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中国东北地区,为“关东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之首,亦见于朝鲜半岛,称“朝鲜参”、1高丽参”。野生的称野山参,栽培的称园参;按加工方法不同又分为生晒参、红参等。人参已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人参的株高为40—50厘米,有纺锤形或圆锥形的肉质根,有细密的皱纹,色淡黄,常斜生,多须根。主根顶端有根状茎,根状茎很短,多不明显,俗称“芦”或“芦头”。轮生掌状复叶。初夏开黄绿色小花,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果实呈扁圆形,大小如豆粒,秋天成为鲜红色的浆果,内有2粒种子。
于人参纺形的肉质主根分人形,加之其多肥厚,就如胖娃娃一般,所以人们常叫它“人参娃娃”。人参也是非常有灵性的植物,人参物。
野生山参,多生山。
人参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药用植物,在古代有许多别名和雅号,如:神草、王精、地精、黄、参、人、人等。中国医药史上,使用人参的历史非常悠久。
早在战国时代,良医扁鹊对人参的药性和疗效就有所了解;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锋》,把人参列为药中上品;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全书113方,用人参的就有21方“在明代,李时珍编着的《本草纲目》中也有大量关于人参的记载中医还用“独参汤”挽救垂危病人,民间传为“救命汤”。在中药学上,人参有大补元气、治疗久病虚脱、大出血、大吐泻等危重病症以及健脾益肺、生津安神等功效。正由于此,人参一向被称为“中药之王”、“百草之王”,世界闻名。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人参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原来人参含有多种皂苷、人参酸、多种氨基酸、糖类、维生素类、植物甾醇和挥等,具有、,大、脏、脉管的活力和造血功能,能够刺激内分泌机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并可使网状内皮系等。
野生人参生长缓慢,采取困难,疗效很高,所以非常珍贵。据说1981年8月,吉林省长白山区抚松县有四位农民,在深山老林中采到一支百年野山参,重达287克,主体长9.5厘米,称为“参中之王”,现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吉林厅中。人参在我国的药用历史约有4000年,但由于长期过度采挖,天然分布区缩小,目前,已在长白山等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在我国,有关人参的历史传说很多,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中都有大量描写。《红楼梦》中王夫人翻箱倒柜找人参,是人们所熟悉的故事。而在人参的故M东北,有关人参神话般的有趣故事更多。在这些故事里,人参常常作为正义和善良的化身,有时是一个身穿红兜肚、聪明伶俐的小男孩,有时是一个头簪红花、身着绿袄的美丽姑娘,有时又是一个童颜鹤发的慈祥老人,有时又是射出一缕豪光的北斗星。这些故事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依然是引人入胜。尽管这些传说不一,但都反映了人们对人参的了解、喜爱和珍视。
珊湖菜——可以食用的沙参
珊瑚菜又名北沙参、莱阳沙参,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至东南部沿海一带,多生长于沙滩上,在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等地也有出产。属渐危种。
珊瑚菜株高5—25厘米。主根细长,圆柱形,长达70多厘米。基生叶具柄,叶柄长约10厘米,基部宽鞘状;叶片轮廓呈卵形或宽三角状卵形,长5—12厘米,三出式分裂或二回羽状分裂,裂片质厚,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厘米,宽1—3厘米,先端圆钝或渐尖,边缘有粗锯齿,上面有光泽;复伞形花序顶生,总梗长4—10厘米,密生白色或灰褐色绒毛;无总苞%伞辐不等长;小总苞片8—12枚,线状披针形;花白色;萼齿5,细小;花瓣5,卵状披针形,先端内折;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药带紫褐色;花柱基扁圆锥形,花柱短;双悬果圆球形或椭圆形,果棱木质化,翅状,有棕色毛。
珊瑚菜喜温暧湿润,分布区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冬春干旱(南界无明显干旱),夏秋多雨,主根深入沙层,能抗寒,耐干旱;适宜在平坦的沿海沙滩或排水良好的沙土和沙质土壤中生长。花期4—7月,果期6—8月。
珊瑚菜根,药,并可食用。珊瑚菜对研究伞形科植物的系统发育、种群起源以及东亚与北美植物区系,均有一定意义,对于海岸固沙和盐碱土的改良也极为重要。
近年来,城市和港口的建设,需要大量用沙,因而生长珊瑚菜的沙滩常被挖掘,生境遭到破坏,影响繁殖生长,加上药农连年挖根,因此资源逐渐减少,分布面积越来越窄。
睡莲也称子午莲,属双子叶植物纲,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睡莲有粗短的根状茎;叶片马蹄形,丛生,浮于水面上,具细长的叶柄,叶近革质,直径6—11厘米,全缘,无毛,上面浓绿,幼叶有褐色斑纹,下面暗紫色;秋季开花,花单生于细长的花柄顶端,花瓣多数,多白色,也有呈粉、红、黄等色,直径3—6厘米,萼片4枚,宽披针形或窄卵形,漂浮于水面,由于其每日午时开花,傍晚闭合,可连续开闭三四日,故名睡莲,所以曾有文人这样写道:“不要误会,我们并不是喜欢睡觉,只是不高兴暮气,晚上把花闭了,一过了子夜,我们又开放得很早,提前欢迎着太阳上升,朝气来到。”其花凋谢后才逐渐卷缩,并沉入水。
睡莲较为耐寒,在我国江南地区冬季不加保护便能安全越冬。在长江流域,其花期为5月中旬至9月,多在6—8月盛放,果期为7—10月。
炎炎夏日,清风徐来,碧波荡漾,一丛丛美丽的睡莲轻舞花叶,形影妩媚,好似凌波仙子,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不禁联想起“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等古人的诗句。
睡莲属植物的学名Nymphaea源于拉丁语Nyrrph,意为居住在水8泽国的仙女。在古希腊、古罗马,睡莲与中国的荷花一样,被视为圣洁、美丽的化身,常被作为供奉女神的祭品。在(新约全N)中,也有“圣洁之物,出淤泥而不染”之说。古埃及则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栽培睡莲,并视之为太阳的象征,认为是神圣之花,历代的王朝加冕仪式、民间的雕刻艺术与壁画,均以之作为供品或装饰品。睡莲在园林中被运用得很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私家园林中就曾出现过它的身影。
由于睡莲的根能吸收水中的汞、铅、苯酚等有毒物质,是难得的水体净化的植物材料,所以在城市水体净化、绿化、美化建设中备受重视。
四合木,蒺藜科,为落叶小灌木,是中国特有的孑遗单种属植物,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残遗濒危珍稀植物,是一种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和植物中的“大熊猫”,其分布范围非常狭窄,在世界范围内仅零星散见于俄罗斯、乌克兰的部分地区,集中连片生长的四合木仅存于内蒙古与宁夏交界的一片狭小的荒原上。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从外表上看,四合木非常不起眼,它“身高”不足半米,长有偶数羽状复叶,叶片很小,开白色或黄色小花。
四合木的传粉效率较低,50%的柱头上无花粉,20%的柱头上有1—2个花粉,30%的柱头上有多个花粉,只有25%的花柱中有多个花粉管。四合木的坐果率为57.36%—68.76%,结籽率为1.26%—2.8%。在生境条件较差的群落中,果,是其境所采取的生殖对策。
四合木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在它的身上,充分体现了生命是如何抗击恶劣的生存条件的。四合木是草原化荒漠的群种之一,为强旱生植物,在石和中,在国宁夏至内蒙古荒凉的原野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团一团的四合木,大小不一遍布在沙砾地上,在烈日炎炎下仍然郁郁葱葱、顽强蓬勃、挺直向上。四合木能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存活至今,堪称奇迹。而且奇怪的是,有人曾进行过移栽试验,结果难以成活。还有人把它放入花盆培育龙文小百科
什么是DNA
死了。是何原因,大家也不清楚,或许在四合木身上充分体现了人们常说的“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哲学了。
四合木的存在除了能够给人类带来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而且还为改变周围的环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一部极珍贵的“天然史书”。通过对四合木的研究,人们可以知道很多关于古代生物的遗传、进化以及环境的变迀等知识。根据DNA检测结果,四合木的遗传多样性接近130种长寿多年生植物的平均水平,它对于研究物种的起源和变迀,探索物种发展的多样性及、生平、改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人类不合理地开发活动,如无规划、无节制的开矿、炼焦、修路、樵采、过度放牧等,对这一地区的植被有的,的生环境化。当然,除了人为原因,四合木自身的繁殖也了的。以,在研上大力度,促进四合木的人工繁殖也是保护这种珍贵种的重要。
为保护这种珍稀植物,我国在四合木的故,了四合木珍植物保护所,将惠农区境内的1000公顷四合木生长区初步划定保护范围,并明确规定四合木分布区不再批设工业项目,在四合木保护区内进行了围栏封育、引水灌溉、围栏架线,并建立了试验区。另外,2001年在石嘴山发电有限公司灰场试验移植的千余株四合木,目前成活率高达80%,这一切也使人们看到了希望,加强了对保护这一珍贵树种的信心。
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acacid的缩写,即脱氧核糖核酸,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那么,DNA是怎么被发现的呢?DNA和RNA与生物遗传基因细菌学家艾弗里在研究肺炎球菌转化时,偶然发现了DNA,就是那个被很多人找了很久的基因物质。在DNA上带着生命的遗传秘密的基因物质,这样,对于到底什么是决定生命遗传现象的探索,终于到了揭开秘密的时候了,这时已是20世纪40年代。DNA是使生物常的基因。
四数木——最典型的板根植物
四数木属四数木科落叶大乔木,为单科单属单种植物,在植物学里,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四数木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国内仅见于云南省东南部,是世界上最典型也是国内最大的板根植物,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
四数木高25—45米,枝下高20—35米,胸径60—120厘米,具明显而巨大的板状根;树皮粗糙,为灰白色;着花的小枝粗壮,上面叶痕明显凸起。叶互生,为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0—26厘米,宽9—20厘米,纸质,基部微心脏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锯齿,幼叶兼有角状齿裂,两面有稀疏短柔毛,下面脉上的毛较多;叶柄长3—12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4基数,无花瓣,开于叶前;雄花序圆锥状,长10—20厘米;雌花序通常穗状,长8—20厘米,着生在小枝近顶部。蒴果球形或卵球形,坛状,膜质,长4—5毫米,成熟时黄褐色,外面具8—10脉,在顶端于花柱间开裂;种子细小,多数,微扁,长0.5毫米以下。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有一株巨大的四数木,它高40多米,共有13块板状根,占地面积55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一块板根长10米,高3米,每天都有许多游客慕名前去参观,面对那巨大的有生命的“活板墙”,他们惊叹不已。细心的游客也许会发现,它其中的一块板根中部有一个很大的缺口凹下去——原来,这是几十年前,当地农民为图方便,从这块板根中锯出来一部分,然后修成圆形,直接拿去当做一辆木架车的轮子用。为什么热带雨林里的这些乔木会形成板根呢)原来,热带雨林里的这些乔木不仅身躯高大粗壮,十分沉重,而且大多是些浅根植物,还常常要经历热带雨林的暴风骤雨。为了加大基础、解决“头重脚轻站不稳”的难题,又为了避免被风雨刮倒,所以它们就特别“聪明”地生长出一些板根来支撑自己。同时,也正因为有板根的存在,以至于需要十几个人才能合围这株大树,并使得这些大树十分难以砍伐。
“娇贵”的虫媒传粉植物蒜头果又名蒜头木、山桐果,在壮语中又名马兰后,属铁青树科,为常绿乔木。主要产于广西西南部至云南东南部一带,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蒜头果株高通常为15—25米,直径30—50厘米,树皮灰褐色。叶互生,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嫩叶两面有棕色粉状微柔毛;叶柄长1—1.5厘米,基部有节。花小,10—15朵排成伞形花序状或总状花序状的聚伞花序,花序腋生,单序或2—3序集生在短枝上端或小枝枝梢,总花梗纤细。果圆形,稍扁,蒜头状。中果皮肉质,内果皮坚硬。种子柔软,内呈黄白色。总的来说,蒜头果树干挺直,有樟树气。叶。
蒜头果为中、浅根性树种,幼树期喜阴,随着树龄增大而逐渐喜光。蒜头果在桂西南垂直分布于海拔300—1200米的地区,在滇东南可达海拔1640米。多生于石灰岩石山的下坡,的中至灰。
和其他生物相比,蒜头果是一种较为“娇贵”的植物,这主要是因为蒜头果为虫媒传粉植物,主要访花昆虫有12种,在繁殖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昆虫的侵害,且花粉萌发率较低,花粉管生长速度慢而且容易弯曲,结实率低。种子萌发有一定障碍,幼苗生长受多种病虫害感染,成活率低。
蒜头果为单种属植物,形态解剖特征既有原始性状,又有进化特征,对于研究铁青树科的分类系统有一定意义。另外,蒜头果的种仁油脂可作为合成麝香酮的理想原料。
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对蒜头果的生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并且蒜头果因屡遭砍伐,残存不多,加之分布地鼠害严重,天然更新不良,这些都威胁着该种的生存与发展。
天麻——不含叶绿素的植物
天麻,原名赤箭,又叫定风草、鬼箭杆等,属兰科多年生腐生草本植物,是珍贵的药用植物。产于我国云南、四川、湖北及西北、东北等地。
天麻为一株肉质独苗,黄红色,全株无叶绿素,地下有肉质肥厚的块茎,即稀有珍贵的中草药天麻,而且,天麻是以块茎进行繁殖的。天麻的地上茎为黄赤色,节上有膜质的鳞片。夏季开花,花多数,形成稠密的总状花序,花肉黄色或淡绿黄色。天麻多生长在阴湿的林下、腐殖质多的上。
天麻没有根、不含叶绿素,那么它的营养是如何获取的呢?原来,天麻的营养主要由蜜,进行天麻,养生的是为材料。
是植物却不含叶绿素的天麻。
自古以来天麻就被列为名贵药材,而且还是很好的保健品,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入药。据《神农本草锋》记载,天麻性辛、温平、味,有风、,风、风等。天麻的云南,所产天麻个儿大、肥厚、完整、饱满、色黄白、明亮、呈半透明状,质坚实、无空心,品质特佳,又被称为“云天麻”。
由于天麻是平肝息风的良药,对肝风引起的头痛有特效。所以,以云天麻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天麻片、天麻补酒,也是很有名的中成药。鉴于野生天麻数量的稀少和人们对天麻的需求量的增加,经过多年研究试验,人工栽培的天麻已获成功,正在逐步推广。
明秃杉——老树幼树叶不同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