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其学习精神让人可敬,但也充分说明学习对一般人而言是件苦差事。尤其对于学习没有必要性、没有兴趣的东西,更会倍感痛苦的。其实,学习要抛开痛苦的观念,而本着快乐学习的心态。使其贯穿于学习过程中,这样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1)以快乐的心情去学习
每次学习时在大目标既定的情况下,再去设定一个阶段学习的目标,逼迫自己去达成。尽量以快乐的心情去学习。
没有兴趣学习,体味不到乐趣的学习让人很难坚持下去。被强迫的学习,极尽辛劳、痛苦的学习感受太强烈了,心理上也经常受到压迫。
如此一来,想要如流水般顺利学习,就有困难了。孩子会编出各种理由逃避学习。一会儿说今天头痛,一会儿又说待会有朋友来访等等,想尽办法推托。
另一方面,如果家长教育孩子把心态调整为:我将要学习一些快乐的事了!我将要学到一些早就渴望学到的东西!这样,孩子就会明白学习的意义,即使再忙,也会想办法腾出时间,坐在书桌前面学习的;而且会想多学一些时间,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不可同日而语。
(2)快快乐乐学习到的东西比较记得牢
有位心理学者做了一项“学习达成度”的测验,分两组进行:一组是学习的时候,安排一些游戏,让学习者快乐地学习;另一组是填鸭式的学习。学习初阶段完毕测验的结果,两组并没有什么差别。但经过一个礼拜后再测验,快乐学习的那一组成绩优越很多。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尽早忘掉会联想到不愉快的事情”的防卫作用产生的结果。人们往往重视“只要坐在书桌前面就行了”的形式主义。却不去关心形式背后的实质问题,虽然坐在书桌前,却梦游周公,引不起更高的学习自发性和意愿。
怎样才能具体地激起学习的自发性及意愿呢?这样需要自己给家长创造一些奖赏。
孩子们在做完作业后获得的糖果,在辛苦学习后的合格证书,这些就是外在奖励。理论家研究结果说明,尽管获得外部的积极反馈很有帮助,而真正成功的学习者依靠的是内在动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当然并不全是快乐的。但如果最终目标的快乐大些,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会快乐。
在最基础性的阶段里,可能无法那么快乐地学习。到了某种程度,就看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得当,孩子才有可能继续快快乐乐地学习。
(3)把基础打好,学习的乐趣自然会增加
以学习英文为例,只要学到某种程度,就可以一方面欣赏电视上双语带播出的洋片,一面学习英文。或是买一份英文报纸,解一解填字游戏,找一点乐趣。听英文歌本身是娱乐。也可以练习听力及发音,用来训练重音也非常管用。家长可以让孩子配合音乐唱英文歌,这自然会知道重音的位置;也可以知道用普通速度讲英语的时候,句子的发音会是什么样子。
当孩子对英文没有把握的时候。在饭店或是车站看到外国人走近时,家长可以让孩子主动找外国人说话。在首都的前门或是王府井大街。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外国人拿着地图在那儿东张西望。这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靠近他问道:“对不起!你有困难吗?”对方可能这么回答:“是的,我想去故宫。”等等。这么一来,孩子就可以教他怎么走。就像这样,即使是用极为基础的会话交谈,如果沟通了,对方一定满怀感谢。
单是这样,孩子心理就会有满足感,学习英文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而且必然更有自信。语言能力再增强,就会学习兴趣更浓厚,乐趣更多。例如孩子将会发现,电影打出来的字幕是多么烂,出场人物说十样事情,只译出一小部分,甚至于只有三四样。不过,这也不能怪译者。观众要看银幕,又要看字幕,如果全打出来,就不可能一下子看得全。
其实,只要学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一面享受一面学习。
学习并不是一定要坐在书桌前埋头苦读,完全可以听听电视的双语节目,看看外国片,或听听外文歌曲等,一面享受一面学习,这也是学习的方法之一。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萨克雷(英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