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能砍伐高大树木。人们觉得任何事物,一旦时间长了就会“成精”的。所以常以为老槐树、老樟树、老榆树、老柳树中有精灵鬼魅。过去南方农村的村寨口,多种一棵高大的古树,俗信树上住着本村的守护神。对于这些树是一定不能砍伐,如果砍伐会触怒神灵,惹来杀身之祸。
传说山东长岛的人们在伐一株古槐时,锯得树木流血,而且还殃及周围人丧命。古书也有类似记载。干宝《搜神记》卷六:“建安二十五年正月,魏武在洛阳起建始殿,伐濯龙树而血出。又掘徙梨,根伤而血出。魏武恶之,遂寝疾,是月崩。”这又给植物附加了人的特征,认为树木与人一样,是血肉之躯,是有感觉有意识的,绝不能以不仁待之。
不仅不能砍伐树木,路经树下,还须肃静,不能讲污秽之语,不可撒尿,不能有任何亵渎性的举动,避免有冒犯神灵之嫌。
不仅高大古老的树木禁止砍伐,矮小的丛草也不能随便取用。旧时中原一带,民间俗以为草丛是鬼的藏身之处,因此忌讳割坟头草。河南、湖北一带忌讳烧用来铺床的草,因为死人身下铺的草才烧掉,故认为不吉。台湾一带,忌烧香蕉叶,据说是因为香蕉结果很多,如果随便烧化会绝嗣的,至少子嗣不会多。
砍伐树木时,不但要分清什么样的树木不能砍,而且还要注意砍伐树木时的用语。林场工人山上伐木时,假如斧头掉头了,绝对不能说“掉头”,要说“出山”了。此为化险为夷的双关语,一是说斧柄从斧头中出来了;二是说伐木的人能平安出山。当大树被砍断或锯断后还没倒下时,最忌人跑动,不然,树神听见了脚步声,树便向人跑的方向倒去,会砸伤人。
这种禁忌可能出自伐木工人的教训。此外,汉族自古伐木以时,孟子说过“斧斤以时人山林”。《礼记》说,孟春之月,禁止伐木,仲春之月,毋焚山林。可见,伐木禁忌,历史悠久。
值得指出的是,不仅砍伐树木有忌讳,使用树木也有忌讳。汉族有榆木不做棺的俗忌,一说是由于榆木材质坚硬,纹理不顺,有“榆木疙瘩不开窍”的俗语流传,恐下辈小孩不明理,不聪明。故棺木多用纹路顺直的杉木制作,也有利于劈刨。另一说是由于榆叶、榆皮可吃,易遭虫蛀,所以民间通常不用此做棺寿材。福建渔民忌用白桦造屋及做木排之舵,忌用雷电击断的树木制作家具,可能是为了避免辐射。这些禁忌,也是不无科学依据的。
日月星辰关情——天文现象禁忌
过去人们对天文现象的认知是极其有限的,每当出现一些不寻常的天文现象时,就会恐慌,认为会有什么不可预料的灾难要发生。日食、月食、流星这些很正常的自然现象在以往都是引起人们恐慌的原因。正因如此,人们忌讳奇特的天文现象发生。慢慢地形成了对天文现象的一些禁忌。
流星禁忌
旧时,中国人有人星相应的思想。所以施耐庵写《水浒传》第一回就提到:洪太尉误放了一百零八员星君出洞,“只见一道黑气,从穴中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到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这一百零八员星君,化成了下界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并且什么样的星君变形成什么样的人物,性格、行为、身份等都是两两对应得很好。尤其是星名和绰号,更是神貌皆似。宋江是领袖,所以是“天魁星”;吴用是军师,所以是“天机星”;公孙胜好道修炼,仿佛人云之龙,所以是‘‘天闲星”;黑旋风那两把板斧不知砍死多少人,所以是“天煞星”等。
正是因为民间有这种人星对应的思想,所以人们忌讳看见流星,只要看见就认为这世上会有一个人将要去世。民间有“天上一颗星,地下一口丁;陨落一颗星,死掉一口丁”的俗语。
日食禁忌
中国古代,若出现了日食现象,尤其是日全食,可是一件天大的事件,古人绝对不会有现代人兴高采烈观日食的心情。在古人眼里,出现日食太可怕了,表示地球要毁灭,人类要灭亡,大灾大难将要来临——主管阳气的太阳,被天狗吞食,“日食”一名,打此而来。
日食是“天灾”的一种,所以,那时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大为惊恐。
从历史上来看,日食出现的年份,总体上年景似乎都不太好。日食发生年前后,一般会有如大面积瘟疫、大规模骚乱、战乱等意外的可怕事件发生。这或是巧合,或许是人们的思想受到宇宙未知物质的干扰所引起。如《诗经》里有明确记载的、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一次日全食,当时社会便不太平,诸侯叛乱,边疆不宁,危机四起。其时是周末代君主幽王当政,周幽王十分昏庸腐朽,为讨得宠妃褒姒一笑,荒唐到竟然点燃烽火“戏诸侯”,等真正发生战争时,再点烽火已不起作用了,没人前来救援。《诗经》便认为,“日有食之,亦孔之丑”(这天发生了日食,这很不好)、“此日而食,于何不臧”(这次日食又出现,将有大祸殃)。
因为日食发生年份常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万一出现日食现象,古人会十分严肃地谨慎处理。尤其是一国之君,首先要检讨自己的行为过失,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失误得罪了天神,才引发了日食。与此同时,就是想办法拯救太阳,将太阳从“天狗”的嘴里争夺下来。
如何拯救?主要办法有两种,一是“击鼓狂叫”,即所谓“声大异以救之”二是“祭社祀神”,祈求神灵祛除灾祸,降福人间——这也是当时人们必须要做的两件事。
据《周祀·地官》记载,周代专门有“鼓人”一职,其职责是“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除了正常的祭祀和军事用途之外,其一大任务就是“救日月”。即日食和月食形成时,负责诏告天子,“击鼓相救”。
日食发生时,老百姓一般会走出家门,走上街头,一起大呼小叫。
有鼓的敲鼓,没有鼓的,则会拿出锅碗瓢盆等一些能敲出声响的器物,用力敲打。击鼓时,官方还会安排有力气的武士们,站在城墙、山顶等至高点,往天上不停射箭。直到“天狗”被吓跑,太阳或月亮重新出来,击鼓、叫喊才会停止。
彗星禁忌
彗星是星际物质,俗称“扫把星”。它是太阳系中的小天体,是一团冰冻物质和尘埃。当它靠近太阳时即可见。太阳的热使彗星物质蒸发,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由于太阳风的压力,彗尾总是指向背向太阳的方向。
古代由于缺少科学常识,人们对于彗星为什么偶尔会出现,形状又如此奇特,且变化不定,可谓是一无所知。于是种种荒唐之说流传开来,而人们常常把彗星看成是神秘可怕的天象,把它的出现看做凶兆,认为彗星是天神派来的使者,是灾难来临的前兆,并因此而恐慌不已。
彗星出现,总能在人世间形成天灾或人祸,于是有人便把彗星出现和天灾人祸联想起来,产生了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迷信传说。
例如,《春秋》中记载道: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彗星的别称)人于北斗”,而当时一位名叫叔服的星占学家竟依据这一天象预言:七年之内宋、齐、晋三国君主将死于动乱。
在中国《史记·天官书》中有一段记载:“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凡八十日,长或竞天。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连学识渊博的太史公司马迁都把“死人如乱麻”和“十五年彗星四见”这两件风马牛不相干的事牵强附会地联系起来,更不用说普通老百姓对彗星的恐惧了。正由于如此,古代对彗星的记录,把彗星称为孛星、妖星、星孛、异星、奇星等。
彩虹禁忌
人们对于雨后彩虹的禁忌,可谓由来已久。在《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述:螮蝀,莫之敢指。就是说在天空的东方如果出现彩虹,人们不要用手指它,否则,大灾将会降临。
在民间,美丽的彩虹怎么会是不祥之兆呢?
虹,又叫霓,雌雄虹合称虹霓,《说文解字》中将虹又称作螮蝀,形状如虫。《山海经》说虹有双头,意为雌雄同体相交之意。因此,虹之出现,预示着不吉。
在南阳民间,人们相信,如果天空的南面和北面出现彩虹,那么就意味着灾难要来临,世人深以此为忌。而东方和西方如果出现彩虹,则预示着天气不风则雨。流传于宛地的俗谚曰:“东虹呼雷西虹雨,南虹出来卖儿女,北虹出来大杀大砍。”又日:“东虹风,西虹雨,南虹北虹涨大水。”
从这些流传的有关虹的谚语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人们对于虹出现的不同方位对气候的影响变化的归纳总结,同时也可以从中清楚地看出广大民众对于虹的敬畏心理和颇觉神秘的态度。
雷电禁忌
雷,亦是人们深为忌讳的天象,人们有感于雷电在自然界中无与伦比的强大威力,而对之存有诚惶诚恐的畏惧思想。特别是在不该打雷的季节里,如果出现雷电,更是讳莫如深,认为是灾难的征兆。这种心理,从流传于宛地的民谚里可见一斑。谚日:“正月打雷土谷堆,二月打雷麦谷堆。”
“谷堆”,既有“丘”的意思,又有“多”的意思。土谷堆,即多土丘,多坟。正月打雷,兆示疫病将流行,死人多,坟头增加。二月和三月,正是初春和仲春时节,由于雷电的作用,空气中的氮素增加,随雨入地,能促农作物高产。俗语云“春雨贵似油”,故而有“二月打雷麦谷堆”之说。这充分表现出民众对正月打雷是非常忌讳的。
对于不该打雷的季节打雷,南阳民众亦更加忌讳。有谚日:“十月雷,阎王不得闲。”又日:“十月雷,人死用耙推。”
意思是说农历十月已到冬季,本不该发生雷电这种天气,但如果发生了,则预示来年疫病蔓延,大量死人,所以阎王不得休息,人死用耙推。这对喜生恶死的普通人而言,其忌讳心态不言自明。
堆”之说。这充分表现出民众对正月打雷是非常忌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