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奥林匹克知识
28272800000017

第17章 闪耀的奥运明星(外国部分)(2)

赛程过了30公里,法国运动员勒米西奥仍然领先,看来胜利在望了,有人急不可耐地把象征胜利的橄榄枝环套到他脖子上,勒米西奥洋洋得意地挥着手,表示感谢。但是,当他跑到34公里时,一位个头瘦小、貌不惊人的希腊运动员——斯·路易斯追了上来,他的步伐轻捷有力。观众的情绪骤然高涨,“加油!

路易斯!”“加油!路易斯!”欢呼声、鼓掌声此起彼伏。路易斯斗志倍增,似离弦之箭越跑越快,对手一个一个被他甩掉。离终点不远处,他超过了勒米西奥,担任通讯联络任务的骑兵按捺不住喜悦之情,挥鞭驱马,飞一般驰向运动场,传递喜讯。全场顿时骚动起来。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希腊运动员路易斯第一个到达终点,以2小时58分50秒的成绩获得世界上第一个马拉松跑的冠军。

路易斯当时24岁,是希腊阿马劳什村一个穷苦的送水人,每天得两次往返于家乡与雅典城之间几十公里坎坷不平的道路。他把大水桶挂在骡背上,自己则一步不落地赶着骡子向前跑,长年累月,练就了超长距离跑的本领。对他来说,40多公里的马拉松赛跑算不了什么,不过是多送一趟水罢了。何况,赛跑的道路要比他送水的路程平坦得多呢!

路易斯虽然身高仅有1.59米,体重54公斤,但他反应敏捷,体力充沛,意志顽强。他牢记自己的长跑老师、雅典第一步兵团普洛斯上校的教导:“开始时不要太快……按你自己的速度跑,稳住劲,等最后几公里时再加速。”因此,比赛开始后,路易斯不急于争先,照自己事先制订的计划镇定自若地跑着。当赛程过了大半,许多运动员因不习惯炎热的天气或者体力不支败下阵来时,他才瞅准时机,脱颖而出,一下子冲到前面。

这位穷苦的送水人在成名以后,不愿意追求虚荣,而是担任了乡村邮递员,用他那双飞毛腿,为人们传递书信。他和妻子叶莲娜以及5个孩子住在一起,过着俭朴的生活。1940年3月27日,路易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终年67岁。

2.被骗的“邮递员”:卡拉维罗

费利克斯·卡拉维罗是古巴的一个邮递员,他非常热爱长跑运动。当第3届奥运会即将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举行的消息传到古巴时,卡拉维罗非常兴奋,他决心参加这届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可是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朋友们时,却遭到一致反对。因为当时古巴已宣布不派运动队参加奥运会,如果谁要单独参加,谁就得自己解决费用问题;而邮递员收入微薄,卡拉维罗是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从古巴到美国的旅费开支的。然而,卡拉维罗态度十分坚决,他抱定宗旨,非去美国参赛不可。

卡拉维罗毅然辞去了邮递员的职务。为了筹集经费,他每天绕着古巴一些城市的广场奔跑,手拿帽子向过路人募捐。不多时,他凑足了旅费,兴冲冲地来到美国。他先来到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歇脚,由于人地生疏,他千辛万苦募集来的旅费被当地一些游手好闲的人骗得精光。

卡拉维罗一个子儿也没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决定用自己的双腿从新奥尔良跑到圣路易奥运会会场。一路上,他沿路乞讨,以求得一些东西糊口。运动员的心是相通的。当卡拉维罗奇迹般地到达圣路易的消息传开后,各国运动员纷纷解囊相助,帮助他解决食宿问题。

历尽千辛万苦的卡拉维罗终于站到了起跑线上。枪声响后,他飞也似地冲出了起跑线,同其他几名运动员一起处在领先地位。但是,前些日子一直处于半饥饿状态的他渐渐支撑不住了,他感到饿得发慌。忽然,他看到路边的树上挂满了苹果,就跑过去摘了一个吃了起来。他一口气吃了许多个苹果。等到体力恢复后,他又重新投入了比赛,并一连超过了好几个对手。

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由于苹果吃得太多了,卡拉维罗感到肚子疼痛难当。他不得不停了下来,眼看着后面的运动员一个个地赶了上来。这时,路边的观众齐声为他加油,这又使他增添了力量。他恢复了常态,又没命似地跑了起来。一个个对手又被他赶上、超过,可是已经晚了。等他跑到终点时,已有3名美国运动员跑完了全程。卡拉维罗与奖牌失之交臂,得了第四名。但他并不感到遗憾,因为他经受了非凡的锻炼和磨难,并且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参加奥运会马拉松的比赛。

3.长跑“机器人”:帕·鲁米

1897年6月13日,帕·鲁米诞生在芬兰图尔库附近的小镇洛俄玛的一个贫穷家庭。他13岁就在一家批发商店里当搬运工,尽管活儿很累,但他还是抽出时间进行跑步练习。

刻苦的训练,终于使鲁米成为风靡世界田坛的“机器人”。1920年,23岁的鲁米第一次登上了奥运会舞台。他在那届安特卫普奥运会上,充分展示了其超人的中长跑才华。在5000米比赛中,他与法国名将吉尔摩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在比赛时,鲁米有个习惯,手中总要握个秒表,边跑边看时间,因此,他没有觉察到吉尔摩正紧紧跟在他的身后。在离终点还有100米的地方,吉尔摩出其不意地加快了速度,冲到鲁米前面,快速冲刺,拔得头筹;鲁米屈居亚军。3天之后,鲁米与吉尔摩又在10000米跑比赛中相遇。这次鲁米提高了警惕,在比赛中一路领先,终于夺得了他运动生涯中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在10000米越野跑中,两人再次竞争,结果吉尔摩拼不过鲁米,晕倒在途中;鲁米则轻松地夺得了第二枚金牌。接着,他又与队友一起取得了1000米跑团体金牌。

3枚金牌、1枚银牌,这对任何运动员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收获,然而,鲁米并不满足,他要赢得更多的金牌。

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被人称为“鲁米奥运会”。27岁的鲁米经过4年的刻苦训练,使身体机能达到巅峰状态。他从7月8日至13日,7次出赛,7次获胜,先后夺得1500米跑、5000米跑、10000米越野跑、10000米越野跑团体、3000米跑团体等5块金牌。10000米跑鲁米没有正式参加。为什么呢?原来比他大1岁的里托拉长期侨居美国,赛前芬兰代表团为了增强实力,把他从美国请来参赛。但开赛后,他一直没能折桂,便向领队提出要块金牌。领队深知他不是鲁米的对手,因此将鲁米的名字从10000米比赛的报名单上删去了。然而,正直的鲁米却认为这是剥夺了他的一个冠军,十分不满。为了争这口气,鲁米在运动场外圈的练习跑道上非正式地参加了比赛。当里托拉以30分23秒2的成绩第一个到达终点时,鲁米却以更优异的成绩——29分50秒率先到达了终点。

1928年,31岁的鲁米出现在阿姆斯特丹的第九届奥运会上。这次他决心要夺回上届奥运会上被迫失去的10000米跑的金牌。在7月29日的10000米跑决赛中,他宝刀不老,以30分18秒8的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并夺得了他一生中的第九枚奥运金牌。接着他又取得了5000米跑和3000米障碍跑的2枚银牌。至此,鲁米一生共得9枚金牌、3枚银牌。他在17岁至37岁的20年运动生涯中,创造了29次世界纪录,其中获国际田联正式承认的有22次。

1933年,鲁米宣布退出田坛。他重操旧业,当起了商店老板,但仍时时关心着祖国的田径事业。

1973年10月2日,帕·鲁米与世长辞。

4.“赤脚大仙”:贝基拉

埃塞俄比亚人马拉松跑有光荣的历史,他们把马拉松跑作为奋斗精神的体现。贝基拉就是这样一位运动员。他生于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偏僻山村,自幼以放牧谋生,在广阔的山野里得到锻炼。长大后当过兵,练就了一副好腿脚,为他以后的体育生涯打下了基础。24岁时贝基拉开始进行正规长跑训练。

1960年他首次参加第17届罗马奥运会便旗开得胜,夺得马拉松赛金牌。因为他总是光着脚进行比赛,所以人称“赤脚大仙”和“马拉松铁人”。

1964年他刚刚动过手术不久,就毅然参加了东京奥运会,却出人意料地再度取胜,又夺金牌,蝉联两届奥运会马拉松冠军,并再创奥运会马拉松最好成绩,当时他已32岁。

1968年在墨西哥城奥运会比赛中,他因伤退出了比赛。

他于1973年逝世,有数万人参加送葬,哀悼这位非洲长跑名将。

5.奥运女杰:瓦拉谢维奇

波兰女运动员瓦拉谢维奇总共49次登上美国和波兰的全国冠军宝座,是田坛上的传奇人物。

1911年4月11日,瓦拉谢维奇出生在波兰的维什霍沃一个体育世家。1914年,父亲受到波兰政府的迫害,被迫乘船横渡大西洋到美国克利夫兰谋生,只有3岁的小瓦拉谢维奇也随之前往。移居美国后,她仍是波兰公民,未加入美国籍,但名字改成了斯特拉·沃尔什。

因为受到父母影响,斯特拉从小对田径运动发生兴趣,那时,她几乎整日与男孩们在街上玩耍,她伸出的拳头使男孩们怕她三分。斯特拉发育得很快,十六七岁时已经身高体壮,在田径场上显露出才华。

1929年,瓦拉谢维奇18岁,她以7“6的杰出成绩跑完60米,成了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子。第二年,她锋芒毕露,在全美田径赛上,力挫群芳,在100米、200码(182.88米)和跳远的三项比赛中,夺得全部冠军。从此,她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田径女明星。在这一年举行的世界女子运动会上,瓦拉谢维奇更是出尽风头,一口气拿走了三项短跑冠军。

1931年,瓦拉谢维奇婉然拒绝接受美国奥林匹克代表队的聘书,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训练条件和生活待遇,于1932年毅然代表自己的祖国——波兰,并用在波兰的原名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

在奥运大赛中,瓦拉谢维奇的名字第一次登上了奥运会的冠军榜。女子100米的比赛,来自10个国家的20名短跑女将参加角逐。通过预赛,瓦拉谢维奇获得了决赛资格。决赛中,虽然她起跑时慢了两步,但跑至40米时已追上所有的对手,最后她以11”9的优异成绩,夺得了奥运会的金牌,她成了世界上突破“12秒大关”的第一女子。当时,第二名——加拿大的斯特里克取得了与她相同的成绩。

此外,在标枪比赛中,瓦拉谢维奇在8名选手中名列第六,她的成绩是33.60米。

2年后,瓦拉谢维奇又返回祖国,并于1934年8月26日在华沙,创造了100米117的优秀成绩。翌年,8月15****又在华沙跑出了200米23“6的好成绩。

当时,国际田联把以上两项成绩列为该两项的第一个正式的世界纪录。

从1929年她创造60米的世界最好成绩起,到1938年止,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波兰等国的田径场上,都留下了瓦拉谢维奇的胜利足迹。在美国,她33次登上全国冠军的宝座;在波兰,她又是16次全国冠军的获得者。她不断刷新两个国家的全国纪录,并且在50米、60米、80米、100米、200米、1000米等六个项目中13次改写了世界纪录,她的成绩可与当代田径巨星杰西·欧文斯媲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瓦拉谢维奇失去了更多的夺标和创纪录的机会。

大战结束后,她的青春年华已逝。虽然她多次想重温昔日夺冠的美梦,但已力不从心。1947年,瓦拉谢维奇加入了美国籍。第二年,她37岁,但还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当年的全国田径赛。

1950年,瓦拉谢维奇在加利福尼亚州与哈里·奥尔森结婚。婚后,她并没有就此离开田径场,她还经常参加一些比赛,甚至还想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去参加第1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80年12月4日,瓦拉谢维奇遭到暴徒枪击,腹部中弹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