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马鸡以蕨类、草叶、草根、云杉球花、青稞种子等为食。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针阔混交林及高山灌丛中,常集群活动,在秋季常集结成20—30只甚至多达数百只的大群。5—6月上旬繁殖,筑巢于林中枯朽倒木下面,巢用枯枝、苔藓、枯草等搭建而成,内垫残羽。每窝产卵6—9枚,卵为土黄色或青灰色,均为纯色,其上无斑。孵卵期至少22天。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土”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词。而香格里拉的真正的地点就在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也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迪庆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境内形成复杂的地貌结构和便于动的自,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针鼹——浑身长刺的食蚁兽
针鼹又称刺食蚁兽,哺乳纲,单孔目,针鼹科。针鼹的足迹遍布澳大利亚东部,在塔斯马尼亚岛以及新几内亚岛的中部和南部也可以看见它们的踪影。针鼹和袋鼠一样,也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是一种非常珍稀的动物。
针鼹有长吻和短吻两大类:长吻类有3种,仅分布于新几内亚。短吻针鼹是现存分布最广泛、最常见的单孔目,塔斯马尼亚岛的短吻针鼹身上毛较多,曾经被当作是独立的种。
长吻针鼹的体形几乎比短吻针鼹大一倍,是最大的单孔目成员,吻部长而弯,身上的刺短而稀疏,毛则比较多。
从外形上看,针鼹长得很像刺猬,它们的身上既有柔软的毛又有硬的棘刺,吻部长,以白蚁、蚁类和其他虫类为食,用细长而富有黏液的舌来捕获食物,并用舌上的和部的以。
针鼹吻细长,鼻孔和口位于吻端;口小,没有牙齿,舌细长;眼小;具有外耳壳,部分隐于毛中;四肢短,爪长而锐利,适于掘土;雄性后肢踝部有毒距;尾短。
令人惊奇的是,针鼹虽为卵生的单孔类,靠近尾的基部有单一的泄殖腔孔,但兽在在也的袋,袋中,幼兽会在袋中生活一段时间。
针鼹多栖息于多石、多沙和多灌丛的区域,或住在岩石缝隙和自掘的洞穴中,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针鼹的寿命很长,在动物园中,短吻针鼹有的可以活50年以上,长吻针鼹有的可以活30年。
单孔目是哺乳纲动物中原兽亚纲仅有的一目。目前,只分布在大洋洲地区,主要在澳大利亚东部及塔斯马尼亚岛生活。
动物学家们推断,单孔目动物应该是于三叠纪期间从其他哺乳动物中分支出来的。它们是现存哺乳纲动物当中最原始的一群。
单孔目动物与爬行类及鸟类一样,是靠产卵进行繁殖的。它们没有界限分明的肛门、尿道及产道,而是由合一的泄殖腔孔代替,故称单孔目。与大多数鸟类一样,单孔目生物都由母亲孵化出来,孵化出来的幼兽与其他哺乳类动物一样,会自行寻找乳汁,靠母乳喂养长大。
单孔目动物的乳腺管开口于腹部两侧的乳腺区,但没有乳头。它们的体温通常较低,但具有体温调节的能力。
龙文小百科水中的“活化石”——中华鋳
人们忽视生态平衡!也使这种“长寿”的鱼类自然资源遭受严重影响!已濒临灭绝的境地。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每年捕获量在1000条左右!鱼卵被制成鱼子酱出口。当人们认识到这种单单注重眼前利益而不考虑生态平衡的行为所带来的危害时!中华鲟已是岌岌可危!于是!拯救中华鲟已成为了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全国大规模拯救中华鲟的活动中!中华鲟的悲惨命运得到了改变。面对被截断了的长江故道!中华鲟终于能够及时适应环境。专业科研机构在葛洲坝下建立起了新的产卵场所!出生的幼体也在逐年增多!被挽救的中华鲟成鱼以及人工繁殖、饲养的幼鱼一批批被重新放流到长江——它们的家中。目前!长江中的中华鲟数量已经趋于稳定,标志着我国挽救和保护中华鲟的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并为长江三峡工程兴建和保护珍贵水生动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存中华鲟自然资源量约2000尾,仍需要人工保护。
龙文小百科
白垩纪
白垩纪是地质年代的名称,它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时间为6500万—1.35亿年前,位于侏罗纪和第三纪之间。白垩纪是处于整个地质年代中地球海洋最广阔的一个时期,但到该纪的末期,海洋从世界范围退缩,陆地开始上升,现在世界上所见到的许多大山脉都是此期完成的,造山运动也多是在这一时期开始。
白垩纪时期陆地动物爬行类已达全盛,恐龙类最为突出,但至该纪末期急剧衰亡,此时已有低等哺乳类存在。当时海洋中的菊石类非常繁盛,但已表现出进化至后期的状态,如大型化、旋卷样式的异t白垩纪遗留的一具完好的恐龙化石骨架常化等都很明显。无脊椎动物有孔虫兴I一具晚白垩世的鱼骨化石盛。菊石类和箭石类均在白垩纪末绝灭。白垩纪有了早期的被子植物,到了晚白垩世已经完全占据了地球的统治地位。
31中美貘一一泥地里的“小坦克”
中美貘又名“拜氏貘”,是奇蹄目,貘科,貘属动物。多分布于墨西哥南部至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安第斯山以西地区,它们是奇蹄目中在美洲唯的代表,目前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附录。
中美貘栖居于茂密的热带雨林中,是美洲体形最大的一种貘。它们躯体粗壮腿短,前足4趾,后足3趾,是奇蹄类中仅有的前足4趾的动物。体长200~250厘米,肩高120厘米,尾长6~12厘米,体重超过300千克。它们的鼻部与上唇发育成厚而柔软的筒状吻,可以用来钩住树叶送入嘴内。中美貘的上唇比马来貘的短,但尾较长些,全身呈棕黑色,头和颊部的颜色较浅,唇边、耳尖、喉和胸部有白色斑块,这是中美貘独有的特征。
中美貘的面部特写中美貘为林栖动物,通常单独生活,喜欢栖息在靠近水源、植被丰富的地方。它们以生植物、果子等为食,有时也会损坏庄稼。它们喜欢在泥中跋涉、水中嬉戏;善于游泳和攀登,能快速地越过崎岖的道路;耐热性较强,但不喜欢阳光直晒。中美貘生性机警、胆怯,遇到危险时会逃到水中或冲入茂密的丛林里;嗅觉与听觉都很敏锐,但视觉差。
中美貘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但多在5~6月间发情交配,孕期13~13.5个月,每胎产1崽。初生幼崽体重7~9千克,全身棕褐色,有白色斑点和条纹,数月后逐渐消失,哺乳期约3个月,4~5岁达到性成熟,寿命20~25年。
如今,在北京动物园的貘馆中就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在饲养员的精心照料下,正健康地生活、繁衍着。
朱鹮——鸟类“东方宝石”
朱鹮有鸟类“东方宝石”之称,属鹳形目,鹮科,别名朱鹭,也被称为朱脸鹮鹤、曰本风头鹮、红鹤鹮等。由于它的体态优美,性情温一驯,我国人民把它当作吉祥的象征,叫它“吉祥之鸟”,曰本人叫它“仙女鸟”,并曾以它为“国鸟”。朱鹮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1994年11月30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理事会通过《国际濒危物种等级新标准—,朱鹮被列为极濒危动物。
有鸟类“东方宝石”称的朱鹳雄羽色相近,体羽为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初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艳丽的鲜红色;喙细长而末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末端红色;腿长约9厘米,为朱红色。
末景鸟5月产卵,每次产卵3—4枚,卵呈淡青色具褐色细斑。雄雌朱鹮轮流孵卵。大约1个月时间,雏鸟破壳而出,慈爱的父母轮班照看、喂养雏鸟。小朱鹮1个月后羽翼逐渐丰满,开始学习飞行,不久就能独自外出觅食了。
朱鹮平时栖息在高大的乔木上,觅食时才飞到水田、沼泽地和山区溪流处,以捕捉蝗虫、青蛙、小鱼、田螺和泥鳅等为生。朱鹮天敌很多,乌鸦和青鼬常来争巢毁蛋,伤害幼鸟,所以它对巢区的选择非常严格。朱鹮一般是一边孵卵育雏,一边扩大加固窝巢。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西南部,我国的中部、东北部,曰本的南部和朝鲜半岛。据载,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黑龙江上游、乌苏里江流域、兴凯湖沿岸都曾是朱鹮的栖息地,特别是西伯利亚湿地中,朱鹮的数量多如麻雀。1911年12月,在朝鲜半岛的西岸金堤,成千上万只朱鹮在那里集群,以至于如遮天蔽曰的云霞一般。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野外几乎没有了朱鹮的踪影。幸运的是,朱鹮在失踪多年后,于1981年被人们在陕西省洋县姚家沟重新发现,当时数量为7只,曾轰动世界。此后,科研人员对朱鹮的生活和保护等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并取得了显着成果。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于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成功。自1992年以来,雏鸟已能顺利成活,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经过20多年的人工繁殖和精心饲养,截至2003年,我国朱鹮的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已经达到400多只。
朱鹮体长约77厘米,体重约1.8千克。雌。
紫貂——身穿高贵皮衣的动物
紫貂又名黑貂、林貂,属哺乳纲,食肉目,鼬科,貂属。在国外,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朝鲜半岛等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及新疆北部等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紫貂体躯细长,体长30—40厘米;四肢短健;体形似黄鼬而较之稍大,雄性一般比雌性大;体呈黑褐色,稍掺有白色针毛;头部为淡灰褐色,鼻面部较长;有直立的大耳,略呈三角形,耳缘为灰白色;具有黄色或黄白色喉斑;胸部有棕褐色毛,腹部色淡;尾短而粗,尾毛蓬松;爪很尖利,适于爬树。
从生殖上看,紫貂的孕期长达270—290天,它的受精卵在子宫中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最后两个月才迅速发育。产下的幼崽,眼睛紧闭,肉红色皮肤上只有稀疏短毛,既无视力,也无活动能力,又无御寒的能力,要到一个月以后有。
紫貂生活在气候寒冷的亚寒带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是一种在地面生活的森林动物,只在生育子女时才以树洞为家,或者而树,有树食物。紫貂一的动物,它们的洞内干净、清洁,还分为仓库、厕所和卧室等,卧室呈小圆形。除交配期外,紫貂多独居。其视觉、听觉敏锐,行动快捷,一受惊扰便瞬间消失在树林中。紫貂总是给人一种活泼的感觉,它们在行进中总是跑跑停停、边嗅边看,有时昂首向四周张望。捕食和避敌的时候则连跑带跳。它们多在夜间到地面或雪下取食,食物短缺时白天也出来猎食。紫貂的主要食物是各种鼠类,其次是鸟类,也吃松子及其他浆果,有时还能捕食野兔之类的动物,它的主要天敌是黄喉貂和猛禽。
紫貂的毛皮极其珍贵,为着名的“关东三宝”之一。紫貂的绒毛细密丰厚,皮极富弹性,质感细腻滑润,结实耐用,针毛灵动,为毛皮中的上品,特别是它那黑褐色毛中隐藏着的均匀的白色针毛,即人们所说的“墨里藏针”,历来被视为珍品中的珍品。用紫貂皮制成的裘装,得风则暖,着水不湿,遇雪即消。在清朝,规定皇室与二品以上王公大臣才能穿着貂裘。由于紫貂的繁殖力较弱,加上长期遭到大量捕猎,以及大面积采伐森林和喷洒鼠药造成污染,使其数量锐减,目前全国野外紫貂总数仅有1000多只,已经濒临灭绝。
鳟鱼——交响乐中“游”出的主角
由于人们的过度捕摸鳟鱼的数量正大为减少,图为垂钓者手中的鳟鱼。
人们了解鳟鱼是和一首着名的交响乐分不开的。1817年夏天,年轻的作曲家舒伯特写下了《鳟每》这首快活且富戏剧性的名曲。2年后,他又取用这段欢快的旋律,作为A大调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变奏曲的主题,鳟鱼也凭借这首同名的曲子而被人们所知晓,可以说它是从交响乐中“游”出来的。
鳟鱼属鲑目,鲑科,它主要属于两个属,大马哈鱼属和红点鲑属。鳟鱼的种类不是很多,全世界只有10种左右。
由于身体的颜色和大小类似其他种类,鳟鱼成为最难分类的鱼类之。加上人工饲养和杂交以及外来品种的引进,使得鳟鱼的分类更加复杂。有几种原先划分为斑鳟属的鳟鱼现在普遍认为应划归为大马哈鱼属。褐鳟鱼是现在唯一划为斑鳟鱼属的鳟鱼,也是鳟鱼中的濒危动物。
通常,鳟鱼栖息在较凉的淡水中,尤其是湍急的溪流和较深的池塘里。原先主要产于北半球,现已被广泛地引进到世界各地适合于它们生长的水域。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昆虫、小鱼和它们的卵以及甲壳类动物。
鳟鱼极为眷恋河里的生活,即使是那些栖息在海中的鳟鱼也会历经千难万险返回内河产卵。在每年的春天和秋天,雌鱼都会在河底沙砾层中挖出洞来,然后把卵产在洞里。卵孵化的时间大约是2~3个月,刚孵出来的小鱼苗离开洞以后,以食浮游生物为生。
由于鳟鱼是许多人理想中的垂钓和食用鱼,世界各地每年都对其大量捕捞,因此,全世界大多数野生海鳟、山鳟等鳟鱼的数量都在锐减,陷入濒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