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学习
28282200000003

第3章 父母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成功案例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每个父母都可能成为天才的教育家。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我们就要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经验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也是在实践中发现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很会教育孩子的家长,他们教子成才,帮女成功,把对孩子的爱转化为人类所特有的教育行为。这里介绍一些成功家长的成功案例。

1.帮助孩子“树理想,练毅力”

孩子好奇心强,总愿干新鲜事儿,而一件事干多了,就觉得没意思了。最初要有一定的强制性,打掉他不时出现的浮躁,最好习惯成自然,他便自觉地去做了。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不只是给孩子多灌输知识,而且要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培养他为实现理想、奔向目标的坚韧不拔的毅力。

——家教忠告

某学校被称为少年天才小作家的任寰,她的父母就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任寰初上学时,学习不好。一次考试完了,老师要求学生把发下的试卷拿给家长签字,再交回老师。任寰知道自己考得不好,便自己代家长签了字。老师把家长找去一看,那上面写了这样的话:“任寰学习不好,请老师多加帮助!家长”。父母看了那歪歪扭扭的字儿,当时真是哭笑不得。不过,通过这件事,他们发现了孩子的自尊心很强。他们想,要爱护这种自尊心,它是孩子前进的一种动力,不能伤害。

在任寰二年级的时候,母亲收拾她的床,发现她的被褥下有《中国少年报》给任寰的信,打开一看,是退稿。任寰回家,妈妈问她:“为什么投稿不让爸妈知道?你投过多少?”她说:“等报上登出来,才让你们知道哩!”她说,她已寄过几次了。

这时,她爸爸说:“爸爸也是从十来岁开始投稿的,也是在许多退稿中学习的。就是到今天,爸爸也还有退稿。不能怕退稿。人家不给你登,说明你的水平还不够,就更应该努力。以后,你想寄哪篇稿,先给爸妈看一下,行不行?”并且就此引导她:“你想当作家,就要有远大目标,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你老怕吃苦,就别想当作家!没有坚持性,没有毅力,什么事也干不成。”

为了树立孩子的理想,培养她的毅力,他们下了很大的功夫,时刻不放松,从每件事上入手,引导孩子有远大的目标。还根据孩子的心理,给她讲乐于接受的道理。

后来,记者采访任寰的父母,请他们谈谈教子心得,他们说:

我们的做法,一是教育她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为社会作贡献,而不做只求索取的人。要作贡献,就要学本领;目标要高,才有巨大的动力。任寰很爱听我们讲烈士的故事,听我们讲自己的人生历程,她还爱听奶奶、听革命前辈讲过去的斗争生活,这些故事让她明白怎样度过一生才有意义。

二是自己做孩子的表率。家长的理想追求,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刻。孩子第一次发表作品,得了5元稿费,孩子决定全部交给学校,给教育她成长的老师。这种决定得到我们的鼓励、支持,并告诉她:永远不要忘记知识是社会给予的,你应无私地交给社会。所以任寰特别厌恶自私的人和把知识视为私有财产的人。

我们教育她敢于写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要写真话。有时,她也有过编谎话的事,对这点,我们极为严厉,绝不容许!一个孩子的品德比她学知识更要紧。德、智相较,我们是以德放在首位的,哪怕你成不了大才,也要成为一个好公民!要做一个有理想的正直的人。

三是用孩子自己的体验去教育她自己。孩子的事迹被报道后,有时也会引起一些误解。让孩子正确对待这些,对培养孩子是有好处的。这可以让她更多地了解社会的复杂,也可以促使她更快地、健康地成长,让她增强抵抗病毒力,是好事。

除此之外,孩子的毅力培养也至关重要。

孩子从三年级以后,每天一首诗,一篇日记,从未间断过,这就是毅力。任寰自己从三年级立志:要当21世纪的大作家。我就说:目标远大,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空想,心浮躁,不踏实是不行的。孩子好奇心强,总愿干新鲜事儿,而一件事干多了,就觉得没意思了。最初要有一定的强制性,打掉她不时出现的浮躁,最后习惯成自然,便自觉地去做了。这得天天检查、时时提醒。家长也要有耐心,孩子才会有毅力。天才在于勤奋,我们是相信这句话的。

任寰三年级时,兴趣转到舞蹈上去了。我们没有拦她,她上了少年宫业余文艺学校的舞蹈班,学了半年,感到自己成绩不突出,便放弃了,没有坚持下去。我们以此事教育她,干什么都要艰苦努力,都要坚持下去,你写作想有成绩,就不要像学舞蹈一样,半途而废。这下刺激了她,使她增强了毅力,坚持下来了。到了初中毕业那年,她已写了1000多首诗,发表了50多万字的小说、诗歌、童话作品。

从写作的角度看寰寰虽时有玩心,但总的来说还是很有毅力的,不过她的毅力和好奇心也经常打架。为了让她有更好的收效,她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清晨背一首诗,中午写一首诗,晚上写日记和人物素描。在功课完成好的情况下,没有特殊任务便每天都要坚持。冬天看书,常常一看就把该做的日常工作耽误了,偶然地是可以谅解的,可有时一连几天迷在里面什么也不想干。她毕竟是个孩子,不是专业作家,还要以完成本学科为重点,这就需要反复督促。

孩子毕竟是孩子,她要玩,玩娃娃、玩猫、玩狗,捉虫子、游泳、滑冰、逛公园,去百货商场,和同学们来往,这些都是正常的,我们不主张孩子是呆子型的。

但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可要动一番脑筋。比方说:今晚电视有值得孩子看的节目,我们便主动告诉孩子,抓紧干哪,有你喜欢看的电视。星期天、节假日要出去玩也事先打招呼,先做自己的事,在一切都按质按量完成后,时间多便玩个痛快,让她充分享受劳动后的欢乐。

毅力来自理想,每当她缺乏毅力时,我们就讲她应有的理想和目标,她的劲就有了。

再就是让她珍惜时代给她创造的好条件,让她不要辜负祖国、人民、前辈及爸妈的希望。

任寰因为有大目标,所以她有这样的特点:无论如何宣传她或哪儿发表了她什么作品,她都很平静,看不出特别的高兴;哪儿退了稿或受到什么波折、不顺,她也从不沮丧、灰心。这点,使我们放心了。容易骄傲的孩子,也是容易灰心的。

2.珍视孩子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

只要不是毫无意义的破坏,家长绝不要指责孩子,因为孩子在探索未知事物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造成的损失。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父母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并在好奇心驱使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下面是张鹏的父母向记者讲述的他们从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的故事。

张鹏正读小学六年级时,他问什么叫“哥德巴赫猜想”。爸爸告诉他:这是200年前德国著名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的一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世界上成千上万的数学家企图摘取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但都没有实现。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已证明至“1 2”,但“1 1”还没有人证明出来。张鹏自信地说:“等我长大了我要算出‘1 1’。”在他高一的一篇题为《我》的作文中,披露自己“曾经有一段时间认真地证明过‘哥德巴赫猜想’,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可笑”。1981年4月1日,张鹏看了一本科学画报,对妈妈说:“妈,我要当科学家,到地下去,我要研究山。”当时他未满5周岁。

孩子虽然没有实现自己童年的梦想,想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却学了物理,想研究山的却学了航天,但他后来的学习动力,取得的一切成绩都与童年时代的好奇心和朦胧的理想脉脉相连。

好奇心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张鹏从7岁起就喜欢搞小手工、小制作,一直到大,还有这个习惯。

小学二年级时,为了解一道动脑筋数学题,他用纸壳做成一节节车厢,连挂起一列“火车”进行演示;做成纸“电视”,还画上一张张图画进行“播映”。初一时,他找来胶管和盛满水的瓶子,做初二物理书上虹吸现象的实验;他用皮尺一天量几次自己的身高,以证明不知从哪里看到的“人的身高早晨和白天不同”;他照报纸上的方法,自制成电视室内天线;他用铁丝网、纸壳、电池、灯泡等,鼓捣了很长时间,终于完成自己的杰作——碉堡。初二时,他边看书边修复被自己拆坏的电铃;高二时,他利用学过的无线电知识修理被自己弄坏的收音机;对家里新买的照相机他也想拆开来研究研究……

对孩子的每一个小制作,爸爸妈妈都是最热心的观赏者。爸爸还成了孩子当然的指导教师。张鹏在修理电铃时,找来电池、小电机。还需要盐酸,但家里没有,他想用盐和醋来代替。爸爸告诉儿子:醋是弱酸,不能与食盐发生反应,当然也就不能生成盐酸。这次修复门铃失败了。每一次动手制作和试验的失败,孩子都从中学到了知识。

1989年1月11日,他冻了一大盆冰做冰雕。本想雕一头牛,可刚出现牛角的形状,一凿,冰从头部断裂了,只好改雕体积稍小的狗。刚雕出狗嘴的模样,冰又崩裂了。干脆雕个体积更小的乌龟吧……

结果乌龟也没雕成,只剩下个四不像的冰块。从这个有趣的小事中,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万事皆有学问在其中。

我们积极为孩子创造动脑动手的机会,从他上初中起,家里买来的收录机、录像机以及孩子上大学后添置的电脑,我们从不动手,都让孩子自己安装调试。他兴致极浓,对着说明书,不一会就弄明白全部使用功能。还常常把它们拆开,研究内部构造,并学会了修理。

如今,作为21世纪的人才,张鹏已经大学毕业,到美国留学去了,他的父母是感到骄傲的。我们从张鹏父母的家教经验中,也领会了许多许多。

3.指导孩子提高记忆力

记忆力是孩子学好知识掌握知识的基础。一般来说,大脑的先天因素对记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好的记忆力并非只能靠先天的遗传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后天的训练比先天的条件更为重要。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从山东日照的小神童卞迁身上得到证明。

卞迁的记忆力很强。他6岁时能一个不漏地说出《水浒》中一百单八将的名字,7岁时能把梁山好汉的坐次、绰号记得准确无误。对外国的一些名著,你说出书名,他能讲出书中主要人物和内容梗概,并给予一定的评价;你若能说出某书中的主人公,他立即能说出这是哪一部书、作者是谁。

这位山东小神童,他的记忆力为什么这样好,难道是天生的吗?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卞迁父母的介绍:

√提高孩子记忆的积极性。

我们非常重视对孩子记忆力的训练,根据记忆的规律,凡是与孩子的需要相符合的学习内容,就容易记住、记牢;凡是能引起他兴趣的东西,就记得快,记得久。因此,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他所学内容,明确地告诉孩子该记些什么、怎么去记和为什么要记,以调动他记忆的积极性,激发他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他能乐此不疲、精力充沛地进行学习。

√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随时检查。

每当孩子放学后,我们都仔细地询问一下他一天所学的内容,搞清楚哪些是老师要求的重点,及时地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并根据老师的要求定时检查孩子掌握的情况。实践证明,有没有明确的记忆任务,任务安排得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记忆的效果。一般来说,记忆的任务越明确、具体,记忆效果就越好。对那些孩子必须记住的内容,要严加要求,不能放任自流。重点的地方要求孩子牢牢记住;内容多的时候让他们按顺序去记,不能杂乱无章;要求准确记住的内容则一定要严格把关;一段时间要记住的东西不能太多,难度要适中,数量应适宜。此外,我们还教给孩子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如形象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列表记忆法、协调记忆法、韵语记忆法等。

√加强理解,丰富知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记忆必须以理解为前提。在记忆过程中,多动脑子多琢磨,记忆效果就好。如果只是简单重复、机械背诵,效果不会令人满意。我们在指导卞迁学习时,总是要求他对所学知识要搞通、搞懂,不能贪多嚼不烂,更不能“水过地皮湿”。只有经过积极思考,深刻领会,能灵活运用知识,才能牢牢记住,甚至终生不忘。在孩子自己无法理解时,我们就得深入浅出地引导他。当然,要想加深理解,还必须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必要的知识储备。知识越丰富,就越容易与新学的东西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理解得更深、记得更快。

4.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方法

王蕾是一位留美博士,她的父母就记者的采访,谈了他们培养和教育王蕾成才的经验。他们说:

教育孩子要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的年龄段给予不同的教育与帮助。

王蕾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我们主要是培养她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学习基础。既启发她自觉学习,又引导她善于学习。

那时,我们常问她长大以后做什么,她回答最多的是当一名企业家,或者当一名外交家。于是我们有意识地让她阅读那些中外名人少年时期刻苦学习的故事,让她懂得,只有从小就有志气,从小就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实现自己对未来发展的美好设想。日子长了,她学习的目的性越来越明确了,知道长大后要想干大事,就要从小发奋学习。

放学回家后,除督促她按时完成作业外,我们还给她精选了一些数学和语文的课外题,大都是具有灵活性、有益开发其智力的题目,而不是一般的简单重复课堂知识的题目。每天做的量不大,用时不长,她既不觉得是负担,又觉得有收获。

到了小学三、四年级,我们主要是引导她坚持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到了小学高年级,我们主要是提醒她尽快提高自学能力,善于自我调控学习节奏。初中的知识难度加深,面也很广,往往一时摸不到学习规律。我们就和她一起分析研究,形成了“预习——听课——复习”的学习循环圈,同时增加了课外习题的难度和数量,学习效果十分显著,王蕾在初中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榜首。

来自家长方面的辅导与帮助,是孩子学习上的重要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只有与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相结合,才能形成巨大的前冲力。因此,它既不应该成为脱离孩子自身学习积极性的“强制”和“高压”,也不应该成为取代孩子自身学习积极性的包办和代替。

在对王蕾学习的家庭辅导上,我们采取的是循序渐进的方式,注意把握住主要方面,采取教育、引导、提示的方法,始终把自己摆在参谋、助手的位置上,真正让孩子自己去唱主角。结果,我们这个“参谋”当得得力,女儿这个“主角”演得投入。

王蕾到美国后,学习和生活中困难很大,情绪上也一度很紧张压抑,我们便帮助她分析了主客观条件,并提出了一些克服困难的办法,鼓励她下定决心,度过难关。

我还给她编了“三字经”:“志要坚,不动摇;心要静,不烦恼;情要稳,不急躁;劲要鼓,不躺倒;招要多,不断找;脑要灵,不毛糙;睡要足,不可少;吃要香,不能挑;钱要花,不计较;体要健,不怕熬。”

我们和家里的亲属们还不断地给她写信。她赴美后三个多月就收到家人25封信,这些都给了她极大的鼓舞,使她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度过了“困难期”,参加的各类考试所有学科全部获得了“A”(优秀)。

5.“一点一捺”关系大

从小培养孩子认真的学习态度,对其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张驰的父母给我们讲的下面这个故事,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小学的一次语文考试,张驰把“头”字的最后一笔“点”写成“捺”,老师扣了1分,得了99分。这1分非同小可,全班排队,一下排到了20名以后。

那是个周末的傍晚,他一回来就噘着嘴不高兴。张驰很少这样沮丧,一打听才知道。

“你为什么不高兴呢?”

“太严。”张驰嘟囔着,顺手把书包放在桌上。“不想听听妈妈的意见吗?”张驰点点头走近我。

“你们朱老师很有经验,也非常负责任。在全班那么多的考试卷子里,把一‘点’都挑出来了,真不简单。连妈妈都不知道是‘点’不是‘捺’呢!今天妈妈也长学问了。老师不但教会了你,也得算是妈妈的老师呢。”

“真的?”

“老师这是训练你做学问的基本功呢。做学问就得准确,即使你长大以后写连笔字,没有人深究你写字的每一笔划是否准确,可你得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别看这小小的一点一捺,事情都是从‘一点’开始做起的。你说对吗?”

张驰没有言语。

“你举个例子好吗?”我在启发他。

“小鸟就是先从蛋壳里孵出来,慢慢长大的。”他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儿子的联想虽然不十分贴切,可他显然是动了脑筋。

这时,爸爸也走过来参加了讨论。

“让爸爸说说,他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儿子听了我的建议兴奋起来,他知道又可以听到新知识了。

“有一艘苏联造的载人宇宙飞船在太空中翱翔,由于计算的一点失误,飞船不能返回预定的轨道,载人飞船就不能按计划飞回地球了。驾驶飞船的宇航员十分勇敢,当他发现失误后,把所有的数据传回地面,分析报告了失误的原因。在与他的亲人告别后,还特别叮嘱在校学习的学生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马虎大意。这位宇航员非常悲壮地为人类的航天之梦献身了。”

张驰听完后,神态凝重地思索着。

为了缓和一下气氛,爸爸又换了话题:

“天上的事情是这样,地上的事情也是这样的。”

“事情发生在北京的南口。当时,我们在那儿劳动,一次人们做验炮实验,计算方向时,出现了偏差,一炮打中了养鸡厂,打死了许多鸡。要是再错一点,打到人们住的地方,就太危险了。”

“是不是也是只有一点点的失误呀!”我在一旁帮腔。

“就差一点,会有这么厉害?”儿子开始思考粗心大意的危害了。

“如果他们上学时碰到你的老师,小时候养成好习惯不再马虎,长大以后,还会犯这么大的错误吗?”

“妈妈,”儿子沉思了半晌,然后有些迫不及待地说:“我要告诉朱老师:‘您真棒!’原来一点一捺里边有那么多道理呢!”

这时,儿子红扑扑的脸上,满是对老师的钦佩之情。

孩子在学习成绩上丢失一分不可怕,怕的是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分数并不重要,不能说明全部问题。而孩子从一分的得失中,学会了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才是令我们欣慰的。

张驰在求学的路上,这初始的一个小跟头摔得好,让他明白做学问就得老老实实,粗心大意是行不通的。

第二天,我们为祝贺取得这个“反败为胜”的成绩,一同去畅游了颐和园。

直到现在我们全家人还记得:每件事,都要从“一点”做起。

6.用生命去感动

人类最能震撼心灵的是感情,感情的表露是任何方式中最有力的因素。有生活火花的点燃和炽烈感情的触发,才会产生具有感人力量的艺术作品。

孩子对于超越他本身年龄的深沉的人生感情的体验,往往是通过人类长期积累起的精神财富——伟大的艺术作品作为媒介的。

小画家卜镝正是父母通过艺术作品对其进行感情的熏陶而成长起来的。

小时候,妈妈就经常给卜镝讲动人的童话故事。9岁时,听了妈妈讲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的故事后,卜镝画了一幅饱含感情的画。诗人柯岩看了这幅画后为之感动,她说:“从这幅画里重新找到了自己童年的梦,我不仅从画面上感到了那串串泪珠的热度,而且海的女儿那追求为人而终不可得的绝望与痛苦,使我几天都笼罩在深深的灰色的寂寞里。作为成人,我是完全懂得海的女儿宁愿化为泡沫的执著的追求的,而小小的卜镝几乎是泼彩的画法,又使我想起自己童年时无助于海的女儿而顿足痛哭的情景。”

“卜镝,你画这幅画时哭了么?”柯岩问。

“哭完了一场画的。”卜镝答。

“就哭了一场么?”柯岩又接着问。

“不,一边画一边还哭呢,画完了就不哭了。”卜镝接连回答诗人的问话。

柯岩又接着说:“卜镝画完了就不哭了!多么可爱而又稚气的自信呵!他比小时的我积极,哭完了之后立即行动起来,把人间的颜色送到海底去了。”

伟大的作品对人的心灵震撼和感情拨动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动人的感情,才能产生动人的作品。

安徒生的故事太美了。卜镝向妈妈要来《安徒生童话集》自己读了起来。随着故事的情节,他时而开怀大笑,时而低声叹息,时而流泪,时而深思。

最使他难忘的是那卖火柴的女孩,她和自己差不多年纪,却没有欢乐的童年,在圣诞节之夜,蜷曲在路边被冻死了。她的愿望是多么简单:她只要一盆炉火,能烤烤她冻僵的双脚;她只要有一只烤鹅,能和所有的人一样过个圣诞节;她只要再看看亲爱的祖母,再得到她的爱抚……

但是随着小小火柴的熄灭,这一切都消失了,什么也没有了,只剩下寒冷、黑暗、饥饿……

卜镝揉揉发红的眼睛,抬头看着周围的一切:窗外寒风怒号,室内却温暖如春,连棉衣都用不着穿。雪白的灯光照着整齐的书柜、沙发和果盘里的大苹果。爸爸在案头看书,妈妈在厨房忙碌,小妹妹正在翻看新买的画册,她的小脸蛋红彤彤的,和她的毛衣一样颜色……

卜镝看着,想着,一幅画的构思诞生了,他赶紧找纸,想尽快把这张画画下来。可是不巧,裁好的纸都用完了。怎么办?忽然他看见身边有几张蓝色的卡片纸,“对,就用这个画。”

灰蓝的纸成了夜空的底色,画的下部是白雪覆盖的田野、城市和村庄。卜镝在空中画了一辆飞驰的鹿橇,上面坐着他和妹妹卜桦,身边还有一袋丰盛的礼物,是送给卖火柴的小姑娘的,有面包、香肠、苹果,还有奶奶的大皮袄。飞奔的鹿撒开四蹄,疾驰的车掠过月亮,可卜镝还嫌它慢:“小鹿,你快跑,快快地跑,千万别让——她的火柴燃尽了……”

画完了画,卜镝才舒了一口气,好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他似乎看见卖火柴的小女孩穿上了大皮袄,脸上露出了微笑。

卜镝的性格与妹妹不同,他平时不太爱讲话,尤其在生人面前,显得格外腼腆,只会憨厚地一笑。因此,许多人初次与他见面竟然以为他是女孩。

比他小两岁的妹妹恰恰相反,妹妹在幼儿园时就能绘声绘色地复述出老师讲的故事;家里来了客人,她都主动打招呼,给客人拿糖送茶;假如两个人一起上街或办事,总是妹妹讲得细致,叙述得生动;就是两个人吵起架来,妹妹的小嘴像连珠炮似地说个不停,哥哥总是说不过妹妹。

然而尽管卜镝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但他的内心世界却是非常丰富的,他更长于用形象表达小小心灵的爱。

卜镝7岁时爸爸带他看了罗马尼亚影片《波隆贝斯库》,影片的结尾是年轻的音乐家被疾病、宗教分歧摧残致死,卜镝难过地哭了。

回家后他画了一幅大部分以重墨为线条的画,题为《献给波隆贝斯库的一束花》:一扇巨大的黑色窗子,窗前一架黑色的钢琴,波隆贝斯库身穿黑衣望着窗外,一束金色的阳光透过大窗射进屋子。画面的左下方有个小孩子,手擎一束鲜红的花。

原电影中的孩子是个身穿纱裙的小姑娘,卜镝在这幅画里却画了个小男孩。也许这就是卜镝自己吧?记者袁莉莉在介绍卜镝创作的文中写道:“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立刻为小作者深情的笔调所感动,他是那样地同情这位早逝的天才音乐家。”

卜镝8岁时爸爸又带他看了印度电影《流浪者》,主人公拉兹在少年时曾一度误入歧途,当他认识了美丽善良的少女丽达时,便弃暗投明,一心踏上真正的人生,但那不公平的社会又使他美好的追求一个一个地破灭,经历了种种痛苦的遭遇……

卜镝边看边流泪,回家后,他的美术日记不是简单记述影片中的自然情节或某些段落,而是反映了小作者强烈的爱和憎,他画了一幅体现拉兹和丽达理想追求和美好愿望的《拉兹的梦》。画面上云雾缭绕,琼楼玉宇,到处都是鲜花,一对幸福的恋人——拉兹和丽达并肩挽手奔向那闪光的未来。

电视剧《响铃公主》讲的是王爷的女儿响铃公主爱上了自幼青梅竹马的青年猎人刘刚,由于门第悬殊,狠毒的王爷设计害死了刘刚,痴情的公主最后以死殉情。

卜镝边看电视,边画人物速写,边流泪。为什么好人总要死呢?不,我要让他们活下去,活在我的画中。

这次他用了一张长方形的纸,在一边画了美丽的响铃公主,另一边画了勇敢的猎人刘刚,周围用几组小画表现了他们儿时欢乐嬉戏的场面和他们之间纯真的爱情。画的下面写道:“响铃公主和刘刚叔叔,狠心的王爷把你们杀害了,但我永远让你们活在我的画上。”

人类最能震撼心灵的是感情,感情的表露是任何方式中最有力的因素。

感情是艺术创作之母,有生活火花的点燃和炽烈感情的触发,才会产生具有感人力量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