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智慧之舟——金刚经参同契
28310700000022

第22章 自为:人生现想的归宿(4)

佛陀说,觉悟有四个境界,称为四圣果,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须陀洹是四圣果的初果,又称“入流果”,意思是已入圣流,是已经初步超脱世俗观念的束缚而进入神圣的境界。所谓凡,就是世俗的,所谓圣,《黄帝内经》中说:“变化莫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圣”似乎含有一种整体性的状态,如一国之君称为“圣”,如光一样普照全体是谓“圣明”。佛教所说的圣,就是超越二无对立而达到整体的圆满。而进入这种圆满的“圣流”,就是已经舍弃了人生为二元之一的主体自我,无有自我,便无有自我的五根——眼耳鼻舌身以及自我之意志,没有五根及意志,也就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故佛陀说:“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为什么佛陀说,进入了须陀洹的境界,又不能说得到了须陀洹的果呢?因为有所得的念头,就有所得的心,有所得的心就仍然堕入了六尘,堕入了六尘等于说还在凡界而未入圣流,所谓“初入圣流而无所入。”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含陀。”

斯陀含,意即一往来,是四圣果的第二果,又称“一来果”。斯陀含象征着人来到世界,受尽了磨难,现在已经超脱了欲界九品的前六品,进入生命的再生境界。欲界九品是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是自我心念的九种形式,故称“九品思惑”,在前面已经解释过了,九品中斩断了前六品,就是说已经摆脱了现实自我的分裂的痛苦的状态,初步达到一种整体的归宿。此时的自我不再是分裂的孤立的渺小的自我(小我),而是整体的联系的伟大的自我(大我),这辉煌的超越如同生命的再生。前者是痛苦的,后者是快乐的。有分裂就会有痛苦,有整合就会有快乐。所以六祖说:“行从天上,却得人间生;从人间死,却得天上竟。”什么是天上什么是人间呢?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天上”是离开人类现实的理想的虚幻的世界,而“人间”就是人的存在的现实世界。这是对佛教的哲学的误解。佛教所说的“天上”,是人间的天上,是在现实人生中。六祖这几句话深刻地阐明了天上人间的真谛。人生有痛苦的境界,也有快乐的境界。因觉悟而清除心灵上的妄念而达到快乐的境界,佛陀称之为“天上”。所谓的天上、人间、地狱,乃是心灵的三种层次,三种境界,而不是现实中的实在世界,如同彼岸不是离开现实的实在世界一样。人生达到一来境界,如同从万丈枯井里爬出来,重新见到太阳的光辉。然而,倘若抱住太阳不放,就会重亲掉入万丈枯井而沉没于黑暗之中。须陀洹已离开了自我六尘,斯陀含进一步离开了自我诸相,有心而无心,有果而无果,心灵不再有或虚或实的影像,自然也不能有成功的影像,功而不功,乃是大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是四圣果的第三果,又名不还果,意即不再来。就是说已经从心灵上铲除了九品思惑,已断尽欲界的所有迷惑和烦恼,此时内心湛然不动,寄居色界四禅天,也就是进入现实中的极乐境界,因为已经离开了各种欲望,然而还没有摆脱物质世界的束缚,虽已离欲,尚未离物,故还不能说成佛。达到这种快乐的境界已经不愿再回到欲界以及由欲望而产生的痛苦状况,所以说是不来,不来人间是也。此时欲望殆尽,渐修精进,念念不退菩提之心,就能达到超越现实的极乐境界。六祖说:“外不见可欲之境,内无欲心可行,定不向欲界受生。”出欲而不还也,是不是出欲之后,真有所谓天上人间的往来,真有实在的四禅天可以寄居?非也!一则没有脱离人生的实在禅天,二则进入禅天(快乐境界)内心不可执此念头,执念则生诸相。所以说:一往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灾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阿罗汉是修行的最高果位,又称无极果,无学果,修行到极,无有所生。到达这层境界的人,真正达到人法二空,不生不灭,超出六道轮回,永离三界生死。本性空寂,一念不生,自然没有成功的自负之心。到达这一境界,不再说是果位,而是说得道,因为已经达到完全而圆满的本体境界,涅无余,因此也就没有果位和层次之分。佛陀说须菩提是第一阿罗汉,即最高的得道者,然而须菩提本人是否也可以这样想呢:不能!须菩提如果产生“得道”的念头,那么须菩提就不是须菩提了。无诤是没有分别知见,一切平等无相。三昧,意即正受,无所谓受,即是大受正受。不生不灭的自性照明内外一切,还有什么真理妙法可以接受呢?阿兰那,即是无诤三昧的别名,意即寂静。外界的影像都已消亡,内在的心灵亦归于寂灭,内外俱寂,达到一种无限的寂静的境界。陶醉在空寂的快乐之中,又怎么会计较成功的荣誉呢?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静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往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生命究竟是怎样突破有限而归于无限的呢?当我们的心灵不再执着于自我,不再拘泥于有形的世界,当我们的心灵不再有丝毫参差的影像,甚至于不再有自心,此时不再有任何有限的东西束缚自己,生命于是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寂然不动于无限的永恒,仿佛进入了一个庄严而又清静的一尘不染的国土。这种境界佛陀名为净土、佛土。净土是这样的一种心灵境界,这样的一种生命存在状态,而决不是世俗所谓现实之外有个实在的净土王国。这是精神升华至无限的境界,是庄严的佛土,是法性的庄严,而不是色相的庄严,是精神的庄严,而不是物质的庄严。其所以庄严,是心灵上没有庄严的影像,所以才如此庄严。所以佛陀说自己从前在然灯佛面前学道时,“于法实无所得。”然灯佛:佛陀在前世修菩萨道时,当时名为善慧,正是修行第二阿僧祗劫,出家于雪山南,行将届满之际,辞师还家,经过莲花国,听说有然灯佛在说法,便亲自去聆听。当时然灯佛刚好要入城,善慧(即后来的释迦牟尼佛)见然灯佛威仪,产生高度的敬信,于是随佛而行。在进城的路上遇到一处泥泞的路段,善慧恐怕然灯佛过时弄脏了双脚,便以皮衣覆地,覆盖不到的地方,便亲伏地上,并让头发散开盖住污泥,并默念说:“愿佛踏我身过,授我成佛之记,不得到记,我就不起来。”然灯佛看到他已信证法性,就覆身而过,并为其授记说:“是后四十一劫,名为贤去佛,号释迦名如来。”佛陀说自己于然灯佛处并没有得到佛法,是佛陀已经超越了一切法乃至非法,而进入无限的圆融境界。如此,有形有限的肉身,以其无形无限的精神,而获得了无限的伟大性,如同统领群山的须弥山一样高广而伟大,生命也是在此静寂之中走向大我,走向永恒。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科学将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赋予人以片服者的角色,于是人的使命便成了掠夺和占人。而佛陀告诉人们,人是自然中的一颗微尘,人必然要回到自然的大统一状态中去,人的使命不是掠夺而是布施,并于布施中获得无限的福德。布施决不是怀有企图的施舍,而是无私的奉献。有企图的施舍,心灵仍有所执着,而无私的奉献,无所为而为,则能成就无上的功德。如果用恒河的一颗沙来代表一条恒河,那么所有恒河的沙数那么多的恒河,又有多么的广大呢?用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大千世界的七宝去布施,其福德该是多了,然而,传播真理的功德比它还要多。为佬?有所为的布施,终究有限;而无所为的奉献,无尽封锁量。真理的力量超过所有物质的力量,而无为的真理之力量,又无限地超越了有为的真理。所以菩萨的奉献,不住有为,也不住无为,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的菩萨。

如来说法四十九年,曾五度说教。初时说华严大乘,二时说小乘四谛法,三时说楞严,四时说般苦,五时说法华。佛法的智慧是拯救人类于苦海的无上智慧,因此,传播佛法就如同点燃烛光。伟大的真理如果不被人类知道,就如黑暗中的珠宝不为人所见所用。倘若点燃真理之光,就能照亮人类漫长的征途,乃至超渡生死之苦海。所以佛陀强调必须尊重追求真理乃至弘扬真理的人。随说可分六种:1、不论是僧是俗,不论是凡是圣,都可以为人解说经典,是为随说人;2、不论经文多寡,不论章句前后,都可以取而为人解说,是为随说经;3、不论事说理说,不论粗说细说,都可以分别其义,是为随说义;4、不论天市山林,不论水旁树下,到处都可以说经,是为随说处;5、不论是昼是夜,不论时间长短,随时随刻而说,是为随说时;6、不论多人一人,不论利根钝根,一遇机缘即说,是为随说机。所谓“说经之处即为道场,经典所在便是宝所。”“天人阿修罗”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佛陀所说的六道众生中的三种。六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佛陀所说的六道众生,实质上是讲人的六种存在状态,而并非是讲六种生灵。什么是天道呢?天道就是象片精神比产高尚的快乐状态,这种人能顺其自然,自得其乐,如中国古代的隐士。这类人的精神境界虽比一般人高,然而仍然没有摆脱生死轮回,未能得道成佛,所以仍是在众生之中。人道是按着正常人格的尺度而生存,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履行一定责任的存在状态。人类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履行于人道,这是一种人与自然虽然分离但仍维持一定的相依关系的精神状态。阿修罗是不满于现实,自我无限扩张的精神存在状态。这种人在宗教上认为已经离开了正学人格的约束,而一味的占有、掠夺、争斗所以堕入鬼神之列,古代称为战斗之神。那些争强好斗以掠夺和占有为已任的人都属于李修罗道。地狱道是心灵上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邪恶念头以郅沉沦于痛苦的深渊不能自拔的精神存在状态,如那些作恶多端的罪人。饿鬼道是极端空虚,无有寄托的精神存在状态,那些饱食终日,无可用心的人即使其肚子填满了膏脂,仍然是堕入饿鬼之道。所以佛教的《瑜伽焰口》就是旨在施舍资粮予饿鬼的一种修行仪式,畜生道象片精神境界极端低下,放任自身的肉欲和本能的存在状态,那些色情狂、同性恋者、以及其它性变态者、乱伦者,都属于畜生之道。所有这些人,都应该让无上真理的光芒来照耀其不是乃至肮脏的地方,让智慧的灵光弥补不足,清除污垢,走向清净和圆融。以上六道众生,都在生死的轮回之中,所以称为:“六道轮回”,实质上是人存在的六种精神状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也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以多。”

循着幽冥之处的圆融而微妙的智慧之光,从容地走向圆满而奇妙的觉悟之境。在这里,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就是因为它不是真理,所以才称为真理。只有佛陀才有如此伟大的胸怀宣称自己创立的学说并非是真理。那些将真理揣在口袋里颠来颠去的人是何等的渺小而悲哀!人们在分离的痛苦状态时说超越之法,而当人们回到整体的快乐状态时,还有什么超越之法可说呢?所以佛陀说:“如来无所说。”当生命升华到一种光芒四射的圆融的无限境界,又怎会拘泥于一颗微尘呢?在圆满无碍的光辉之中,所有的微尘都将化为苍茫的“无”。“无”不是没有,而是妙有。如同一颗夜明珠,在黑暗中闪耀,然而它的光亮是有限的。而当它融没于无限的光明之界时,它的光亮已经消失了,已经融入了无限的光明之中。所以佛说:“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佛的真理即非真理,佛的身相即非身相。佛陀告诉人们,太客体对立的状态中,如来有客观的三十二种形象。然而在主客体统一的状态中,如来的客观的三十二相已不复存在,而是统一到无限的圆满之中,所谓三十二相,即三十二清净行。是在五根中修六度万行,并在意根中修无相无为,在这样一种伟大的回归精神的照耀下,生命的平凡的肉身也会随之而变化,形成三十二种非凡的形相。在大慈大悲的精神之载体,是出世间法的因果。然而,执着于三十二相,仍然不是如来本体。所以说:“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三十二相分别是:一、足安平相。二、千福轮相。三、物指纤长相。四、手足柔软相。五、物足缦网相。六、足跟满足相。七、足趺高好相。八、如鹿王相。九、物过膝相。十、马阴藏相。十一、身纵广相。十二、毛孔生表色相。十三、身毛靡相。十四、身金色相。十五、身光一丈相。十六、皮肤细滑相。十七、七处平满相。十八、两腋满相。十九、身如狮子相。二十、身端直相。二十一、肩圆满相。二十二、四十齿相。十十三、齿白齐密相。二十四、四牙白净相。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二十七、广长舌相。二十八、梵音深远相。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三十、眼睫如牛王相。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三十二、顶成肉髻相。肉身只是无限精神的载体,舍身奉献,其福德固然很多,但仍不如在黑暗中指示一线真理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