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怎样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28323300000079

第79章 附录2 名人的读书方法

1.鲁迅读书的八种方法

鲁迅一生的伟大成就,与其博学苦读、勇于实践的精神分不开。其独特的读书方法更给人们以启迪。

(1)背书法。鲁迅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有“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工整的小楷字。鲁迅把书签夹到书里面,每读一遍就掩盖住书签上的一字。读了几遍后,他就理解默诵一会儿,以加强记忆。这样,等把书签上的10个小楷字盖完,鲁迅就把全书背出来了。

(2)抄书法。《尔雅》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字典。鲁迅为了认识并记住这部字典中的生字,便从《康熙字典》中摘出有关部分订成大本,为经常查阅、运用这些字提供了极大方便。

多翻法。鲁迅在翻阅书时要求自己:不只看一家之书,而是博采众家之长;不只看本专业的书,也看专业以外的书;不只看自己愿意看的书,也看不愿意看的书包括论战对手的书;不只看本国的书也看外国的书,以便得到更多的启发。

(3)博览法。鲁迅认为,读书“须如蜜蜂一样,采集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在精读时,主张博览群书。他在年轻时,除规定的功课之外,天文地理,花鸟虫鱼之书,无所不读。

(4)立体法。鲁迅阅读文艺作品时曾说过:“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个作家的专集,最后再从文艺史上看看他的历史位置。倘若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本这个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这种读书法把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既有横断面,又有纵剖面。

(5)剪报法。鲁迅在读书中,非常重视资料的积累,剪报就是他积累的一种方法。鲁迅的剪报册贴得很整齐,分类很严格,每页上都有他简要的批注。鲁迅曾借鉴这些剪报,写过不少犀利的杂文。

(6)问读法。鲁迅读书爱向自己提出问题。他拿到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给自己提出一大堆问题。书上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自己对这个题目又该怎样写?等等。鲁迅认为,带着问题去全面细读全书,边读边问,边问边读,逐渐深入,就能更有效。

(7)五到法。鲁迅读书提倡五到法。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脑到。心到,指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眼到,指细心浏览,目光敏锐;口到,指诵读朗读,声情并茂;手到,指勤用笔墨,勤记笔记;脑到,指善于动脑,勤于思考。这种精力高度集中的读书方法,知识记得牢,用得活,效率高。

2.毛主席的读书方法

长沙城里有个定王台,并不很高,站在台上也望不了多远,但有座楼,当时的湖南省立图书馆就坐落在这里。图书馆楼上有各种中外书籍,楼下大厅是阅览室。

这个图书馆刚开办不久,每天去看书的人也不多。但每天一开门,就有一个穿着朴素、高高个子的年轻人,不急不缓地走进馆里来。他借到了书,就伏在阅览室的桌前,用心地看,一直要到闭馆的时候才出去。这个年轻人,天天如此,风雨不误,他就是毛泽东。

他每天在这里专心致志地读书,只在中午的时候,才出去买几个包子或烧饼,用来充饥。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曾说自己:“一到了图书馆,就像牛进了菜园,拼命地吃!”

毛泽东什么书都找来读,有关中国的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学……都读。在这期间,他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赫哲黎的《天演论》、穆勒的《名学》、斯宾塞尔的《群学肄业》、孟德斯鸠的《法意》和卢梭的《民约论》、《社会通诠》等,以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艺作品……总之,凡是当时从外文译成中文的名著,他差不多都读遍了。

在图书馆的墙壁上,挂有一张很大的《世界坤舆大地图》。毛泽东同志每当经过这里时,总要站立许久仔细地看一看。他觉得天下真大,他的眼界也开阔了。

在第一师范读书时,毛泽东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他常说:读书的方法要“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他自己就是这“四多”方法的实践者。

(1)所谓“多读”就是不但要博览群书,而且对重要的书或文章要多读几遍,达到精、熟的地步。少年时,他读过韩愈的古文和唐宋诗词,无不读到能背诵出来的程度。他爱读诗,能背诵四百多首古诗。

(2)所谓“多写”,就是课堂上写听讲笔记,课后自学时写读书笔记。读书文章就要摘录其中好的句子或段落。经过多年积累,毛泽东的读书笔记,就有好几大网篮。“多写”的又一项内容,是他在看书时坚持写眉批,例如一本德国鲍尔生著、蔡元培译的《伦理学原理》,全书不过十来万字,毛泽东在书的眉头上,却写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全书逐字逐句都用墨笔加上圈、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批语中,有简单地表示赞同、反对、怀疑的话;有很多地方,则是根据前人的学说,加以综合、概括、比较、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眉批的墨迹也有两种到三种,有些是对前面的批语,又加以批判和补充。由此可见,毛泽东读书,是多么勤思苦想、严肃认真。

(3)所谓“多问”,就是他除在本校学习外,还经常到社会学习。那时,经常有些外省的名流学者到长沙讲学。毛泽东常常去拜访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总想多得到一些新知识。长沙有人组织“船山学社”,每星期日举行讲座,讲王船山的学说,毛泽东也常去听讲。他常对人说:学问就是讲的又“学”又“问”,二字连起来成为一个名词,是很有意思的,我们不但要好学,而且要好问。

3.朱熹的读书方法

宋朝的著名学者朱熹,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他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他在读书方法上,总结归纳“二十四字”阅读法,该法是由“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24个字组成的方法。

(1)循序渐进。即从基础知识读起,一本本读通,读时对文献中字、词、句、篇等要逐一弄通,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有系统、有步骤地从低向高、从浅入深的进行阅读。

(2)熟读精思。即要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和思考,深刻领会其要旨,使书中之话好像出于自己口中,其思想似如自思。

(3)虚心涵泳。即要仔细认真的阅读,反复自我切磋、研磨、体会、切忌马虎从事,或自以为是。

(4)切己体察。即要结合思想、经验、阅历、需要,去体验文献中的意味,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5)著紧用力。即要聚精会神、下苦功、花大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毫不松懈,刻苦用功。

(6)居敬持志。即读书治学须收敛此心,注意力高度集中,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

他特别强调“循序而渐进”。有的人读书性子急,一打开书就匆忙忙朝前赶。朱熹批评他们像饿汉走进饭店,见满桌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样读书呢?朱熹的方法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平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志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涵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他还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总之,“二十四字法”,是一种精读方法,对于当今社会兴起的读书活动,掌握好的阅读方法具有较大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4.陆游的读书法:万卷虽多有选择

宋代大文学家陆游,终生酷爱与书为伴。他一生诗文并茂,声贯古今,这与他有选择地读万卷书有很大关系。

(1)有目的地读。陆游读书都是以研究某一专题为目的。为了研究杜甫,他选择了有关书籍数本,潜心进行攻读,因而受益匪浅,见解独到。

(2)有系统地读。陆游虽然书多,但多而不乱。他将书分门别类地摆放,有系统地阅读。他少年时,攻读了许多古人的诗歌;青年时,从“上世遗文”到“先秦古书”,昼读夜思不止;后来又把《六经》、《左传》、《离骚》等历代重要著作,都有计划、有选择地读完。

(3)为用而读书。陆游青年时代,志在金戈铁马,抗击外敌入侵,以报效祖国。因此,为了实现自己爱国的宏伟志愿,他勤奋学习军事,一边练武,一边研读《孙子兵法》。

5.顾炎武的读书法:越读越厚

清代初期著名学者顾炎武,他读书的方法是反复阅读。清朝时期印书大多用一些质量较差的纸,一本书读几遍,翻的次数多了,书页就发皱起毛而变厚。他还有个爱抄书的习惯,11岁开始读《资治通鉴》,连读连抄,读完一部《资治通鉴》,又抄出了一部《资治通鉴》,有人赞扬他说:“越读越厚不嫌多”。

6.徐特立的读书法:日积月累汇成河

徐老学习《说文解字》时,因该书字体以篆体为主,难读难记,他坚持每天学两到三个字,晚上睡觉时,用右手指在左掌心里默写两遍,直到会写为止。徐老说过:“我读书的方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不切实际地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记忆。要理解,必须记忆基本的东西,必须‘经常’、‘量力’才成。”他40多岁学习外文时,一天学一个生词,一年学三百多个单词,几年时间,终于逐步学会了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