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所在朝代东周
生卒年月一前720
在位时间前770-前720
人物简介
周平王姬宜臼,周幽王在位时,原被立为太子。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候强而周室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
之地,东不过荥阳,西不跨潼关,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圆仅有六百余里土地,地窄人寡,与方圆数千里的大诸侯国相比,它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而已。
周室衰微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我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动荡时期。
宜臼在位期间,因外祖父申侯拥立自己有功,便赐予申侯大量封地,并派自己畿内的百姓去戍守边地,使得百姓背井离乡,怨声载道。
宜臼一度委任郑庄公寤生为朝廷卿士,后由于郑国实力逐渐雄厚,宜臼就对郑庄公怀有戒心,不愿朝政再被郑庄公所操纵,就乘郑国多事、郑庄公没有来上任的机会,想撤掉他卿士的职务。
郑庄公闻知,马上赶到洛邑,对宜臼施加压力。宜白再三赔礼,郑庄公始终不依。宜白只好提出让太子姬狐去郑国做人质。不过这样做太有损天子的体面,群臣又提出了相互交换人质的办法,让郑庄公的儿子忽也来洛邑做人质,而周太子则以学习的名义去郑国做人质。
从这一史实可知,宜臼东迁后,周王室已势力衰微,周王名为天子,实际上要想办什么事都要得到各诸侯的同意,才能实行。
公元前720年,宜臼病死,死后的庙号为平王。
龙文小百科
秦襄公
秦国列为诸侯的第一代君主。幽王之乱时,犬戒进攻镐京,秦襄公以兵救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东迁后,平王又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为日后秦国强大打下了基础郑庄公郑武公长子,公元前744年继武公信为郑国国君和周平王的卿士,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开封的奠基人。
郑庄公
他在位期间选贤任能,改革齐政,使国富兵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为自保,逃往国外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地处黄河下游,土质肥沃,靠山临海,盛产鱼盐,是东方最大的诸侯国。齐国国君的始祖是姜尚,因其祖先曾封于吕,故又叫吕尚。姜尚就是人们常说的姜太公,曾经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被封于齐。
齐国从姜尚下传至第十四个国君是齐襄公,即齐桓公小白的哥哥。襄公当政(公元前697-公元前686年)时,荒淫无道,政治腐败。他因与其妹私通而杀了鲁桓公;不顾民间疾苦,耗费大量民脂民膏兴修宫殿,供其享受;整天狩猎游玩不理国政。下级官吏和广大士兵都受冻挨饿,人民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齐桓公小白预感到齐国将发生大乱,就在师傅鲍叔牙的协助下逃到莒国。
诈死,得王位公元前687年秋,连称和管至父因对齐襄公不满而联合襄公的兄弟公孙无知,发动兵变,打回临淄,杀了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齐君。不幸的是,次年公孙无知又在雍林被人杀死。
齐国一时没了君主,大臣们紧锣密鼓地开始策划拥立新君。齐国正卿高氏自幼与小白非常要好,便暗中派人去莒国召小白回国即位。同时,也有人要接年长一些的公子纠回国继承王位,而鲁国也正准备护送公子纠回齐,并派管仲带兵在途中拦截回国的小白。
双方相遇,小白被管仲一箭射中身上铜制的衣带钩,险些丧命。为了迷惑对方,小白佯装中箭而死,等想杀他的人离去后,乘一辆轻便小车,昼夜兼程向齐都驶去。公子纠及鲁军以为小白已死,稳操胜券,便放慢了回齐的速度,6天后才赶到齐都。这时小白早已被拥立为齐君,并发兵乾时(今山东临淄西),大败鲁军。小白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称霸在鲍叔牙的大力举荐下,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进行改革。
管仲废除井田制,允许田地自由买卖;减轻税收,鼓励生育,使人口增加;推行国野分治;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制度。在管仲的改革下,一时齐国大治,使政治、军事、经济实力大增,迅速成为诸侯国中最强盛的国家。
齐桓公从此走上了称霸之路。
齐桓公先是与邻国修好,归还给鲁国以前侵占的棠、潜两邑,让鲁国作为南边的屏障;归还给卫国以前侵占的台、原、姑、漆里四邑,让卫国成为西边的屏障;归还燕国以前侵占的柴夫、吠狗两邑,让燕国成为北部的屏障。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春,在甄召集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另外,齐桓公还灭了郯、遂等小国。
管仲
管仲(?一公元前645年),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他处的时代正是列国并峙、互相征战不休之时。当时在黄河下游比较活跃的大国有齐、鲁、郑、宋、卫;小国有邢、遂、谭、纪、杞。大国又分两派,一派是郑、齐、鲁,一派是宋、卫。小国也附属在各个大国一边。两派的力量以郑、齐、鲁为强。由于郑国发生内乱,渐渐中衰,在他的辅佐下,齐国逐渐成了各国的霸主。
《管子》
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着述总集。大约成书于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代。刘向编定《管子》时共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
《管子》中提出了精气为万物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精气说,认为万物与人都产生于精气,精气是一种精细的气,是构成万物的最小颗粒,又是构成无限宇宙的实体,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