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修身术
28274100000031

第31章 让你德高望重(1)

90.一定要让自己充满自信

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有一个美国医生,他以善做面部整形手术闻名遐迩。他创造了许多奇迹,经整形把许多丑陋的人变成漂亮的人。他发现,某些接受手术的人,虽然为他们做的整形手术很成功,但仍找他抱怨,说他们在手术后还是不漂亮,说手术没什么成效,他们自感面貌依旧。

于是,医生悟到这样一条道理:美与丑,并不在于一个人的本来面貌如何,而在于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美的,他真的就会变美;如果他心里总是嘀咕自己一定是个丑八怪,他果真就会变成尖嘴猴腮,目瞪口呆,生出一脸傻相。

一个人如果自惭形秽,那他就不会变成一个美人,同样,如果他不觉得自己聪明,那他就成不了聪明人;他不觉得自己心地善良——即使在心底隐隐地有此种感觉,那他也就成不了善良的人。

有这么一件事:心理学家从一班大学生中挑出一个最愚笨、最不招人喜欢的姑娘,并要求她的同学们改变以往对她的看法。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照顾这位姑娘,向她献殷勤,陪送她回家,大家以假作真地打心里认定她是位漂亮聪慧的姑娘。结果怎样呢?不到一年,这位姑娘出落得妩媚婀娜,姿容动人,连她的举止也同以前判若两人。她聪明地对人们说:她获得了新生。确实,她并没有变成另一个人——然而在她的身上却展现出每一个人都蕴藏的美,这种美只有在我们相信自己,周围的所有人也都相信我们,爱护我们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来。

一位著名的国际教练曾说过:要想战胜对手,首先要战胜自己。

所谓战胜自己,就是克服自己在思想上、心理上、性格上的种种弱点。人们往往对外界的不利条件很敏感,并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克服它们,而对来自本身的各种障碍却难免放任自流,或者根本无意识。就拿自学来说,它比上正规大学确实困难得多,学习不系统,教材不统一,无教师辅导,缺乏图书参考资料……但是有相当的自学者是由于本身的弱点影响了自学成才。比如,有的人喜欢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结果读书不少,却知之不多;有的人一向犹豫不决,见异思迁,目标始终不定,结果立志数年,一无所得;还有的人好高骛远,尖端科目搞不了,学普通技术又觉得没出息,到头来一事无成;甚而有的人只是喜欢睡懒觉,也造成了学习半途而废。

克服这些自身存在的盲目性、惰性、畏惧感等等,比克服来自外界的困难更不容易。因为外界的不利条件往往是明显的、一目了然的,而内在的障碍却是无形的、不易发现的。因此,要战胜自己,首先要能发现自己。这就必须提高思想修养,能自觉地解剖分析自己。对自己有了正确认识,就可以采取措施克服自己的弱点。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战胜自己的弱点后,就能成为思想和学习上的强者,而强者才能踏上成功之途。

许多人以为,信心的有无是天生的,不变的。其实并非如此。童年时代受人喜爱的孩子,从小就感觉到自己是善良、聪明的,因此才获得别人的喜爱。于是他就尽力使自己的行为名副其实,造就自己成为自信的那样的人;而那些不得宠的孩子呢?人们总是训斥他们:“你是笨蛋、窝囊废、懒鬼,是个游手好闲的东西!”于是他们就真的养成了这些恶劣的品质,因为人的品行基本上是取决于自信的。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各自为人的标准,我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同这个标准进行对照,并据此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因之,我们要使某个人变好,就应对他少加斥责,要帮助他提高自信力,修正他心目中的做人标准。如果我们想进行自我改造,进行某方面的修养,我们就应该首先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不然,我们自我改造的全部努力便会落空。对于人的改造,只能影响其内心世界,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是人类心理的一条基本规律。

自信既然是成功的基石,那么,怎样才能变自卑为自信呢?在希腊帕尔纳索斯山南坡上,有一个驰名整个古希腊世界的戴尔波伊神托所。据文献记载,在它的入口处人们可以看到刻在石头上的字,用今天的话说,是“认识你自己”。这正是自信赖以建立的前提。认识自己,谈何容易。现在,有许多青年想跻身于文学的小路,可是,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连最起码的文学素养与生活积累都不具备,怎么能登上文学之山呢?要知道一个人在不适合自己所走的路上屡屡摔跤以后,自信心就会渐渐泯灭。当然,承认一条路不是自己应该选择的,这是痛苦的,需要有点勇气,但倘若一生都不敢正视它,踉踉跄跄走在对自己完全不适合的路面上,那不更痛苦吗?!正确地认识自己,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实际的可能及时转向,自己的长处才得以发挥,就会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你有不及别人的地方,而别人也有不及你的地方,自信心便会由此产生并不断得到增强。

91.让乐观的思想给你的生活带来积极的行动和反应

如果你能改变你的思想,从悲观走向乐观,你便可以使你的一生发生改观。

你是否觉得一杯茶是装着一半,而不是空着一半?你是否把你的视线落在油炸面饼圈的圈上,而不是落在中心的圆洞里?由于研究人员对积极思想所产生的力量进行了努力研究,这些陈旧的话题现在已经成为科学性的问题了。

一个发展迅速的研究机构——至今已进行了104项科学研究工作,研究对象达15000人——现已逐渐证明乐观能帮助你变得更幸福,更健康,并且更能获得成功;而悲观呢?正相反,能导致你绝望、患上疾病和走向失败。美国休斯顿市赖斯大学心理学家克雷格·安德逊说:“如果我们能引导人们更乐观地去思想,这就好比是给他们注射了防止精神疾病的预防针。”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心理学家麦可·沙尔解释说:“你的才能当然重要,但相信自己定能成功的想法常常成为决定你成败的一个因素。”其原因是,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在遇到同样的挑战和失意时,各自采取的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保险公司雇用了100名在应考中落选而在思想乐观性上得分很高的人做营业员。这些人,在过去根本不可能被雇用,这次却出乎意料之外,推销成绩比平均水平的营业员的成绩高出10%。

他们是凭什么做到这一点的呢?按照塞立格曼的说法,乐观者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的“解释方式”。当事情出了差错时,悲观者倾向于责备自己,“我不善于干这个,”他说,“我总是失败。”而乐观者则去找出错的漏洞。若是事情很顺利,乐观者就归功于自己,而悲观者却把成功视为侥幸。

克雷格·安德逊曾经让一批学生打电话给陌生人,让他们为红十字会献血。当他们打了一两次电话而毫无结果的时候,悲观的学生就说:“我干不了这事。”乐观的学生则对自己说,“我要换个法儿去试试。”

安德逊认为:“如果人们感到失望,那他们就不会去获取成功所必须有的技能。”

根据安德逊的看法,自我感觉的控制是成功的试金石。乐观者感觉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自己的手上,如果事情不妙,他便迅速采取行动,寻找措施,拟定一个新的行动计划,并且博采众家之见。悲观者则觉得自己处处受命运的捉弄,因而迟迟不肯行动。他认定了自己无计可施,因此也不向他人求教。

乐观者会认为他们比既成事实显现的还要高出一筹,有时,这种意识能使他们生存下去。美国匹兹堡癌症研究所的桑德拉·利维医生对患有晚期乳腺癌的病妇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发现平常比较乐观的病妇在接受治疗后,病不复发的时间维持得较长。这就是生存的最佳精神状态。在一项以患早期乳腺癌的妇女为对象的试验性调查中,利维医生发现,悲观的病妇病情发展要快一些。

乐观的确不能治疗不治之症,但可以防止普通的疾病。在一项长期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一批哈佛大学毕业生的健康史。他们在班级里成绩都是中等以上,而且健康状况良好。然而其中有的人思想是乐观的,有的人却悲观消极。20年以后,患有中年人疾病的,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等,悲观者的人数超过了乐观者。

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悲观者无能为力的感觉会削弱人体自身的天然防线——免疫系统。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克里斯朵夫·彼得逊医生发现,悲观的人都不会很好地照顾自己。他们觉得自己很被动,不能承受生活的打击,无论他怎么做,都免不了生病和其他一些不幸的事临头。于是乎,他吃饭便狼吞虎咽,不讲究营养,不做健身运动,不去看医生,却从来忘不了喝酒。

大多数人都是兼有乐观和悲观的心理,但不是倾向于这一方就倒向另一方。塞格立曼说,这是一种“在母亲的膝下”学到的思维模式。它是从千百次的警告或鼓励,千百次的责备和表扬之中发展起来的。太多的“不准”和危险警告,会让儿童觉得自己无能、恐惧——最终走向悲观。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过小小的成功的喜悦,类似学会了系鞋带。父母可以帮助他们把这成就变换为自我感觉有控制的意念,从而进一步培养出他们的乐观态度。

悲观是一种不易更改的习性——但这不是绝对的。在一系列使人关注的研究中,美国伊利诺大学的卡罗尔·德维克医生曾为一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工作了一段时间,由于她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改变了他们对自己的解释方式,从“我是个笨蛋”改为“我没有用功读书”。结果,这学生的学年考试成绩都有了长进。

匹兹堡的利维医生这样想,如果让病人变得乐观,或许能延长他们的生命。在一项试验性研究中,两组结肠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而给予其中一组心理上的协助,鼓励他们采取乐观的态度,结果证明这项工作是有益的。

所以,你要是悲观主义者,以上就是使你变为乐观的理由。美国温德比尔特大学心理学家史蒂夫·豪隆说,按下面的方法去做,你就能改变:

①在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时,请细致地注意你自己的思想,把最先出现在头脑里的想法不加修饰也不增删地写下来。

②接着做一个试验。做一件与消极反应相对立的事。例如当工作出了差错,你是否心里想,“我恨我的工作,但我永远不可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做出与此想法相反的行动。寄出去几份履历表,去参加面试,去找招聘的消息。

③注意事态的发展。你最初的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果你的想法使你退缩,那就改变它,”豪隆说,“这种办法虽不一定凑效,却能给你提供一个机会。”

积极的思想能带来积极的行动和反应。已经有了证明的依据,只有你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得到点什么,你才可能为之去行动,你才有可能得到它。

92.对自己的言行应有所克制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

“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

“该放下。”

“那为何不放下呢?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大师笑了。

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

从此,他再也不沉迷于游戏了,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

其实,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极至高峰。

一个人要成就大的事业,不能随心所欲、感情用事,对自己的言行应有所克制,这样才能使略略的错误、缺点得到抑制,不至于铸成大错。高尔基说:“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德国诗人歌德说:“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要主宰自己,必须对自己有所约束,有所克制。

自制能力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善于控制自己情绪和约束自己言行的一种能力。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是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言行的。如果一辆汽车光有发动机而没有方向盘和刹车装置,汽车就会失去控制,不能避开路上的各种障碍,就有撞车的危险。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缺乏自制力,就等于失去了方向盘和刹车装置,必然会“越轨”或“出路”,甚至“撞车”或“翻车”。一个人在完成自己的工作过程中,必然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的事,其中有顺心的,心的;有顺利的,也有不顺利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如缺乏自制能力,放任不管,势必搞坏关系,影响团结,挫伤积极性,甚至因小失大,铸成大错,后悔莫及。这样,当然很难把车驰到目的地了。因此,必须善于克制自己,不使自己的言行出格。

怎样才能正确而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呢?

□ 用理智战胜感情

对事物认识越正确,越深刻,自制能力就越强。比如,有的人遇到不称心的事,动辄发脾气,训斥谩骂;而有的人却能冷静对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为什么呢?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所以对自己的言行失去控制,最根本的就是对这种粗暴作风的危害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对自己的感情和言行失去了控制,造成了不良影响。

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有过这样一段经历,他年轻时爱上了巴黎名妓玛丽·杜普莱西。玛丽原是个农家女,为生活所迫,不幸沦为娼妓。小仲马为她娇媚的容颜所倾倒,想把她从堕落的生活中拯救出来,可她每年的开销要15万法郎,光为了给她买礼品及各种零星化费,他就借了5万法郎的债。他发现自己已面临可能毁灭的深渊,理智终于战胜了感情,他当机立断,给玛丽写了绝交信,结束了和她的交往。后来,小仲马根据玛丽的身世写了一部小说——《茶花女》,轰动了巴黎,小仲马也因此一举成名。理智使小仲马产生了自制能力,使他悬崖勒马,战胜了感情的羁绊。

□ 依靠坚强的意志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坚强的意志——这不但是想什么就获得什么的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的时候放弃什么的本事。……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汽车,而没有克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因此,反过来也可以说,没有坚强的意志就没有自制能力。坚强的意志是自制能力的支柱。意志薄弱的人,就好像失灵的闸门,对自己的言行不可能起调节和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