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编实用管理学
28133100000053

第53章 信息与管理(3)

按信息传递媒介体不同划分:1.口头传递。优点是节省时间,限制条件少,可双向沟通,可自由而充分表达意见,可同时用眼神、手势、动作、姿态等伴随语言来表达。要提高口语沟通的效果,一要准确、传神;二要有的放矢;三要逻辑严谨;四要言简意赅;五要感情真挚;六要具体生动;七要通俗易懂;八要语速适宜;九要姿态协调。听对方谈话应当专心、耐心、虚心。2.书面传递。其优点:一是内容精炼;二是便于利用、传递;三是传递时、空范围较广;四是便于储存、查阅。要提高书面传递效果,一要观点鲜明;二要材料充分;三要文风端正;四要布局合理;五要逻辑严密;六要语句通顺;七要文字精炼;八要通俗易懂;九要书写工整;十要合乎款式。除口头、书面传递外,还有图象和实物传递,大众传播媒体传递等。

如何提高信息传递的效能呢?

第一,增大信息传递通道的传输容量,如增加信息工作人员,拓宽信息传递渠道,扩大信息传递的内容等。

第二,减少信息传递损失。信息传递损失指信息源发出的信息减去接收者接收的信息。

如何加速信息传递,减少传递损失呢?首先信息源发出的信息应准确无误。发出信息者要提高政治、文化、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其次,提高信息加工水平,对信息精心分析、整理、编辑,所加工的信息既要如实反映事物本来面貌,又要揭示其本质。再次,信息传递线路(渠道)要畅通无阻,中间环节层次要尽量减少。第四,中间转换者不能任意增减传递内容。第五信息接收者要提高自身水平,全面、准确理解所接收信息的内容,不能有曲解、误解的情况。第六,消除信息传递中的“噪声”,即各种干扰。信息传递中的“噪声”来自以下几方面:1.机构庞杂,层次繁多,这会使信息传递速率放慢,甚至发生滞留现象。2.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或懒惰不负责任或能力低下,使本来的信息失真。3.通讯设备陈旧、落后或传递技术不熟练,造成信息失去时效或表述的信息所用文字、数字、图表错乱、模糊、时断时续等。

信息反馈

所谓信息反馈是指:在一个系统内,把给予被控对象的输入信息(又称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对象后,所产生的结果(真实信息)输送回来,以增强或减弱系统的输入信号,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并达到对系统进行控制的目的。

由于采用的方式和所产生的效应不同,信息反馈分为以下几种:使输入信号增强的正反馈,使输入信号减弱的负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出量成正比关系的硬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出量成反比关系的软反馈。根据回路的结构可分为简单反馈和多重反馈。前者在回路中只出现一次反馈,后者在回路中出现多次反馈。

信息反馈方法是一种普遍现象,并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生物体内的稳定和平衡主要是借助于反馈控制实现的。人体内的血压、体温、血液酸碱度以及各种激素的含量都是借反馈控制而保持其稳定的。动物的本能活动也存在着反馈现象。如一只老鹰在上空发现地面一只野兔并要捕捉它,鹰要不断地调整自已飞翔的方向、速度,力图缩小同野兔的距离,直到差距为零,这时也就抓住了野兔。两者差距为零也就是输出信息完全符合给定的信息。这是一种负反馈。野兔则相反,力图扩大自己同鹰的距离,这是一种正反馈。在工程技术中早就应用反馈方法了,如蒸汽机上的调速器是最早应用反馈方法制造出来的一种部件。

信息反馈对搞好生产经营和生产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决策执行过程的控制,就是将目标与实际执行中的现时信息进行对比,发现差异,采取措施及时纠正,以达到既定目标。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信息反馈,它的生产经营活动就不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不能及时地修正原订的生产经营计划,势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信息反馈包括三个阶段:感受、分析、决断。感受是把执行情况的信息收集起来;然后进行分析;根据分析作出决断,着手改进。在小生产条件下,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这三个阶段,而在大生产条件下,这三个职能就变成了情报系统、咨询系统和决策系统。

信息贮存与检索

信息贮存是把各种信息建成各种形式的档案。信息贮存的目的,一是随时备查,二是便于决策。信息贮存应符合下列要求:1.贮存的信息要有价值;2.贮存应满足检索的要求;3.贮存的各种信息应分别规定一定的期限;4.贮存工具便于检索、查阅。

就企业来说,对信息、数据、资料可做以下分类:1.主文件,可供共用共享的文件;2.处理文件,属于流动信息,往往定期更新;3.索引文件,便于查寻;4.数据资料,如统计参数数据、质量标准等;5.报告文件,属于汇总性资料;6.历史文件;7.备用文件,当现行文件不便查找或损坏时,可随时提取。

在信息管理机构或规模大的单位有以下三种信息资料库:1.基本信息资料库,所贮存信息资料数量大、门类多;2.辅助信息资料库,具有现实性强、参考性强、针对性强、利用率高、流通率大的特点。3.专门信息资料库,所贮存信息资料的内容、种类和用途比较单一。

信息资料检索是利用检索工具,采用科学方法,经过一定步骤,在存贮的大量信息资料中,查找出符合特定需要的信息资料的过程。信息资料检索分人工检索和机械检索。目前,前者使用较多,有下列几种形式:1.目录,即按一定次序开列出来以供查考的事物名目;2.索引,是帮助寻找资料,指明档案中信息的所在或出处;3.文摘,指对一种信息资料所做的扼要摘述。信息资料检索法有常用法、追溯法、分段法等三种。

信息的输出和提供

信息收集、处理的目的是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因此,信息系统输出手段的完善程度,输出的信息是否准确、及时,是否有针对性,是否易懂易读、直观醒目,是评价信息系统的主要标准。我们应十分重视信息的提供,以便充分利用信息,把信息资料的价值充分地转化为物质财富。

信息资料的提供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定期提供阅览,及时介绍新的资料情况。2.通过文献复制向外借出。3.提供文摘、快报、简讯。4.提供专题文献加工产品。5.举办技术交流会、学术讲座、报告会、展览会、现场会等。6.提供声像信息服务,如放影科技影片、录像、播放录音等。7.提供咨询服务。8.提供分析性信息。这是信息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各种资料、事实进行选择、分编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研究,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最后得出结论,并向有关部门提出某种建议。国外十分重视分析性信息的提供,并把它看作准确判断企业和联合公司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

(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统,目的是为了系统地、有效地处理信息,以便更好地为管理工作服务,提高管理效能。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套有组织的程序,其功能是收集数据、资料等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再输出信息。信息系统建立在管理系统之中,它的输入来自管理,输出是为了管理。信息系统分为两类:一是信息传递系统,只把信息从一端传到另一端,不改变信息本身的结梅、形态,如电话系统。二是信息处理系统,能将原始数据、资料经过处理后得出新的结构、形态,也可以产生新的数据、资料。现代管理十分强调应用电子计算机,重视应用人机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前者是以人为主体的信息系统,信息解释要依靠管理人员作出;后者则模拟人的行为,具有推理、演绎的功能,它利用程序本身来修改程序,使输出结果近似于人的智力效能。

以企业为例,它从本身和外部环境中收集原始数据、资料,经过加工处理,对处理后的资料加以解释,再据解释结果作出决策。同时将相应的信息提供给有关单位,从而形成全社会的信息流通。

信息系统是由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元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通常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如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传送、数据贮存、信息解释等。各子系统可采用串联、并联或两者组合方式。

信息管理活动的“输入——处理——输出”的全过程,也具备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等要素,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1.人。人是信息沟通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从信息活动说,人又由许多子系统构成:(1)感受器系统,即眼、耳、鼻、舌、身;(2)神经系统:大脑、小脑;(3)效应系统:手、足;(4)符号系统:语言、文字。2.手段。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来从事信息活动,如装备、设施、办公的楼房、家具、文具用品、电子计算机等。3.信息。这是信息管理的对象,它包括信息的性质、数量、时间、空间等各方面的要素和信息载体等。4.方式。指人们收集、处理信息的各种方式。5.方法。信息收集、处理及信息系统建立采用的方法十分广泛,如哲学方法、系统方法、心理学方法、逻辑学方法、技术经济学方法、系统方法、数学方法,等等。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与类型

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方法。如有人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服务于管理的信息处理系统;也有人认为,它是以现代技术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自动化数据处理系统,即MIS(MangementLnformation System)。无论怎么不同,管理信息系统有下述特点:1.相关性,该系统与管理系统不可分割,它以管理的组织机构为基础;2.目的性,该系统为管理活动服务;3.转换性,该系统总是处于信息不断传递的动态之中,也就是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流动过程之中;4.整体性,该系统是协助管理进行决策的整体系统,它注意把局部问题放在整体中处理,力求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优化与信息化。

根据信息处理所应用的技术手段不同,管理信息系统分为以下三种:1.人工操作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是手工抄写和计算,通过卡片、单据、表格等载体传递信息,存贮器是文件柜和卡片箱。它对小的企、事业单位较适用。2.机械操作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数据的收集、处理由简单的机械工具完成,比单纯手工操作进了一步。3.电子计算机操作的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加上现代通讯设备的应用所组成的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其特征是运算准确、传递迅速、数据处理量大,能模拟人工智能。目前我国的领导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始建立这种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

另外,按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划分,又有单一功能的信息系统和集成功能的信息系统;按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划分,有开放型系统和闭合型系统;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划分,有线型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型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和职能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总的来讲,它起着在信息发生源和信息需求者之间的媒介作用。我国许多企业现行管理系统中,原始数据的收集是由各职能部门分别从基层生产(车间)、经营(门市部)单位取得的。这就形成了车间向管理部门输送数据资料的多头关系,传递即慢又费人力。假定一个企业有五个职能科室和五个车间,这些车间若分别向各科室送递信息资料,那就有25条(5×5)传递渠道。当建立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后,企业可通过信息中心(或专门机构)把来自各种信息源的信息收集起来,进行系统处理,变成适于各种不同管理需要的信息,满足他们的具体需要。这时,信息传递渠道便发生了极大变化。

改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如下优点:1.信息渠道大大简化,原来传递信息有25条渠道,现在则为10条。2.可减少信息传递的重复、脱节现象。3.由于减少传递渠道,而可以节省人力并加快传递速度。4.由专门机构加工、整理信息可提高信息质量,并使信息共享,可提高其利用率,从而更好地为管理服务。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1.确定信息的需要。即弄清管理系统各个层次、各个部门所需信息的内容及其数量、种类、质量、形式、时间的具体要求。2.做好信息的收集、检核、整理、分析、编制、传递、存贮、检索等工作。3.及时提供信息。4.做好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根据管理系统的要求、目标,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工作的制度,协调好信息系统内部各环节及其与管理系统各部门的关系,了解并评价所提供信息的使用效果,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形式是否科学合理,对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提高管理效率,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结构时,应遵循下述原则:1.效益原则,力求投资少、时间快,又能提供多而有用的信息。2.系统原则,设计信息系统要从整个管理系统出发,要与管理组织紧密联系、相互配套,要使整个管理信息系统最优化。3.统一原则,即要使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收集、处理、提供等项工作达到标准化。4.可靠性原则,提供的信息要真实、准确、及时,对管理决策充分发挥参谋作用。5.发展原则,信息系统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进行调整、改革。确定的基本方法,首先,调查现有信息系统,弄清其优缺点;第二,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分析,查明现有信息系统的薄弱环节,确定改进与完善的手段;第三,制定新的信息系统的方案。第四,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和发展新的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确定的指导思想是先分解后协调,即先将管理信息系统按一定的标准分解成若干子系统,考虑上一级系统的要求以及同其它有关系统的关系,再将各子系统综合协调,然后确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子系统的分解应以管理系统的组织机构为依据。各子系统分别担负着某一方面的任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又相互依存。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一个项目的完成,也就是另一个项目的开始,如此不断地发生、发展、更新、循环成长,称做系统的生命周期。这个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一般要经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