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有胆小的毛病,最害怕在公开的场合说话,也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苦恼的不仅是孩子,还有父母。其实,通过复述,让孩子把自己读过的有趣的、喜欢的故事说出来就可以锻炼口才。讲述的过程是全方位调动自己思维和感官的过程,所以,经常进行复述练习可以快速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1.知识是口才的基础
一个人才能的大小,首先取决于自身知识的多少、深浅和完善程度。扩大知识领域,增加说话题材,无形中能将美好的语言信手拈来,即兴发挥,使谈吐更高雅,论辩更精彩,出口成章,字字珠玑。
口才是一个人德、识、才、学的试金石。如果你想拥有出众的口才,就得不断拓展眼界,吸收知识。不断调整思路,活跃思想,不断用智慧和知识的甘露来滋养自己。
2.培养杰出口才必做的几种练习
口才是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的综合性的体现。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就是提高孩子的素质,改善孩子的人生。怎样提高口才呢?
(1)模仿。
模仿是学习口才的基础,是入门途径。即通过模仿接受示范的信息,再经过复述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的意识和能力。比如,选择几场精彩的演讲、朗诵或播音的录音反复听,从重音、停顿、语调、节奏和语音的运用等方面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口语表达也会变得流畅、生动。
(2)朗读。
朗读也是模仿复述的一种,因为文学作品有叙事性和抒情性,而且语言丰富生动,通过反复朗读不但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会,还可以训练语感,训练以声传意的表达技巧,培养审美意识和想象力。
在朗读时,不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要通过精读全篇,理清脉络,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来感受和把握作品的基本情调和风格,推敲所有的词句,以便形成朗读的艺术处理的构思,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展开想象。深入作品的情景之中,带着具体细致的感受,揣摩每句话和每段应当怎样朗读,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去讲述作品的内容,而不是单纯地照着书念,这样就能进入角色了。
第三步要在反复朗读中进行自我检验。使朗读更加细致生动,富有感染力,并可设计眼神、手势和身体姿态等肢体语言的变化,使肢体语言与口语表达密切配合,形成一个整体。朗读训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选定一两篇作品长期反复地练习,便于由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由初步水平到较高水平逐步地发展。朗读练习特别要注意语气要真切自然,像日常生活一样,千万不可装腔作势,否则会形成不好的习惯。
(3)口头评述和分析。
这种练习方式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与人初次见面,做一番自我介绍;对亲友或同事讲述某个人或某件事;看了某个故事片或电视剧加以评述……
为了说服别人,可先在口头上做文章,试讲几遍;嘱托别人办什么事,把事情、目的、要求、困难和意义等各项一一交代清楚,以及练习给别人讲故事等等都属于口头评述和分析的练习。进行这种练习时,可以为了实用见效而事先做准备,也可以假设有某种需要而进行练习。
这种练习的实质是“口头作文”,也就是训练即兴构思、组织语言的能力。
如果说文学朗读练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口语表达的艺术性技巧,那么口头评述和分析主要是为了提高口语表达的实用性价值。
(4)做演讲练习。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练习。演讲,既要像朗读文学作品那样讲求以声传意的艺术技巧,又要像口头评述和分析那样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是当众演讲和即兴演讲,还能锻炼自信意识、吸引意识、反馈意识和适应语境、随机应变的能力。所以,演讲是一种练习口才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演讲练习最好是事先写好稿子,先在安排结构、锤炼语言方面下一番功夫。然后是像朗读一样在口头表达上反复推敲,最后是当众演讲,听取大家的反应。
另外,利用一切时机当众练习,也是促使个人口才进步的好方法。个人练习是训练口才的方法,而不是最终目的。
3.读书可以长口才
养成阅读好书和研究学问的习惯,能够扩充知识,增强说话能力。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日子平淡无奇呢?为什么你总是觉得自己与人交谈时总是词不达意,让人听不明白呢?
众所周知,风趣诙谐,谈笑风生的交谈能力,无疑会为生活带来乐趣。然而达到这一点却很难。
这些人之所以如此,不外乎胆怯或过于内向。当然,也不排除无知或愚昧。他们往往拘泥于固定的会话模式,使人感到单调而乏味,常被人喻为“缺乏语言功能”而不自知,因而为自己的成功设置了障碍。
怎样才能克服这一缺点呢?
汤姆逊·爱迪生公司驻波士顿地区担任经理的华特·格列夫劳曾说:“养成阅读好书和研究学问的习惯,能够扩大知识领域,增加说话题材,无形中能美化谈吐,增强说话能力。”
因此,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只要养成阅读和研究与本身业务有关书籍的习惯,同样可以丰富其话题及构思,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增加知识量,而锻炼语言能力也就不在话下了。
4.多多读书,忌浅薄无知
语言是口才的基础,怎样才能使语言表达得心应手呢?其方法就是多读书!在这个世界上,全新的事物真是太少了,每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得自愿或不自愿地捡起前人的衣钵,即使是伟大的演说家,也要借助阅读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