加入网球队是为了能打球,而不是担心会从校队中剔除。耽误了你的工作会有什么后果?”

“我想大概是失去工作的机会。”

“不错,所以你必须两相权衡,做个决定。我知道,换了我,也会选择网球队,但请决不要说你是被迫这么做。”

最后这个员工当然还是参加比赛,但却是出于自己的选择。

寻找借口、推诿责任的话语往往会强化宿命论。世界上的事有一半是取决于你的主观能动。当你积极地去选择和思考,你就一定能做得更好。所谓“没有办不到,只有想不到。”

你是一个怎样的员工呢?恐怕你也给自己寻找过各种各样的借口,所谓“办不到”正在其列。这是必须要加以改正的,因为你同样也看到了以此为借口、最后无所作为的许多个案。

任何一个优秀的员工,是不会在还未接受挑战的时候就先对自己说“办不到”,“办不到”与“不知道”不同,“不知道”一定是在经过了某一过程后得出的结论,而“办不到”则是在最开始就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否认。

8.说“我不知道”比找借口真诚

说“不知道”绝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丢脸的是为此而找借口,找借口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而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知道。

——西点著名教官托马斯·威廉斯上将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西点军校,学员面对教官的提问,只有四种回答。看似苛刻的要求,就是要学员明白,人生只有“Yes”or“No”,绝没有更多的借口让你选择,当“Yes”or“No”无法回答时,你就只能说“不知道”,反正是“没有任何借口”。

找借口就像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一样。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或许没有谁会教你找借口,但你却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它,并把它运用到工作中。或许你并未想过这些借口能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坏处,你只是认为这样说会给你们的心理带来些许安慰,或许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但不管怎样,有一点肯定是很清楚的,任何借口给自己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别人。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是暂时的,而给自己带来的却是永久的。

其实想想,很多事你并没有找借口的必要,即使你不会做某件事,也大可不必用各种借口来搪塞。这样并不能显示你有多能干,反而暴露了你的不负责。因此,很多时候,与其绞尽脑汁地寻找借口,不如明确告诉他人“我不知道”。

这不仅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表现。这在某些方面恰恰表现了一个人的自信。一般,只有在失去了自信的时候,人才容易为自己找到很多借口,这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

西点学员1890届毕业生詹姆斯·M·斯莱登的一次经历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他说:

在一次军事理论课上,教官组织了一场全班性的讨论。讨论会上,要求每一个学员都发言。首先,教官把整体情况说了一遍。轮到我时,我很轻松地把自己的这一部分过了一遍,因为在这之前,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当讨论转向另一个部分时(这一部分与我无关,而且我对这一部分也知之甚少),我开始走神,心里思纣着下一节军事演练课自己可以射中几个敌人。我的思绪飘到了远方,虽然可以听见团队的其他人在发表不同的观点,但话从我的头脑里滑了过去,就像水从指缝流过去了一样。

突然,教官问了我一句:“那么,詹姆斯,你对杰弗逊的观点怎么看?”我一下就回过神了。一时的,惊吓和害怕妨碍了我集中精力回忆刚才所讨论的内容。在西点军校练就的反应让我努力集中精神,我提出了几条一般性的看法。当然,我所说的也许只能算是马后炮。

如果我告诉教官“我没有什么把握——以前我没有看过这方面的问题”,我可能会好一点,甚至我这样说也行:“对不起,我刚才思想抛锚了。”我想他会理解的,他以前一定有过同样的经历,就像任何一个在课堂里开小差的学生一样。相反,我却想蒙混过去,结果便是自己信口开河了。

直到我毕业的时候,学校为我们举行了最后一次聚会。这次聚会既让人开心,又让人不舍,我们吃了很多东西,喝了不少啤酒。接下来教官开始给我们每一位学员分发带有开玩笑或具有幽默性质的礼物。至于我的礼物,他递给我的是一个可以摆在桌上的小画框,上面整整齐齐地印着教官威廉斯上将的至理名言:“只管说‘我不知道’。”

这是一条明智之极的建议,至今这个画框还摆在我的书桌上。

自信的人从来不为自己找借口,任何借口都表现为懦弱的一面。在西点军校,学员一入校就会接受了类似的训练,西点学员之所以如此优秀,可以说与这种训练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想成为“西点”式的优秀员工,在面对难题时,就大胆地说出“我不知道”,并寻求最好的解决途径,而不要试图为自己开脱。

9.别让“如果”成为口头禅

我教他们做一个只想“如何”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只想“如果”的人。

——西点军校著名学员和教官约翰·尤利斯中将

在西点,从来没有哪个学员面对教官安排的任务说:“如果……我就能完成任务。”在他们眼里没有如果,只有尽一切办法去努力执行。

“如果”是一种设想,设想有更多的外在条件辅助自己成功。因此,有的员工在失败以后,就常把“如果”挂在嘴上,逢人就说:“如果再多一点时间,我就成功了”;“如果没有他阻止我,我也不会这样”;“如果我有这样一个上司就好了”等等。然而,这不是对失败原因的正确总结,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这样下去,人们看不到自己的弱点,更不知道该如何改正,只是永远地企盼别人给他创设更好的条件。但对于喜欢“如果”的人来说,永远不会有最好,所以他也就只能永远假设下去。

美国西点军校的尤利斯教官在回答如何训练学员时说道:“我教他们做一个只想‘如何’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只想‘如果’的人。”

他指出了考虑“如何”和只想“如果”之间的差异。“想‘如果’的人,只是难过地追悔一个困难或一次挫折,悔恨地对自己说:‘如果我没有做这或那……如果当时的环境不一样的话……,如果别人不这样不公平地对待我的话……’,就这样从一个不妥当的解释或推到另一个,一圈又一圈地打转,终是于事无补。不幸的是,世上有不少这样只想‘如果’的失败的人。

“考虑‘如何’的人在麻烦甚至于灾难降临时,不浪费精力去追悔过去,他总是立刻找寻最佳的解决办法,因为他知道总会有办法的。他会问自己:‘我如何能利用这次挫折而有所创造?我如何能从这种状况中得出些好结果来?我如何能再从头干起,重振旗鼓?’他不想‘如果’,而只考虑‘如何’。这就是我们教给学员的成功程式。

“考虑‘如何’的人会很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因为他知道在困难之中总可以找到价值。他不把时间浪费在毫无禅益的‘如果’上,而立刻去思量具有创造性的‘如何’。他最后说,“如果今天世界上有更多只考虑‘如何’的人,你想想看我们会做出多少事来?”

所以,遇到困难和问题,遭受失败和挫折以后,把注意力放在“如果”上面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最为关键的是要想到“如何”二字,即如何摆脱困境,如何从失败中奋起,如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当然,每个人遇到的时机问题不同,回答“如何”的答案也不同,因此,我们不妨借鉴下面这个经理的做法:

一个被下属的“如果”搞得不胜其烦的经理在办公室里贴上了这样的标语:“这里是‘无如果区。”

他宣布,9月是“无如果月”,并告诉所有人:“在本月,我们只解决问题,我们不说如果。”

这时,一个顾客打来电话抱怨该送的货迟到了,经理说:“的确如此,下次再也不会发生了。”

随后他安抚顾客,并承诺补偿。挂断电话后,他说自己本来准备向顾客解释迟到的原因,但想到9月是“无如果月”,也就没有找理由。

后来这位顾客向公司总裁定了一封信,评价了在解决问题时也得到的出色服务。

他说,没有听到千篇一律的托辞令他感到意外和新鲜,他赞赏公司的“无如果”运动是一个伟大的运动。

没有任何借口,包括摒弃“如果”这样的假设。喜欢说“如果”对我们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借口的害处如此之多,希望那些爱找借口的员工,像上面例子中的经理一样,为自己设立一个“无‘如果’区”。

10.摒弃“找借口”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影响重大,而不好的习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会更大。

——西点的政治辅导员列柯曼

很多时候,“找借口”成了许多人的一种习惯。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一个青少年不求助于一些好的“借口”。然而,我们并不是生来就有这种寻找借口的习惯的。这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因此,对于一个进入西点学习的学员来说,入校第一课就是要摆脱这种坏习惯的束缚。西点学校的学员格兰特对这一切深有体会。他说:

我于1977年7月进入了西点军校。在正式上课前,我们必须参加一个为期7个月的基本训练,我们把那里称为“野兽兵营”。即使是在那时,我还是习惯于为自己找借口。不管有没有正当的理由,我都想找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为让我恼火的结果负责任,我认为一个好的借口对我是有好处的。我的这种想法在我周围的人中间很普遍,很多学员和我的想法一模一样。最后,我们在抛弃借口这一点上都成功了,否则我们也不能继续呆在军校了。即使这样,我们依然认为,去掉一个人寻找借口的习惯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最初,我们被禁止用高年级学员可以用的理由来为我们的错误或者失败辩解,不管是一群人还是一个人都不允许。因为这条禁令的存在,我们就得不断地说很短但是很有力的词语:“没有借口,长官!”下面就是《军号备忘录》军校四年级学员(在西点军校中这是最低的年级)手册上对这句话的详细解释:

要培养军校学员不找借口的习惯。在军队中决不允许为失败寻找任何借口。客观环境造成的原因可以用来进行解释,并提交上来,但是即使这样的解释被接受了,也永远不能被当作借口。(选自《军号备忘录》:“培养士兵习惯”部分)

不能以任何方式为自己寻找借口的观念正是在西点军校的经历中被强化了的。《军号备忘录》很专业,也很详细地解释了这个禁令的重要性:

西点军校学员在第一个七周的时间里要求进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在进入团队之前的这段时期,刚入校的学员要求进行必须的初级训练。在这里,刚成为学员的公民必须经过强化的纪律训练,这样才能产生一个有着高度纪律性、机动性的军事集体,才能有资格组成军校四年级学员的团队。这种训练的内容包括清楚、细致、果断的命令;对命令的正确的执行;严格但是公正的纪律;对管教的迅速反应;进一步训练包括服从训令的意愿训练,全面严格的体格训练,以及开始进行培养士兵习惯的训练。新学员的起床时间要受到全面的控制。每一个行为都要受到仔细地监督。注意细节和形象的完美要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军号备忘录》,1976-1980,第53-54页)

在最初进入西点军校的那段日子里,我因为过于恐惧和担心而没有领会到“没有借口,长官!”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就连自己在说这几个字时也是那么地言不由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慢慢地领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它其实是在鼓励新学员变得更加坚强,变得具有自我责任感。最终,“没有借口,长官!”这句话越说声音越有力,甚至成了一种断然的回答。曾经,总是去寻找借口这种习惯似乎是天生的一样,但是当我摒弃了这样的习惯后,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做得更好。

的确,没有人生来就能做得有多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你就得摒弃这种“找借口”的习惯,这也不是件多难的事,只要你愿意去做,就一定能做得到。让我们以西点“守则”共勉,一起走向辉煌的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