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国妈妈启示录
28176800000067

第67章 中国教育需走出“考考考”的怪圈

2009年2月初,中国教育部就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到2月底中国公众发表的意见和建议达到210多万条。我在谷歌上搜索了一下,关于中国高中文理是否要分科的贴文有18万多个,如何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的贴文有34万个,关于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贴文有近6万个。从民众的关注度来看,中国教育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高考,而高考招生制度争议最多。

从目前来看,中国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这意味着国家能够保证的全民教育是到初中阶段。因此,中学生在实现大学梦的路途上,第一个入口就面临考验,进不了高中或重点高中就等于上不了大学。在高中实施职业教育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有所改善,但对于学生而言,决定一生命运的最大入口就是高考,因此必须背水一战。

高中文理是否要分科之所以引起激烈的争论,就在于每个人都清楚分科不利于培养人才,但分科却可使学生易于考上大学。在理想与现实的选择中,人们更倾向于向现实妥协。

在现实的教育中,中国的高考招生制度实际上将人才的选拔标准沦落到“唯分是举”的可怜地步,过去是“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如今则为“一分决定终身命运”。

要想考出好成绩,要想进入大学,学生能怎么做?只能是死啃书本,死记硬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最无辜的,他们犹如迷途的羔羊一样,跟着大学录取只看分数这种万有引力勇往直前。高考考的是分数,大学录取看的是分数,学生学得好坏最后还是用分数来衡量,“古有煮酒论英雄,今有考分定乾坤”。

一位网友曾写下了对于中国考试现象的深刻描述,一个“考”字、一个“分”字,是无数家长和学生最熟悉也是分量最重的两个字,它写下了中国教育改革中苦涩的篇章,它像魔鞭一样将千千万万学子驱赶进了不知民间疾苦、不分五谷杂粮的所谓的知识象牙塔。

曾几何时,“走进学堂讲的是分,同学之间比的是分,回到家里问的是分,睡觉梦里梦的是分”。学、学、学,考、考、考,分、分、分,这竟然成了教育界培养人才的主旋律。

曾几何时,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师生、家长最关心的是考分,最担心的是“考糊”了,最开心的是名题金榜,最伤心的是名落孙山。学生形容为“考场如战场,成败分数量,冲过高考关,方能上青天”。

曾几何时,整个普通教育围着高考锅台转,从学生、家长到老师每一个人都苦,“老师含辛茹苦,学生又累又苦,家长则甘愿受苦”。

曾几何时,在高考的压力下,学校成了大烤炉,学生成了考试机器。“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上考下考,左考右考,内考外考,中考年考,考得糊了,还要补考。”

“分数决定论,高考定终身”的观念,在中国可谓深入人心。高升学率和名校、好学生和人才、高分和高能、高文凭和高素质,在国民心目中划上了等号。作为中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国人才的培养目标绝不会是如此的低标准,但现实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拉着上亿的学生、家长、老师甚至是教育体系一骑绝尘向前飞奔。

中国的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的家长不断呼吁要树立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教育目标都脱离不了培养适合于社会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优秀人才的标准可能会有不同,但目前中国的高考体制已把人才的标准简单地归结为高分学生是好学生,好学生才能进入大学,进入大学就是好学生,而好学生必然就是优秀人才这样简单的“唯分是举”的怪圈之内。这样的社会意识扭曲了人才的价值观。中国的高考体制与古时的科举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们今天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能够钻进象牙塔中的书生。

中国教育走进了应试教育的怪圈,素质教育成了陪衬。甚至为了能考上大学,高中的教学也功利十足,只要主课成绩好,副课好坏不重要。文理分科后更是人手一本书,各读各的经。办好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百年大计,教育的改革非一日之功,也难以大破大立。高考体制已成为引导整个普通教育的指挥棒,对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应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在难以推翻目前的考试招生制度的情形下,大学在录取学生时加大了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应是一个渐行渐进的改良之道。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曾发表了一个美国中学生写的文章,这是美国媒体发表的为数不多的用学生眼光看中国教育的文章。这名学生写道:“中国教育给人最大的印象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好像就是为了考试,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中国的学生整天背诵和独自做无声的书面练习,或者齐声做口头练习。这可以理解,因为中国公立中学和大学的招生完全看分数。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里,进入顶尖学校所要面对的竞争让一个发誓要上哈佛的美国学生感到相形见绌。中国学生功课的严格程度超过所有美国学生,这种状况在大城市和富足的郊区以及县城尤其严重。这些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超过了绝大多数美国学生的想象。中国学生缺少讨论和消化所学知识的机会,在被美国人看作是教育组成部分的决策和审慎思考方面,中国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经验。中国的学校有许多长处,可是它们不培养哲学家。”

这位美国中学生所谈之事,对于众多的中国家长和学生而言可谓早就习以为常,但它却点出了中国教育改革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中国教育需走出“考考考”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