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女性初为父母,对宝宝的各项情况都不了解,有时可能因为不知该如何照顾宝宝而茫然无措。下面介绍一些宝宝的情况,以帮助上班妈妈做些准备:
宝宝的呼吸 宝宝的鼻道狭窄,呼吸肌发育差,呼吸时胸廓活动范围小,膈肌上下移动明显,一般为腹式呼吸。宝宝的肺不能充分扩张、通气、换气,易因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青紫。年龄愈小,呼吸频率愈快,这个时期由于呼吸中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还会出现呼吸节律不齐,尤以早产宝宝更为明显。
宝宝的血液循环 宝宝出生后,由于环境的改变,胎儿右心压力高于左心压力。因此宝宝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偶尔可以听到心脏杂音。测试后发现,此时宝宝的心率较快,每分钟可达120~140次,且易受摄食、啼哭等因素的影响。
宝宝的排泄 宝宝出生时肾器发育不成熟,过滤能力不足,肾脏浓缩能力差,因此尿色清亮,淡黄,每天排尿10余次。宝宝出生后12小时应排第一次小便。如果吃奶少或者体内水分丢失多,或者进入体内的水分不足,可出现少尿或者无尿。这时应该让宝宝多吸吮母乳,或多喂些糖水,尿量会多起来。然后,大多数宝宝会在12小时内,排出墨绿色的黏稠大便,一般2~4天胎便可以排干净。
宝宝的体温 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保温能力差,散热快,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所以体温不稳定,应注意保暖。
宝宝的睡眠 宝宝的睡眠习惯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睡眠时间因人而异。不能单纯以睡眠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宝宝的生长是否正常。
宝宝的皮肤 宝宝出生后,皮肤覆盖着一层灰白色胎脂,有保护皮肤和防止散热的作用。皮肤皱褶处的胎脂可于产后6小时用消毒植物油或温开水轻轻擦去。宝宝皮肤薄嫩,易受损而发生感染。洗澡宜用无刺激性肥皂,浴后用软毛巾吸干体表,皱褶处可抹少许滑石粉。
细节提示
通常宝宝在吃奶后,大便逐渐转为黄色糊状,一般每日3~5次。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通常大便次数较多,有的几乎每次喂奶后均有大便排出,而且很软,有时会出现黏液或者排出绿色大便。喂牛奶的宝宝则大便次数较少,有的甚至2~3天才排便1次,大便较干,颜色淡黄,只要宝宝吃奶好,体温不超过37.5C都属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