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股道酬勤
27820200000028

第28章 拜师篇:巴菲特,那老头儿(3)

巴菲特和盖茨这一对年龄相差近20岁的好朋友,不但在事业上共同前进,而且在慈善行动上步调是多么一致。这一对老兄老弟给世人树立了光辉榜样,必将为后人传颂。

巴菲特和他的孩子们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三字经里也说,夫妻顺,父子亲。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巴菲特蒸蒸日上的事业,也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家庭。

巴菲特夫妇有三个孩子,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但没有一个能够坚持把大学读完。作为父亲的巴菲特,虽然非常希望孩子们能坚持读完大学课程,但对他们并未过多责备,他很尊重孩子们的选择。

大女儿苏珊·巴菲特1953年出生,被人称赞为“小巴菲特小姐”的苏珊,她先是在《新公众》杂志社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担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节目编辑的行政助理,后来她在加利福尼亚一家21世纪公司担任执行总裁的助理,再后来她回到了奥马哈,并致力于巴罗丝·布拉姆金中心发展为表演艺术基金会的工作。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苏珊总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会轻易向父亲求助,她一生并不富有,但她有理由相信,靠自己的劳动赚来的钱养活自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在很多人眼里看来,因为是巴菲特女儿,苏珊一定很有钱,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一次苏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不理解,当我父亲开出一张20美元的支票,他给我兑换成现金的心情。如果现在我有2000美元的话,我会马上还清我所有的信用卡账单。”

大儿子霍华德·巴菲特是一名共和党人,而他的父亲是一名民主党人。霍华德曾担任过一届道格拉斯县委员会主席,任职期间,积极倡导帮助穷人、并积极参加活动。霍华德对农业、环保、公共事业竭尽全力,尤其酷爱农业,他上了一年大学就退学了。买了台推土机投身农业,后来他从父亲手里以3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一个农场,成为了一个农场主。霍华德当了农场主,但并不轻松,他必须按期缴纳租金,否则立即收回。这对于退学不久的他来说,艰难可想而知,但艰难的处境往往更能锻炼人,巴菲特一家的朋友迈克尔·延瑞评价霍华德说:“他非常聪明,在政治上具有高度的敏锐感,但尤为重要的事,他继承了父亲身上那种诚实、正直的美好品质。”闲暇时,他周游世界,拍摄各地的野生动植物,拍摄的照片发表在《野生生物资源保护协会》、《世界图书发行》等杂志上,还出版了一本名为《生物与形象》的书。

小儿子皮特·巴菲特1958年出生,是一个音乐天才,姐姐苏珊说:“无论学习什么乐器,皮特都能轻松学会。他7岁那年,连乐谱都没见过,但当他坐在钢琴前开始弹奏时,比我这个已经上了8年钢琴课的姐姐弹得还要好。”现在皮特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兼生意人。他经常带着他的15人乐队为群众演出,巴菲特亲自到场观看,他对儿子的演出大加赞赏,并对儿子说:“我们干的都一样。”

尽管巴菲特很爱他的孩子,但在物质上并不会给予过多的帮助和支持,巴菲特从来不会在孩子们身上大量使用金钱,更不会让他们大肆挥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巴菲特已经教会了他们要依靠自己,独立地生活。当孩子参加工作后,巴菲特完全断绝了对他们经济上的资助。

父亲对慈善事业的关爱也深深地感染了他的孩子们。巴菲特曾向他们表达过,他的全部财产将捐献给慈善机构,巴菲特给孩子们的公开信中说:“我想我很幸运,我的三个孩子能用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为身边的人作出些贡献。”虽然没有明显,但巴菲特却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孩子们亲自管理自己的财产,并引导他们做慈善事业。

巴菲特将自己的财产300亿美元捐赠给了慈善事业,他给每个子女10亿美元。

大儿子霍华德说,在获得父亲10亿美元基金的同时,他就决定把这项基金投入到拯救印度豹的行动中。他还利用这笔钱在南非购买了一块地,建立了一个印度豹保护基地。

另外,霍华德在对抗全球饥饿问题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有一次去非洲旅行,他亲眼目睹了非洲人民由于饥饿生活在死亡线上,真正感受到了那里生活条件的艰辛,在旅行中,他看到一些贫穷的农民放火清理土地。这使他深切地感悟到,只有先解决非洲人民的粮食问题,才能更好地保护非洲的环境。也是从那个时候起,霍华德决定终身投资农业,人类历史上最有效益、最能造福于人类的行业。他说:“在莫桑比克,和一名农民聊天时,我的双手一直放在泥土里。全世界的农民都是一样的,我们只关注土地。”

紧接着,霍华德找到比尔·盖茨,并与盖茨商议建立基金会合作,开始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抗旱玉米的研究上,着力培养非洲农民学习土地管理的技术,并投资改善当地农作物种植和收割技术。

霍华德很像父亲,他倾心自己的一切,在农业、环保和公共卫生事业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他,无疑是对世界最友好的一个。

小儿子皮特则用父亲给的10亿美元建立了NoVo基金会,它主要是帮助女孩对早婚早孕、婚前性行为和不安全的性行为说“No”,并在西非成立保护女孩计划,防止当地的女孩受到暴力侵害。

巴菲特的长女苏珊,用父亲给她的10亿美元在奥马哈创建了舍伍德基金会,重点是对奥马哈的学校和教育系统进行援助。

巴菲特这样对待他的孩子们,因为巴菲特的血液里流淌着母亲节俭勤奋的血液。

巴菲特的父亲大学毕业后,在银行当股票经纪人。1929年美国出现经济危机,股市崩盘,银行倒闭,便失业在家。后来自己创办了一个股票经纪公司,一开始生意冷清,前四个月甚至一单生意也没做成。巴菲特的母亲是个勤俭持家的人,她为了省下坐公交车的钱,步行几十里去商店买东西。

后来父亲生意好了,买了大房子,好车子,生活条件好了,巴菲特的母亲还是保持着勤俭的生活方式。给孩子们买东西,都只是买大减价后又减价不能退不能换的特价商品,而且只买生活必需品。母亲的生活方式对巴菲特有很大影响,巴菲特对母亲的孝顺有口皆碑,巴菲特一生节俭,但在母亲80岁生日时,巴菲特买了一辆凯迪拉克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母亲,在给自己买一台健身脚踏车时,也不忘给母亲送去一台。巴菲特的母亲说:“巴菲特送给我一辆凯迪拉克作为我80岁的生日礼物,我只开了8000英里,但我在健身脚踏车上骑了19100英里。”

巴菲特妻子苏珊病重住院期间,他一直照顾妻子,过去巴菲特忙于工作,总是妻子照顾自己,巴菲特学习了妻子好多优点,学会了照顾别人,巴菲特对妻子的爱也感动了好朋友盖茨,盖茨妻子梅琳达给巴菲特的贺卡这样说:“谢谢您让盖茨明白了他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所有爱他的人而活,盖茨能有你这个朋友真的很幸运。”这也使巴菲特明白了一个人的成功标准并不在于你有多少钱,而在于有多少人在真正地关心你。

这就是巴菲特的一家,一个伟大的父亲和他的孩子们,一个崇尚节俭勤奋、自强自立、致力慈善的家庭。

巴菲特和他的恩师

走近和认识巴菲特,不能不了解巴菲特的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1894年5月9日生于伦敦,婴儿时,父母移居纽约。20岁时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格雷厄姆熟练希腊文和拉丁文,对数学和哲学很感兴趣。

大学毕业后,格雷厄姆在纽约经纪公司当了一名信息员,周薪只有12美元;后来由于工作出色,升职为研究报告撰写人,不久升为合伙人;到1919年25岁时,年薪已高达60万美元。

1926年,格雷厄姆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他也未曾躲过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公司遭到破产。此后,他认真反省,在用4年时间伙同戴维·多哥写下了古典投资学上的经典《证券分析》。1934年该书首版,《纽约时代》杂志发文这样评价这本书:“这是一部基础雄厚,成熟而又谨慎的著作,是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的完美结合。如果说这部书带来了什么影响的话,那是由于它使投资者们的思想立足于证券而不是立足于市场所引起的。”

格雷厄姆在书中提出了解决如何购买普通股票才符合投资意义的方法论。提出了买卖股票的时机及“安全边际”概念,他认为,以不超过净资产价值2/3的价格购买股票或购买市盈率低的股票的方法可以经常使用。他解释说,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法。

这部书,对巴菲特来说,视如圣经,早期的巴菲特完全模仿和实践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策略。

格雷厄姆和他的学生巴菲特都是极为成功的投资大师,而且都是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而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

两个人都连续四十年在投资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格雷厄姆经历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1929年熊市行情,巴菲特却经历了1970~1980年的滞胀年代。

巴菲特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一名初级职员时,他对1926年~1956年间,即公司整个历史的套利交易所进行详细研究。他发现来自套利交易的年平均收益率为20%。巴菲特吸收了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所使用的这种套利交易的窍门。从那以后,他在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这种方法加以完善。

1954年,位于华尔街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这个让巴菲特梦寐以求的公司,终于接纳了他,圆了他和他的老师在一起工作的梦。

巴菲特只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干了两年。作为公司总裁,格雷厄姆从来没有给过巴菲特投资的机会。后来巴菲特回忆说:“大概他从来没有意识到,但这恰恰是我和他待在一起,感到沮丧的原因,他对金钱没有强烈的要求。”

格雷厄姆倡导,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来看,投资股票是最明智的选择。巴菲特非常认同自己老师的这一观点,巴菲特说:“你购买的是公司,而不仅仅是公司的股票。”

既然买的是公司,那么就要研究公司。所以,当有人问巴菲特每天工作时间干什么时,巴菲特说:“我的工作是阅读,阅读很多上市公司的资料,尤其是这家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在巴菲特的办公室保存了几乎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有人认为,那么多上市公司,哪能看得过来,巴菲特说:“很简单,按照字母顺序,从第一家公司的年报开始看起。”

格雷厄姆关于“市场先生”的理论,最受巴菲特推崇。格雷厄姆说:“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但市场长期是一台称重机。”意思是说,“市场先生”把票投给谁,完全取决于他的情绪,股市就是一台称重机,因为股价经过长时间的波动,最终会回到其内在价值上来。所以,只有认清了市场波动的规律,就可以利用市场规律而战胜“市场先生”,才不会被“市场先生”的情绪左右。巴菲特说:“关键是利用市场,而不是被市场利用。”巴菲特认为,战胜市场的前提是,你比“市场先生”更了解一家公司,能够比“市场先生”更加准确评估出公司的真正价位。否则的话,你就不要和“市场先生”玩股票投资游戏了。巴菲特告诉我们:“‘市场先生’是你的仆人,而不是你的向导。”

格雷厄姆教导巴菲特,不要做投机,而要做投资。并且给巴菲特解释二者的区别:“投资是一种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有指望保本并能获得满意收益的行为。不满足这些条件的行为就被称为投机。”

不要关心股价涨跌的价差,而要专注于评价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寻找那些价值明显高于价格的股票,低价买入,长期持有,直到价格回归于价值。

我的工作是阅读

在1999年股东大会上,查理·芒格说:“我认为我和巴菲特从一些非常优秀的财经书籍和杂志中学习到的东西比其他渠道要多得多。我认为,没有大量的广泛阅读,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投资者。”

巴菲特将他的日常工作形象地概括为:“我的工作是阅读。”巴菲特之所以能够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是因为他每天都大量阅读上市公司业务与财务相关的书籍与资料。他平时阅读最多的是各类企业的财务报告。他说:“我阅读我所关注的公司年报,同时我也阅读它的竞争对手的年报,这些是我最主要的阅读材料。”“我看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大部分是不公开的)的态度,与我看待冰山一样(大部分隐藏在水面以下)。”

巴菲特常常喜欢把阅读和调研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分析、比较。他说:“你可以选择一些尽管你对其财务状况并非十分了解但你对其产品非常熟悉的公司。然后找到这家公司的大量年报,以及最近5到10年间所有关于这家公司的文章,深入钻研,让你自己沉浸于其中。当你读完这些材料之后,问问自己:我还有什么地方不知道却必须知道的东西?很多年前,我经常四处奔走,对这家公司的竞争对手、雇员等相关方面进行访谈。我一直不停地询问有关情况。这是一个调查的过程,就像一个新闻记者采访那样。最后你写出一个故事,一些公司故事容易写出来,但一些公司的故事很难写出来,我们在投资中寻找的是那些故事容易写出来的公司。”

可见,巴菲特的投资成功秘诀是大量阅读和调查研究。“学习投资很简单,只要愿意读书就行了。”“如果我只学习格雷厄姆一个人的思想,就不会像今天这么富有。”

其实,巴菲特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在8岁的时候就开始阅读一些股票投资类的书籍,从小就大量阅读商业投资类书籍,丰富了巴菲特的理论知识。对于投资回报信息的收集并阅读,是巴菲特投资决策的依据,如果没有扎实的阅读功底,是很难想像巴菲特如何能从这些海量信息中获取投资机遇的信息。

巴菲特自称在10岁那年,就把奥哈马市图书馆关于投资的书全部读完了。他最爱看的是《华尔街日报》,另外他还非常喜欢阅读一些自己欣赏的市场观察人士对于股市的评论。读大量的行业报刊,包括《美国银行家》、《主编与发行》、《广播》、《饮料文摘》、《今日家具》、《贝斯特之财险》、《寿险评论》、《哥伦比亚新闻业评论》、《纽约观察家》和《纽约客》。

21岁时,巴菲特仔细翻看《穆迪手册》,他不放过手册上的每一个企业,哪怕很小的一个企业。我们知道,穆迪是美国三大评级公司之一,它的创始人是约翰·穆迪,1909年首创对铁路债券进行信用评级,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穆迪公司。巴菲特将穆迪公司一万页工业、运输、银行与金融手册看了两遍。这也奠定了巴菲特成功的关键所在。巴菲特说:“比其他拥有更多信息—然后正确地分析,合理地运用。”

谁也不知道巴菲特一生究竟读了多少书,阅读了多少上市公司年报,但是有许多人知道巴菲特有惊人的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