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编实用管理学
28133100000004

第4章 导论(3)

第一,有利于坚持管理的社会主义方向。在社会主义社会,一方面存在着社会化大生产;另一方面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之间还存在着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的具体矛盾。因此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存在着管理二重性。对企业管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营方向,必须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济发展,有利于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而不能把社会主义企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变为私有制,不能把社会主义企业职工群众主人翁的地位变为雇佣劳动者的地位。

第二,有利于我们总结管理上的历史经验与教训。40余年来,我国经济建设走了一些弯路,这主要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分不开的。解放初,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企业管理的方法主要沿袭革命根据地管理小型公营企业的经验。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后,特别是引进了苏联156项现代化的大型工程建设,企业管理上的一套做法主要是“全照搬”了苏联的“马钢宪法”。1958年之后,强调“土法上马”,对外国的管理经验,很不重视,在“文化大革命”中,“闭关锁国”,对外“全否定”,“全拒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引进了西方许多的科学管理思想和经验,推动了我国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管理二重性理论,才能正确总结以往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才能正视外国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才能为今后的管理实践指出正确的方向。

第三,有利于我们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产业革命是从西方国家开始的,现今西方国家生产力水平、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都较高,他们的管理比较先进,经验较多。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总的说来,我国的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我们应积极学习、借鉴西方国家一切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毛泽东同志说:“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如果对外国管理的先进经验采取否定的态度,也就否定了管理的自然属性。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在性质上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同时。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具体国情也不同,因此,又不能盲目地不加思考地“全盘照搬”。正确的态度应采取“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

第四,有利于我国实现管理现代化。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管理现代化。如何实现管理现代化,也必须以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原理为指导。一方面采用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等先进手段,实现管理技术现代化。另一方面,还应同时实现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体制现代化。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

(第四节)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和研究一门科学,应根据该门科学的特点,善于选择适当的方法。方法正确,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管理学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指导思想,具体应掌握以下观点:

(一)实践观点。列宁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管理实践是管理理论的源泉,又是检验管理理论正确性的客观标准。管理学的研究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要有实事求是的学风。毛泽东同志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因此,我们研究管理学不能从书本出发,不能从抽象的原理出发,而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二)辩证观点。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变化的,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一项管理活动或任何一个管理系统,都不是孤立和静止的,它们与其它事物或与其它系统都发生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并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唯物辩证法是现代科学最正确的思想方法。对管理学的研究,一定要反对“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而应坚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通过纵观管理的发展历史和横察各国管理的现状、经验,从中探索、概括出对管理实践活动具有真正指导意义的管理原理、管理规律。

(三)系统观点。系统观为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它摆脱了把对象先分割成部分,然后再进行综合的传统方法的束缚。它从整体出发,通过部分与整体的联系,来揭示系统的运动规律。研究管理学应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管理系统和其组成的各要素之间、要素和要素之间、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管理客体,从中探索、寻找出最佳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系统方法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佳性。例如,要使一个管理系统发挥更大的功能,就必须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从整体出发,对系统内的所有要素进行优化组合。随着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实际管理者还是管理理论研究者,都应树立系统观念。系统观是研究和处理复杂大系统和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指导思想。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共同认为:20年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实现是运用系统思想及其方法的成果。

管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这种方法是人们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现象进行有目的、有系统地考察,以此来搜集大量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以达到明确事物内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趋势的目的。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一般以逻辑推理为主的学科不同,必须通过直接或间接地调查取得大量可靠的材料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有效的调查方法(如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全面地系统地了解管理实际情况,并从中探索出管理的一般原理、原则和管理规律,然后再回到管理实践中,对管理活动起指导作用。

(二)比较研究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进行比较的研究,是为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所谓比较的方法,是对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方法。爱因斯坦说:“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同观察到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管理学的研究,不仅要从纵向的历史考察,还应进行横向的中外比较。通过对管理组织、制度,管理方法、经验进行全面地比较、分析,寻其异同,以便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三)历史研究法。鉴往以察来,援古以助今。历史研究的方法就是按照客观事物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分析和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方法。我们应通过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管理学说的演变过程以及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管理历程,从中吸取科学的思想养料,总结经验教训,探索管理的规律、原则、体制和管理的功能、方法,以发展当前的管理科学。例如,“得道多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居安思危”“欲速不达”等,就是从大量的史实中概括出来的真理,提炼出来的思想精华。这些思想对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四)抽象研究法。科学的抽象法是指在认识与研究某一对象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撇开其某些具体的(或次要的)方面、因素或属性,并将对象的主要的本质(或某一方面)的关系、属性抽取出来的研究方法。列宁说:“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及其它等等,一句话,即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运用抽象法,应从大量的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事实、案例、经验中,进行分析,抽去无关紧要的、非本质的东西,从中提炼、总结出科学管理的思想、原则、程序、规律,然后再由抽象上升为具体。抽象不是认识的目的,而是认识的手段、方法。我们还应运用管理的科学理论、方法,去指导管理活动,提高管理效能。

(五)试验研究法。这是有目的地在设定的环境条件下认真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特性,并适当变动环境条件,反复考察管理对象的行为变化,从而通过试验研究,揭示出管理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例如,在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之前,先选择少数典型企业进行试验,从试验的结果中,加以修改、补充、完善,然后再全面推广。试验研究法是管理法规、政策、条例、措施、办法的制定与贯彻的科学方法。

(六)案例研究法。顾名思义,案例研究就是对已发生的真实而典型的事例展开研究,从中总结出管理的原则、规律。案例有以下几种类型:解题型,即为了正确理解原理、原则而选用并进行研究的案例。示范型,即通过范例的研究,具体生动地阐明如何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它类似于典型事例介绍。分析型。所选事例,要同时提供逼真的客观情景,分析其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咨询型,对所提案例,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咨询,通过分析、论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论证型,即对某些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比较深入地系统分析和论证,从中得出某种结论。

(七)定量分析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事物的观测和测量,考察事物存在的规模、运动的规模和发展的程度,并用数量表示出来的方法。现代管理活动除了定性方法(即通过考察事物的特性及事物间的关系,从而找出事物内部所固有的基本规定性的方法)外,应当广泛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只有通过定量分析,人们对管理客体的认识才能进一步的精确化;通过定量地描述管理活动的发展规律,可以使人们的认识准确化;在揭示规律的基础上,预测管理客体的发展方向,掌握其发展趋势,使人们对其认识更加客观化、深刻化。

上述各种方法,可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地采用,也可以把几种方法综合起来进行研究,以便较快地收到良好的研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