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
28358200000012

第12章 民族跃迁的动力之源——伊斯兰教(3)

射石打鬼及宰牲礼仪有其久远的历史典故。据说,先圣伊卜拉欣梦见真主命令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以此来考验伊卜拉欣父子对真主的服从。梦醒后,伊卜拉欣很惊愕,将此梦告诉了儿子伊斯玛仪。儿子支持父亲服从真主,执行真主的命令。于是伊卜拉欣将儿子带到米那去宰,但魔鬼伊卑劣斯千方百计阻碍伊卜拉欣服从真主的命令,一而再、再而三地阻碍他,伊卜拉欣未受他的蛊惑,愤然投石击之,3次击退魔鬼,坚定地去执行真主的命令。朝觐者们所击打的3个石柱即在当年伊卜拉欣3次击退魔鬼处。他们投石打鬼,一方面是纪念先圣伊卜拉欣,学习他服从主命,与恶魔作斗争的精神;一方面,也是表达自己服从主命,坚决与恶魔、私欲和罪恶作斗争的决心和意愿,因而颇富象征意义。正当伊卜拉欣举刀欲宰时,真主赐他一只羊以代之,这就是朝觐时宰牲的由来,也是穆斯林宰牲节的由来。

宰牲后,朝觐者返回麦加城,云集天房禁寺,开始游转天房克尔白。天房克尔白据传由人祖阿丹修造,后被洪水冲毁。后来,伊卜拉欣与儿子伊斯玛仪又重新修造。现在的天房克尔白位居麦加禁寺广场中央,是1座立方体石砌建筑,长约12米,宽约10米,高约15米,顶端有金制排水槽,东墙离地约2米高处有天房门,高约3米,宽约2米,对开双扇门扉以286公斤纯金铸成,上有精美的雕饰和苍劲的书法。东南墙角距地约1.5米高处,镶嵌有以银圈包匝着的微红黑褐色陨石,俗称“玄石”。整个天房以特制的黑色绒罩裹遮,仅露出排水槽、门扉及玄石,绒罩上以金线绣有《古兰经》文。朝觐者就是围绕着这座古殿逆时针巡转的,每圈均以玄石角为起点,并抚吻玄石,若不能及,则招手致意,这种做法也是仿效穆罕默德先知的做法,并非膜拜玄石。哈里发欧默尔转天房时,也吻玄石,并说:“若不是我见穆圣吻它,我绝不吻它,因为它仅为一块陨石,无损于人,也无利于人。”共转7圈,头3圈急快,后4圈缓慢,穿戒衣者还要袒露右臂。转毕天房,朝觐者来到天房东侧的“伊卜拉欣立足处”礼拜。这里有一块大石,上面留有一双深深的足印,据传伊卜拉欣修造天房时曾踩在这块石上。礼完拜,到东南侧“渗渗泉”处饱饮泉水,之后往东面的赛法和麦尔维两山丘间奔走,由赛法开始,在麦尔维结束,共奔走7趟。

关于“渗渗泉”及赛法和麦尔维两山,也有动人的传述。据传,先圣伊卜拉欣带着妻子哈吉尔从尼罗河畔的埃及来到荒芜干涸的麦加山谷后,留下了哈吉尔和幼小的儿子伊斯玛仪,然后他又远行了。母子两人干渴难耐,却又找不到水喝,哈吉尔便不停地奔走于赛法和麦尔维两山丘间,期望找到泉水,但她心牵儿子,又不敢走远,故而来回奔走,当她无可奈何地回到孩子身边时,竟奇迹般地发现在孩子脚下有一眼清泉汩汩而流,甘美的泉水滋润了哈吉尔母子。这就是著名的麦加“渗渗泉”。千百年来,流淌不竭,滋润着无数朝觐者的心灵,他们还把泉水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朝觐者们饱饮渗渗泉水,奔走于赛法、麦尔维之间,既有服从主命、完成朝觐礼仪之意,也有饮水思源、纪念哈吉尔母子的意义。奔走结束后,朝觐者们又复返米那驻地。

12月11、12两日,朝觐者留驻米那,主要礼仪就是射石打鬼。这两日的射石仪式与10日的略有不同,一是时间不同,10日的射石于上午晨礼后即开始,而这两日的则须到日过午后方可开始;二是10日只打大石柱1处(即阿格伯石柱),这两日则大、中、小3个石柱均打,先打小石柱,再打中石柱,最后打大石柱,每个石柱均打7次。打石完毕后,即可离开米那返回麦加城了。打石完毕后,朝觐仪式也就全部结束,朝觐者便可以踏上归程了。但在离开麦加前,还要游转天房7圈,称作告辞巡游。

岁月悠悠,朝觐的历史如同伊斯兰文明的历史一样漫长。时至今日,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而要深究其起源,则更为久远。早在伊斯兰兴起之前,阿拉伯半岛尚处在蒙昧时代,麦加就是一个宗教中心,据伊斯兰传说,天房为人祖阿丹所建。“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的向导”(《古兰经》3:96)。后来,先知伊布拉欣与儿子伊斯玛仪奉真主之命重修天房。蒙昧时期,天房渐渐成为阿拉伯多神教徒崇拜的中心,里面供奉了三百多尊偶像,阿拉伯古莱氏人每年都有朝拜偶像的活动,其礼仪为一系列多神崇拜的活动。这些活动还与一系列的商业活动、体育活动、文化活动等交织在一起,如集市贸易、赛诗说唱、比武赛马等。阿拉伯文学史上有名的“悬诗’即指被悬挂于天房之上的诗歌精品。

作为伊斯兰教五功之一的朝觐则始于公元626年,它革除了所有多神崇拜活动,承袭了诸如巡转天房等仪式。公元630年,先知穆罕默德攻克麦加,捣毁所有偶像,并率众朝觐。631年,艾布·伯克尔代圣率众朝觐。

632年穆圣又率众朝觐,史称“辞朝”,因是穆圣最后一次朝觐,故有此称,期间他发表了著名的“辞朝演说”。以后的朝觐礼仪,就仿效先知“辞朝”时的做法而延续至今。

饮食之道与清洁卫生

伊斯兰教对穆斯林的饮食起居、清洁卫生也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这使得阿拉伯穆斯林养成了独特的饮食之道和卫生习惯。

饮食方面,伊斯兰教规定的禁食之物包括:

(l)禁食猪、狗、熊、猴、驴、骡、旱獭、老鼠等一切龌龊污秽之动物。

(2)禁食虎、豹、狼、豺、狮、猫、蛇、蝎及鹰、鹞、鹫、鳶、隼等猛兽凶禽。

(3)禁食所有自死之物,诸如病死、毒死、饿死、碰死、压死、缢死、闷死、摔死、淹死的等等。

(4)禁食非诵真主之名而宰杀的以及非穆斯林所宰杀的。

(5)禁食所有血液,唯可食之动物如牛羊经宰之后的肝脾。

(6)禁止宰食嗜吃大粪的牛、羊、驼、鸡等,禁饮其奶,除非使其禁吃大粪一段时间,饲以草料,方可宰食。

禁饮之物包括:

(l)酒。所谓酒,是指所有能醉人的饮品,诸如葡萄酒、麦酒、枣酒、蜜酒、啤酒等等。严禁饮酒,因酒害无穷,轻则损人神智,重则酿造祸端,禁则防患于未然。

(2)血液。

(3)其肉不可食动物的奶,嗜食大粪的羊,牛、驼的奶,人奶(婴儿哺乳期吃之除外)。

禁吸之物包括:

(1)禁止吸毒,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等。

(2)禁止吸烟,包括纸烟、雪茄、水烟、黄烟等。

除上述各类,符合伊斯兰教规定的一切佳美之物,均是穆斯林可以食用的清真食品。

穆斯林特别讲究清洁卫生,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要时常洗浴,并规定了洗浴的具体方式和要求。穆斯林的洗浴方式有小净和大净之分。

1.小净

小净即按一定次序立意洗抹手脸头足等处,具体洗法为:

(1)洗两手三遍;

(2)以左手净下,即洗前后窍;

(3)又洗两手三遍;

(4)漱口三遍,水须到喉际,满口漱洗,伴以刷牙更佳;

(5)呛鼻三遍,须用力吸水,右手进水,左手出水;

(6)洗脸三遍,自上而下,上自发际,旁及两耳,有胡须者当以指搜洗须缝;

(7)洗两肘各三遍,先右后左,以左手洗右肘,以右手洗左肘;

(8)抹头一遍,由前而后,并抹耳孔、耳锤及后颈。

(9)洗两脚至踝骨各三遍,先右后左,以左手洗之。

上述诸项洗毕,小净即告完成,各项次序不可颠倒,且须连续而洗,不可一处洗毕,水干后再洗另一处。

有下列情况之一,小净即失效:两窍有所出,如大小便、下气、便虫、欢水、白带;熟睡、昏迷、酒醉、疯癫、呕吐、身体出血而流至未出血处等。

2.大净大净即按一定次序立意洗浴周身,具体洗法为:

(1)洗小净,洗法如前,只是不洗双脚;

(2)漱口三遍;

(3)呛鼻三遍;

(4)冲洗周身,自上而下,先右后左,须特别注意清洗两耳孔内、两腋下、脐孔、前后窍等处,周身均须洗到,不可有遗漏处,若戴有戒指或耳环,当转动之,洗头时,须搜洗头发,务必使水至于发根。

(5)挪动一下,离开原位,再洗两脚,先右后左,以左手洗之。如此则大净即告完成。

发生下列情形者,大净即告失效,需重洗大净:同房;泄精(因病而泄者不坏大净);梦遗;来月经或产血。

另外,在开斋节、古尔邦节、星期五聚礼日、朝觐受戒日等都要洗大净。圣训说:“每隔七日洗一次大净是每个穆斯林的义务。”

3.其他洁身之礼

除了前述大净、小净一类洗浴洁身之礼,伊斯兰教还规定了不少其他细小的洁身之礼,主要的如下:

(1)割礼。即男性割除龟头包皮,避免积垢藏污,以畅小便,亦利于夫妻生活。此礼多在儿童时进行。

(2)刷牙。穆斯林认为,刷牙不但能清洁口腔、牙齿,清除口臭牙垢,防病治病,且能取悦于真主。圣训说:“刷牙既清洁口腔,又取悦真主。”

(3)拔腋毛。即除去两腋之毛,因腋毛存则汗臭浓,垢难除。

(4)剃阴毛。剃除阴部之毛,每周一次为佳,多则不可超过四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