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吕蒙原来是个大老粗,鲁肃因此看不起他。后来孙权说服吕蒙多读书,鲁肃再去看吕蒙,吕蒙密献对付关羽的计策,鲁肃大喜,说:“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答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从此二人结为好友。这就是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出处,也恰恰说明多读书的好处。
阅读是改变孩子学习效果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某些孩子的学习成绩跟不上,学习效率低,多跟他们的思维缓慢有关,而阅读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书中的各方面的知识会不断刺激他们的大脑,迫使他们不断去提问题,不断产生疑惑,不断地进行思考,而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不断地培养着他们的思维能力。而在读书的过程中,他们又会产生各种体验,积累多种学习方法,继而对读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法国作家伏尔泰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还很少。”如果光读不知思考,不懂分析和归纳,就无法找出书中深刻的东西和要点,就无法判断哪些是不需要的应该抛弃的东西,那样就只能是书越读得多,脑子越糊涂。可见,如果学到的东西不经头脑加工,就好比吃下的食物未经口腔咀嚼、肠胃消化,即使是美味佳肴,也不会被身体吸收一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思考与学习一样,也需要我们下苦功夫,既不能不懂装懂,也不能浅尝辄止。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孟子说过的一句话。这里说的书,虽然指的是《尚书》,但仍有着普通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常用孟子的这句话,告诉人们不要迷信书本,不要盲目读书,要善于发现问题。他每看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总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在他存世的大量读书批语中,提出许多新颖的见解。可以说,这与他采用“质疑读书法”不无关系。
在明代,有一个医生给病人诊完脉后,随手开了一个药方,其中有药引子“锡”。一个叫戴元礼的医生见了这个处方,感到怀疑,就问那个医生开处方的依据是什么。那个医生拿出一部医书,理直气壮地说:“你拿去自己看吧。”戴元礼拿过书来一看,书上确实是这样写的。但是,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他还是翻阅了大量的医书。结果发现在另一版本上写的药引子是“饧”。那时,“饧”是糖的古体字。戴元礼终于弄清了这是翻版重印时的错误。由于戴元礼的质疑,避免了一次“医疗事故”。
这则故事使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凡事只有大胆质疑,才能取得进步。小疑有小进步,大疑有大进步。疑,是觉悟之机,觉悟才能有长进。做事是这样,读书更是这样。
人类的进步,离开了书籍便不可想象。人不读书,就很难从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变得充实、聪明,但是,并不是任何一本书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在汗牛充栋的书海中,也还存在不少的坏书;在一些基本上是较好的书中,仍然夹杂着不太健康、不太正确的观点。我们不能由于怕受欺骗而“因噎废食”,不去读书,更不能良莠不辨地统统接受,盲目“信书”。这就需要我们在读书时要学会思考。
对于坏书,人们都能持质疑和批判的态度,对于一般的书,因为数量占有比例较大,尤其是古代书籍,受历史的局限,常有鱼目混珠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行。以《醒世恒言》、《二刻拍案惊奇》为例,书中既有歌颂男女青年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也有许多色情淫秽的描写。因此,对于这些书,不能以纯欣赏的态度去读,而要大胆地质疑,才能学到其中精华。
那么,对好书是否需要质疑呢?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好书也不例外,它不可能绝对完美无瑕。如《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界权威性的经典著作。可是,清朝的解剖生理学家王清任却指出了它的错误之处。针对错误之处,他写了一本《医林改错》,对《黄帝内经》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了质疑。众所周知,《康熙字典》是我国古代解释文字的巨著,这是一部“体例精密,考证赅洽”的书。但也被清代学者王夫之看出问题,经过认真考证,指出该书有二千五百八十八条失误之处。
我们认为,读书既要有大胆怀疑的精神,又要有寻根究底的勇气和意志,这样才能真正学到正确的东西。
一般来说,在集体讨论中,人的思维更加开放,能想到的问题就更多。所以,父母应经常为孩子准备一些交流活动,不仅要引导孩子多与自己交流、争辩,也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和其他伙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