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临川有个文学家陈际泰,与当时的文学家艾南英齐名,文章誉满天下。他才思敏捷,一天能作二三十首诗,一生赋诗数以万计,是当时文坛有名的高产作家。
陈际泰幼年时家很穷,父亲务农为生,他家祖祖辈辈就从没出过一个读书人。陈际泰先天聪明,虽无家学熏陶,然而却喜欢读书学习。他看见邻居家的孩子拿着书本上学读书非常羡慕,请求父亲送他上学,然而家里没有钱交学费,因此父亲不允许他去。怎么办呢?别看陈际泰年纪小,可是个有心计的孩子。他与邻居家一个读书的孩子交上了朋友,每天等那个孩子放学了,陈际泰就背着父亲偷偷去他们家学习,看他的读本,不认识的字就让那个小朋友教他,陈际泰就是这样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
有一次,他去表兄家做客,偶然发现表兄家有一本《尚书》。这本书的四角都已经磨秃了,而且封面与前面几章已经丢失了,然而陈际泰却如获至宝,请求表兄把书借给他,表兄爽快地把书送给了他。陈际泰把这本《尚书》带回家之后,他手不离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终于弄懂了文义。《尚书》古奥艰深,许多读书人都望而却步,而一个十岁的孩子竟然能自学弄通它的大意,这的确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还有一次,他到邻居家去玩,看到一本《诗经》放在坛子口上当坛盖用,心痛得不得了,就拿回家去阅读。父亲看见了很生气,骂了他一顿,又督促他到田里干活。到了田里之后,陈际泰又从怀里把《诗经》拿出来,找到一个高岗坐在那儿如醉如痴地看起来。就这样,陈际泰通过艰苦自学,终于在12岁那年通过乡试,而于崇祯七年即他16岁时中了进士,以后又成为文坛上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