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是必然的,因为中国有上下连绵五千年的历史,又恰逢当代中国处在社会大转型的伟大时代;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且不说一些海归派人类学博士的归来,2009年第16届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将在中国召开,以及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仅就摆在我们眼前广西民族大学02级硕士研究生写的学位论文,读后一股欣喜之情涌上心头,这些人类学研究的“小荷”,不正是悄悄地向人们传递了中国人类学发展的信息吗?
选入《小荷尖尖》的这六篇论文都是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2级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这六位作者分别是罗彩娟、林海、陆进强、罗柳宁、陈婷和黄福东。每个同学都根据自己三年来所学到的人类学知识,较成功地完成了硕士论文的写作。六篇论文的研究主题分别涉及文化人类学的仪式和家族研究、经济人类学、法人类学、旅游人类学以及族群研究等人类学学科中不同的研究话题。选题可谓具有代表性,有很大的学术意义,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各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研究方向。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六篇硕士论文就是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幅画卷,相信读者阅读这六篇论文之后,定会有游览人类学这门学科的研究意象之感,若是初学者,更可从中增加对人类学的感性认识,如他们对各自调查地点深入的田野工作,这一人类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和他们用人类学知识进行分析的努力,都是值得一读的。此外,这六篇学术论文可以对即将撰写学位论文的硕士研究生们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因为这些论文大都是严格意义上的比较规范的学位论文。总而言之,不同的读者势必会从这些论文中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
文化多样性,反映在本书所选论文的文化表达也是多样的。具体来说,每位作者的论文都各有所长。首先,我要评述的是罗彩娟的论文,即《家族超度——大化壮族超度亡灵的民族志研究》,写的是一个壮族家族的超度亡灵仪式,全文共分六部分,以一个案例为主,对家族超度的具体仪式程序、仪式的原因、功能和象征意义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民族志研究。
这篇论文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的过程翔实而细致;资料翔实,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应验着理论,富有原创精神。具体的成果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论文的选题,罗彩娟选择了一个融汇了道教、佛教和自然宗教、神灵崇拜为一体的亡灵超度仪式为研究题目,并抓住了大化县壮族在丧葬和超度仪式中的“家族”性文化表演和表述这样一个特点,说明了作者具有相当的学术分辨力和学术感悟力。由于这样的选题有着复杂的宗教内容,从而显示出作者的学术胆识。
二是扎实的田野工作,做到了民族志写作的基本要求。作者前后多次深入田野地点,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的方法来全面地收集论文的资料。正是由于田野作业的长度和深度,才能使仪式(包括程序、细节以及相关的象征符号)的描述部分成为论文最为精彩的部分。作者对研究对象是十分熟悉的,而在描述中思路清晰,描写客观,体现了论文作者良好的科研素质。
三是作者良好的分析能力。表现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论文的第四、五、六部分中,充分显示了论文作者具有较为深厚扎实的理论素养和逻辑分析能力。尤其是作者在这部分的理论表述中,既表现出现实关怀的学术精神,又体现了多学科知识深透与融合的学术广度和深度。从论文的分析部分看,作者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文化人类学的一般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其基本的研究方法。
四是完整的体例结构。逻辑缜密而严谨,行文流畅,论文也兼具多种资料,如历史资料、宗教知识、民间智慧、口述传统和民间巫技等,可见罗彩娟为完成论文所下工夫之深。
林海的《从稻作发展看农民的经济意识变迁》是一篇经济人类学论文。这篇论文研究广西某村的经济意识变迁情况,突破了经济学研究中仅仅关注经济本身的局限,转而关注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思想意识问题。这是一个新颖的主题。同时,正如作者指出的,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的发展困境是因为农民的经济意识未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但农民的意识又是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相关的,农民的发展应该是他们的主动性追求,而不是一种对政府工作的被动接受。因此,研究农民的经济意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制定和农业发展的具体指导有实际意义。作者通过对一个具体村落的案例研究,分析了当地农民在土改前的集体生产时期和分田到户后家庭承包责任制时期的经济意识的变迁,指出了农民在集体化体制下的经济意识中具有“道德经济”的特点,但并非农民是非理性的,而是在这样的体制下农民无法真实表达自己的经济意识。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民的经济意识得到充分地展现,同时具有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意识的特点。农民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方面的意识已经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的商品经济意识。影响这些经济意识变迁的因素很多,有国家的行政力量、科技因素、自然环境以及市场和传统的力量等。通过研究,作者还预测出农民经济意识的未来发展趋势,那就是,“道德经济”成分的减少和“经济人”成分的增强,“理性”成分的增加,农民的经济意识将更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该文为经济人类学的农民研究提供中国的研究案例,并为经济人类学的农民经济意识研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是这篇文章的学术贡献所在,特别值得一读。
此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擅长于质的分析,传统的方法基本都是进入一个村庄后,进行参与观察和深入访问来获得原始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质的分析。该文除此之外,运用量的分析方法也是一大特色,这更接近经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也许只有量化的数字最能说明经济问题。而林海是本校2002级惟一一个提前进行硕士论文答辩的同学,也就是在2004年5月,他提前一年跟2001级的毕业生同时进行答辩,并通过了答辩。在短短的两年硕士学习阶段结束前,他就完成了别人三年才完成的学位论文的撰写,可见他的学术功底较深,这也得益于他在大学本科四年的民族学专业学习的知识积累。这对他来说,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陆进强研究的是瑶族的石牌制与民族法制建设关系,他是为了回答盘村的新石牌制的历史、功能以及它是如何达到控制社会的目的,及其对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意义等问题而选这个题目来研究的。作者通过田野研究,并以13个案例为资料来说明瑶族新石牌的产生、内容和运行状况等,分析了新石牌的性质、运行机制以及新石牌的命运等问题,认为新石牌起到了盘村社会控制的达成和社会秩序的重构作用,以及新石牌对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立法、普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法人类学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民间习惯法也越来越成为人类学关注的对象。这篇有关瑶族习惯法的研究在关注地方法律与国家成文法之间的关系方面有所创新,没有局限于石牌制这一地方法律本身的解释,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讨论地方法律对国家成文法具有的意义,从而打破了过去对地方法律的偏见。无疑对我们今天如何更好地对待习惯法、村规民约等地方法律在维护社区秩序上所发挥的作用提供新的视角,对法人类学关注的读者可一睹为快。
罗柳宁的论文《壮侬互动:现象与动因》是以那坡县平孟镇念井屯跨国民族为例来探讨族群认同问题的文章,角度十分新颖。该文运用22个个案,生动地给我们展示了跨国民族——壮族与越南的侬族之间在语言、生产生活、经贸、姻亲等四个方面的互动图景及其族群认同,并对其互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作者较为熟练地运用了族群认同理论中的原生论和工具论以及巴斯的边界论来研究跨国民族的认同问题,并对他们的认同提出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多元认同——在不同场景下的族群认同、地域认同和国家认同,这三种认同之间又密切相关,国家认同涵盖了地域认同和族群认同。这对族群认同理论作出了贡献。
该文的一大特色是它把故事性描述融合在严肃的学术论文里,在民族志的写作方法上是个突破。其实,人类学的写作并非一定要用正规的、不带感情的语言来建构,只要能表达作者的观点,在语言形式和文章的编排上都可以灵活掌握,带有文学色彩的学术作品也许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
陈婷的《瑶族传统文化与生态农业》一文是以恭城县一个瑶族村落为例子来展开论述的。瑶族传统上是个以刀耕火种为主的游耕民族,长期以来,这种游耕的生产方式被认为是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的。也就是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势必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从而影响人类的永续发展。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正是想对这种传统的成见提出质疑,并通过实地调查恭城县的瑶族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就是从解放初的刀耕火种方式到20世纪末以来以沼气带动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变迁,指出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时代,人们构建了一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传统哲学,也就是环境保护的意识;新的生态农业模式从实践中体现了保护环境的效果,有益于生态平衡。同时,作者还从传统文化中找出许多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精髓,认为传统文化并非完全与现代化相冲突,从而提出自己独到的解释。陈婷从经济人类学、生态人类学的观点进行论述,除了关注人们的经济行为外,还详细考察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是难能可贵的。
黄福东的论文《民族旅游中文化的表述及真实性问题——龙胜细门红瑶旅游的发展》,是在回答旅游中的表述与真实性的问题时,探讨表述与真实性在我国正在发展的少数民族旅游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它是怎样产生的?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又将如何演变?并探讨研究旅游中的表述与真实性问题对今后我们开发少数民族旅游的指导意义。该文以恭城县的一个红瑶村寨旅游开发为调查对象,深入描述了导游和村民在该旅游景点的表述和展演,他们的表述具有“真假参半”的特点,同时还对村民在旅游开发前后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进行对比,发现了当地群众在旅游开发后,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村民的经济意识也逐渐提高,表现在他们向游客兜售自己从桂林市批发来的各种民族工艺品。论文还对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关心旅游业发展的读者想必会有兴趣。
写到这里,本文似乎有过于褒扬之嫌。然而我们应看到,这些论文都是他们三年来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的积淀,是他们跨入人类学学科门槛后的成果,对之进行再多的肯定也不为过。正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一样,谁又能否认终有一天这些“尖尖角”会绽放为美丽的荷花。正是对他们的肯定,才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当然,我们也以客观的眼光发现论文中存在许多的不足。如有的论文在文字表述上过于口语化,欠缺学术上的严肃性,注释不够规范;有的论文田野资料不够充实,许多统计数据都是官方的,应该对村落里做一些统计调查;有的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了解不深,从而导致理论分析上的粗浅。所有这些都需要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不断提高,不断进步。而我们对他们的学术前途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期望能看到这些“尖尖角”绽放成美丽的荷花!
正因为这种期望是中国人类学的希望之所在,故将这本硕士论文集取名为《小荷尖尖》,以寄托人们对中国人类学新生代的期望。
徐杰舜2006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