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时如果能不以个人的好恶为标准,你就会发现别人身上有很多长处,如果能加以有效利用,也能成事,哪怕是“鸡鸣狗盗之徒”也有可用之处。
春秋时期,四君子以养门客闻名,其中以孟尝君为最,据说座下有门客三千。一次,又有两个人前来投奔,其中一个能钻狗洞、能学狗叫;另一个会学鸡叫,除此之外,别无所长。孟尝君还是把他们留下了。许多门客不服气,总觉得这两个人没什么能耐,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觉得丢人,请孟尝君将这二人辞退,孟尝君劝他们说,世无不可用之人,有一技之长就是人才,让他们留下来吧。
没多久,孟尝君奉命出使秦国。鉴于孟尝君名声很大,秦昭王想让他留下来做相国。有人劝秦昭王说:“孟尝君是齐国人,又很有本事,如果在秦国做了相国,他不会替秦国谋利的,即便他肯为秦国出力,也一定是先想着齐国然后再考虑秦国,如果是这样,秦国不就危险了吗!”
秦昭王听完觉得有道理,就打消了让孟尝君当相国的念头,而且把他关起来,想把他杀掉。孟尝君请秦昭王的一个宠姬帮忙说情。这个宠姬说:“我想要孟尝君的白狐裘。”
原来,孟尝君有一件白狐裘衣,价值千金,天下无双。他把这件裘衣送给了秦王,秦王的宠姬只有得到了这件裘衣才肯帮忙,这确实给孟尝君出了一个难题。孟尝君很发愁,问遍门客,谁也想不出对策。
正在危难之际,那个能钻狗洞学狗叫的门客说:“我想我可以去偷白狐裘。”于是,夜里他从狗洞偷偷地混进了秦王宫中储藏东西的地方,将孟尝君原先献给秦昭王的那件裘衣又偷了出来。
得到白狐裘以后,秦昭王的宠姬果然没有食言,代孟尝君向秦昭王说了许多好话,秦昭王接受了宠姬的建议,把孟尝君放出了大牢。重获自由的孟尝君连夜逃往齐国。
时过不久,秦昭王后悔自己释放了孟尝君,赶紧派人去追。
半夜时分,孟尝君已逃到函谷关下,出了函谷关就相对安全了,当他们刚准备出关时,却被侍卫拦截住了。因为秦国有一条规定:鸡鸣以后才准放人通行。孟尝君担心被追兵捉住,心急如焚。这时,那个会学鸡叫的门客捏起嗓子,十分逼真地学着公鸡打鸣,使得附近公鸡也随声附和起来。侍卫听到鸡鸣声,就开关将他们放走了。孟尝君得以顺利脱逃。
人无完人,要多看他人的长处,对别人充满信心,这样才能把事办好。假如你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那么即使他有再多的优点,你也会视而不见,假设他是一匹千里马,岂不被你错过了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要小看身边的任何人,多看优点,才能发现真正的“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