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忙也可以有品味
对生活的不同体会和态度,可以体现出一个人品味的高低。品味高的人,他的生活高雅、淡泊、诗情画意、有格有调、有追求、有意义;品味低的人生活则粗俗愚昧,枯燥无聊,无奋斗,无价值,但这种人往往既无自知之明,又如跳梁小丑般让人啼笑皆非。
享受现在,不要穷忙
有人这么解释“忙”字:忙”这个字拆开就是“心亡”,如果我们对某些人某些事的心已经死了,就会用“忙”来当作借口。这个解释很贴切。
常有穷忙族会因为“忙”,而渐渐远离了朋友;因为忙,而忽视了家人;因为忙,而忘记了对于自身健康的呵护。这代表我们对亲人、朋友以及自己的心已经麻木了,因此我们会用“忙”来当说辞。
越忙则心冷漠得越深刻。忙碌的生活,常常让我们错过了很多得到欢乐的机会,让我们浪费了生命中很多美好的东西,甚至失去自己。
其实,忙碌不是忽略生活,拒绝美好的理由。我们无从测量我们生命的长度,无从知晓明天的事物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不能预知明天将要发生的事,我们更不能预知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的。一切对于我们都是未知数的时候,我们就无需苦恼这些,该来的自然不会漏掉。
当我们乘坐火车的时候,心中想的几乎全是目的地,却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飞驰的行人,远山的郁郁葱葱,连绵不绝的山坳。大部分人都认为,当功成名就的时候,就可以幸福地享受生活了。其实不然,人生的旅途并没有可以停歇的驿站,更是一张单程票,生活的真正乐趣在于欣赏到沿途的风景,而车站不过是心中那抹希冀而已,当你幡然醒悟,再想回头看一眼这景色时,风景已经错过了。
很多人都说外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大不相同,外国老太太是今天用明天的钱消费,一生都是享受高质量的生活;而中国老太太,则是今天都不花昨天的钱,穷其一生都在为攒钱忙碌,到最后自己还是没有大房子,依然活在忧虑当中。
一味奋斗会辜负奋斗的本意,一味享受也不能提高生命质量。我们需要在奋斗与享受之间重置一个适当的平衡点,虽然它会因时而变,因人而异,但我们要不断尝试,以求质量高度与时间跨度的最优结合。一味享受,人生就等于浪费,一生无所作为;一味奋斗,生命就会陷于疲软,无法感受生活的美好。我们需要将它们置于天平的两端,时刻保持它们的平衡。
我们无论是苦难还是顺利都要享受现在生活,体会生活的美好。在享受的同时,也要憧憬美好的明天,不要沉溺于现状,因为现在就是在创造未来。
当我们为一天的忙碌感到疲乏时,可以马上起身去散散步,或打打球;可以浇浇花,闭起眼睛沉思一会;也可以看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悟。当然,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自己有效地利用好现在。享受现在,你可能会改变自己的一生,享受到不一样的人生乐趣。生活应当是我们珍惜的一种体验,而不是要熬过去的日子。
生活要用心去品
品,有人格、品质、品德的意思,味是趣味、体味、回味,合起来,大概就是指一个人的品质、幽默、操守、休养。但品味从表面上还有另外一个最常用、最简单的含义。品是品尝,味是味道,合起来可做“品尝味道”解。
品味生活,可以理解为品尝生活的味道。不是用舌尖用味觉去品,而是用心去品。
比如,同样是一杯茶,有的人拿起来杯稀里哗啦一口气喝完了,连所喝之物的味道都尝不出,更别说是品味了。而另一种人,会在一间古色古香的书屋,在透着红木香气的茶几上摆上一道古老的紫砂壶茶具,斜倚在用竹藤椅上,捧着一本书,斟满一杯茶,让香茗在热水的冲泡下慢慢地舒叶开花,让阵阵茶香在四周弥漫飘逸。然后,他再端起茶杯,慢慢品尝,茶水中清苦又不乏甘甜,芳香中略带涩的味道由舌尖慢慢沁入心扉,然后就品茶而品到生活,品到人生。
比如,看到秋天里落叶纷飞的枯木,有些人只觉得无非是一颗掉落叶的树,来年再长新的,而有的人却能品出一种沧桑凄凉的美,联想到那秋风扫落叶的纯粹。
比如,在公交车上理应给老人让座时,有的人会觉得厌烦,极不情愿,甚至对那个老人产生了一种愤怒埋怨的情绪。而有的人却会真心实意地主动让座,并且会从对方的感谢和旁人嘉许的目光中品到一种助人为乐的自豪。
比如,同样是去户外销售,有的人感觉到做销售就是一种很丢脸的工作,是只有脸皮双层厚的人才能赚到钱的工作,而有些人却能从对客户的服务、沟通过程中品味到这是一份能服务于大众,能够为大部分人群提供便利,且具有挑战性,让自己得到更好的锻炼,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具有发展潜力和责任感的事业。
对生活的不同体会和态度可以体现出一个人品味的高低。品味高的人,他的生活高雅、淡泊、诗情画意、有格有调、有追求、有意义;品味低的人生活则粗俗愚昧,枯燥无聊,无奋斗,无价值,但这种人往往既无自知之明,又如跳梁小丑般让人啼笑皆非。
高尚的品味让你很自然地流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根据不同品味的人,我们就可以分辨出不同的人群,以此,我们可以判断,他们是不是我们的益友良将。可见,品味对一个人意义重大。
其实品味是个难以把握的层次,过高或过低的品味都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没品味。有地位的人不一定有品味,没有地位的人也可以有品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呢?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品格的修养,二是文化艺术的修养。
品格的修养,是一个人最基本也最起主导作用的修养,它能从本质上体现一个人的品味。如果一个人的品格高尚、善良、仁德、坦荡、热情、积极、刻苦、豁达,那么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品味自然是高的。
品格的修养能体现高雅品味中的“高”字,而文化艺术的修养,能体现高雅品味中的“雅”字。若提高了文学方面的素养,那么谈吐举止就会有涵养,审词酌句就会文明含蓄;若提高了美术方面的修养,就能提高审美的情趣,更能理会色彩人生的和谐,在服饰装扮上就会与众不同,在居家布置上也会匠心独运,富有情趣;若提高了音乐舞蹈方面的修养,那么你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言谈时的动作、体态等都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一种美感。
同时,当你全心于提高文化艺术方面的修养时,你就会逐渐改掉一些粗陋的习惯和兴趣。你可能会放弃既浪费时间又不益身心的游戏,而选择去跑步、瑜伽、锻炼等有益于健康的活动;你可能会将夜生活由原来的去迪吧狂唱疯跳而改为去参加文化展,听音乐,参加一些书画比赛,或在家里看书。
每一种文化,每一种艺术都具有研读性,而且乐趣横生,强大吸引力让人越学越喜欢,越深究越着迷。同时,它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融合的。你在文化艺术修养上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也就能顺其自然地体现出来,以至于你对生活,对工作,对环境,对人生的态度也会改变。你会懂得如何发现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美,会感受生活中微风拂面的意境。你的品味以及看待事物的标准就变得高雅,变得艺术,变得独到了。
品味不在钱多
在绝大部分穷忙族眼中,高雅的品味、艺术独特的生活、文化气息的修养、听演唱会、弹钢琴、参加诗书画展等这些似乎都是富闲族的事。他们误认为只有先挣很多钱,才能提高品味。有的人甚至干脆把有钱的生活跟有品味的生活同日而语。
其实不然,有钱或许能够让你高雅的品味表现得更加尽善尽美,但也并不是说有钱就能买到高雅的品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珠光宝气,名服着身,但是却让人看起来庸俗不堪,没有个性内涵。而有的人虽然衣着朴素,但浓妆淡抹总是适宜,显得清丽脱俗。由此可知,品位的高低并不以财富的多寡来评断。
名伶陆羽是一个诗书画都很出名的才人。其实,他是一名孤儿,从出生就被人遗弃在湖畔,是寺庙的一位大师再清晨散步时发现,把他抱回寺中收养的。陆羽就这样成长在朝暮诵经声、夜时坐禅修行的佛门中。木鱼禅语,对人品味的培养有巨大的感染力。
十几岁时陆羽离开寺院,游历江湖,在一个戏班子里学戏,成了名伶。后来,陆羽离开戏班学习诗文,他希望通过文学的道路,去寻找自己生活的乐趣,追求自己想追求的人生。艺术,是品味的一个形象代表。西湖美景千古传颂,是一个充满艺术品味的地方。陆羽于是决定隐居于此,傍山敲石,立亭引溪,房屋周围植满丛竹和茶园,翠柳紫藤,花香小路。怡然优美,陆羽的生活开始于此,潜心修行诗书,培养自己的文化气息。
安史之乱后陆羽渡江逃难南下,游走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考察并搜集了不少茶叶产制的资料。去寺庙论禅机,品辨明茶,同时结识了许多文人雅士。周游各地,对个人品味的提高确实有很大的助益。
在经过几年的深入研究,陆羽编辑了自己的茶经,用以区分不同质地的茶叶,不同区域的河水湖水并排列出高下,分为二十等,这也是品味。不论是什么事物,不管多么无足轻重,只要被重视,被关注,能够从中说出一分道理,能见人所未见,这就是品味。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陆羽在《自传》中如是写道。独行隐居山林,诵禅境,吟诗文,引桥扶柳,雨打沾露,徜徉长叹,从朝至昏,兴致散尽,方才归来,这难道不是恬淡生活的乐趣吗?
高雅的品味不在乎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高品味的生活自是有环境的影响因素。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就要潜心修行,身处纯净之中。
下面来看两个反面的案例:
东晋石崇以奢侈闻名。有一次石崇大宴宾客,漂亮的侍女为客人倒酒,有位客人看到为他倒酒的女子十分漂亮,特别是她的双手洁白如玉,不由对这双手大加赞赏。散席后,石崇派人送给他一只礼盒,说是里面放着他喜爱的东西,这位客人打开一看,不禁大惊失色,原来盒中装着的竟是刚才他所欣赏的那位侍女的双手。
石崇不仅残暴,灭绝人性,而且丝毫不懂审美之道,他不明白那双手只有长在那位美女的身上才是美的,将它从美女身上砍下,就不仅不美,而且令人发指。
石崇的财富多是靠掠夺所得,还因为女仆劝酒客人不喝而随意斩杀女仆,在这种人身上全然没有品味二字。可见,钱的多寡并不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味高低。像石崇这样的富贾只是低俗野蛮而已,低品位的层次都尚未可及。
有一对夫妇意外地发了一笔横财。有钱了,生活富裕了,但别人总说他们俗气,他们不服气,就决定附弄风雅。这天,他们去参加一个文化派对,为了表现自己的财富,两人都穿着华丽地出现在聚会上,看看上去与那种高雅的文化气氛大相径庭,不伦不类,还闹出了非常滑稽的一幕。聚会上,有人唱了《满江红》这首歌,这对夫妻看到大家都听得出神,就问,这首歌是谁写的?真好听。别人回答说是岳飞,那位富太太很认真地说:能不能告诉我这位岳飞在哪儿住,谁有他的电话,他这么有才,我可得多向他学学!
所以说,低俗的人即使“富”(有钱),但不一定“闲”(品味),他们只是华而不实,虚有其表,实质上还是粗俗不堪。过分看重钱财,一头栽进钱眼里,沦落为金钱的奴隶的人浑身散发着铜臭味,是谈不上高雅品味的;但另一方面,一味地轻视钱,虚伪地视钱财如粪土,不切实际,自命清高,这样的人又不免有一股酸溜溜的味道,像孔乙己一样,同样也不算有高雅的品味。
总之,品味不是浮于表面上的,而是内在高尚品格的体现,是文化艺术修养的体现。高雅的品味是用心品出来的五彩缤纷的生活的味。品味虽不是浑然天成的,但也不是虚有其表的,而是货真价实的高品质、高修养。
再忙也要感受爱的滋润
人们常说:心中有爱的人最美。友情、亲情、爱情,这些责任重而又缺一不可的词反复地出现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活中,而它们又无一不是要用爱去体现和感知的。
有爱才会有生活美满和健康快乐,才会有幸福和成功。再忙也要感受爱的滋润。有了爱,再忙碌的生活也会有温暖。
有爱才有一切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妇人出门,看见三位老者坐在她家门前谈笑风生,妇人听了一会儿三人的高谈阔论,觉得三个人说得都很有道理,从他们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三个人都很有智慧。于是,她走上前去邀请他们进去做客。
“我们不能一同进屋。”老人们说。
“那是为什么?”妇人感到疑惑不解。
一个老人指着同伙说:“他叫财富,他叫成功,我是爱。你现在进屋和家人商量一下,看看需要我们哪一个。”
妇人回家之后和家人一商量,决定把爱请进屋里。妇人出门问:“哪一位是爱,请进来做客。”
爱老人起身向屋内走去,奇怪的是另两位老人也跟在后面。妇人十分惊讶地问成功与财富来年感位老人:“你们二位怎么也进来了?”
老人们说:“其实我们两人一直都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我们成功与财富。”
有人问上帝,天堂与地狱究竟有什么不同,上帝便带他来到地狱。地狱里的人正在吃饭,一群人围着一桌子美味佳肴,却个个饿得面黄肌瘦,痛苦不堪。原来他们每个人手里的勺把都很长,他们都尽力往自己嘴里送,却怎么也吃不到嘴里。上帝又把这个人带到天堂,天堂里的人同样有长把勺子吃饭,他们双双结伴,每个人都把自己勺子里的东西往别人口里送。他们一个个神情欢悦,健康丰满,整个天堂充满爱和温馨。上帝说,天堂和地狱其实就这一点点区别。那人顿悟:地狱只比天堂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爱。
原来,有了爱才会有生活美满和健康快乐,才会有幸福和成功。再忙也要感受爱的滋润。有了爱,再忙碌的生活也会有温暖。
人们常说:心中有爱的人最美。友情、亲情、爱情,这些责任重而又缺一不可的词反复地出现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活中,而它们又无一不是要用爱去体现和感知的。
和朋友一起聊天的时候,朋友总羡慕地说:“看你们一家三口,夫妻恩爱,工作稳定,多幸福啊!”事实上,没有哪一段时期能比此时此刻更幸福了,就看你能不能细心感悟到这个过程。
一对年轻夫妇都是生物学家,经常深入原始森林进行考察。但是有一天他们在翻过一个山坡时,突然与一只老虎遭遇。他们没带枪,逃跑也是不可能的。在经过短暂的僵持之后,丈夫突然喊了一声就飞快地跑开了。
老虎总是攻击活动目标的特性使它本能地朝男的追去。随后,即在丛林深处传来惨叫声。女人平安地活了下来,但她永远忘不了丈夫在临跑前喊的那句话:“照顾好孩子,好好活下去!”
用生命护卫自己的亲人,这就是爱的证明。真正负责的丈夫也许不会用甜言蜜语来哄得妻子一时开心,也许不会让妻子过得很富足,但是关键时刻,他想到的是自己的妻子儿女,给予妻子生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