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古兽真相
28125200000007

第7章

大鬣兽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大鬣兽

拉丁文名:Megistotherium

生存年代:中新世

生物学分类:肉齿目

主要化石产地:北非(埃及、利比亚)

体形特征:身长4.0米

食性:肉食性

释义:大的兽

1700万年前的一个午后,非洲上空的太阳炙烤着灼热的大地,草原上觅食的动物很少,显得很沉闷。仅有的嘈杂声来自一片灌木丛后,天空中的鹫类正散布着死亡盛餐的信息。透过稀疏的灌木的空隙,草丛中一头硕大的原恐象残骸隐约可见,其颈部和腹部露出血肉模糊的伤口。昨夜伏击得手巨额虎群早已饱餐一顿,正悠闲地躺在离战利品几米远的一棵树下乘凉。十多只鬣狗围在一旁,却没有一只敢靠拢。正当这群巨额恐龙悠然自得之际,围观的鬣狗群突然开始骚动起来,并很快四散跑开。一个不常露面的大家伙正飞奔而来,沉重的脚步掀动了阵阵尘土。它张开布满利齿的大嘴,把1米长的巨头伸进原恐象的体腔大嚼起来,丝毫不顾身后“主人”们的愤恐。平日少有对手的巨额虎们发出了恐吓的吼叫,但终究没有去正面阻挡,而是起身缓缓离去。在一旁等了半天的中鬣狗们此时反倒大胆上前,一场真正的盛宴似乎刚刚开始……上面说到的这种巨型食肉动物是已故著名古生物学家罗伯特·萨维奇教授于1973年在埃及和利比亚边境附近发现的。它仅头骨就有1米长,据测算其身长4米,体重在800千克左右,故而被命名为大鬣兽。

大鬣兽和巨鬣齿兽相同,也是肉齿目鬣齿兽科的成员,但它属于其中的翼齿兽亚科,与各种鬣齿兽属成员其实没有太近的亲缘关系。

根据已知材料,大鬣兽主要活跃于早、中中新世的非洲大陆北部,距今约2400万到1500万年,但似乎数量一直比较稀少。关于大鬣兽的习性,更是始终存在争议,大多数人认为大鬣兽是以腐食或杂食为主的动物,但也有少数学者坚持它们是积极的微者。

从大鬣兽的巨大身躯来看,它们显然不是行动敏捷、善于追击的猎手,但其巨大双颌及牙齿的咬力惊人,前肢的力量也相当可观。那么大鬣兽能不倉旨成为积极的捕食者呢?持肯定意见的学者认为,当时的非洲大陆存在许多大、中型食草动物,而这些食草类刚刚适应草原生活,奔跑尚不如今天的鹿、玲羊等决速敏捷,这,就给了大鬣兽生存的空间。而反对为,正是中新世非洲北部异常繁茂的动物资源,导致食肉动物种类、数量激增,而它们之间对猎物和领地的激烈争夺正催生出大鬣兽大得离谱的身材,它们生活的主流就是抢夺别类猛兽的猎物尸。其实,作为古老肉齿类的最后辉煌,大鬣兽生存在一个大型食草动物、大型食肉动物相继出现的年代。在当时的北非原野上,茂密的热带森林还有相当面积,继续其祖先固有的伏击战术应该是早期大鬣兽类的基本习性。而在它们生活的后期,巴博剑齿虎、剑齿虎、犬熊类和鬣狗类在非洲大地上争雄一时,而各类植食性动物也因此向两个方向演化:要么行动更趋迅速,要么体形更趋庞大。

大鬣兽可能与巴博剑齿虎一样,只能选择进攻象类、犀类等体形巨大、行动相对迟缓的植食性巨兽,但这是很有风险的;现实可能使得大鬣兽同时不得不经常抢夺和食腐,这需要大的体形和力量,因而刺激了它们进一步大型化的趋势,但这样的特化之路只是一条死胡同。

到了晚中新世,本已数量稀少的大鬣兽更是难觅踪迹,或许由于猎物们的行动更为迅捷,或许是其竞争对手的力量越来越强,体形庞大的大鬣兽终于走完了它的演化之路。虽然少数残存的其他鬣齿兽类还会在部分地区继续繁衍几百万年,但属于它们的辉煌无疑已经过去。

袋剑齿虎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袋剑齿虎

拉丁文名:Thylacosmilus

生存年代:上新世-早更新世

生物学分类:有袋目

主要化石产地:南美洲

体形特征:身长1.5-2.0米

食性:肉食性

释义:有育儿袋的刀刃(虎)

黄昏将至,但照在草原上的阳光仍然强烈。近2米高的蒿草地深处,一只雌袋剑齿虎从沉睡中醒来,舔了添剑齿上残留的血迹,用前爪拍醒身边的孩子。这只小袋剑齿虎已接近成年,马上就可以独自生活了。不幸的是,在昨天与母亲共同进行的一次捕猎中,它被后弓兽踢断了下巴,折断了左边的护叶。雌袋剑齿虎对此倒不担,因为这种骨折通常很快就会愈合。但它这时却莫名其妙地焦虑起来,在草丛中来回踱步,不时用头顶顶仍在迷糊中的小袋剑齿虎,喉咙里发出烦躁的咕噜声。它抬起一只前爪,在自己的肚皮上轻轻抚摩几下,一个小东西的脑袋从开口朝后的育儿袋里露了出来。这是它的又一个孩子,刚刚长出绒毛和剑齿。不过最多再过一个月,它就要爬出育儿袋,到外面的世界生活了。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雌袋剑齿虎的母爱已经转移,眼下只是一心一意爱抚着这个婴儿,对不远处的受伤小袋剑齿虎毫不在意。终于,它打定了主意,小心地巴幼袋剑齿虎的脑袋推回育儿袋里,无声无息地离开了……新生代开始后不久,南美洲在漂移作用下与其他大陆隔绝,这块土地上袋剑齿虎头骨化石的各种动物也走上了独特的进化道路。这里的王者并不是哺乳动物,而是巨大、地栖的西贝鳄类和曲带鸟类。随着中新世末期全球气候剧变,南美洲的大片森林被干燥开阔的草原取代,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西贝鳄类趋于消失,曲带鸟一族也有所衰弱;而哺乳类则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自己的顶级杀手。

早中新世,从原始的树栖有袋类演化出了一群地栖的、善于奔跑的食物,被称为南難犬〇它们有庞大麵的头和善于压碎食物的牙齿,有点JW象鬣狗的样、子。这个类群很快分化出了许多不同成员,其中,有一支在早上新世长出了剑齿,成为奇特而可怕。的捕食者一袋剑齿虎。它们和当时北美洲的剑人与衣虎酬齿猫科动物虽然扯不上任何关系,但却进化成了相似的样子,成为平行进化的一典型范例。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比较接近,大自然对其选择的标准也就大同小异了。

目前只发现了两种袋剑齿虎,其中较大的黑袋剑齿虎身长约1.5至2米,体重顶多只有110千克,相当于豹子甚至美洲虎的大小。四肢粗短,尤其是前肢非常发达。作为有袋类成员,它们与袋鼠一样长有4对臼齿,而大多数哺乳动物,也就是“真兽类”一般有3对。此外,雌袋剑齿虎很可能像袋狼一样长着向后开的育。

袋剑齿虎虽然不是南美袋犬类中最大的,但却最为强悍。发达的剑齿和强劲的身体使它们能够捕食当地的绝大多数食草动物,可能主要采取隐蔽突袭的方式,弥补奔跑能力差的不足。

在200多万年前的上新世末期,北美洲的各种哺乳类开始向南方挺进。北美动物在进化程度和竞争力上远强于长期处于稳定环境中的南美动物。于是,很快地,袋剑齿虎在刃齿虎、恐狼等强大的入侵者面前败下阵来,和众多的南美动物一起被扔进了生物史的垃圾堆。

袋狮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袋獅

拉丁文名:Thylacoleo

生存年代:更新世

生物学分类:有袋目

主要化石产地:澳大利亚

体形特征:身长1.8米

食性:肉食性

释义:具有育儿袋的狮子

晚更新世的澳大利亚与今天的景象大不相同,东北部的昆士兰州密布着大片森林,其中的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清晨的林边一棵大树下,一头豹子般大的屠戮袋狮正急急拖曳着它的美餐:一头幼小的双门齿兽袋狮巨大的食草亲戚。虽说只是幼崽,但其体重却超过袋狮的3倍,以至于它无法将其拖到树上悠闲享用,它尝试从各个方向移动猎物。

猎物死亡的气息正向四处弥漫,用不了多久,嗅觉灵敏的肉食动物一定会从各个方向寻来。袋狮可不愿意和这些肉食动物糾缠。几次尝试后,它放弃了移动猎物的行动,迅速撕开了猎物的肚皮,拼命呑咽起温热的内脏……澳洲大陆自古就是有袋类的乐园,作为其中的顶级掠食者的袋狮自然也不例外,它们属于有袋目中的双门齿类。很难想象,史前时代庞大但温顺的双门齿兽以及现代澳洲象征之一的“考拉”(树袋熊),就是袋狮类最近的亲戚。早在1859年,袋狮化石就被大名鼎鼎的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研究过,并被称为“凶猛且带有极大破坏十生的食肉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