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28283600000039

第39章

他赶到谷中,突然迎面出现了几十辆黑漆柜车,挡住了去路。他以为这些均是蜀军的运粮车便杀来,军兵便弃了车而逃。他更是放心,率部下继续追击。等他快冲出山谷时,突然乱石横木纷纷滚下,将谷口堵了个严严实实。其中夹着火药爆炸响声。两边悬崖之上,无数火把从天而降,引着了埋在地里的药线,刹那间,整个山谷火光乱舞。藤甲遇火便着,三万蛮兵就这样全被烧死在谷中。

孔明此时正站在山上往下看,见此惨状,不禁流下眼泪,叹息道:“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再说孟获正坐在他的寨子中等候消息。忽然来了几个蛮兵,说兀突骨大王已快要取胜,请他前去接应,孟获一听,兴奋地跳上马就走。可到了谷前,他发现兀突骨和他的军队已全军覆灭,无一生还。孟获大叫不好,转身要逃。这时,那些大半由蜀兵化装的蛮兵一起动手,将其亲信随从全部抓住。孟获单枪匹马,跑了没多远,就被马岱生擒活捉。他和众亲信又一次成了孔明网中之鱼。

“七擒七纵,自古未曾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仪,直如此无羞乎?”他率人来见孔明。

孔明宣布让孟获永任洞主,蜀军所夺之地全部退还。南方诸族深感孔明恩德,为他立了生祠,四时享祭。从此蜀南太平无事。孔明就这样,巧用欲擒故纵计,收服了蛮人的心。旅店大王希尔顿

插满小旗的世界地图

希尔顿的名字对于中国,早已不陌生了。

人们从一幢幢豪华无比的摩天大厦里认识了这位旅馆业的巨人。他的名字是旅馆业的最高荣耀。

“希尔顿”的家族已遍及世界各地,除了南极之外,几乎到处都有:哈瓦那希尔顿、墨西哥大陆希尔顿、加勒比希尔顿等等,数不胜数。

在希尔顿宽敞明亮的总裁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巨大的国际地图,那上面插满了两种颜色的小旗帜,红色的和蓝色的。红色的旗帜表示那里的希尔顿国际旅馆已经建成,蓝色的则表示正在兴建。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中小经营者正在争取进入“希尔顿”跨国界的大家族中,“希尔顿”的实际资产永远都无法确切计算。

希尔顿30岁才开始创业,和当时众多幸运而意气风发的美国人相比,希尔顿的生活道路似乎有颇多曲折,他帮助父亲经营过杂货店、旅店,还自筹资金试办过小银行,和兄妹组成希尔顿乐团巡回演出等。后来,他又应征入伍。1919年,父亲突然遭遇车祸死亡,希尔顿退伍返回故乡,然后带着他仅有的5000元积蓄,走进德克萨斯州的石油新城——席斯可。

从这一年开始,短短的30年后,希尔顿在纽约就拥有了那座豪华的社交中心——“华尔道夫”,希尔顿集团已成为控制美国的十大财团之一。

希尔顿的迅速崛起,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人们一直试图从他的奋斗史中寻找经营管理的妙方和出奇制胜的法宝。

面目宽厚慈善的商界巨子却不愿作什么惊世之语,只是平平淡淡地表示,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不断地放弃已经得到的,又不断去追求新的目标,终生都怀着一个梦想。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气宇非凡的商界巨子在他豪华的办公室里接待记者,向记者讲述他年轻时到一家银行求职当守门员,银行让他写一篇自传简历,他愤而离去。记者认为这段经历很感人,建议他写一本传记,这位巨人哈哈大笑说:“幸好我不会写字,不然我现在还是个守门员。”

这则故事很耐人寻味,希尔顿的经历和这有许多相通之处,它告诉我们,在很多时候,“抛弃”是一种必须,是一种“获得”的策略和手段,而且“抛弃”与“获得”的内容又在不断地交替和更新。

第一位“新嫁娘”

席斯可是一座石油新城,到处都充满了石油的异味和喧闹。

走在席斯可的大街上,希尔顿的第一个想法是尽快去购买一家银行,因为他已做过一段经营银行的尝试了。

希尔顿勇敢地走进他所见到的第一家银行,他觉得一切都别无选择,冥冥之中的上帝会为每个人安排好前程。

这家银行果真要出卖。

希尔顿查看了帐册,谈妥了价钱,开始去筹措资金。银行售价75000元,希尔顿的衣袋里刚刚只有一个零头,但他仍然很高兴,这是个好兆头,无论如何都该这么想。他在小镇上漫步,想象着他未来的银行王国该是怎样的模样。

这笔交易没有成功,那家银行的业主不守信用,反复抬价。希尔顿不屑于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愤而离去,并从此放弃了银行业。

希尔顿没有沮丧,依然信心百倍地走在席斯可的大街上,他坚信,席斯可会向他奉献鲜花的。

离车站不远,有一座红砖砌成的建筑物,上下两层,名称叫“毛比来旅馆”。希尔顿走进这家旅馆时,心里只想能找个睡觉的地方,席斯可太拥挤了,到处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人流。

旅店的生意很兴隆,床位爆满,旅客像沙丁鱼一样挤来挤去。无可奈何之际,老板想出了个绝招,一天三班,八小时轮换一次,这恐怕在旅店经营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但即使这样,也很难找到床位。生意这样好,老板却并不高兴,反而怨声连天,后悔当初没有把钱投入到石油开采去赚大钱,如今只能看着别人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

听着老板喋喋不休的抱怨,希尔顿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买下这家旅馆,他极力压抑着自己的喜悦,不动声色地问:“您是说,这家旅馆想出卖?”

老板毫不犹豫地回答:“谁出五万元现金,我就把旅店卖给他,包括我的床铺都是他的。”

希尔顿花了三个小时察看了旅馆的建筑和账目,他发现,这位老板想发财想疯了,白白糟踏了这块风水宝地。希尔顿立即写信给亲朋好友,告诉他们,这儿有一位老板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四万元成交,不过老板只给希尔顿一个星期的时间筹措资金,而且一再声明,多一天都不能等待。石油对老板的诱惑已使他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资金是通过许多途径才筹齐的,有母亲多年的积蓄,有朋友的,还有银行的贷款,虽然不太顺利,但最终还是把老板要的数额凑足了。

一个星期后,毛比来旅馆的主人变成了唐拉德·希尔顿。

旅馆的营业一如既往,所有床位全部客满,就连老板的床铺也被旅客占用了,希尔顿坐在办公室里度过了成为老板的第一个夜晚。

这一夜,希尔顿做了个梦,梦见希尔顿旅馆林立席斯可城。

希尔顿把“毛比来”称作他的第一位“新嫁娘”。

装箱技巧

娶下这位新嫁娘后,希尔顿开始为她精心打扮。

毛比来门庭破旧,凌乱不堪,原来的老板根本无心经营,只是在勉强维持,当然也不需要吸引顾客扩大生意。

希尔顿找来各类工匠,购回许多建筑材料,一边营业,一边装修,很快,“毛比来”便容光焕发美艳动人起来。客房也整齐洁净服务周到。

毛比来更加门庭若市,旅馆位于火车站附近,通往兰吉大油田的火车满载着无数怀着发财梦的旅客,希尔顿日夜为安顿他们的住宿而忙碌着。

毛比来旅馆为希尔顿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试验地,他从中得到了许多经营旅馆业的赚钱之道,也从此开始迷恋这一行业,并为之追求终生。

经过整修的旅馆,营业利润大增,但仍很难解决床位紧张的问题,希尔顿为此伤透了脑筋,因为资金有限,扩大旅馆几乎不可能,那么唯一的办法只能充分利用内部空间了。

希尔顿做了一个噩梦,在梦中,他清楚地看见原来的旅店老板手握一根撞球杆,命令没有铺位的客人睡到台球桌上去。这时死去的父亲又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父亲大声斥责:“你在白白坐失良机,像这样经营,还想赚钱?”

希尔顿大汗淋漓,猛然惊醒,顿悟自己失策在于浪费太多,浪费空间也浪费时间。

一分钟也不能耽误了,他立刻起身叫醒有关的工作人员,吩咐:“柜台太长,可以撤掉一半加设20张床铺。”

第二天,希尔顿就让木匠把空荡荡的餐厅隔成许多只能容一张床的小房间;柜台被缩小一半,剩下的部分也兼作售百货杂物的铺面。毛比来为此增加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希尔顿把这称作“装箱技巧”。他后来在许多旅馆内都采用过这种办法,均有所收获。人们一般会认为这属于小本经营,小打小闹,看不上眼。希尔顿则不这么认为,在他获得纽约最豪华的酒店“华尔道夫”后,他仍然没有忘记这个成功之道。

在华尔道夫富丽堂皇的大厅里,有四根纯粹作装饰用的巨大的柱子,希尔顿把它全部换成展览珠宝和化妆品的玻璃橱窗,为吸引客户和投资者发挥了莫大的作用。

为了使旅店经营更出色,希尔顿又引进了企业经营中的“团队精神”,这可以充分提高店员的责任心,使他们自愿和企业共存亡。

企业经营的“团队精神”,最早起源于日本,即荣誉感加奖励,单靠薪水是不能充分提高雇员的热情的,自私之心,人皆有之。

希尔顿满怀热情告知他的全体雇员,旅馆的好名声全靠他们来创造,而且只要表现好,工作会稳定,会提高工资,会增加奖金。

事情果如他所料,全体雇员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热情倍增,工作效率很高,很多忙乱的事务迎刃而解。

毛比来旅馆自此开始步入希尔顿设想的经营轨道,工作有序,赢利迅速上升,成为席斯可旅馆业中的明珠。无论是小城,还是驿道油田,几乎无人不知毛比来和希尔顿。

希尔顿在席斯可城苦心经营毛比来五年,积累了相当多的经营经验和物质基础后,毅然放弃了毛比来的经营权,将它交给朋友屈吕安经管。

这一做法为许多人无法理解,这样好的势头,本应努力发展再上一个经营台阶才对。这其中包括希尔顿的母亲和亲密朋友。

希尔顿却有他超乎常人的见解,席斯可太小了,尽管它的背后有源源不断的石油,它仍然是一个粗糙浅薄的暴发户形象,对于事业来说它只能算是一口池塘。

希尔顿心目中的旅馆业是一位雍荣华贵的名媛,她与毛比来有天壤之别。为了未来,希尔顿只能恋恋不舍地和他的第一位“新娘”告别了。

采取同样的手法,希尔顿又接连娶来第二位第三位新娘,她们分别位于德州最大的石油城华斯堡和达拉斯城。

等到两位新娘焕然一新容颜照人的时候,希尔顿又把她们转交给老友照料,自己则去寻找又一位意中人了。

直至多年后,希尔顿的旅店业如日中天时,人们才猛然明白希尔顿的这一决定具有多么深远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一步,希尔顿只能是一个永远的小店主。

希尔顿大旅店

告别三位“新娘”,希尔顿开始用他毕生的精力筹建耸入云天的希尔顿大饭店。他终于有能力向心中的梦想迈进了。

希尔顿决心单独做一次价值为100万的生意,这需冒很大的风险,不仅要投入他的全部积蓄,而且还要多方集资。那时他的全部财产约10万元。

希尔顿运用他的全部智慧与地产商、银行家、投资者逐一周旋。1924年,希尔顿大饭店终于破土动工。这一年,希尔顿38岁,幸会了他心爱的姑娘玛莉。

由于资金周转不灵,建筑费用越来越贵,工程接近尾声时希尔顿已将资金用得精光,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希尔顿的智慧再次挽救了他,他找到了地产商,请求对方将建筑物收回去,使它顺利完工,然后再租给自己经营。

原来签订的协议是租用土地99年,以物业作为抵押,每年租金3.1万元,并且取得了以土地为抵押向银行贷款的附加条件。这实际上是一个很美丽的连环套。希尔顿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地产商听了希尔顿的建议后,又一次勃然大怒,大喊大叫起来。但经过希尔顿耐心细致的分析后,地产商又觉得这是个挺不错的建议,他同意了。

双方又一次达成协议,地产商答应补足欠款,使饭店完工,希尔顿也重签了年租金10万元的饭店租用合同。

1925年8月,第一座希尔顿大饭店顺利落成,举行了隆重的揭幕典礼,希尔顿与玛莉的婚礼也在不久后举行,盛况空前。

此后,阿比林希尔顿,马林希尔顿,圣安吉罗希尔顿等等,一座座大型旅店相继落成,希尔顿旅馆家族以每年增添一位新成员的速度在扩展。

许多新的银行家投资者相继加入希尔顿的旅店经营业。一个庞大的财团——希尔顿旅馆公司在德州成立。

战胜大萧条

1929年,希尔顿筹划建造更大的旅馆“艾尔帕索希尔顿”,拟定耗资175万元,这是希尔顿跳出德州向更广阔领域发展的重要一步。

这一年,经济不景气的阴影已经在美国徘徊,东海岸的经济已几乎陷于瘫痪,不断传来有人跳楼自杀的消息。

南部的经济状况虽然好些,但灾难的浪潮也不断袭来。人人都有一种身在悬崖边的危机感。希尔顿却用超乎常人的勇气开始了大饭店的建造。

那个年代,要建造这样巨大宏伟的建筑简直等于白日做梦,但希尔顿完成了,历时一年,他利用的恰恰是这种普遍的危机感,使大饭店的造价达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水平。

“艾尔帕索希尔顿”是一座豪华的摩天大楼,高19层,计300多个套房,分别以印第安、西班牙和拓荒者的不同风格布置房间,豪华美丽,令人惊叹。

揭幕式那天,几乎整个德州的人都来观礼,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奇迹,这天的晚宴上,旅馆的厨师杀了1200只鸡招待客人。

面对众多宾客,希尔顿慷慨陈词充满信心,他坚信大萧条一定会过去,经济复苏一定会到来,尽管会有重重艰难,希尔顿大饭店将会不负众望。

和以往一样,希尔顿在大饭店里投入了他的大部分资产,他很清醒,大萧条不可避免,他的旅店也不可能“四面树敌”,收缩才是唯一的明智之举。

在希尔顿的经营生涯中,这是他第二个重大抉择,从放弃经营二手旅馆,到放弃一个全面开花的经营网,均显示出他超人的经营才华。

大萧条果然铺天盖地而来,没有任何角落得以幸免,旅店业首当其冲,人们不再外出旅游,不再有南来北往的客商,人们只为衣食饱暖而奔忙。

收入锐减,但支出却与以往相差无几,地租、贷款利息、捐税、各种货款等等,账单如雪片一样飞来,希尔顿马不停蹄地奔波在银行之间。

但能够调出大笔资金的银行已所剩无几,希尔顿只好向莫迪家族求助,这是一个很难打交道的家族,借钱更非易事。

几度周旋,希尔顿终于以公司股票为抵押换取了30万元的紧急贷款,然而,30万元用尽之后,危机仍然没有过去。

为了免于破产,希尔顿接受莫迪的建议,与莫迪家族共同管理希尔顿饭店,成立“国家旅馆公司”。

双方的合作不很愉快,很快宣告破裂,希尔顿又一次陷入困境,他顾不上探望妻子和新生的男孩,到所有能够想得起的熟人那里去登门拜访,寻求帮助。

希尔顿终于战胜了大萧条,“艾尔帕索”巍然屹立。

权术、策略、耐心、机遇,缺一不可

母亲逝世前曾和希尔顿作过一次长谈,她微笑着向儿子挑战:“你的旅馆已遍布全国,你该满意了吧,唐尼?”

希尔顿深知母亲的用心,他果断地回答:“不,我还没有得到它们当中最宏伟的那一座,我要争取,您看着吧!”

母亲1947年病逝,她在另外一个地方仍然注视着儿子奋斗的背影,她很欣慰,儿子太像他的父亲了,终生都在为理想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