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帝王故事知中国历史
28119500000036

第36章 蜀后主刘禅——乐不思蜀

所在朝代

生卒年月207-271

在位时间223-263

人物简介

后主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儿子,为甘夫人所生,公元223年登基。刘禅虽然无能,但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汉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诸葛亮吸取了刘备的失败教训,采取联吴攻魏的方针。但诸葛亮数次伐魏,均告失败,于公元234年死于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治腐败,国力日衰,于公元263年被魏国所灭。刘禅被俘到洛阳,死于公元271年,时年64岁。

图享乐,终成阶下囚

公元223年4月,刘备在白帝城病死,后主刘禅于同年5月继位,改年号为“建兴”。

刘禅是一个庸碌无能的皇帝,他在位前期,主要依靠丞相诸葛亮治理国政。诸葛亮死后,刘禅更加昏庸无道,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宦官黄皓乘机取宠弄权,结党营私,朝政日益混乱,连姜维也因怕被害,自请到沓中(今甘肃甘南州舟曲西北)种麦以避祸。至此,蜀国的基础开始动摇。

公元263年,魏国司马昭派三路大军伐蜀,镇西将军邓艾带领3万多人,自狄道(今甘肃临洮向沓中进攻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统率3万多人,自祁山向阴平附近的桥头进攻,截断姜维后路;司徒钟会带领10万主力人马从斜谷、子午谷等地前进,直取汉中。魏将邓艾足智多谋,率兵抄小路攻入蜀中,进逼成都,兵临城下。

魏军的突然到来,使蜀汉朝野上下一片慌乱。此时的刘禅如梦方醒,急忙召集群臣问计。臣下有人主张南逃,以后再借南夷之兵反攻。有人劝刘禅投奔东吴,以图来日。有人主张投降,说:“自古以来没有投奔他国为天子的,投奔东吴免不了也要称臣。从当前形势看,魏国强大能吞并吴国,而吴国不能吞并魏国,这是很清楚的。与其称臣于吴,不如现在就称臣于魏,免得将来再受一次耻辱。至于撤回南中,应当早作安排,现在大敌已近,人心不稳,一旦车驾南行,恐怕要发生不测之变,更谈不上能到达南中了。就是到达了南中,外面拒敌和内部治理的一切耗费,都加在诸夷身上,势必会引起他们的反叛。”

在投降派的一再劝说下,懦弱无能的刘禅最终决定向魏投降。这时,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竭力反对投降,他对刘禅说:“陛下理应号召大家背城一战,与社稷共存亡,这样才有脸面去见先帝。怎么能听信腐儒的一派胡言,毁先帝创下的基业于一旦呢?”刘禅不听,而且还怒斥了儿子。刘谌不愿看到刘氏国破家亡,就在刘禅开门献城迎接魏军的这一天,带着妻子儿女到昭烈皇帝刘备的灵位前痛哭一番后,杀死妻子、儿女,然后自刎而死,全家殉国。

刘禅率领太子诸王及群臣60多人,按照古代国君投降的仪式,反绑着双手,让人抬着棺材,到邓艾军中投降。邓艾见状急忙给刘禅解开绳子,当众焚掉棺材表示接纳。刘禅根据邓艾的命令还派人去前线敕令姜维等投降。姜维等接到命令,悲愤不已,“拔刀斫石”,但事已至此,无奈,投降了阵前的魏将钟会,以图日后待机恢复蜀汉。

乐不思蜀

后来,刘禅被押送到洛阳,降封为安乐公。魏国还将他的子孙和旧臣50多人封侯,以笼络人心,稳定天下局势。刘禅却认为这是对他的大恩大德,感激不尽。

有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君臣,命乐工吹奏蜀国音乐,歌女演唱蜀国歌舞,在座的蜀国旧臣听了,都为亡国而感到悲伤,只有刘禅咧着嘴,傻呵呵地笑着,观赏得津津有味。几天后,司马昭问刘禅:“你很想念蜀国吧?”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里很快活,我不想念蜀国了。”站在一旁的旧臣听了,觉得这实在有失体统,在刘禅回府后就对他说:“主公方才的答话不妥。如果司马昭以后再问你这类话,主公应该流着眼泪,难过地说:‘祖先的坟墓都在蜀国,我怎能不想念呢?’”

后来,司马昭又问刘禅是否想念蜀国,刘禅按照那个大臣的指教,背出了那几句话,并竭力装作凄伤的样子,只是苦于流不出眼泪来,只好闭上眼,装出一副哭腔。司马昭一见,心中有数,突然说:“你的话是别人教的吧?”刘禅一惊,睁开眼,望着司马昭说:“你怎么知道是别人教我的?”司马昭和左右都忍不住嗤笑起来。刘禅还东看看、西望望,不明白他们笑什么。

司马昭见刘禅实在是个昏庸无能之辈,留着不会有什么危害,就没有杀他,让他闲居于洛阳,直到公元271年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