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做个绿色小天使
28130900000003

第3章 带你回游昔日的美丽地球(3)

岩洞大都分布在乡村和山川岩石之间,气候温和,向阳通风,植被茂盛,生态环境没有被破坏,没有噪声和大气污染,没有雾尘和车辆的骚扰,四季多碧空蓝天、和风艳阳之日。居住在窑洞中,外界噪声等不良刺激所引起的心理紧张和情绪变化小,对平衡心理、稳定情绪、放松机体大有裨益。另外,窑洞有阻隔大气中放射性物质和不良射线的作用。所以,长期居住在窑洞中,哮喘、支气管炎、肺心病、流感、脑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及风湿病、皮肤病、肝炎都大为减少。据抽样调查显示,居住在窑洞的人患疑难杂症者比例较小,比居住在繁华闹市、高楼大厦的居民平均低36%~45%,这与安静清洁的环境是分不开的。长期居住在窑洞的人,情绪安定,心态平衡,达观豪爽,耳聪目明,身体健壮,思维敏锐,抗病力强,患抑郁症、胸闷、胸胁痛和肝胆系统疾病的人也少。当我们情绪波动、心情压抑、烦躁不安、失眠健忘、乱发脾气时,不妨换一下环境,去山间窑洞居住几日。

(三)结构材料朴实

窑洞的建筑材料大都为黄土、红土、岩石和砖,以黄土、红土窑洞为最多。据专家研究,黄土是很好的保温隔热材料,有抗辐射和减弱噪声的功能;红土抗病毒、抗虫害,可减少瘟疫。研究认为,窑洞多为半圆锥形结构,吸收太阳能和微波的性能较强。黄土、红土地带生长的植物含微量元素锰、硒、铬、镁较多。锰元素有利于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抗衰老的作用;硒元素有减少脂肪积累、延缓人体器官老化的作用;铬能够增强胰岛素分泌,促进生长发育,影响脂质代谢;镁是维持神经肌肉兴奋,参与构成骨骼,维持心肌功能的重要元素。这些因素都对人体有着良好的影响。

(四)地磁地电强

由于窑洞的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大都能保持自然形成的原始风貌,所以有窑洞的地方大都地磁地电较强,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有着良好的影响。据调查,居住窑洞或岩洞的人患流感、脑膜炎、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较少,而精力、体力、耐力却强于住平房的人们,这与地磁场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关系。

近年来,人们在旅游景点开发天然岩洞和人工掘造石洞,在里面设置病床供游人养病疗疾、练体强身、调理情绪之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窑洞是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完美结合的优秀产物。

五、古人的绿色生活

一样很享受

古人的生活似乎充满了花前月下、诗情画意。然而,想象一下古时候真实的生活场景: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燃气,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汽车,没有火车……基本上,现代人生活中想当然的事情——高能耗的生活形态,在古代都是不可能。这种低碳生活,在今天是一种时尚,在古时候呢?究竟是舒适还是不适?

(一)没有电用什么来照明

古代不像现今一样,有电灯可照明,古时一般点灯盏来照明。六朝时的灯盏,通常由油盏、托柱、承盘三部分组成,其制作大多新颖别致、式样变化多端,现在看来仍可堪称艺术品。而省油灯就是这些灯盏中的一种,它由瓷器制成。省油灯初看与普通灯盏没大的区别,但它的碟壁是一个中空的夹层、碟壁侧面有一个小圆嘴,用来向夹层中注水。在夹层中注入冷水以降温后,可省一半的油。如《陆放翁全集·斋居纪事》记载:“照书烛必令粗而短,勿过一尺。粗则耐,短则近。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灯檠法,高七寸,盘阔六寸,受盏圈径二寸半,择与圈称者。”

“省油灯”一说最初出自陆游的诗文中,而古代也确实存在这种节油的“省油灯”。“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

油灯

唐、宋两代省油灯都很受欢迎。邵公济牧在汉嘉年间还曾把省油灯当礼物送给朝廷的学者和高级官吏呢。史载:“邵公济牧汉嘉时,数以遣中朝士大夫。按文安亦尝为玉津令,则汉嘉出此物,几三百年矣。”“汉嘉”是指汉代时期的青衣县,后汉时改为“汉嘉”,在今雅安市以北。

(二)没有空调的夏天怎么办

继电风扇之后,最值得现代人骄傲的降温设备恐怕就是空调了。在地球村日益变暖、动辄三四十摄氏度高温的夏季,坐在凉风习习的空调房里办公、学习或休息,实在很是惬意舒服。于是想起古人来,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古人采取何种办法度夏呢?

我们的祖先是很聪明的,他们发明了最原始的扇子,还不断研究出新的降温设施。在汉代,能工巧匠已经研制出“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其取凉效果非常可观。《西京杂记》卷一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这段文字过于简练,我们无法得知这种“叶轮拨风”的详情,想象中它的拨风原理应该是利用叶轮的旋转形成风源,即在巨轮上安上七个叶片,一人摇动手柄,七个叶轮飞速旋转,空气被搅动起来产生凉风。当然这种大型设备一般人消费不起,皇家贵族才享用得了。

到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这“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犹如民间的水车),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唐诗人张仲素《杂曲歌辞·宫中乐》一诗咏:“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说的就是这种利用“水循环”建成的“凉屋”,此“凉屋”堪称既绿色又环保,但该诗名曰“宫中乐”,可见与老百姓是无缘的。

科学在不断进步,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对当时纳凉也有精彩的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不难看出,明代人的消暑又前进了一步,而且巧妙利用地理优势,也不乏科学道理。想必这古代的“凉屋”和“霍都别墅”,比起密不透风的现代“空调房”来,降温效果更好、空气更清新,也更符合环保理念。

(三)没有汽车——旅游怎么办

说到古人的出行,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几个轿夫扛着一顶轿子在小路上行走、数匹白马拉着一辆大车在大街上穿行,或者一叶扁舟从轻风微拂的水面轻轻划过的图景,这些联想大抵反映了我国古代交通的真实面貌。

粗说古人的交通工具,战国以前陆行的主要工具是马车和牛车,老百姓主要是安步当车。

1.车马

文献记载,战国以前的车马是一体的,没有无马的车,也没有无车的马。驾车的一般是四匹马,驷为车辆的计量单位,“马千驷”指一千辆车。《小雅·采薇》中“戎马既驾,四牡业业”,指驾兵车用四匹公马。马车驾二马为骈,驾三匹为骖。到了战国时代,赵武灵王从匈奴处学来了骑马,胡服骑射。后来骑马之风渐渐盛行起来。

2.牛车

在马车受重视的时代,乘牛车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魏晋以后,江南牛多马少,士族更爱乘慢速而安全的牛车,豪富之家“精牛车,丽服饰”,争奇斗富,甚至皇宫里也养上了牛。

3.舆

马车的车厢叫舆,舆前面的横木可以倚靠着把扶,叫做轼。“登轼而望”,即登上马车,手扶轼张望。行车时扶轼低头也叫轼,表示对人的敬意。舆的两旁都有木板为屏蔽,乘车的人从舆的后面上车。舆上可以立盖,用一根直木支撑,即冠盖。班固《两都赋》中“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因此为官为宦又称冠盖。

4.骖乘

古人乘车一般三人,以左边为尊。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叫做骖乘,又叫车右。如果国君或主帅在车上,则居于中,御者在左。骖乘的任务是执戈御敌,遇到险情时下车解围。如《鸿门宴》:“沛公之骖乘,樊哙者也。”

5.步行

古时士大夫外出,必须乘车。如果走路,也要遵守一定的礼数。《释名》:“两脚行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我们今天的跑相当于古人的走。古人逃跑常说奔。在他人面前趋,表示恭敬。在汉代,明文规定臣在君前要趋。萧何因为是大功臣,因此可以享受入朝不趋的恩典。

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他们的种种生活方式不但解决了一些生活问题,更是大大体现了现代化的低碳环保的理念。虽然我们已不可能和古人一样生活。但我们也不能丢弃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