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艾资哈尔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还在全国各地设有众多附属中、小学和附属师范学院。艾大不仅每年接受各国学生来这里学习深造,而且还派学者前往许多国家弘扬阿拉伯文化。艾大还建立了许多科学研究中心,如国际伊斯兰人口研究中心、伊斯兰商业研究中心、心脏外科研究中心、肾病研究中心、产妇和儿童保育中心、妇女和保健研究中心、医药副作用研究中心、病毒医学中心、小家畜集约繁殖中心、新沙漠种植研究中心、埃及奶酪制作标准化研究中心、谷物生产和存储研究中心、工程咨询中心、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等。艾资哈尔图书馆成立于991年,藏有大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文献,其中不少文献是极为珍贵的手抄本图书以及著名学者遗存的手稿,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学者纷纷前来查阅。艾大办有理论性刊物《艾资哈尔杂志》,是享誉伊斯兰世界的权威刊物,每期发行量高达120000份。
埃及与中国的交往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自19世纪以来,开始有中国穆斯林学子前往艾资哈尔求学深造,如清代经学大师马复初、民国时期著名伊斯兰学者王静斋等都曾到艾大学习过。20世纪以来,更有许多中国学者留学艾大,原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马坚先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纳忠先生等都是留学艾大归来的著名学者。
伊斯兰的卫士——萨拉丁
北流而去的滔滔尼罗河,见证了多少朝代的兴亡更迭,古老神秘的埃及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也造就了无数的英雄人物。公元1171年,萨拉丁在这片土地上结束了长达262年的法蒂玛王朝,建立了阿尤布王朝,自立为素丹。尽管阿尤布王朝只存在了80年,但因挫败十字军东侵的辉煌战绩和繁荣的学术文化而在阿拉伯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萨拉丁也被称为伊斯兰的卫士,至今仍然是阿拉伯人民心目中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萨拉丁(1138—1193年)实际上是库尔德族人,1138年,萨拉丁的父亲纳吉姆丁·阿尤布投奔摩苏尔的赞吉王朝。就在这一年,萨拉丁在底格里斯河畔的提克里特镇出生,纳吉姆丁为儿子取名为“萨拉丁”,意思是“宗教之廉正”。纳吉姆丁希望儿子能一生廉洁刚正,为伊斯兰事业做出贡献。萨拉丁8岁时跟随父亲从提克里特迁到大马士革,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当时动荡的生活磨炼了他的坚强的意志,塑造了他刚毅的性格。
萨拉丁在青少年时代就已经历了十字军东侵的战争,就在他刚到大马士革的那年,即1147年的秋天,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1093—1152年)和法兰西的路易七世(1120—1180年)联合组织的十字军又一次发动了进攻巴勒斯的战争,并将大马士革城团团包围,持续四天之久。这次十字军东侵前后延续了两年多的时间,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十字军烧杀抢掠的野蛮行径在萨拉丁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彻底消灭惨无人道的十字军。
1164年,十字军乘埃及法蒂玛王朝末代哈里发阿迪德(1160—1171年在位)朝政衰败之机,向尼罗河地区发起了进攻。当时萨拉丁的叔父希尔库是叙利亚总督努尔丁的得力副手,应阿迪德的请求,努尔丁派希尔库和26岁的萨拉丁于1164年和1168年两次率兵进军埃及,迎战十字军。
战斗中,年轻的萨拉丁担任先锋官,身先士卒,率部英勇作战,大败敌兵,初次显露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1169年,阿迪德任命希尔库为埃及首相,不料希尔库当年便去世了,31岁的萨拉丁便继任了叔父的职位。
至1171年,萨拉丁在埃及业已站稳脚跟,便开始着手改变埃及什叶派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萨拉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更换了许多什叶派的法官和将领,代之以逊尼派的法官和将领;同时加强军事建设,严格训练。不过,此时身为埃及首相的萨拉丁仍附庸于赞吉王朝。到1174年宗主努尔丁急病去世后,萨拉丁便宣布埃及独立,并出兵占领了叙利亚。与此同时,萨拉丁的兄弟突兰沙也成功占领了也门,从而使包括圣城麦加在内的整个阿拉伯半岛希贾兹地区全部归附了埃及的阿尤布王朝。从1176年到1186年的10年间,萨拉丁苦心经营,建立起繁荣、强盛的阿尤布王国,将埃及、叙利亚、苏丹、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以及希贾兹和也门地区都纳入自己旗下,为抵抗并最终彻底战胜十字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萨拉丁曾形象地说,埃及和叙利亚就像两个大磨盘,会把夹在中间的十字军磨成粉。
1187年,萨拉丁调集6万大军,向十字军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发起进攻,在赫淀城包围了十字军,并点燃了军营周围的灌木丛,浓烟熏得十字军喘不过气,加之缺水断饷、极度干燥,使十字军在盛夏的酷热中因饥饿而亡者过半。万般无奈之下,十字军将领雷蒙下令冲出突围,萨拉丁便命令围城军队给敌人留出一条缝隙,让他们逃跑,然后合围分歼,就这样,十字军几乎全军覆没。13天后,萨拉丁率军围困耶路撒冷,十字军守军无力还击,进退无路,不久便被迫投降。这次战役不仅给十字军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令整个欧洲震惊。由此又引发了新一轮也是规模最大的一轮十字军东侵,史称“诸名王会战”。
1189—1192年,素有军事天才之称的英格兰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1157—1199年)、德意志国王腓特烈一世(1123—1190年)、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1165—1223年)联合组织大军,又一次向东方进发,发誓夺回圣城耶路撒冷。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腓特烈一世在行军途中渡河时不慎溺水而亡,军心大乱,许多部下不战而返。残部则与英、法军队汇合,继续前进,并向地中海的阿卡城发起猛攻。这是中世纪最大的战役之一,从1189到1191年,十字军围攻阿卡城达两年之久,阿拉伯守军被迫投降,十字军攻入阿卡城后,狮心王理查下令杀死了2700名战俘,随后又率兵攻打雅法和阿什克伦,两度进逼耶路撒冷。
萨拉丁率领阿拉伯大军,坚持与敌人进行迂回曲折的战斗,多次重创十字军。至1192年双方在雅法对峙并展开会战,结果不分胜负。战斗中,理查王的马摔倒在地,具有骑士风度的萨拉丁让弟弟阿迪勒送两匹好马过去。之后,理查王又患病不起,萨拉丁便派人给他送去水果,还派医生前去医治,最终迫使理查王签订停战条约,这次十字军东侵终于以萨拉丁的胜利而告终。萨拉丁在攻克耶路撒冷、收复失地后,没有杀死一个战俘,没有烧掉一栋房子。最后,萨拉丁宣布释放所有战俘及大乱奴隶,还为其中许多人安置了生活。
萨拉丁在位24年,其中有16年是抗击十字军的戎马战斗生涯。萨拉丁不仅对外成功地阻击了十字军,而且对内治国有方,廉政爱民,赢得了广大阿拉伯穆斯林的极大信任和拥戴。据说他临终时只留下1枚金币和47枚银币的遗产,还叮嘱其子:“要敬畏真主,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
1193年3月3日,萨拉丁病逝于大马士革,安葬在著名的伍麦叶清真寺附近。
斗转星移,萨拉丁成了阿拉伯历史上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他不仅被阿拉伯穆斯林民族视为伊斯兰的卫士,也被西方视为具有骑士风范的英雄。
中世纪阿拉伯世界最后的王朝——马穆鲁克王朝
“马穆鲁克”(意为“奴隶”)原指阿尤布王朝招募的突厥奴隶组成的禁卫军。阿尤布王朝第七任素丹萨利赫于公元1249年病逝后,其遗孀舍者尔·杜尔自立为埃及国王,执政80天后她找来一位年仅6岁的阿尤布家族后裔艾什拉夫·穆萨(1250—1252年在位)出任素丹,并自封为摄政王,独揽国家大权。为笼络日益强大的马穆鲁克人的势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她决定嫁给禁卫军首领艾伊贝尔。于是在1252年,舍者尔·杜尔宣布废除年幼的素丹,一手埋葬了阿尤布王朝,建立新的王朝——马穆鲁克王朝,并任命艾伊贝尔为新王朝的第一任素丹(1252—1257年在位)。其后相继有47位素丹执政,历时达267年之久。
而第四任素丹拜伯尔斯(1260—1277年在位)被认为是马穆鲁克王朝的真正奠基人,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因为拜伯尔斯素丹不但率军打败了十字军,而且战胜了潮水般从东边涌来的蒙古大军。1260年9月,在耶路撒冷以北的艾因·扎鲁特的一战,使蒙古军全线崩溃,统帅怯的不花等大将也被击毙,从而使埃及幸免于像巴格达所遭受的那样一场劫难,并为埃及、叙利亚的重新合并奠定了基础。拜伯尔斯还对十字军进行了毫不退让的讨伐。1263—1271年,相继攻克拿撒勒、凯撒里亚、埃尔苏夫、萨法德、安提俄克、西斯尼等地,大挫十字军的锐气。
拜伯尔斯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励精图治,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富国强兵的重大举措,不但重组了陆军和海军,开拓疆域,巩固国防,与蒙古人和欧洲人缔结了一系列盟约,而且确保埃、叙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兴修水利,扶助文化,修建了大量清真寺、图书馆和学校,为巴格达沦陷后从四面八方汇集来此的阿拉伯文人学者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他在位17年,使埃及政局稳定,国泰民安,出现了马穆鲁克王朝建立以来繁荣发展的盛世局面。
拜伯尔斯去世后,1290年又出现了一位足以继承拜伯尔斯事业的强有力的新素丹——盖拉温(1279—1290年在位)。盖拉温曾于1280年在霍姆斯大败蒙古军,对十字军的反击战也取得了辉煌战果,被誉为“胜利之王”,相继光复的黎波里、克提尔、麦尔盖卜等阿拉伯重镇,彻底摧垮了十字军在东方的侵略势力。盖拉温为人刚毅公正,体恤民情,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可以同他的前任拜伯尔斯媲美。他兴建清真寺、学校和医院,特别重视眼科医院的建立,提倡眼科的研究,他建立的一所眼科专门医院,历经扩建,一直延续至今,位于开罗市中心,一直是阿拉伯世界享有盛名的眼科医院。
随着16世纪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奥斯曼人不仅在阿拉伯的东方取代了蒙古人的统治,而且也席卷了阿拉伯的西方。1516年8月,土耳其军在阿勒颇战胜马穆鲁克军队,征服了整个叙利亚。1517年1月,马穆鲁克军队在开罗城郊与土耳其军的决战中全军覆没,从而导致马穆鲁克王朝灭亡。至此,中世纪阿拉伯哈里发帝国和各穆斯林王朝的历史永远倾覆了,全世界穆斯林的精神领袖从阿拉伯人那里转到了奥斯曼土耳其人手里,哈里发的首都也从阿拉伯名都开罗迁到了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开始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代。
求知,哪怕远在中国——古代阿拉伯人在中国中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在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最早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中国与阿拉伯之间的交流从此不断加深。
据传,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为了鼓励追随者寻求知识,曾讲过一段著名的圣训:“求知,哪怕远在中国。”充分地表达了古代阿拉伯人对中国文明的向往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感。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国(阿拉伯帝国)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派遣使节抵达长安,与唐朝通好,此后双方来往频繁,据中国史书记载,从永徽二年到贞元十四年(798年)的148年间,阿拉伯大食遣使来华次数多达39次。公元757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向大食求援,大食即派军帮助平定安史之乱。这些军人后来大多留居中国,此外,还有大量阿拉伯商人来华,并长期定居,这些阿拉伯人便是后来成为中国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人的先民。
在当时中国的都城长安,到处都有穆斯林商人的身影,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等城市,更是阿拉伯穆斯林客商的云集之地。这些地方阿拉伯穆斯林初建的古老清真寺以及他们的墓地、碑刻等历史遗迹至今犹存,是古代阿拉伯人留居中国的历史见证,也是中阿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动写照。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和航海家伊本·白图泰都有关于在中国见闻的记载。他们对中国风土人情的大量记述,使得当时的阿拉伯世界对中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留居中国的阿拉伯人不仅从事商业活动,沟通中阿贸易,而且热衷于文化交流,他们不仅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带到中国,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都传到了中国,同时,他们也将中华文化带到阿拉伯乃至欧洲,中国的造纸、印刷、制瓷、纺织等技术也都传到阿拉伯,并经阿拉伯传至欧洲。有的阿拉伯人还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真学习和研究,甚至有人考取了唐朝的进士。例如,阿拉伯人李彦升就于唐宣宗大中二年考中进士,成为在中国学而入仕的第一位阿拉伯人。
伊斯兰教倡导求知,先知穆罕默德曾说:“智慧是穆民走失的骆驼,当寻求智慧,无论在哪里发现,都当捡回。”古代一批又一批的阿拉伯人,秉承先知的教诲,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求知,为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的相互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文明的交往,堪称人类文明交往史上的典范。