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脑内有数十亿个神经细胞,它们通过神经突触相互影响,形成极其复杂的联系。记忆就是脑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呼叫作用,其中有些相互呼叫作用维持的时间很短暂,有些是持久的,而还有一些介于两者之间。因此,形成了记忆的短暂性、长久性和不稳定性。
也许有人要问,当今是计算机时代,记忆力还这么重要吗?诚然,计算机的出现使更多的人从繁难的计算中和令人烦恼的事务中摆脱出来,并大大提高了效率,人们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从事更有价值、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还出现了具有“记忆”功能的照相机、放映机、录音机、拷贝、磁带、电视机,以及各类大量发行的书籍、词典。有了这些记忆的能手是否还需要我们大脑的记忆能力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计算机等先进科技的产物虽然方便快捷,但它仍然不能覆盖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且,能够熟练自如的使用这些工具也需要我们大量记忆与此相关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因此,大脑的记忆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大脑的运转非常之快,人类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功能是得天独厚的。举例来说,人们在下棋的时候,能从许多可能的走法中挑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着,判断得失、分析局势、果敢的决策就在那一瞬间。除了快之外,人脑中储存的信息量也大得惊人,如果一个人把一天所见所想用笔记记录下来,那将是一部20万字的书或是8小时的录像带。更何况人是有血有肉的有机体,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交流,感情和心灵上的互动,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等信息,都要通过我们的大脑来处理。现代记忆工具是人类脑力的有力补充,但不能完全替代大脑的功能。那么应当如何提高人的记忆力呢?首先让我们揭开记忆仓库——人脑的奥秘,了解记忆的本质、摸清它的“脾性”吧。
纵观记忆研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人类对记忆研究的重点发生了三次重大转移。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滨浩斯(Ebbinghaus)在1885年发表的《 记忆 》一书,标志着从对记忆现象的描述研究到对记忆过程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第一次重大转移,开创了现代记忆研究的新纪元。沃夫和诺曼(Wangh & Norman)在1965年提出两种记忆说,将记忆研究焦点聚集在人脑内部的信息加工机制上,标志着记忆研究的第二次重大转移。1971年弗拉维尔和韦曼(Flavel & Wellman)正式将元记忆纳入记忆心理学的系统范畴之中,标志着记忆研究第三次转移的开始,说明心理学家从仅仅关注外部输入信息的记忆过程,到开始注意人类在对信息的接收加工,贮存和提取过程中所伴随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策略组织等一系列与记忆过程有关的记忆者本人的认知活动。
当代的教育学家拉扎诺夫经过长期研究,最后得出结论:人的记忆按照生物学原理,可以分成三大类:遗传记忆、免疫记忆和神经记忆。
第一种记忆是遗传记忆。性细胞中记录了一切生物的结构和活动原则,这些特性随着性细胞世代相传。遗传记忆惰性大,难以改变。正是这样才保证了下一代与上一代相似,避免了自然界中各种因素的混杂。遗传记忆的信息量非常大,达1010比特。科学界认为,只要有2%的遗传因子就能保留人体结构的全部信息。那么其余98%的遗传因子包含的是什么信息呢?原来,一部分遗传因子是从人类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这部分因子可以说是自然界赐予的。它们在通常条件下处于隐蔽地位,一旦发生灾难,生活条件变得与祖先生活环境相似的时候,现代人就会产生出有助于自己生存的器官。
第二种记忆是免疫记忆。人的血液中有着极小的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细胞,它们的生存时间很短,主要职能是尽可能多地消灭人体中的敌人。淋巴细胞对侵入血液的细菌或者简单有毒的物质作出快速反应,生成抗体,把有害物质“黏合”,不让它们进入其他器官。免疫细胞能够毫不费力地区别出外来细胞,能够把它们记住并保留下来。人一旦得过麻疹和猩红热,就会获得对这种病的终身免疫。
第三种记忆是神经记忆。当我们说“记性不好”时,指的就是神经记忆。它的信息量高达1011比特。虽然科学家很早就开始了有关神经记忆的研究,但对其机制还了解甚少。目前已知的是,它是由几个阶段组成的。这种记忆从知觉开始,感觉越强烈,记得越牢。
神经记忆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信息只保留数分钟,如人听到一个新电话号码,可以短期记住。这种记忆的量不大,没有经过特别训练的,只能记住5~7个信息单位,而且时间很短。好在我们的电话号码就是这么几位数。不过这种记忆不十分可靠,只要稍稍分散一下注意力,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果信息十分重要,或者引起了人的很大震动,将来又用得着,那么它就可能变成长期记忆,甚至终身记忆。信息从短期记忆转为长期记忆的过程是由于位于大脑颞叶深部的海马组织发挥了作用。
失忆症是一种很神秘的病,它是由神经记忆功能丧失引起的。有时候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失忆症,现举一个实例。出于治疗癫痫的需要,医生为一位病人切除了大部分脑部,癫痫是止住了,但他的长期记忆能力也随之丧失,他只能记住当前发生的事。譬如,你正同他说话,后来出去了二三分钟,再进去时,他会觉得你从未同他说过话。在这之后,医学界就没有采用过这种治疗方法。受到强烈刺激也有可能引起失忆症,而且持续的时间会很长。美国的一位女性在她17岁时,被轰炸吓得失去了记忆,有10年时间处于半睡状态。10年后的某一天,一架美国歼击机从航空母舰起飞时,伴随巨响掠过姑娘住所的屋顶,就在这一瞬间,她如梦初醒恢复了记忆,而过去的10年却从她的生活中一笔勾销了,因为她在那段时间里没有记忆。
由上可见,遗传记忆是天生的,免疫记忆是生病后留下的,神经记忆则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