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你投资在一个利率18.7%的债券上。而它所支付给你的利息又可能再赚到18.7%,听来很吸引人,而那正是华伦买下的华盛顿邮报股份,一个年报酬率18.7%的股票,并且年复利累进了20年。
巴菲特承认在过去的20年,即使他偶尔会用超出其实质价值的市场价格卖出持股,但他仍继续持有该项投资,因为那是个杰出的企业,也因为他知道要充分发挥累进的神奇效果,必须持有该项投资一段长时间。
他投资政府受雇人员保险公司(Goverment Employees Insurance Company,GEICO)时也有类似的状况。巴菲特大约在1972年时获得价值45713000美元的GEICO股票。到了1995年,这些股票大约价值1759594000美元,给了巴菲特一个约17.2%的年累进报酬率。GEICO是另一家巴菲特认为表现杰出的企业。(事实上,他是如此的喜爱GEICO的股票,于是在1996年买下该公司其他股权。锦上添花,好事一桩。)
他也喜欢以可口可乐作例子。可口可乐在1919年以每股40美元公开发行。如果你当时用40美元买到股,并且持有它直到1993年,包含再投资所有的股息,你的一股股票价值会成长到超过210万美元,投资的年累进报酬率约为15.8%。
遭遇到价值实现的问题,巴菲特才开始认清格雷厄姆“不论本质购买任何公司”的哲学是愚蠢的,并开始将费雪和慕格的杰出企业扩张价值理论整合进他的哲学中。
(二)选购优秀公司的好处
一个人在一生的投资生涯里,要做对几个投资决定不很难,但要作出千百次正确的投资决定,即使不是困难,也很烦人。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很喜欢那些能够自己帮忙动用资金的优秀公司。
试想,如果东方人做生意,每年不但能赚50%,而且又能将盈利放进生意里,继续以50%成长,那威力该有多大!这就是一般生意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我们就必须把赚来和存下的资金,交给懂得这么做的公司,而不是将之丢进投机的无底洞里。
诸如麦当劳、肯德基、百事可乐、可口可乐、迪士尼、吉利刮胡刀、The Gap服装店、沃玛百货等,都是这种有能力将盈利用作“再投资”的优秀公司。
巴菲特说,选对了公司,可以让你避免需要作出无数个正确的投资决定,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的几家公司,在未来五至十年里,将会因全球市场大开放而大幅度扩展。有些甚至是很懂得在股价偏低的时候,趁低买回公司的股票。
在股市偏高时买回公司股票的主管是想要获得巨大的认购股权兑现盈利,但在股市崩溃时还敢大事买回本身股票的公司(如可口可乐是最佳例子)却是使股东直接得益的最佳方针。这是因为你手上的股票占有公司的股权比率,已经宣告增加了,也意味着接下来的公司盈利,属于你的部分也已变大了。
巴菲特常爱强调,这些优秀公司在股价偏低时购回股票,是比发出股息让股东们自己投资更好。
很多商家,他们本身也不认为几十年来自己所享有的生意投资报酬率将会继续下去,尤其是在经济开放下,行业竞争情况明显的将会改变。因此,大家的生意虽要继续,但切记把盈利投入这些优秀的公司,让资金去高速的钱滚钱。即使有一天自己不做生意了,这些优秀公司还是在帮我们做生意,我们是它们的老板之一。况且,这些公司是属于未来的。
(三)寻找卓越企业的方法
1.避免商品型的企业
为什么巴菲特不愿意投资在商品型的企业里呢?
巴菲特避开商品型企业的道理很简单。商品型的企业的顾客群不是消费者,而是其他的公司。这些公司不像消费者有消费人性那样,会对品牌产品日久生情、变成情有独钟的现象。反之,它们完全是以价格和品质来作采购标准的。因此对于投资人而言,形成了不但是很难注意多个行业里的动态,而且竞争更是激烈,导致盈利很小。一不小心,顾客就会转换供应商了。这不是顾客不讲人情,而是如果他们讲太多次的人情、向你取更贵的货,他们就会被自己的行业竞争者击败而倒闭。
我们常看到,商品型的企业一不小心,就会被取代。
更糟的是,商品型的企业的命运并不完全是由自己主宰的。劳工成本就是一个例子。所以我们看到了各种工业从先进国移到发展中国家,接着转到落后国家的现象。
要想清楚了解他的思考模式,我们现在对这类企业作更进一步地探讨。
当我们谈到商品型的企业时,我们说的是:一个企业所生产的商品,价格是消费者最主要购买的因素之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最简单而明显的商品企业是:(1)纺织业,(2)食品原料如:玉米和稻米,(3)钢铁业,(4)天然气和石油公司,(5)木材业,(6)制纸业。
这些公司所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面临强劲的竞争,价格是影响消费者选购的惟一因素。
即使石油公司企图让我们相信某一个品牌比另外一个更好,然而当我们在买汽油的时候,仍然是以价格为依归。价格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同样的产品还有水泥、木材、砖块、记忆体以及电脑的处理晶片(虽然英代尔(Intel)改变这种现象,而附与处理晶片的品牌识别。)
让我们面对这个事实,你所购买的玉米来自于何处并不重要,只要它是玉米,而且口味像玉米就可以了,由于玉米市场强大的竞争导致利润非常微薄。
在商品型的企业当中,低成本的公司将会取得领先的地位,这是因为低成本的公司在定价方面有较大的自由,成本愈低,利润就愈高,虽然这是个简单的概念,但是却有非常复杂的意义,因为要降低成本方面就表示公司在生产制造方面必须不断求进步,以保持领先的地位。这需要资金额外的支出,而消耗掉保留盈余,并因面造成研发新产品以及收购新企业速度的降低,而这两者能够增加公司的价格。
其中的过程通常是这样:A公司在生产制造的过程当中,做了某些改进以降低成本并增加收益,于是A公司降低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增加边际效益,企图由B,C,D公司手中瓜分更多的市场。
于是B,C,D公司开始将市场拱手让给A公司,因此他们只好和A公司一样不断改进生产过程,B,C,D公司于是开始降低价格,以与A公司竞争,因此就削减A公司因为改善生产过程而得到的利润,恶性循环就于此开始了。
有时候对某种服务和产品的需求,超过它所能供应的,就像安得鲁飓风横扫过佛罗里达,摧毁了数以千计的房舍,而使三夹板的价格一飞冲天。此时,所有的厂商都能够得到实值的收益,但是需求增加通常也会导致供应增加,一旦需求疲弱,过度供应也会造成价格和利润的再度下跌。
此外,商品型的企业也会完全依赖管理阶层的品质与智慧去创造利润,如果管理阶层缺乏眼光,或是浪费公司宝贵的资产。误用公司的资源,就会丧失它的优势,而在强劲的竞争下,终于导致破产。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商品型企业的未来成长空间非常小,由于价格的竞争,这些公司的利润一直很低,所以公司较缺乏经费扩充企业,或是投资更新、更有赚钱能力的企业,第二,就算他们设法开始赚钱,资金通常用来更新工厂的设备,以保持竞争的能力。
商品型的企业,有时为创造市场区隔,运用广告轰炸消费者,让消费者以为他们的产品胜过竞争对手,在某些例子当中,产生为保持领先优势,就必须做相当幅度的修正,然而问题是不论商品型的商品做多少修正,如果消费者选购的惟一标准就是价格,那只有低成本的公司会取得领先的地位,而其他的人只能不断挣扎求生。
巴菲特喜欢举柏林顿企业(Burlingten)的例子做为不良投资的例子。那是家纺织厂,生产商品型产品的公司。
1964年,柏林顿企业的营业额是12亿美元,股票营业大约30美元一股,从1964至1985年间,公司的资本支出大约30亿美元,或是每股100美元,为的是要提升公司的效率购更多的钱,资本大部分的支出都用来改善成本、扩充设备。1985年公司的营业额是28亿美元,由于通货膨胀而丧失不少销售机会,收益也比1964年大幅减少,1985年股票每股34美元,只比1964年高一些,公司21年的营运以及花了投资人30亿美元,却只让股东的收益获得些微的增加。
柏林顿的管理阶层是纺织业界最能干的一群人,但是问题是在于这个工业本身由于过度的竞争,使得经济层面表现不佳,而造成整个纺织业实质上的生产力过剩,这就表示在价格上的强烈竞争,造成较低的利润,这代表表现不佳的股票以及失望的股东。
巴菲特喜欢说,当杰出的管理附阶层碰上了不良的企业,通常是不良的企业依然保持原状。
要认出商品型的企业并不难,他们通常销售许多其他企业也在销售的产品,它们的特色包括如下七个方面:
(1)低利润:低利润是价格竞争的产物--一家公司公司降低产品价格,以便与另外一家公司竞争。
(2)低回收率:美国公司的回收率大约在12%,任何低于这个数字的企业就可能是属于商品型。
(3)缺乏对品牌的忠诚度:如果你所买的产品其品牌意义不大,你买的可说是商品型的产品。
,(4)大量的生产者:走进任何一家汽车用品店,你会发现有7、8种不同品牌的油品,这些都卖同样的价格。由于众多的生产商,产生了竞争,而竞争导致低价,面低价又使得利润降低,面低利润就使股东的收益减少。
(5)实质生产力过剩:任何时候业界发生实质生产力过剩的现象,就没有人能从需求增加当中真正获利,一直到生产力过剩的现象消失,价格才会开始回升,然后当价格开始回升的时候,管理阶层又蠢蠢欲动开始想要成长,在他们的脑海中企业帝国的伟大形象开始形成,由于口袋中有股东所托付的资本,管理阶层最后会为这些异象采取行动,他们会扩充产能,而造成生产力过剩。
问题是其他的企业也有同样的想法,于是所有的人都开始扩充产能,生产力过剩的恶性循环又开始了,生产力过剩代表价格上的战争,而价格的战争代表利润的降低。
(6)变化不定的利润:真正能够让你辩识商品企业的方法是利润变动剧烈,研究公司过去7至10年间每股盈余变动的情形,你会发现它上下振荡,这是在商品型态企业中常有的现象。
(7)收益几乎完全仰赖管理阶层有效运用公司的资产,一旦公司的收益主要依赖公司运用资产的能力。譬如说工厂和设备,而不是依赖无形的专利、着作权以及商标,你就应该怀疑这家公司有可能是属于商品型态的企业。
巴菲特警告说,如果价格是选购商品惟一考量的因素,那么你很可能就是和商品型态的企业交易,因此这家公司很可能长期所能提供给你的只是一般的利润。
2.找出值得投资的优质企业
了解公司生产什么产品与该产品如何使用,是巴菲特的先修课程之一。他喜欢的企业是,该公司产品并不会因为科技的进步而遭淘汰,这就表示许多科技产业公司已被拒于选择之外。而这并不表示用巴菲特的理论就不能投资这些公司了。巴菲特的意思是如果你不了解他们生产什么产品,你最好不要投资。
其中的诀窍是你了解你投资的是什么,而从不会迷失在竞争的漩涡中。这当中没有假设,也没有但是等不确定的成分。你必须了解这个游戏的本质,了解企业的本质是了解企业潜在经济状况的本质。而它的经济状况也可以让你分辨出,这是商品或是消费独占企业型态的公司。它也可以告诉你管理阶层是否有能力将保留盈余转入再投资,转而嘉惠投资人。而它也将告诉你公司值多少钱?以及是否可预测公司未来盈余趋势的概念。预测公司未来盈余趋势,是你计算公司价值的关键。
因此,你需要投资建议吗?从日常生活开始,分成两大类。一是商品形式的企业,另外一类是消费独占的企业形式。其中有些是公开上市变易的企业,也就是说你能够透过集中交易市场买卖这些股票。然而也有一些仍是企业主私人拥有,你根本投资无门。
可能你每次工作后总是要喝可口可乐,由于可口可乐风行全世界,你可以说它是消费独占的事业。你读的华尔街日报,也是消费独占的事业。你的汽车必须加油,这是商品。你可能用香奈儿香水,这是消费独占的事业。或者你是B&D小家电(Black & Decker)的爱用者。你仔细观察每天生活的点点滴滴,你会看到许多企业品牌在你生活中。汽车技师了解汽车业,医师了解医学业。药师了解制药业,而在便利商店柜台后的服务人员,能不假思索的告诉你哪种饮料、啤酒、香烟或糖销路最好,而他可能一辈子也没读过一份分析报告。
一家电脑公司的推销员打电话给你,告诉你该公司销路最好的电脑及最热卖的软体是什么。如果你在电脑贩售店工作,你明了除了苹果以外几乎所有的电脑都用视窗95的软体,你可能会有预感,生产视窗95的人可能蛮赚钱的。做一点点小的调查,结果你的答案是制造视窗95的微软公司值得投资。
假如你手上有很多你都了解的企业,也就是等于有许多个潜在的投资价值。
三、寻找具有消费者独占的公司
众所周知,巴菲特只投资于具有良好赚钱能力的公司,也就是他能合理地预估未来收入的公司。在他所有投资的岁月当中,巴菲特可以找出许多这样的公司,他发现这些公司都生产一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是属于他所称之为消费独占的型态。
(一)消费独占型态企业的投资价值
在1938年,一位仍在学习投资的学生劳伦斯·彭博(Lawrence N.Bloomberg),他是约翰霍福金斯(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大学的博士班候选人,他正在撰写一份论文,有关消费独占型态的投资价值,该篇论文名为“信誉的投资价值”,把具有消费独占型态与商品型态的公司的投资价值做了一番比较之后,彭博认为是消费者的信誉造就了消费独占的型态,他写道,虽然信用是触摸不到的,但是它和公司紧密结合在一起,因为这样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具有某种特殊的吸引力,因此造成消费者紧紧跟随该公司以及所生产产品的脚步。
彭博认为消费者的信用主要是指一个企业具有良好的地点,彬彬有礼的员工,快速的服务以及令人满意的产品,同时他也认为,广告也能打动顾客,使其牢牢记住某一项特殊产品或品牌,或者,由于拥有某种神秘的制造过程或专利权。这家公司就能够提供一种很特别,或者稍有一点不同的产品--想想可口可乐的神秘制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