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赞赏信任
28323000000019

第19章 提升思维能力让孩子更聪明

思维能力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对其智力、能力的发展大有帮助。有些孩子会做计算题,但一遇应用题就发呆,他们大多不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的概念和法则。仔细观察这些孩子,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语言概括能力差,叙述事情像流水账,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有困难等通病;还有的孩子会具体形象的运算,但不理解抽象的运算……这些问题都与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关。孩子的思维能力,需要后天的培养才能逐渐发展起来。

培养孩子广阔、深刻、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于开拓孩子的智慧是极为重要的。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提高感知和观察能力

可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认识、去思考、去体会,以扩大孩子脑子里的印象范围,使之形成对事物正确的概括,发展思维能力。

(2)启发孩子积极思考

要善于给孩子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感知经验去独立思考,一一找出答案来。也可以引导孩子的思路,并用类比的方法去启发孩子找出答案。

(3)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孩子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见到新鲜的东西就要动一动,问一问,拆一拆,装一装,这些都是孩子喜欢探索和有旺盛求知欲的表现。老师和家长切不可随意禁止甚至恐吓他们,以免挫伤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应当因势利导,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培养从小爱学习、爱科学、勤动手、好钻研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4)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要让孩子多看、多听、多接触具体事物,并要求孩子用语言把这些事物的特征(如名称、颜色、状态、大小等)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的思维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

(5)增强孩子的自主能力

孩子的独立性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培养起来的。从孩子刚学会手眼协调要自己用勺子吃饭开始,家长不要怕孩子弄撒、弄脏,要让孩子自己吃,否则,孩子往往产生依赖性、懒于动脑,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

(6)让孩子畅所欲言

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哪怕是错误的也要让孩子说完,适时而又恰当地给予指导。在家长专制气氛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显得思维呆板,不敢畅所欲言,提不出新的观点,而是看家长的眼色行事,容易受家长的暗示而改变主意,或者动摇于各种见解之间,或是盲从附和随大流,影响思维独立性的发展。

(7)加强分类归纳训练

在孩子认识万事万物的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经常给予孩子分类指导,孩子的归纳、抽象和概括能力就会得到很快的发展。

(8)启发孩子“异想天开”

传统观念认为,碗是盛饭的,暖水瓶是盛热水的。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发现碗还可以当一种乐器使用,暖瓶还可以放冰糕而较长时间不化。这就是“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孩子在学习时就不会盲目听信,解决问题时就会思路开阔,灵活自如。

(9)经常和孩子猜谜语

猜谜不仅有趣、幽默,而且可以激发和满足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是丰富想象、锻炼思维、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10)开展智力游戏

如摸瞎瞎游戏,有利形成孩子灵活性、推理性、逻辑性的思维品质。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

——爱伦·凯(瑞典教育家)

3.不可忽视对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的培养

当今社会语言这门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可塑造的。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对他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孩子天生性情各异,有的能说会道,有的沉默寡言。对于不爱说话的孩子首先应找出其原因,然后再加以引导。

另外,也要为孩子创设语言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尽量做到:一是自己的言谈不俗气;二是用词恰当,多使用成语;三是诱导孩子与家长多交谈,尽管大人说话用的词汇孩子当时不一定全懂,但如长时间使用,孩子也必能悟出其中含义,再经过慢慢模仿、运用,就能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

说话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小学是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期,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呢?

(1)营造良好氛围,消除胆怯心理

当孩子处于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心情愉快,就能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考,敢于表达。有的孩子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话,怕别人笑话,所以不敢说。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良好氛围尤为重要。

(2)复述故事,增强表达能力

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父母可选择一些讲文明礼貌、诚实勇敢、勤奋好学等内容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如:《山羊过桥》、《小熊做客》等。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说话缺乏条理性,可要求他们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多阅读,以丰富语言、词汇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词汇,积累语言,增强语感,逐步将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朗读是阅读中最重要、最经常使用的训练方法之一。要让孩子通过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情趣,读出美感,进而形成准确、流畅的说话习惯。

(4)鼓励孩子多参加课外活动,体验生活

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生活就是鲜活的教材。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到社会中体验生活,从而达到学习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待人要有礼貌的教学目的。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以有效地提高表达能力。

(5)从电视节目中得到提高

电视中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是练习说话的好材料。可让孩子看完电视后,把这些内容讲给父母、同学或朋友听,讲之前要让他先回忆一下电视故事的主要内容,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讲的时候要注意说好故事的发展、当时的环境、人物的表现等内容,并配以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尽量把故事讲生动。这样边看电视边学说话,就能不断提高孩子的说话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提高的,那么究竟该怎样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1)去除胆怯心理,增加自信心

每个人在公开场合说话都会紧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不用害怕,更不要担心自己讲不好被别人耻笑,只要大胆地去表达就可以了。

(2)多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让孩子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最好是多在公共场合大声地说话,或是作演讲。告诉孩子一次不成功不要紧,只要多训练自己开口讲话,你的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能得到提升。

①对着镜子练习。

许多人说话之所以结巴,很大原因是自卑感在作祟,担心自己讲不好。这时,父母就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巨大的勇气和胆量来克服他的自卑。平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借助对着镜子练习演讲这一方法来排解。

②平时要多讲多问。

这一秘诀主要是给那些不知道如何开口说话的小朋友传授的。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开小组会或班会时积极发言。看完电影、小说或听过新闻广播之后,主动地向同学复述电影、小说或新闻的情节内容。积极参加学校里举办的朗诵会、讲演会、讨论会等都可以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多读书。

利用各种途径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增加他的知识储备量。这一点在演讲时非常重要,它会教孩子如何做好准备,充分熟悉要演讲的内容。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