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就是讲道理,论是非。它是议论性文体的主要表达方法,是运用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通过逻辑推理来阐明作者立场、观点、态度和主张的一种方法。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论述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来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这一段话,就是运用典型的事实材料进行逻辑推理,从而阐述“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观点。
议论,一般来说,在不同体裁文章中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在记叙文中,作者往往采用夹叙夹议;在抒情文中,作者往往是情理交织;在说明文中,作者议论少一些;在议论文中,议论是主要表达方式。
一般来说,一篇或一段完整的议论,总是包含着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论点是议论文的重要因素。对论点的要求如下:
第一,论点要正确、鲜明。
正确,就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鲜明,就是是非分明,不含糊其辞。
第二,论点要深刻,要有现实意义。
所谓深刻、有现实意义,就是能本质地科学地提出或回答问题,回答那些人们普遍关心的、亟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论点要新颖。
善于提出新问题,有创新的主张,或者是纠正前人的错误观点,或者补充同代人的观点等等。
论据是用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事理,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对论据有如下要求:
第一,论据要典型、充分。
典型就是有代表性。这个事实或理论必须准确、真实、可靠,不仅如此,论据还要充分、全面。要从事实的全部总和的联系中精选有代表性的论据。要排除偶然的、个别的事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典型材料。
如吴晗的《谈骨气》一文,作者列举了作《正气歌》的文天祥、宁可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朱自清和拍案而起的闻一多这三个典型事例,充分论证了中国人的骨气和中华民族的美德。
第二,论据要真实、新鲜、有力。
论据真实、新鲜才有生命力,论据有力才有感染力和震撼力量。
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数字、经验、人证、特征和典型事例;理论论据主要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党在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定义、科学原理、法则、公理、定理以及成语、警句、格言、谚语等。
议论的第三个要素是论证。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主要解决怎样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问题。
对论证的要求是合乎逻辑、合乎科学、合乎情理。
多角度多侧面议论
这种方法可以全面地多方位地剖析和论证事理。如恩格斯在《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一文中对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的议论,即是运用此种方法:
这个阶级(指小资产阶级)在它还没有觉察出任何危险的时候,总是吹牛,爱讲漂亮话,有时甚至在口头上坚持最极端的立场;可是一旦面临小小的危险,它便胆小如鼠,谨小慎微,躲躲闪闪;一旦其他阶级郑重其事地响应和参加由它所发起的运动,它就显得惊恐万状,顾虑重重,摇摆不定;一旦事情发展到手执武器进行斗争的地步,它为了保护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生存条件,就预备出卖整个运动;最后,由于它的不坚决,一旦反动派取得胜利,它总是特别受欺骗和受凌辱。
恩格斯从五个侧面论述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摇摆和对革命的不同态度。这样从不同角度分析包含在事物中的道理,容易论述得透辟、全面、深刻。
讽刺议论
运用夸张、类比、比喻、讽刺等方式进行议论。如鲁迅先生的《谁的矛盾》是一篇很典型的讽刺议论文章。
……他说的是真话,偏要说他是在说笑话,对他哈哈地笑,还要怪他自己倒不笑。
他本不是讽刺家,偏要说他是讽刺家,而又看不起讽刺家,而又用了无聊的讽刺想来讽刺他一下。
他本不是百科全书,偏要当他百科全书,问长问短,问天问地,听了回答,又鸣不平,好像自己原来比他还明白。
有的看不起他,因为他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者……
有的看不起他,因为他不去做工人,然而倘若做工人,就不会到上海,看不起他的人可就看不见他了。
他有钱,他偏讲社会主义……
于是乎可恶。
身子长也可恶,年纪大也可恶,须发白也可恶,不受欢迎也可恶,逃避访问也可恶,连和夫人的感情好也可恶。
然而他走了,这一位被人们公认为“矛盾”的肖。
然而我想,还是熬一下子,姑且将这样的肖,当作现在世界的文豪吧,唠唠叨叨,鬼鬼祟祟,是打不倒文豪的。而且为给大家可以唠叨起见,也还是有他在的好。
因为矛盾的肖没落时,或肖的矛盾解决时,也便是社会的矛盾解决的时候,那可不是玩意儿也。
鲁迅这篇讽刺议论式杂文写的是英国作家萧伯纳。肖曾于1933年乘周游世界的轮船经香港游上海,引起当时上海不同阶层人的热烈反响。鲁迅先生的语言以诙谐幽默著称,在幽默中含有讽刺的锋芒,而且富有针对性。这种讽刺很严肃,很有战斗性,和无聊的打诨、噱头有本质区分。
空白式议论
议论时,不直接议论,而是留有余地。这种议论颇有引发性,给读者参与打开了方便之门。如王小波的杂文《外国电影里的幽默》最后一段:
有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玫瑰之名》,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中世纪的意大利,有座修道院,院里藏了一本禁书;有很多青年僧侣冒着生命危险去偷看这本书;又有一个老古板,把每个看过这本书的人都毒死了。该老古板说道,这本禁书毒害人的,心灵,动摇人的信仰,破坏教会在人间的统治——为此,他不但杀人,还放了火,把这本禁书和整个修道院都烧掉了。这是个阴森恐怖的故事,由始至终贯穿着一个悬念——这是一本什么书?可以想象,这书里肯定写了些你想知道又不敢问的事情。在电影结束时,披露了书名,它就像《低级小说》里那块沉重的金表,放进了你的掌心:它是亚里士多德久已失传的《诗学》第二部。这本书只谈了一件事:什么叫做幽默。这个故事的背景也可以放在现代中国。
这一段,议论的方式,不是直接发表评论,而是把观点隐藏在行文中,由读者推出结论。这种议论叫做空白式议论。
从分析概念入手进行议论
通过对一些概念、术语进行剖析、议论,从而论证一个中心论点。我们选《谚语》中的一段为例。
粗略地一想,谚语固然好像一时代一国民的意思的结晶,但其实,却不过是一部分的人们的意思。现在就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来做例子罢,这乃是被压迫者们的格言,教人要奉公,纳税,输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闲事;而压迫者是不算在内的。
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孙皓是特等的暴君,但降晋之后,简直像一个帮闲;宋徽宗在位时,不可一世,而被掳后偏会含垢忍辱;做主子时以一切别人为奴才,则有了主子,一定以奴才自命: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动摇的。
所以被压制时,信奉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格言的人物,一旦得势,足以凌人的时候,他的行为就截然不同,变为“各人不扫门前雪,却管他家瓦上霜”了。
《谚语》选自《鲁迅全集·南腔北调集》。鲁迅先生以对“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这条谚语的剖析展开了议论。这样的议论,须注意把握阐释、展开、升华谚语内含的分寸。
托物喻理议论
借助某一事物,对之进行分析,从而说明一个道理,给人以启迪。
选择的“物”和要剖析的“理”之间一定要有千丝万缕的内外联系。如《小卒过河》中有这样一段:
然而如他自己所称,他毕竟是过了河的“卒”。小“卒”过河,义无反顾,为了效忠主子,他只能横冲直撞,一往向前,再没有后退的余地。为本身着想,自然,悲凉是有点悲凉的。因为代替了“车”的地位,满脸杀气,要袭击对方,自己被袭击的机缘也就多起来,不能再借学术来掩护了。但我想,在这种场合中,我们的主角越说得悲凉,事实也就越是出色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